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100000053

第53章 春秋左传(4)

[鉴赏]本文是中国史上最早的,详尽记述了一次战争全部过程的著作。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增强,便开始向南发展,后来使得宋背楚而投晋,从而引发了晋、楚二国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经过激战之后,晋国终于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及其盟军,实现了之前所制定的“取威定霸”这一目标。本文以大手笔多方位、全景式地生动描绘了这场大战,深刻揭示了晋国获得胜利的各种原因。

城濮之战前,楚军曾在泓之战中大败宋国,这次又有陈、蔡、郑、许诸国相助,在实力上占有一定优势,似乎不可战胜。相反,晋军兵力没有楚国强大,而且是南渡黄河作战,盟军起初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是怎样在弱势地位取得胜利的呢首先,在政治上晋国为战争作了充分准备。战前,晋国大臣子犯在为文公解梦时曾说“我得天,楚伏其罪”,说明对人民拥护天保佑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战争爆发前,楚国在政治上便输给晋国了。

其次,晋国精心策划了十分高明的外交活动,以二项绝妙的外交谋略获得了二个决定性的外交胜利:一是争取到了齐、秦二个大国的参战。二是成功分化、瓦解了楚国阵营。

最后,晋国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在最有利的地方与敌人进行决战。而楚国主帅却在战略战术上一再失机,临战指挥也失误连连,从而造成了惨败。

就写作艺术而言,本文叙事完整,条理十分清晰,采用了二条线索来组织历史材料,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使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事件变得一目了然。描写战斗场面,虽然着墨不算多,但也逼真地描绘出了壮观的战斗场面,扣人心弦。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此文成为了中国历史学与文学史上的名篇。

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经二年[1],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2]帅师及郑公子归生[3]帅师,战于大棘[4],宋师败绩,获宋华元。秦师伐晋。夏,晋人、宋人、卫人、陈入侵郑。秋,九月乙丑[5],晋赵盾弑其君夷皋[6]。冬,十月乙亥[7],天王[8]崩。

传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9]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10]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B11]百人。狂狡辂[B12]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B13],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B14]也。戎昭果毅以听[B15]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B16]之,戮也。”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B17]不与。及战,曰:“畴昔[B18]之羊,子为政[B19];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B20]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B21]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B22]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B23]?”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B24]。宋城[B25],华元为植[B26],巡功[B27]。城者讴曰:“睅[B28]其目,皤[B29]其腹,弃甲而复[B30]。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B31]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B32]?”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B33]也,遂围焦[B34]。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B35],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B36]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B37]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B38]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B39]。”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B40],厚敛以雕[B41]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B42]丸也。宰夫胹熊蹯[B43]不熟,杀之置诸畚[B44],使妇人载[B45]以过朝。赵盾、士季[B46]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B47],则莫之继[B48]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B49],而后视之[B50],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B51]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B52]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B53]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B54]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钽麂贼[B55]之。晨往,寝门辟[B56]矣,盛服将朝[B57],尚早,坐而假寐[B58]。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B59]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B60]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B61]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B62]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B63],舍于翳桑[B64],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B65]食与肉,置诸橐[B66]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B67],倒戟以御公徒而免[B68]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B69],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B70],宣子未出山[B71]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感[B72]’,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B73]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B74];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B75]。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B76],朝于武宫[B77]。

初,丽姬[B78]之乱,诅无畜群公子[B79],自是晋无公族[B80]。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B81],以为公族;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B82];其庶子为公行[B83],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B84],曰:“君姬氏[B85]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B86]。”公许之。冬,赵盾为旄车之族[B87],使屏季以其故族[B88]为公族大夫。

