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000000047

第47章 第一侠义奇女传(1)

《第一侠义奇女传》序

宋太祖当五季扰攘,首佐周世宗南征北伐。及世宗中道而崩,孤立幼儿将不抚,至有立点检为天子议论,兵变于陈桥,黄袍加身,位登九五,亦天命所归也。不然,日下复有一日,黑光相荡,天象原有异征,稽之天时则是,人事则非。当此主幼时艰之日,众将士中孰不欲国有长君?无如周世宗崩日,只有此孤幼儿耳。当宋太祖为众所推,亦当却众请,而以周公佐相成王为心,但此非其时,然周公为成王季父,又当国家平宁之日。宋太祖虽与世宗同事于初,然不过以异姓手足君臣,实有比不得周公之于成王也。故宋之有天下,所取之顺逆不及于汉高,与唐太宗相俦匹耳。何也?唐于隋末而得天下,惟当初唐高祖曾事隋炀帝,而炀帝又为化及所弑,唐太宗虽诛化及,与炀帝复仇,后不免取天下于隋,是与宋皆有君臣之嫌。故唐宋二君之逊于汉高也以此。虽然五季之世,干戈不已,四方糜烂,其民各镇土宇,出得其人一而统之!原宋太祖一心戒杀,以体上天好生之德,又有合乎汉高也。汉高睹项羽残暴不仁,彼一入关,首与秦之父老约法,除秦苛政,正见体上天好生之君也。至宋太祖师下江南之日,嘱曹彬用命,则已戒之嗜杀。及城破之日,彬称病,诸将未明其心以请病为问。彬言:行师之日,太祖命彬好杀之戒。故诸将入城不伤一人,是太祖体上天之心,彬又能体太祖之心,是君臣皆以不嗜杀人为首务,其兴宜矣。即如太祖正大位之日,首尊儒重士,大开文明之教,其为知政治之本,亦不在汉高太宗之下。至于身当戎马十八年,亦何异汉高亡秦之勇敢,太宗灭隋之神武哉。特此传之,以博一笑云。

光绪庚子年仲冬之月知非子书于申江旅次

§§§第一回

悯忠冤赤眉示罚

奉师命余鸿下山

诗曰:

英雄不必尽男儿,伫见闺人长六师。

既异阴阳皆佐国,何须戎服愧为雌。

其二:

只能咏柳使超群,况复同仇乐泮林。

自古女军原恶敌,兵符矧是有功深。

其三:

慢将刀尺去从戎,六月匡王属女工。

寄语凭妻诸汉子,司晨宁让勿称雄。

其四:

周惟太姒致祥麟,只合宫中佐圣王。

究竟伐崇参赞处,不闻幽静涉戎行。

第五:

大家亦有征东赋,汉史终虚记斗戎。

想是坐言酬宿愤,未能佩剑向从军。

其六:

武功何必少金钗,岳绛由来定所排。

吩咐深闺如虎女,勿徒降婿便舒怀。

其七:

后来明有曰夫人,步武如堪作后尘。

独惜唐成明败处,终输刘女使麟君。

此数首俚言,说却书中所载刘金锭、郁生香、萧引凤、艾银屏、花解语诸女流,竟能使宫难潜消,涉险阻于戎场,粉面娇娆,伏狰狞于阵伍,银钗数管,赛过大戟长枪,玉腕一双,扫尽千军万马,真乃女子军逢人辟易。想古往今来,如谢道媪,蔡文姬等,咏柳才高,辨琴心敏,留人齿颊,然亦不过文采风流,为闺中雅事,有什么标功万里,表壮山河,为国家却敌,以至守土称臣,咸归一统。即或有等勇以义生,一时退敌,双手复仇,不受淫污所辱,亦属一人一家的事。至于柳腰无力,冲阵而御烽烟,木兰有才服寇而称臣妾,此固千古罕有,宇宙奇闻。回思天女作列女传事,刘氏诸夫人出,不获著迹翰墨为妇女争光。然妇人主持中馈,以拙为实,不过较诸长舌,差胜一筹耳。至如唐主父子聚麀,秽及诸臣之不洁者,武则天乃一介女,其天材冠首,淫浪班头。但以唐除叛乱以救生民,取隋氏天下于张尹二妃,是淫乱主女以开基,故不再传,而有淫浪之武氏,以报应之。但上苍佑贞洁以范风化,然武后如此淫秽,为千古败坏纲常罪之魁首也。故于唐终宋始,纲纪一新,降一班女英雄下凡,使他功标社稷,定策军机,做出一场非凡事业,以为阴人佐盛世之光。况赵太祖正当应运之期,山河合混一统,以定久分必合之势,故值日功曹下凡间,查察那一家积德培阴骘之基者,以消受此贵女,白首倡随,以觅良缘成对,然后扶助王家大业。当日送生司马领了玉皇上旨速带女星五个下凡,寻送降生之尘世。不需多表。

