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0800000002

第2章

“有几次,我们都想这船恐怕撑不住了。”麦克尼什写道。他亲眼看见3平方英尺的钢板错位了一寸半。但船体还是抗住了冰压,一周后,麦克尼什忙着建造一间舵手室,以便一旦再次航行,可以保护舵手免受构件的伤害。与此同时,沙克尔顿私下里做了计算,他们距离最近的已知陆地有250英里,而距离文明社会最近的偏远村落也有500多英里。

虽然远处冰压的咆哮声一直没有停下来,但进入9月份后没有更大的危机发生,探险船周围的浮冰一直处于运动之中。人们在移动的浮冰上踢足球,训练雪橇狗,捕猎海豹。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切都在回归。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小雪,探险船披上了闪亮的银装,而周围的冰面则像覆盖了一层熠熠生彩的钻石。

9月20日下午,探险船遭遇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挤压,从桅杆到龙骨都在摇晃,好像船的两侧会被压塌一般。但一个小时后,挤压又消失了。

已经1915年10月了。这个月第三天的时候,骤然而至的强大冰压在距离探险船10码处爆发。到目前为止,“坚忍号”一直被封冻在船下的冰层中,照利斯的话说,“就像冰山上的一块岩石”。探险船周围的浮冰曾短暂地裂开了一次,人们站在船舷边凝视着重见天日的水面,看到在直刺刺的阳光下,巨大的蔚蓝色浮冰聚集体隐藏在深达40英尺的水下。远处的水道上方,蒸腾的水汽在阳光的配合下变成了红色,让人恍惚间以为冰面要开始燃烧一般。

10日,气温升高到华氏29度,慢慢融化的冰面带给人一丝感伤。人们开始收拾“里兹酒店”,并于13日搬回了原来的舱室。次日夜里,“坚忍号”栖身的浮冰突然断裂开来,冰从船下滑出,船身终于回复平稳,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这是9个月以来头一次。大风再次刮了起来,船在狭窄的水道上随风摆动,实际上已经前进了100码。之后浮冰又聚拢过来,再一次将其俘获。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浮冰区继续变得松散,沙克尔顿命令船员们扬起风帆,准备破冰前进,但没有成功。16日,吃过下午茶后不久,船侧遭到几次剧烈的碰撞,传出了巨大的声响。在两侧浮冰的挤压下,“坚忍号”逐渐升出冰面,之后被猛地抛向左舷一侧,船体倾斜了足有30度。狗屋、狗、雪橇、存储的物品通通被抛到甲板一侧,挤成乱糟糟、闹哄哄的一堆。到晚上9点时,压力有所减弱,探险船才恢复了常态。

19日,沙克尔顿下令给锅炉加水,点火待命。船舵和船周围的碎冰已清理干净。麦克尼什受命造了一艘小平底船,还安排了一名观察员监视大小水道的可通行状况。小雪渐渐停歇,一整天,甚至到了傍晚还能看到一头虎鲸在探险船周围狭小的水域游弋,那庞大的身躯滑过平静、清澈的水面,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接下来的几天,冰压的尖叫声继续振荡着人们的耳膜,詹姆斯将其比作伦敦街头的交通噪音,当人静静地坐在公园里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海上观察的工作也恢复了。浮冰在船周围相互碰撞。“坚忍号”现在一直被冰块拍打着,摇晃不停,但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浮冰的破裂,因此他们对此泰然自若,除非是异常激烈的巨变。

“说心里话,”沃斯利写道,“我已经对警报麻木不仁了,因为我们无计可施。”雪橇狗因缺少锻炼而显得焦躁不安,随着冰压不祥的噪音响起,它们朝着天狂吠、呜咽。

23日,利斯在日记里写道:“冰面的裂缝开得大了一些,谢天谢地,形势看起来有点儿希望了。”吃过一顿有咸牛肉、胡萝卜、土豆泥和班伯里果馅饼的晚餐后,人们又在和往常一样的星期六酒会上唱起了《妻子与情人》。现在每天的日照时间快接近22个小时了。

10月24日,星期天,人们看着冰面相互挤压,如果不是意外发生,肯定又是一个太平无事的一天。吃过晚餐,利斯刚刚把《绿色的佩带》放在留声机上,紧接着一阵恐怖的撞击像地震一样撼动探险船,整条船战栗不已,并朝右舵倾斜了大约8度。人们已经顾不上听音乐,都冲到甲板上,像利斯说的那样,“去看看是不是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他们发现沙克尔顿站在冰面上,面色凝重,正在查看船尾柱。船首和侧板遭受三处相互独立的挤压冰脊的夹击,“坚忍号”在它们的猛攻下已经弯曲变形。船尾柱几乎被扭断,漏水严重。

沙克尔顿立刻下令给锅炉点火,以便启动轮机舱的排水泵。水位迅速上升,利津森和克尔两位工程师不顾一切地堆起燃料——煤、鲸脂和木材——以求火被上升的水面熄灭之前点着锅炉。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水泵工作起来了,但他们很快发现,排水泵排水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海水涌入的速度。哈德森、格林斯特里特和沃斯利钻进煤仓里,清理舱底泵,整个冬天泵体都被冰堵住了。他们在黑暗中挖通了煤堆,站在下面冰冷的黑水中轮班工作,直到次日凌晨,他们终于成功地用喷灯疏通了泵体。