[注释][1]二年:鲁宣公二年,即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2]华元:春秋宋国大夫,时官右师当政。文公四年,率军抵御郑师,战败被俘。十六年,他杀未办假道手续而过境的楚使,招致楚围宋都。明年,与楚讲和。宋共公十年(前579年),他沟通楚令尹子重、晋栾武子,促成第一次弭兵之约。共公卒,卿大夫内讧,他攻杀司马荡泽、左帅石等后,南奔投楚。[3]归生:春秋郑国大夫。[4]大棘:宋地,在河南睢阳南。[5]乙丑:二十六日。[6]赵盾:春秋晋国大夫,为赵衰与叔隗所生之子,衰妻赵姬因其有才,请立为嫡子。晋襄公七年(前621年),举行大蒐礼于夷,他为中军之佐。其后,又行大蔸礼于董,他将中军,遂为执政。襄公卒,盾欲立公子雍,因襄公夫人力争,立灵公。灵公荒淫残暴,盾劝谏不听,避祸出走。其族弟赵穿杀灵公,盾归迎立公子黑臀,是为成公。夷皋:晋灵公之名。[7]乙亥:六日。[8]天王:周匡王,前613—前607年在位。[9]乐吕:春秋宋国大夫,时官司寇。[10]甲车:兵车。因拉车的四匹马披甲,故名甲车。[B11]馘(guó):战争中所割下的敌人左耳,用以计功。[B12]狂狡:宋国大夫。辂:通“迓”,向前相迎以与格斗。[B13]倒戟而出之:狂狡将戟柄倒授与落井郑国将士,将他从井中拉出。[B14]禽:通“擒”。[B15]昭:明。听:著于心而存于耳。[B16]易:变易而相反。[B17]羊斟:春秋宋国大夫,又名叔牂。[B18]畴昔:往昔。[B19]政:主持。[B20]刑:受刑。[B21]文马:毛色有文彩的马。驷:马四匹。[B22]告:通报身份。[B23]子之马然也:你的马不听使唤才闯入敌阵的吗?[B24]合:对答。奔:投奔。[B25]城:筑城。[B26]植:主持。[B27]巡功:巡行检验事功。[B28]睅(hàn):瞪着眼睛。[B29]皤(pó):凸肚貌。[B30]弃甲而复:战败被解除武装后逃归。[B31]使:命令。[B32]那:奈何。[B33]报崇:报复宣公元年晋国赵穿率军伐崇。[B34]焦:晋地,在今河南陕县南。[B35]阴地:晋地,在今河南卢氏东北之阴地城。[B36]斗椒:春秋楚国大夫。[B37]欲:想要。恶:厌恶。[B37]宗:宗族。[B38]竞:强。[B39]疾:强。[B40]不君:言行不符合为君之道。[B41]厚敛:重税。雕:刻画。[B42]辟:避。[B43]宰夫:厨师。胹(ér):煮。熊蹯(fān):熊掌。[B44]畚:以草索制造的容器。[B45]载:戴,以头顶物。[B46]士季:春秋晋国大夫。士药之孙,名会。因先后受随邑(今山西介休东南)、范邑(今山东梁山西北),又称随会、随季、随武子、范会、范季、范武子。襄公卒,他与先蔑受赵盾命,入秦迎公子雍归国为君。灵公立,盾拒公子雍,士季奔秦。他为秦谋划,晋国畏惧,设计迎回。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惟他所率上军不败而退。七年,率师灭赤狄之甲氏(在今河北永年东北)、留吁(今山西屯留南)、铎辰(在今长治)。归,升任中军。后聘周,修改法律。八年,致仕退休。[B47]入:采纳、接受。谏而不入:士季此话的主语是“赵盾”。[B48]莫之继:无人可继续进谏。[B49]三进:始进为入门,再进为由门入庭,三进为升阶当雷。溜:即雷,屋檐下接水长槽。