登陆注册
4735200000001

第1章 祝福成都(代序)

甄先尧

马骥、王跃是读者喜爱的成都作家,也是我的朋友。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方言写作,收获颇丰。前者人称“马哥子”、“社会活动家”、“资格的巴蜀笑星经纪人”,此言不虚,成都人家喻户晓的哈儿师长刘德一、散打评书李伯清以及谐剧掌门沈伐等就曾恭请马骥经纪,作为千里马和伯乐,笑星不常有,而马骥也不常有。王跃则自嘲“有张乌鸦嘴”,隔三差五就要溜进文坛,发几句杂音,整出几本让人捧腹的休闲著作,尽显草根作家的本色。

前些年,提起“王跃”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不能和现实生活中的王跃对上号,但一提起“老茶客”和“小茶客”,知道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可以说,王跃这个名字早已被他笔下那诙谐幽默、麻辣鲜活、谙于世事、令人忍俊不禁的老茶客和小茶客完全取而代之了——老茶客、小茶客即王跃,王跃即老茶客、小茶客。但又想,这其实乃是一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幸事: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人们记住了作家笔下的人物,并将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画上了等号。曾几何时,一本《老茶客闲话》、一本《小茶客妙语》,曾在成都书刊市场一展身姿。

这两部书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王跃的信心,他甚至在媒体面前声称自己“50岁时要出版50种书”。这无疑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不当“一本书作家”,而要著作等身。如此把自己祼露在公众面前,如此像一位斗士一样把自己逼上绝境,让自己毫无退路,这正是王跃的性格。既然夸下海口,就要付诸行动,尔后,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问世,那情景有如母鸡下蛋。人们不再关心王跃,就像吃鸡蛋的人不一定非要关心母鸡,但却一定要关心鸡蛋的品质。当《成都批判》这枚“鸡蛋”摆放在读者的餐桌上,有人立刻从中嗅出了异味,于是紧锁眉头、唾沫四溅……其实,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品尝《成都批判》这枚“鸡蛋”,会发现本土作家王跃对成都这座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其实是情之深、爱之切,字里行间,其拳拳之心殷殷可鉴。

与王跃相比,马骥要幸运得多,从《散打笑星——抽底火》到《李伯清夜话》,从《巴蜀笑星档案》到《成都散打》《老茶馆笑话》……一路写下来,赞誉鹊起,并且从未惹出什么麻烦。不惹麻烦,让马骥看上去心安理得,并由此从容应对生活,一如既往地、自由自在地散打生活。马骥做事情总是并非刻意,结果都是水到渠成。平日里,他言语风趣收放自如,朋友们聚在他的身边如坐春风里,饮茶吃饭之间,各人都能喝到一碗适合自己的心灵鸡汤。

如今,马骥、王跃早已人到中年,哥俩趣味相投,在与雷文景三人合作出版了《成都百年百人》之后,二人再度联手推出《少城轶事》一书。成都是一座风情绝佳的城市,这座“世界尽头的大城市”

(维克多·谢阁兰语),自张仪筑城竣工之后,便雅称“龟城”,其历史之悠久,人文积淀之丰厚,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面对这样气质独异的城市,二人此次不再喜笑怒骂,不再闲云野鹤,不再像从前一样仅仅将自己的目光投向老茶客、小茶客这样的个体生命,他们要触摸这个城市的肌肤,感受这个城市的体温,并向我们细数这个城市的流年与星辰。他们像两位潜水员,更像两只大乌龟,深入龟城的底部,钩沉打捞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一段老城墙……让我们在感叹中流连,在遗憾中珍惜,并由此更深沉地热爱成都这座谜一样充满无穷魅力的城市!

