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集结了大军之后,两大王朝的高层召开了紧急会议。本来今天的偷袭一个个都是信心十足的,都以为拿下边关都是轻而易举的。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大军遭遇到了故宋王朝一方有组织的抵抗,攻了一个凌晨的城,连个城头都没能拿下,而且还丢下了几千具的尸体。再加上最后铁骑军的出现,一个个都是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这一次两大王朝联合起来攻打故宋王朝,早就被故宋王朝洞察到了的。
偷袭不成,这让原本的进军计划的第一步被打乱了,不过还好的是,影响还不是致命的。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之后,两大王朝的高层们都觉得这次攻打故宋王朝的目的,既然已经被故宋王朝洞察到了,他们也做好了准备。现在就没必要再急攻心切,那样对己方是不利的。目前要做的是先整顿好大军,稳扎稳打。
其实,落日王朝和平夏王朝都不知道的是,这一次故宋王朝一方虽早已就洞察到了两大王朝这次的目的,而且也早就有了准备。但他们准备的时间也就只有半个月而已,而且两大王朝发动大战的时间也比宋正等人意料的早了些。调配到两边边关的大军,也就只有骑兵们率先赶到了的,步兵还有三四天的路程。
故宋王朝的的铁骑军共二十万,其中禁卫军和羽林军中各分配有五万。剩下的十万,雷横的大军和秦罡的大军各分配有五万。这一次调配大军,秦罡的军队被调配到了东北边关,雷横的军队被调配到了东南边关,刚好两边各分配了五万的铁骑军。另外,轻骑兵故宋王朝共有四十万,除了其中的五万是在禁卫军和羽林军中外。
这一次出征的轻骑兵有三十五万,东北边关分配了十万,东南边关分配了二十五万。也就说,东北边关十万的守卫兵加上感到的十五万骑兵,总兵力也就只有二十五万而已。而东南边关十万的守卫兵加上感到的三十万骑兵,兵力也就只有四十万。
而这一次落日王朝和平夏王朝都是出动了上百万的大军,只有他们肯拼死一战。也就可能损失几十万的大军,其结果是很有可能拿下边关的。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这个情况,一看到铁骑军,他们都以为故宋王朝早就在边关布置好了大军的。最关键的是,就算他们知道了这一情况,他们有没有魄力这样做还难说。
就这样,落日王朝和平夏王朝两大王朝的这一次偷袭,以一个很戏剧化的结果结束了两大王朝信心十足的来偷袭,满以为是手到擒来的。可是却被几万的铁骑军给追了回去,而且付出的代价似乎还有点重。
第一天的大战打得也快,结束得也快。结束之后,当天两大王朝都没有再次发起进攻,而故宋王朝当然是乐得其所。步兵还没有感到,连续的大战对他们是不利的,等待和休息对他们是有利的。一旦步兵到达了,他们就可以发动反攻了。
1129年11月5日的凌晨,大雾弥漫,天空蒙蒙的飘起了细雨。快马赶去东北边关的雷横,周凌振以及罗轩三人和各个将领,在路上遇到了赶回来报告前线消息的信兵。得知昨天凌晨平夏王朝对故宋王朝发动了进攻的情况之后,雷横并没有带着周凌振和罗轩先御空赶去,反而依旧是与众位将领一起赶路。不是他不关心东北边关的战事,而是因为秦罡找已去了东北边关,有他在,雷横还是很放心的。
另外,雷横估计,这次作为配角的平夏王朝在得知故宋王朝一方早有防范之后,他们是不敢恨“敬业”的攻打故宋王朝的,至少现在他们不会发动猛攻。而且现在众人赶路的速度也并不慢,一天赶路千多里,最多三天也就可以抵达东北边关了。
正如雷横所预料的那样,平夏王朝在攻城受阻,并得知故宋王朝已经早有准备之后,他们没有再继续攻城的意思,至少目前是这样。这一次攻打故宋王朝,他们只是配角,当时落日王朝联合他们的时候,只是说让他们在东北边关拖住一定的兵力就可以了。当然,能打下东北边关是最好的,不能,也没什么的。
再说东南边关这边,宋武(这家伙当时听皇帝老子一说有仗大,高兴得差点抱着他的皇帝老子狠狠的亲上两口,他是跟着骑兵队伍早早的就抵达了东南边关的)这家伙对战争是狂热的热衷,但同时他也是有着冷静头脑和过人的军事才华的统帅。眼看今天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他不由皱眉。下雨就会打湿路面,一旦下大雨,稀泥会阻挡骑兵的冲击。那时候,骑兵将发挥不出相应的战力,在步兵团没能赶到之时,这对于边关的守备力量将会产生致命的打击。
而落日王朝一方,眼看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一位位高层大将都死眉开眼笑。一个个都在心中暗自高兴:真是天助我也!
只可惜的是,他们的笑脸并没能保持多久。绵绵细雨持续了一个上午之后,慢慢的停了下来,到了下午,太阳在云层中一会露出了半边脸,一会又藏了进去。见此,落日王朝的高层们皱眉了,而宋武则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上午下会小雨,下午再出出太阳,这样一来,下午微微打湿了的路面没过多久就干了。这样一来,上午飘的那点细雨也就等于没飘了,还白白的让宋武和落日王朝的高层们来了一次笑脸和哭脸之间的变脸。
11月5日,这一天两军对持,都没有发动进攻。故宋王朝一方是因为步兵还没有抵达,不敢主动发起进攻,现在他们只能主防。至于落日王朝一方,他们眼见下起了雨,想等一场大雨之后再发起进攻,这样对他们是有利的。最关键的是,落日王朝一方在等一个人雷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