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53

第53章 “左撇子”的科学新发现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拿筷子,大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灵活,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常称他们为“左撇子”。据科学家统计,在人类中大约有4%的人是“左撇子”。

对一般人来说,右手比左手灵活,这是为什么呢?这不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而且与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分工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各部位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有分工。总体上讲,左半球负责人的右半身的动作;而右脑则负责左半身的动作。具体来讲,左脑支配着人的语言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写、听、说以及计算、口头记忆等思维活动;而右脑对记忆图形、把握空间、音乐、美术、技术等方面有较大优越性。

由于人们的大量思维活动更多地集中在左脑,所以人们的左脑相对右脑使用的频率较大。因此,右手、右眼作为左脑支配的对象,相对来说就较右脑支配的左手和左眼使用较多。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右撇子”多,“左撇子”少了。

虽然“左撇子”属于“少数派”,不过,如果你是个左撇子,也不要因此而烦恼。科学家们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左撇子”记忆力更强而且更有运动天赋。

科学家认为,“左撇子”的记忆是事态性记忆,对事件的细节比较注重,可能就是这个因素使他们有较强的记忆力;而“右撇子”的记忆是非事态性的记忆,只能记起事件的大概及其内涵。根据研究,事态性记忆要靠左右半脑“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左撇子”或具有“左撇子”

倾向的人能够很好地调动两个半脑的活动,因此能够很好地记忆事件的细节。

“左撇子”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天赋。具体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这和这些人的大脑结构有关。研究发现,“左撇子”的胼胝体比一般人发达,能更快地在大脑两个半球之间传递信息。很多实验表明,“左撇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敏感性比“右撇子”者强,这在比赛中就占有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很多比赛都是在千分之几秒之内决定胜负的。许多出色的网球运动员都是“左撇子”。另一种解释是“左撇子”与“右撇子”的神经环路不同。这种观念认为,比如打乒乓球,从“看东西”的大脑右半球到握拍的手,“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经反应途径并不相同。“右撇子”必须走“右半球-左半球-右手”的路径,而“左撇子”直接走“右半球-左手”的路线,神经反射直接从右半球传到左手,其中少了一个环节,所以速度比较迅捷。

关于“左撇子”形成的原因也存在不同说法。有人用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来解释左右撇子的成因。“右撇子”基因是显性的,而“左撇子”基因是隐性的,只有在特殊的基因配对中,“左撇子”隐性基因的性状才得以显示,所以在总人口中,左撇子成为少数。

也有研究报道,一个人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是由单一基因决定,医学界正在努力找出这个基因。曾有人对100对“左撇子”夫妇及其父母、子女进行研究发现,从父母或双亲遗传到这个基因的,天生就惯用右手;没有这个基因的,则可能惯用左手,也可能惯用右手。82%的人至少有一个这种基因,因而成为“右撇子”;18%的人没有这个基因,其中一半成为惯用右手者,另一半或是惯用左手,或是两手都善用。这一研究解释了同卵双胞胎的惯用手不同的原因。

还有人从头发的旋向研究可能控制“左撇子”性状的基因。美国专家克拉尔通过在人群密集的机场、超市对人的头发的旋向进行观察发现,95%的“右撇子”头发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而“左撇子”和左右手都很灵活的人,头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各占一半。克拉尔认为,人体内可能存在这样一个基因,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带有头发右旋的特征信息,另一种则带有头发随机旋向的特征信息。正是这个基因控制人的用手偏向性与头发的旋向。前一种表现形式属于显性,后一种表现形式则属于隐性。拥有一个或两个都是右旋信息基因的人必定是“右撇子”,头发顺时针旋转;带有两个随机旋向特征信息基因的人才有可能不一定为“右撇子”,而是成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几率各占一半。这一理论与单一基因决定的理论有些不同,但同样可以解释一卵双胎左右撇子各半的现象。因为他们都带有两个随机旋向特征信息基因,按几率出现一半“左撇子”,一半“右撇子”。这个基因究竟是什么,仍有待科学家不断努力去最终揭开谜底。

同类推荐
  •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 治理环境:生态环境改善

    治理环境:生态环境改善

    环境保护提示丛书全面而翔实地对环境的现状进行“扫描”,介绍了陆地、天空、海洋等环境河津的现实情况,阐述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生态工业(零排放)、生态农业、城市的垂直绿化等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出了“绿色思路”,侧重环境行为的规范。尤其是“环保能生财”、“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等章节,给人启迪和智慧。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香江梦1978

    香江梦1978

    画漫画、写小说、拍电影,梦想和现实只有一步之遥,1975年6月,拥有了一个来自后世40岁维修工程师的记忆,猪脚杜少明,1960年10月14日生,年龄15岁,1米70
  • 现世神仙传

    现世神仙传

    华夏中古时代开始,世道混乱,神道逐渐衰落,各大仙门几乎遁世不出,而后近代又受到域外入侵,更是淳弱,直至现代流传数千年的传承开始复兴,神仙两道在世间活动开始频繁起来........
  • 长歌击剑录(下)

    长歌击剑录(下)

    时间或许已经不能表明什么,只是传奇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或许传奇本身也没什么价值,除了人们的赞颂。当赞颂的欢歌已经沉寂,当历史变成吟游诗人的语句,一切终将归于尘埃……
  •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他是定国只手遮天的阴黎大人,妖孽狠腹黑。她是被淡忘在岁月里的守陵公主余泱,倾国又倾城。当心机深沉的守陵公主遇到清冷孤高的尚书大人,宫廷撕逼大战,正式开始!两人第一次见面,剑拔弩张,再度交手,她惊才艳艳谋惑天下,他却只是温柔一笑,一言不合就开撩!
  • 仙道之难

    仙道之难

    仙道之难,众生盼;江湖两相忘,羡仙斩尘缘;逆天何茫然,百步九折何可叹,唯心尤坚;仙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生财无道

    生财无道

    我是一个穷人。我现在穷困潦倒。我有一大群小弟指望我来养活。我上辈子身上的钱从来没有超过100块。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发财。哦,对了。说了这么我还没有自我介绍:我,叫吴钱(无钱)。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霸灭天穹

    霸灭天穹

    核变狂灾,异域入侵。当绝望生于心中,神明之火再次燃起。这是一个战斗的时代,也是一个残酷冷血的时代。单纯少年的成长之路,他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傲立世间。他要独步乾坤,霸灭天穹。
  • 霸宠毒后无极限

    霸宠毒后无极限

    因为一张丑脸,她成亲当场被秦王打入冷宫,成为众人眼中的一场笑柄;受尽磨难她遇到改变她悲惨命运的贴心暖男,两人互生爱慕之时却被秦王横刀夺爱成为彼此的过客;前有强敌虎视眈眈,后有情敌磨刀霍霍,相爱相杀,彼此戒备,彼此试探,两颗坚硬的心,最终打破戒备,成为彼此的牵绊,她同真情与聪慧赢得了秦王的尊重与爱护,打开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披荆斩棘,她踏血归来,用一生智慧,成为烽火大陆充满传奇色彩的铁血皇后。
  • 易总,等等我

    易总,等等我

    在清华大学内有一批新生来报到了,一位女生引起了千总的注意,她怎么会和她长得如此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