先说泰岳山中一位大仙,修炼数千年,久登仙班。上洞仙翁神通广大,道号赤眉老祖,已知宋太祖赤手结交英雄,打平天下,登基后,以酒色糊涂,枉杀义弟郑恩,老祖心甚恶之。一天,忽值棃山圣母、陈抟老祖、孙子真人诸位仙友,齐进宝洞,会见赤眉老祖说曰:“众道友,中界之气运一新,香孩儿虽奉了玉旨,得主中土大位,故藉周世宗之基业以接继,又得曹彬、赵普、高怀德、郑恩一班文武左右扶持,一心一德,以成大业。原周主柴荣,以姑子归宗,入继郭威大位,信为五代贤君,无有其匹。自世宗驾崩之后,无当传之嗣子,乃香孩儿特奉天帝生于赵氏之门,以开宋基。至陈桥兵变,居然黄袍加身,这是生成福命,享玉食于万方,位居九五,本当然也。惟郑恩与香孩儿非别将可比,义切桃园,情联手足,后竟以大勋不报,不念功劳手足,耽酒糊涂,遂以自刃相加,是为忘恩负义之主。贫道心怜,不忍功高反为孽死,意欲敕着一班狐仙野魅下凡,将彼江山搅乱一番,以代郑子少泄一忿,以息其冤魂,又恐诸怪不依善果,伤害众生可悯。诸道友以为何如?”陈抟老祖曰:“自古人臣功高震世,其心必肆,其志必骄,未免为人主所忌,未有不害及其身。故汉初张良成功之后,见汉高心疑功臣,即逃避山林,不留恋于富贵,故众功臣遇害,良独得免于杀身之祸,此乃明哲保身者也。然韩信、英布、彭越诸人,心实太高,看得功名富贵四字太重,恃功傲人,只自雄而不觉人主早已猜疑矣,至后身首两分,实不味此急流勇退四字耳。倘效着张良及古之范子二人高志,何得杀身之祸哉?”赤眉老祖所罢,微笑曰:“陈师妙论,足为功高之臣千古保身鉴戒。但看孩儿与郑子义别君臣,情同手足,非同疏泛之君臣所可比,可以合则留,不合则退之论,须当知之,何一过而报应之。”孙膑真人又曰:“今老祖执宋主一人之过,令众生受此兵戈之祸,亦当念吾等仰体上天好生之心。今定乱未久,又使一众无辜当此灾咎,奈何!奈何!”赤眉老祖曰:“如此,岂不发差诸鬼魅下凡,令一潜修正戒而往,止困悴香孩儿一番,使彼知杀却无罪能臣,便招外敌偏国所侮,罚其劳悴,数载忧惊,不许伤生害众。贫道主见若此,不知众道友以为何如?”众仙见赤眉老祖如此法旨,各仙曰:“足见道长慈悲。”是日各仙辞别过,自回洞中修炼。俱各不表。

