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100000018

第18章 孟子(4)

[注释][1]廛(chán):市场上储藏货物的场所。征:征税。[2]法而不廛:指官方依据法规收购,不使货物长期积压,以保证商人的利益。[3]讥:稽查。讥而不征:只稽查不征税。[4]助而不税:只依据“井田制”的办法,八家农夫帮助种公田,而不再收税。[5]廛:这里指民居。[6]夫里之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是按人头和居住地征收货币税。[7]氓:指从别处移居来的居民。[8]天吏:上天派往人间的管理者。[9]不忍人之心:不忍伤害他人之心,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受难,或受到伤害。[10]乍:突然。[B11]怵惕(chù tì):恐惧的样子。[B12]内:同“纳”。内交:结交。[B13]要:同“邀”。妻誉:求得好声誉。[B14]端:本作“斋”,指植物初生的苗头。[B15]然:“燃”的本字。[B16]矢人:造箭的工匠。函人:造铠甲的工匠。[B17]巫:这里指巫医,即医生。匠:工匠,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B18]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B19]引自《论语·里仁》第一章。里:居住。里仁为美:与仁人为邻,才是好的。[B20]天之尊爵:即后文所说的“天爵”,孟子认为仁义忠信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可尊贵。[B21]御:阻挡。[B22]人役:别人的仆役。[B23]由:同“犹”,好像。[B24]子路:孔子的弟子,即仲由。[B25]有:同“又”。[B26]据《韩非子》、《史记·五帝本纪》等书记载,传说舜曾经到历山与农夫一起耕田,到雷泽与渔夫一起打鱼,到河滨与陶工一起制陶器。[B27]朝衣朝冠:臣子上朝时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涂炭:污泥与炭灰,比喻污秽之处。[B28]望望然:责备埋怨的样子。[B29]浼(měi):污染,弄脏。[B30]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因食邑柳下,谥号为惠,故后人称柳下惠。污君:污浊的君主。[B31]袒裼(tǎn xī)裸裎(chéng):赤身裸体。[B32]由由然:从容自得的样子。[B33]援:牵,拉。[B34]由:行,经由。不由:不照着做。

[鉴赏]在这一部分里,孟子首先是提出了实施仁政的五项基本政策:第一,尊重贤才,重用各种能人;第二,开放市场,不征重税,政府为客商提供仓库,收购滞销商品,鼓励开展贸易;第三,为旅游与交通提供方便,在关卡对行人只加以检查而并不征税;第四,实行井田制,农民在完成公田的劳务之后就不再需要交税;第五,对于居民,不摊派各种徭役费以及住宅税。这些所有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要发展经济,尽量减轻人民负担,从而藏富于民。由此可见,孟子讲仁政,并不只是口中空谈仁义,而且也为解决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即使在今天来看,它们也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在孟子看来,实现仁政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执政者以仁爱之心去行仁爱之政。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大多数都穷兵黩武,骄奢淫逸,有的还暴虐成性,同他们谈仁政,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因此,孟子在论证实行仁政的可能性的时候,主要是在理论上论证人性善。他的逻辑是人皆有同情心,即使是统治者也不例外,只要发扬了这种同情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由此可见,人性善论是直接服务于他的仁政学说的,它构成了整个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对人性善的论证,最著名的一个事例则是人看见一个小孩掉入井中时的反应。他假设这种情境是要表明,面对突发事件,人们要当即作出反应,仓促间根本来不及思考,完全受本性的驱使,可见正是本性的显现。而在对这种反应,即所谓的“怵惕恻隐之心”所作的描述与分析中,他反复强调它并没有任何功利的考虑,既不是以此讨好小孩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里得到美誉,更不是出于感官上的好恶。换言之,这纯粹发自关爱他人的道德心,毫无私心搀杂在其间。孟子就将这种“怵惕恻隐之心”说成是“仁之端”,也就是仁德的萌芽。

“端”这一用语其中包含了深意;它表明人并不是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的美德,它说的是,人具有能发展为这些美德的天生倾向。他的哲学的主旨是要让人们体认内在的精神生命力,并加以最大限度的扩充与加强。所以在第七章里他虽然指出了不同的职业对人的品行会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强调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人的自主性与自我选择。而在第八、九章中他指明了人只要充分发挥宿觉性和自主性,就能化解自身与环境之中的一切消极因素,进而吸取他人的长处,完善与发展自身,成为杰出人物。由此可见,孟子的人性论并不是他的仁政说的附属,也是人论以及人生哲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