在外面的浮冰上,从排水泵那边替换下来的人们在行将就木的探险船周围,挖起令人绝望、徒劳无益的排水沟。在船内,流水的声音和泵咔嗒咔嗒运转的声音,盖过了船体扭曲发出的咯吱声。在下面的轮机舱里,“花栗鼠”麦克尼什正在极其专注地工作,修筑一道横贯船尾的围堰以隔断漏水点。当他蹲下时,海水有时会漫至腰部,但他整个晚上都在毫不懈怠地工作。与此同时,其他人手都在忙着收拾备用品、衣物、雪橇装备和狗粮,准备搬到冰面上。沃斯利走进船上的图书馆,从即将被遗弃的书中扯下地图、图表,以及可能是登陆点的照片。马斯顿、利斯和詹姆斯在后货舱搬走给养时,可以听到脚下回响着流水声,而横梁的爆裂声就像子弹出膛一样在头顶上炸响。第二天早上,赫尔利找到整个晚上都在修筑围堰的麦克尼什,发现漏洞已被隔绝开了。

“水面与轮机舱的地板持平,但这无疑是得到了有效控制,”他写道,“我们依然希望我们坚强的小伙伴能够挺过这一关。”

这是乌云密布、雾气浓重的一天。冰压的迹象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冰面隆起到难以想象的高度,但探险船本身很平静。麦克尼什仍然在轮机舱内奋战,在其所修建的两层隔板间灌注水泥,并用扯开的毯条捻缝。

“形势似乎有好转的迹象,”沃迪在当天稍晚些时候记录道,“艳阳高照是一方面,而且我们也希望围堰能够成功。”从下午4点一直到午夜,排水泵一直在连续工作,直到漏进来的水得到控制才停下来。所有物资都搬离了船尾,这样船尾可以升到水面之上,当冰面打开后,船可以继续漂浮。只有舱底泵在整夜工作,尽管从船底不断传来模模糊糊的水流声,令人忧心忡忡,但精疲力竭的人们还是抓住片刻的机会小憩了一会儿。“花栗鼠”麦克尼什仍在围堰处忙碌。

26日清晨,除了少量轻柔的浮云,天空很清澈,充盈的阳光洒落在冰面上,显得波光粼粼。冰压的喧嚣依然在耳畔回响,春日的静谧之美和垂死挣扎的“坚忍号”之间,形成了离奇诡异的强烈对比。沙克尔顿的内心颇受打击,站在船桥上,他亲眼看到冰压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的爱船挤成了弓形,而这在沃斯利看来,她就像在抓紧时间喘上一口气。然而,船又漏了,比上次还严重,疲惫的人们轮班奋战在排水泵旁——每15分钟一班——然后站着打个盹儿。晚上9点,沙克尔顿命令将救生船和雪橇下放到稳固的浮冰上。漏水趋缓,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因浮冰的运动而止住的。

“只要能保住探险船,我们不放弃任何希望。”赫尔利写道。话虽如此,他还是小心翼翼地用防水布将相册包好——“如果我们被迫转移到浮冰上,这将是我力所能及所做的工作的唯一记录。”“坚忍号”已经安静了下来,但当晚发生了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当时尚有几名水手待在甲板上。八只帝企鹅郑重其事地靠拢过来,这样大群的帝企鹅一起旅行是很少见的。它们聚精会神地凝视了一会儿探险船,然后仰起头发出了一阵怪异而深情的叫喊。

“我得承认,我此前从未听到,而且此后也不会听到,它们发出任何像那天那样难以揣测的呼喊声,”沃斯利写道,“我无法解释这一事件。”似乎帝企鹅是为探险船唱起了挽歌。麦克劳德,这位最迷信的船员,转身朝麦克林说:“你听到了吗?我们再也回不了家了。”

他们守着排水泵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10月27日的黎明,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只有华氏零下8.5度。冰面并未停止呼号,但人们太累了,已经没人会去仔细聆听了。排水泵启动越来越频繁,有人甚至和着这节奏唱起了劳动的号子。整个白天,冰压在持续增加,到下午4点时达到了最高点。此刻船尾再也坚持不住了,随着冰压的一次猛击,一块运动的浮冰扯掉了船舵和船尾柱。之后浮冰松弛下来,受到重创的“坚忍号”在水中下沉了一些。甲板开始向上折断,龙骨散架了,海水立刻汹涌而入。