[B50]而后视之:按照《燕礼》规定,士会始进入门后,晋灵公要“降立阼阶之东南”,面朝南,迎接士会来到。[B51]引自《诗经·大雅·荡》。[B52]固:保障。[B53]引自《诗经·大雅·烝民》。衮(gǔn):天子及上公的礼服。职:适,恰。阙:同“缺”。仲山甫:即仲山父,西周宣王时大臣。受封于樊(今陕西西安南),故又称樊侯、樊仲甫、樊穆仲。[B54]衮:以衮服比喻晋国政权。[B55]钽麂(chú ní):又名鉏麛、沮麛、鉏之弥,晋国武士。贼:刺杀。[B56]辟:开。[B57]盛服将朝:穿戴好朝衣朝冠将朝见晋君并参与朝议。[B58]假寐:闭目养神。[B59]槐:赵盾家庭中之槐树。[B60]提弥明:又作祁弥明、示眯明,赵盾的车右。[B61]爵:饮酒器。三爵:往爵中三次注酒。过三爵非礼:古代国君设宴款臣,其中的小饮酒礼即小燕礼,饮酒不过三杯。[B62]嗾(sǒu):使唤犬。獒(áo):长四尺的猛犬。[B63]田:田猎。首山: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B64]舍:住宿。翳桑:地名,在首阳山区或其附近。[B65]箪:竹编的圆筐,用于盛放食品。[B66]橐(tuó):袋子。[B67]与:参与。介:甲士。[B68]倒戟:倒戈反击。公徒:晋灵公的伏兵。免:赵盾得免于死。[B69]名居:姓名与居地。[B70]赵穿:晋国大夫,赵盾族弟。桃园:园名,其地不详。[B71]山:温山,在今河南修武北五十里。[B72]我之怀矣,自诒伊感:未收入《诗经》的逸诗。王肃以为此即引《诗经·邶·雄雉》之诗句。《雄雉》有句为“我之怀矣,自诒伊阻”,仅一字之差。怀:怀念。诒:遗。感(qì):忧愁。[B73]董狐:即太史。[B74]不隐:不隐瞒赵盾之罪行。[B75]为法受恶:为史法受弑君之名。[B76]壬申:十月三日。[B77]武宫:曲沃武公之庙。每逢晋侯即位,必往武宫见武公神主而祭。[B78]丽姬:即骊姬,晋献公妾。[B79]诅:祭神求其加祸于某人,需有杀牲歃血和告誓的仪式。无畜群公子:逐杀群公子,不容其留在国内。[B80]公族:管理宗室事务的官。群公子既被逐,无需为其设官理事。[B81]宦:授……以官职。卿:天子及诸侯直属的高级官员。适:嫡。为之田:与之田。[B82]余子:前一余子指嫡长子以外之嫡子,后一余子为官名。[B83]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妾出之子。公行:官名。[B84]括:赵括,赵盾异母弟。以括为公族:以赵括担任公族大夫之官。[B85]君姬氏:又称赵姬,晋文公女,赵衰妻,生赵同、赵括、赵婴。她舍亲子而立衰前妻狄女叔隗子赵盾为赵衰适子。赵盾称赵姬为君姬氏,是以她为自己的嫡母。[B86]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赵衰随重耳出亡,与狄女叔隗生赵盾。重耳自狄往齐,衰随从而行,留叔隗与盾在狄。返国后,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文公以女赵姬妻赵衰。赵姬坚决请求赵衰将叔隗、赵盾母子从狄接归晋,又以盾为赵衰嫡子。[B87]旄车之族:指余子。[B88]其:指赵盾。故族:盾为赵衰嫡子,于赵氏宗族为大宗,统率宗族,所以说赵氏族群为其故族。当时,赵盾以赵括为公族,自己为余子,将赵氏族群的统率权移交给赵括。