公孙丑下:得道多助第一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1],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3],环[4]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5]非不深也,兵革[6]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7]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8],固国不以山谷之险[9],威[10]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乏至,亲戚畔[B11]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将朝王[B12],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B13]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B14]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B15]。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B16]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B17],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B18]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B19]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B20];君命召,不俟驾[B21]。‘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B22],宜[B23]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B24]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B25]三:爵一,齿[B26]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B27]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酶德齐[B28],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B29],而不好臣其所受教[B30]。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1]天时:指阴晴寒暑等气候条件。地利:指城高池深山川险阻。[2]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郭:外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指比较小的城郭。[4]环:包围。[5]池:护城河。[6]兵:武器。革:甲衣。[7]委:舍弃。[8]域:界限。此处用作动词,意为限制。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界线。[9]固国:巩固国防。山谷之险:山川的险阻。[10]威:用作动词,意为“威慑”。[B11]畔:同“叛”。[B12]朝:朝见。王:这里指齐宣王。[B13]如:此处作“宜”、“当”讲。就见:前往看望。[B14]造:到,拜访。[B15]东郭氏:齐国大夫东郭牙。[B16]孟仲子:赵岐注说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B17]采薪之忧:生病的文雅说法。[B18]要(yǎo):拦截。[B19]景丑氏:齐国大夫。[B20]“诺”和“唯”都表示答应,但“唯”比“诺”恭敬,所以按照《礼》的规定,父亲召唤时,答应只能用“唯”,不能用“诺”。[B21]俟(sì):等待。驾:驾车。[B22]不果:结果未成行。[B23]宜:恐怕。[B24]慊(qiàn):不满足,欠缺。[B25]达:通行的。达尊:共同尊敬的。[B26]齿:指年龄、辈分。[B27]辅世:辅助国君管理社会。长民:统率百姓。[B28]酶:类。齐:相当。[B29]其所教:自己能指教的人。[B30]其所受教:自己应接受他指教的人。

[鉴赏]在第一章里,孟子提出了一条千百年来始终颠扑不破的真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首先指出了人是战争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他比较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项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然后正确地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人和”,就是要在国家、社会与军队中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接下来,孟子指出了有些军队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形,拥有十分精良的武器以及充足的军需物资,但却战败逃窜,他用战史上这些屡见不鲜的案例有力地论证了战争中人的因素比自然与物质上的条件相比,要重要得多。

要怎么才能最充分地发挥人的作用呢?如何才能造成人和的局面?在此,孟子抓住了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方面:得道。也就是说,不是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也不靠权谋等手段来收服部众,而是主持公道,坚持真理,遵循原则,以德服人。总之,就是要以一种崇高的目标去引导、鼓舞人,以一种高尚的精神感化、团结百姓和部众。孟子生动地描绘了正义的事业与崇高的行为所具有的巨大道义作用以及神奇威力:“天下顺之”,也就是会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则讲述了一个故事,描写了孟子怎样设法推辞齐宣王召见。他起初托词有病,不进宫去拜见齐王,却在次日出门吊唁朋友;齐王专门派医生去他家为他治病,家人谎称他已赴朝廷,并且派人在路上拦住他,让他上朝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就去了一个朋友家过宿,执意不肯听从召唤。显然,在这里,是否服从齐王的意旨,接受他的召见,这不是摆个人架子的问题,而是在为知识分子争地位与权利,孟子在为自己的做法辩护的时候,提出了以德抗位的理念,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孟子说有三样东西受到世人的共同尊重,即爵(即权位)、齿(指年长)与德,他这里所说的“德”是广义上的,指精神上的卓越,包括了知识、道德二方面。他认为爵并不比德更高,说:“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意为统治者不能因为据有权位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掌握真理的人,换句话说,在真理面前,志于道的士人与君王是平等的。

虽然从题材到体裁都不相同,但是都是十分推崇人的价值。而且,它们同孟子的其他篇章一样,观点鲜明,行文富于变化,但都能围绕着主线展开,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一气呵成地阐发清楚其观点。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第一章孟子曰:“离娄[1]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3]之聪,不以六律[4],不能正五音[5];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6],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9],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10]泄泄犹沓沓[B11]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曰:“三代[B12]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B13];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B14]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B15]”

孟子曰:“人有恒言[B16],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B17],所恶勿施尔也[B1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B19]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B20]者,鹯[B21]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B22]也。苟为不畜[B23],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B24]此之谓也。”

孟子曰:“自暴[B25]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B26]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B27]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曰:“道在迩[B28]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B28],而天下平。”

章孟子曰:“存[B30]乎人者,莫良于眸子[B31]。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B32]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B33]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度[B34]哉!”