感谢《少城轶事》带给我们许多温暖的记忆!祝福成都!祝福像马骥、王跃一样热爱这座城市的公民们!是为序!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中医文化之源流,包括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的名著、名医,中医诊疗方法,百草药性,养生妙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无双天师

    无双天师

    家族的崛起,荣耀的追寻,复国的梦想,这一切随着一场未知的变故烟消云散。不能炼气?我就炼体,炼体也不行?那我就法体双修!当作为家族一切希望的父亲生死不知的时候;当远隔千山万水,此生可能再也无法返回的时;当自己沦落到无依无靠,却又不得不东躲西藏的时候;他,带着一个小小的白玉牛角一步步走来,身前是布满荆棘却又金光万丈的大道,身后是血海滔天却又有无数期待的眼神。且看他如何:十万大山屠妖兽,血海滔天尊六国;八方天地鬼神敬,笑饮琼浆戏仙姬。骑虎望月,终成无双天师!
  • 摄政王妃太霸气

    摄政王妃太霸气

    现代杀手女皇,表面上是个冷漠高傲的杀手之王,暗地里,抽风耍赖,见钱眼开,一朝遭遇背叛,又赶上穿越这一千古奇事。苍穹大陆,灵力为荣,比翼国的耻辱,凤家四小姐,凤丞相的嫡女却生来不得修习灵力,受万人嘲讽。再次睁眼,杀手女王涅槃重生。灵力废材?姐让你看看逆天而行,一国之耻?姐让你们以姐为荣,凤音殇在这嘚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可是...乖乖,姐就是查个案,咋把自己查进去了,姐就是想打击一下第一才女,咋还惹上了位高权重的摄政王呢。放过姐吧,姐只想吃个饭,睡个觉,有空逗逗姐的宠物王八,没空跟你谈情说爱。精彩小短片...“摄政王,我还要回去给你准备方子,要是现在动动手,杀个人,影响了我的心情,你这方子说不定我一不高兴,多加了几位药,这可就怪不得我了。”什么叫威胁,这就叫威胁,什么叫赤裸裸的威胁,往这看。摄政王乖乖的收拾这批杀手。于是...“摄政王,大晚上的,你擅闯小女子闺房,小女子要喊色狼了。”“为防你睡眠不足,拿不出好的方子,本王决定,从今天起,看着你,保证你每晚的睡眠充足。”“放...你在这,姐就更睡不好了。”为了自己的淑女形象,凤音殇还是没有说一些不雅的文字。“你还没行笄礼,要称也只能称妹。”凤音殇顿时抓狂。
  • 眼眸中的那一抹忧伤

    眼眸中的那一抹忧伤

    当当年的误会解开后,赵墨凡终于明白为什么一朵会离自己远去。可是,现在的自己还能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吗?
  • 封天魔襟

    封天魔襟

    乃有封天魔襟,封禁乾坤万界,天地道法遁入天地,道法从此不可触,塑灵身炼就混元金身,成就太虚神圣者可超脱一界,此为终结嚒。
  • EXO之爱的相遇

    EXO之爱的相遇

    沐兮第一次写小说,文笔不好如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评论小说群;600058189EXO之爱的相遇
  • 孤醉笙箫

    孤醉笙箫

    或许世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此了,不过就是一场郊游,就掉到悬崖下,莫名其妙跑到陌生的地方,她要投诉!!这是谁选的好郊游地带!可是,她隐隐觉得,还是先解决当前的事吧……
  • 六族六国

    六族六国

    一个种族与种族的战争...
  • 戈壁世外桃源

    戈壁世外桃源

    李大牛,不小心被不明物体砸伤,没想到竟因祸得福,得到一个神奇的空间。凭借空间,他和家人以及村民一起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之上建立起一片绿色桃源,鸟语花香,流水潺潺.......
  • 保卫星球

    保卫星球

    围着一个恒星转的两个行星,地理环境相似,并都产生了文明,光亮将他们暴露给对方,文明的发展依靠的是能源的消耗,资源越来越少,普星把眼光投向对方,大力开展太空领域的发展,大战触手可及,而被侵略的因星为了民族的延续,为了生存,为了不被统治,开展着抗击,其中不乏爱情,友情,和对自己星球及自己民族的热爱之情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