[鉴赏]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了二件事情。一是郑、宋二国的大棘之战,宋国遭到惨败,主将乐吕当场战死,华元则被俘。另一件事,则是发生在晋国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本篇记述对其中人物的行为均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揭示了人们对于国家与人民所应有的态度。

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反复强调了国家的利益才是高于一切的,如果个人不能履行所担当的国家责任就应该被严厉谴责。相反,如果奋不顾身地尽到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就应当受到人们的赞扬。对于大棘之战的有关记载就清楚表明了这一态度。

本章在评论羊斟背叛行为的时候,也反映了同样的国家观念。尽管羊斟的投敌是由于受辱于华元,但是作者严厉地斥责他居然以国家战败、人民遭殃来发泄自己的私愤,认为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行了。从这里清楚地揭示了,作者的国家观念乃是出于对人民利益的关心,因此忠于国家就是要忠于人民。

在记述晋国的政治斗争之时,作者明显地表达了对赵盾的同情,这主要是由于赵盾为国尽责——晋灵公为非作歹之时,他反复劝谏,而且他为政恭敬勤奋,甚至感动了去刺杀他的杀手鉏麂。然而,在对待与评价赵盾的问题上,《左传》的忠的这一观念陷入了困境。忠的观念的悲剧性最为集中地表现在了赵盾的命运之中。本文描述的赵盾可谓近乎完人,但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大臣却不断遭到君主的谋害。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推翻暴君的统治,而选择了流亡。但是由于眷恋祖国而没有及时离境,以至于其族人杀死过君之时,仍然在国内,因此而被史官加上“弑君”的恶名。而且,他并没有弄权迫使董狐就范。作者极为钦佩他的人格,也为他的遭遇而感到痛惜,因此就用孔子的话语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以及同情之情:赵盾是古代优秀的大夫,由于史官忠于史实的原则,而使他不得不蒙受弑君的恶名,这真是太可惜了。宣公十四年、十五年:尔虞我诈经(十有四年)秋,九月,楚子[1]围宋。

(十有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传楚子使申舟[2]聘[3]于齐,曰:“无假道[4]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5]恶宋,曰:“郑昭、宋聋[6],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7],我伐之。”见犀[8]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9]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10]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B11]而起。屦及于窒皇[B12],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B13]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同类推荐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续镜花缘

    续镜花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皇室公主们的恋爱

    皇室公主们的恋爱

    女主角们回国,经过了一些爱情中的挫折和困难、帮派上的行动和刺杀,终于和男主角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 彼翼:樱花爵恋

    彼翼:樱花爵恋

    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新的世纪在旧的毁灭中到来,现在我明白了,并不是蝴蝶飞不过那沧海桑田,而是因为在那彼岸之处,早已没有了当初那个定下契约的人了。我说过的,你们给予我的一切,我都要咬牙切齿的还回去!我明明已经乖巧下来了,可为什么,那些人还是消失了?其实,不是我不愿意重归光明的怀抱,而是这个世界,早就已经抛弃了我,我,是被世界诅咒的人啊!我记的你们说过的话,活下去,咬牙切齿的活下去,哪怕要与全世界为敌。
  • 归华

    归华

    前一世的傻白甜郡主,重生了。重新来过,我也很忐忑。不过李姮元表示,为了自保,准备先出个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咦,出家还送聪明可爱的团子小师兄啊。
  • 田园酒香:一品世子妃

    田园酒香:一品世子妃

    穿越成农家肥妞儿,又黑又丑又木讷,人见人嫌,狗见狗憎,屠飞鸢也是醉了。街坊邻里笑她呆傻,心仪的书生看她轻鄙,就连好姐妹原来也是背地里嘲笑她。爷爷奶奶为她嫁不出去的事操碎了心,却从来舍不得说她一句。屠飞鸢咬牙减肥,种田酿酒,立志成为白富美!终于,银子赚得盆满钵满,曾经瞧不上她的人却求上门来了。呸!全都打出去!咦,慢着,这个貌美少年留下,给她暖被窝!少年眨着一双漆黑双眸,倾国倾城的面上浮现一抹浅笑:娘子还要别的服务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曾歌舞,何为倾城

    不曾歌舞,何为倾城

    人最可悲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在你逝去的时候,我依旧在倾尽天下的寻你。*念歌:思念如故,踏歌纷来顾城:一顾倾城,倾天下人心
  • 时代篮球

    时代篮球

    一个对于篮球极具天赋的高中生,一个二,三号位摇摆的高中生,一步一步,勇攀高峰!创造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奇迹是努力的另外一个名字!你所喜爱的篮球,时代篮球!!!
  • 古剑奇谭之记忆情缘

    古剑奇谭之记忆情缘

    “苏苏......”为了心爱之人,支撑了多少年的风晴雪,记忆竟然一瞬间被瓦解。而被她记忆唤醒的百里屠苏,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诡异的古玉,凶煞的焚寂,失忆的晴雪...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屠苏一行人,他们究竟该怎么面对?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那些和我一起过的你们

    那些和我一起过的你们

    每一个校园都沉积着无数的欢声笑语和感动,或许存在,或许离开,校园时光无疑成了我们最不愿意忘怀,我们在生存的道路上奔跑时,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独一无二的美好,看一看当初的那些朋友、伙伴,是不是还一样能够勾起你的感动,还会不会因为不顺心可以肆无忌惮的爆发,却不用承担太大的后果。过去,我们都已经回不去,但是我们可以借此缅怀,向过去的自己说声“你好”
  • 转灵池

    转灵池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因亲人离世而意外到达地狱,为了让自己的外婆重新复活,他毅然选择了传送到小灵界,开始了他不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