[注释][1]离娄:一作“离朱”,传说是营帝时目力极好的人,据说能在百米之外望见秋毫之末。[2]公输子:即公输班,又称鲁班,春秋末年著名的巧匠。[3]师旷:春秋时晋国人,著名盲人乐师。[4]六律:即六个阳律: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5]五音:指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6]闻:声誉。被:蒙受。[7]引自《诗经·大雅·假乐》。愆(qiān):过错。率:遵循。[8]揆(kuí):衡量、准则、规范。[9]完:完备、牢固。[10]引自《诗经·大雅·板》。蹶(guì):颠覆,变动。泄(yì)泄:多话的样子。[B11]沓(tà)沓:语多貌。[B12]三代:指夏、商、周。[B13]宗庙:这里指采邑(封地),因为卿大夫先有采邑然后才有宗庙。[B14]反:反思、反问自己。[B15]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德行永远与天命相配。[B16]恒言:常言,常说的话。[B17]与:犹“为”,介词。与之聚之:为他们聚集。[B18]尔也:如此而已。[B19]圹:同“旷”,旷野。[B20]爵:同“雀”。[B21]鹯(zhān):一种猛禽,像鹞鹰。[B22]艾:即陈艾,可用于灸病,且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B23]畜:同“蓄”,积蓄。[B24]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皆。及:与。溺:落水。[B25]暴:伤害。[B26]非:非议,诋毁。[B27]旷:空。[B28]迩:近。[B29]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一个“亲”和“长”作名词,宾语。[B30]存:察。[B31]眸(móu)子:眼珠。[B32]嘹:明。[B33]吒(mào):不明,朦胧。[B34]度(sōu):藏匿。

[鉴赏]在这几章里,孟子进一步地阐发了得人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的儒家理念。虽然这些观点已经在前面得到了十分精彩的阐述,但是在这里,它们又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表述,而且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此显示出了更大的说服力。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热门推荐
  • 无赖仙尊

    无赖仙尊

    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之后。人间就有了修真的门派,人们渴望通过修真来逆天改名得道升仙。一个偏远山村,一个普通少年。机缘下遇到一个陨落的神仙,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他能否笑傲九州,驰骋仙界呢………
  • 与我生死兮

    与我生死兮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为之事。于楚云琛而言,他的不得不为是寻求心灵的安宁;于卫攸宁而言,她的不得不为是一而再的作死。只是,当她遇到他,那个目光如炬,声音低沉的男人,她忽然觉得遗憾。遗憾自己还年轻,遗憾自己没有好好地享受过生活,遗憾自己从没动情动心的爱过。于是,当她遇到他,故事才刚刚开始。
  • 欲魔大陆

    欲魔大陆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什么都有!什么魔、神、人、鬼,真是够乱的。
  • 天下无双:天才召唤师

    天下无双:天才召唤师

    前世今生要求無悔,談何容易?闊別了痛苦波折的一生一世,又要迎來更加迷茫的未知新生。一個懵懂的初中姑娘的故事,現在開始……
  • 刺杀星空

    刺杀星空

    主角墨枫被莫名奇妙的一道光送到了星际的时代,那里武者成为了地位的象徵,墨枫得到了名为《古杀诀》的功法,主墨枫能否在美丽的星空下华丽的起舞呢?
  • 杀手倾城,王爷是我的

    杀手倾城,王爷是我的

    手握寒月,她是杀遍万马千军无人可挡的刺客懒坐桂堂,他是权势滔天桀骜猖狂的当朝王爷不过一眼,便是万年纵使二人之间隔着仇山恨海,他也不想放手“欠你的,我还你便是。”“上百条性命,除了以命换命,你还要如何还?”“待你我成亲,你想要多少条命都可以……”“你……无耻……”小手读者群:红酥手572380821欢迎小伙伴们敲门勾搭!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斗灵至尊

    斗灵至尊

    灵气无属性,注定为废物,却意外得到功法,从此走上强者争霸之路。神秘新鲜元素兽灵,存在异世的智能手机会发挥多大作用,听歌,上网,异世各种资料应有俱全,当然还可以吸引女生!我不知道我这一生追求的什么,我只知道复仇,斗天!改文,可能过几天更新
  • 宸妃记

    宸妃记

    由紫宸国及七国抗衡,至秦国统一诸国,这片土地面对着前所未有过的巨大变革,激烈而迅猛动荡的时节。这时节,有一位率直而心无旁念地女性,被紫宸的云雾所滋润,芙蓉花所守护眷顾而长大的她,后来,将把紫宸国从战火中拯救,此人的名字叫做——宸妃。
  • 最后的阻击战

    最后的阻击战

    战地记者苏婉晴在为一次前线采访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一份“特殊”的战斗记录:一个叫龙岩里的地方,一个普通的战斗团,几天的激战全军覆没,只有一人生还。她感到这是她要参访的战斗英雄,为了这次期待依旧的采访,苏婉晴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前线,在野战医院中找到了这个生还的英雄,可是当她得知实情后,不得不接受这个唯一生还的“英雄”其实是个逃兵的现实……而且在这次采访中,她也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恋人的下落,可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 仙术士崛起

    仙术士崛起

    一个普通高中生,无意中激活仙士基因,成为仙术士,崛起术士界。欢迎加入粉丝群454398435.作者工作QQ129757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