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七月末了,柏林奥运会即将举行,整个德国到处都洋溢着喜悦,举国都在沸腾。可是在夏清猗看来柏林奥运会不过是希特勒宣扬他的纳粹思想,法西斯主义的一个阴谋罢了。
夏清猗记得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36年8月1日至8月1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男选手3738人。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以后。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以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决定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
欧洲多数国家都奉行绥靖政策,一味的妥协和退让,而此时的德国的实力也在日益的强大,蛰伏已久,等待出击。
奥运会让德国很多人都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德国自从一战以后备受西方各国的欺凌。面对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还有沉重的赔款负担。大量的德国人饱受饥饿之苦,同时德意志人的意志也遭受到严重的打击。1936年的奥运会也正适时的在德国各方面实力恢复之际增加了人民的信心。不得不说希特勒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很会利用人民的心理。
夏清猗在德国的这些日子很深刻的体会到了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狂热崇拜,先不说军界和党卫军等,就是普通百姓都是很崇拜希特勒,德国人感谢希特勒把他们从一战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学生们的情绪也是高涨,每天各种游行庆祝,整个柏林一片热闹的景象。
夏清猗更多时候是呆在图书馆或者寝室看书,很少外出,避免惹麻烦,郑姗姗基本每天都是泡在实验室。经常是一大早,她还没有起床时,郑姗姗就走了。到了晚上也很晚回来。不过看的出来,郑姗姗很喜欢实验室得工作,她很用心。
顾伯伯也打来几次电话叫她去吃饭,夏清猗偶尔也去到王老板家的中餐馆吃饭,餐馆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少,毕竟这时期在德国的华人并不多,中餐也得不到德国人的认可。德国人觉得中国是落后得国家,所以中国得菜也不会好吃。这是大多数德国人得想法。可是中国饮食文化得丰富是他们不知道的。
据说奥运会期间学校会放假。很多学生做好了看奥运会的准备,谈论着德国的威武,充满了期待。
二哥夏清宁打来电话说这周会休假,他要来学校看她。
日子一天天的这样过去,奥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夏小妹刚刚给父亲打了一个越洋电话。准备去图书馆看书,赫尔曼教授给她布置了一道难题,明天就要交上去了,她准备去图书馆研究研究,查找资料。收拾好东西,她向图书馆出发,一路上遇到认识的同学,微笑着打着招呼。
“嗨,夏夏等等我。”穆勒在身后快步追来。
“嗨,早上好,穆勒。”她露出来一个开心的笑容。
第一天上课时看到穆勒觉得很眼熟,后来才知道是在教授办公室走廊撞到的那个德国帅哥。原来他也是赫尔曼教授的学生,赫尔曼收学生要求很严格,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都不是普通学生。这个穆勒也是一个天赋极其高的学生,赫尔曼对他赞不绝口,把他当做得意门生。而夏清漪来了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惊人天赋也是让教授很满意。经常会交给她一些难度较大的课题去做。
穆勒追上了她,两人并肩而行,一边走着一边聊天。
“夏夏,那道题做完了吗?”
“还没有呢,我打算去图书馆做。难道你已经做出来了!”
“我也没做,正好一起去图书馆做吧。”穆勒提议道。
“好。”
说实话,穆勒对于这个东方女孩从第一眼见到时就很有好感,她很娇小,年龄也不大,那天清晨看到她绽放的笑容就想到了天使。接着自己又在走廊和她撞到一起,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她一定是遗落在凡间的天使。穆勒这样想道。
两人一起向图书馆走去。坐在一张桌子,但是互相没有交谈,都在安静的思考,做着题。氛围看起来分外和谐。花了一上午时间两人把赫尔曼布置的课题研究明白,一起找到教授交了上去,两人方法不同但是都做对了结果。赫尔曼开心的夸奖了一番这两位得意门生。
“不知道,我有没有荣幸邀请这位美丽的小姐共进午餐?”穆勒绅士的邀请她。
“当然了,绅士。”夏小妹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穆勒带着她去了一家西餐厅,说实在的她并不喜欢西餐,但是穆勒一片好心,自己又不能辜负。
穆勒发现这个女孩的学识也很丰富,天文地理都能畅谈,两人谈论起数学方面的知识也没有障碍,要知道自己平时很少能遇到这样的知己了。穆勒很高兴的看着夏小妹。对她的印象又好了许多。
吃完午饭,穆勒又绅士的把她送回了宿舍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