一切都结束了。下午5点,沙克尔顿下令弃船。雪橇狗被安置在帆布帐篷里,已经收拾好的给养被转移到冰面上。沙克尔顿站在颤抖的甲板上,向下透过轮机舱的天窗看到,随着撑板的倒塌,汽轮机侧倾着没入水中。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容不得我们有一丝的遗憾。”沃迪写道,“今天不来,以后也躲不过。”“坚忍号”沉没了,人们因疲惫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而表现得有些呆滞。没有一个人的日记对个人的安危流露出特别的关注,所有人的情感都因船的殒身而枯竭。从“坚忍号”最早遭遇浮冰区开始,他们一直为她的战斗精神欢呼。“高尚的”“英勇的”“勇敢的”“我们结实的小船”——这些都是他们献给她的赞美之词。这是她的处女航,用赫尔利的话说,“她是大海的新娘”。

“我的感受难以言表,”沙克尔顿写道,“对一个水手来说,他的船更像一个漂泊的家园……现在,她却在重压下痛苦地呻吟,船板破裂,伤痕累累,当她的‘职业生涯’正处于扬帆起航的阶段,她却慢慢放弃了自己充满感性的生命。”

在弃船求生前,赫尔利又回到“里兹酒店”,最后看了一眼他们的舱室,此时积水已经有一英尺深。横梁在黑暗中解体的声音让人心惊胆战,他只得匆匆离开。水位还在不断上涨,但在此情此景下,唯有船钟依然在温馨的长官室里安然自若地嘀嗒作响,这也许是让赫尔利感到最气馁的事了。

沙克尔顿是最后一个离开“坚忍号”的。他升起蓝色的英国军旗,站在冰面上的人们三次振臂高呼。无情的事故发生,船上的应急灯都亮了起来,电路时断时续,“坚忍号”似乎挥起了她所有的手臂,向人们做出最后的、悲伤的、摇曳中的告别。

同类推荐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博士女王

    重生之博士女王

    她,林晓嫄,国家秘密部队博士,偶然发现无人星的大陨石却无人能切开,她却被幸运女神所眷顾,陨石含有的秘密能量遭到别人眼红,不惜一切代价去带回她,终死在核弹爆炸,你不仁,我便不义!她,墨晓嫄,墨家嫡女,从小天赋异禀,身体却不堪重负,灵魂更是虚弱,当她与她交易,“我愿用把身体允你,从此我的灵魂灰飞烟灭,只要你待我墨家如亲人,不论灾难困苦,锦衣玉食,一直祸福相依!”喜欢的人记得加交流群哦:473710446验证书中任一人名字喜欢的人记得加书架收藏哦~随便投出你们手中的推荐票~谢谢~
  • 一人一狗闹江湖

    一人一狗闹江湖

    无望少年,插科打诨,血雨腥风,鏖战江湖。三界融合后,人类开始真武双修。真即是修真,又称修仙,武即是修武,又称武侠。所以,真武是介于武侠和修仙之间一种职业,也可以说是将武侠和修仙结合的一种修炼方法。真武人多以武道榜为生,所以,不管你是高手还是新人,只要你想从武道榜获得奖金,就必须从真武学院开始。
  • 武意天下

    武意天下

    一个废材书生,考了六次秀才,还是没有考中。一个少女,身份神秘,闯入了书生的世界。这个神秘的少女把书生拉入了暗流涌动的江湖,先后得到两位绝世高手的一成功力,还得到阴阳剑,修炼各种绝世武功,然后从南杀到北,从东杀到西,玩转江湖······
  • 青山隐

    青山隐

    一个史官之子游历天下的故事,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 寻龙相师

    寻龙相师

    你见过没有赢家,还会死人的麻将局么?听说过死后还魂,强夺他人阳寿的“借命”邪术吗?相门秘术,能成就富贵,逆转生死,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一切皆有可能。我出身相门世家,为你揭开相师圈子里,那些惊悚骇人的秘事…
  • 天机降临时代

    天机降临时代

    年仅11岁少年卓彦,大脑中暗藏着5份天机中的其中之一,意外觉醒后,美好的生活被彻底打碎。卓彦:在我醒来之后,一直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力量,给我力量。所以我不停的学习,不断进步,只要一停下,我就会发疯,在这永无止境的对抗中,我清楚的知道无法停止的,只能不停的向前奔跑。
  • 蠢萌小仙收妖记

    蠢萌小仙收妖记

    凡间一名普通的少女,过着普通的生活。谁知,一名自称是她情敌的少女却从天上追下,解开她的封印并告诉她,她不曾知道的真相。原来,她是因魔族冲破封印大举进犯人间而被派下来封印他们的仙子。却因情伤误入了轮回道,封印了自己,丢失了记忆。无奈下,九重殿的执法者将自己的仙力,传给了几位凡间少年和她。并传命给她,让她将功赎罪一边修炼一边找到这几位少年,让他们快速成长,并带领他们再次封印魔族。
  • 生前路

    生前路

    生前路这条路,一旦踏上,唯有死亡,才是解脱。
  • 小铃铛

    小铃铛

    …作者太懒,所以没有什么介绍,就是一个梦改编
  • 忆缘清远

    忆缘清远

    初中三年风风火火,跌跌撞撞,飘摇明媚的青春我们相互依偎走过。是匆匆过客,见证彼此的成长。是人来人往里的一抹剪影,映刻了彼此的忧伤。我们的故事从未伤怀,残留的只有时光冲刷之后隐隐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