单说赤眉仙一心不差诸鬼魅下凡,只命门徒一人,名曰余鸿。此道人原非人身,乃北山一老年鸿雁,精勤修炼,已得人身,将有千年道行,其名未入仙班之列。今拜赤眉为师,得随老祖,久沾化雨,日沐春风,修炼得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当日赤眉祖动了杀机之念,此日命仙童呼唤余鸿,说明泄发郑恩屈杀一案,以困宋主于军中,劳顿他以示罚之意。又指命余鸿,投往南唐李景帐下,借其兵力,令他勿臣服于宋,以开衅端。那宋太祖乃雄豪之主,性质方刚,岂受欺侮,定必领兵争战,贤徒且借法力奇能,困悴他三纪,少咎其残害功臣之恶。但彼帐下众将,乃奉命保国佐治者,但许擒获,不许杀害一人,且要取胜。而忧困真主数秋,即要回山,断不可贪恋人间富贵,杀害生灵,以取祸也。慎之!戒之!不可忘却嘱咐之言。”余鸿领诺。按他乃一鸿鸟修炼成人,性子本系好动不好静的,但潜修已久,将登仙班之列,故不妄动,一心受命于深山,今见师命之下凡,身涉尘世,心甚欣悦,诺诺连声依命。当日老祖又将几件镇山之宝,命他携去,以备应用。按下慢表。

却说南唐李景,乃是五代时唐宪宗之后,然而五代纷争,至周世宗时,李景已嗣父位,割据金陵,即自立为帝。在周世宗时,因兴兵征伐,曾去帝号。后复改年而仍称帝。当宋太祖扫灭群雄,位正中土,诸僭国不无戒惧。是主礼贤下士,以求佐弼于一隅,实欲以自强其国,巩固其邦。日惧太祖来攻伐吞蚀,故日夕养兵蓄锐,以预备之。文臣武将不少,雄兵数十万,亦江东一劲敌之国也。且唐主精于文字,兼善于图绘,乃一聪慧之人。当日文武臣有出名者黄甫晖、黄原济、李晖风,皆是当世英雄,更有薛吕、秦凤、罗英、程飞虎,皆前唐功臣之后,有战将林文豹、林文旦,聚于一邦。

此一天君臣设朝,会集于银銮宝殿,评论宋太祖灭了南汉刘隐,又收除高季兴,西方复并灭蜀孟知祥,一时归附。王全斌、曹彬、潘美等,兵威大振,君臣罕洽。唐主景曰:“宋太祖一路平却诸郡,或灭或降,天下已定七八,今惟我江南未下。他贪求无厌,只恐他兴兵吞蚀,怎生拒敌?”当日有文臣明智者皆言:“宋之兼并土宇,天下已得十之七八,我主金陵一郡之地,怎能与全舆大盛对敌。我邦虽有将兵,谅非宋之高、曹、王、潘对手,不若仍去帝号称臣,以免彼兵临境,又费一番惊扰也。”唐主闻言未答。又有武臣数人,皆言:“不可无故称臣,况我邦兵强将勇,上下一心,宋虽强盛,若他兵临远险,亦未易即胜。不若我主先修书一函,命一人呈宋观览,其词半卑半亢,将我邦土产之物以贡献为名,试探他君臣如何,回复我主。并察其国虚实,然后我们或降或守,方不失于卑弱。”唐主点头称善。

正在君臣议论之际,有军官入禀,言午门外有一道人,要叩见千岁。唐主一想既有道人公然叩见,即命宣进引见。不一刻,进至银安殿上。唐主远见此道人,五绺长须,纶巾羽扇,气宇非凡,双目如晓星。当时询及来踪,方知高门法士。道人稽首礼毕,唐主命之坐下。茶罢,复诘彼叩见来由。余鸿对曰:“千岁洪据金陵一方,兵多将广,是宋主东西北并灭各方,不动汝金陵者,以千岁据此长江大河之险于东南界也。且千岁善于礼贤下士,君臣一心,无机可乘,千岁何须虑也。至下计者,首议去帝号,臣服于宋。今山人特千里下山,叩谒千岁,求乞报效左右,未知允准收录否?不是山人夸张大言,千年修炼法力颇精,能分过去未来。千岁远续唐室三百之纪,虽偏安于一隅,宋绝不能侮君也。”唐王闻言大悦,曰:“孤正与群臣议论保守之策谋,疑未决,今得仙长降临,指示强孤之弱邦,何其幸也。又承愿佐助我国以拒宋,朕无忧矣。”即日敕旨,命军人筑坛,登坛拜为护国军师。余鸿一心受托,即日登坛,众文武一班参见完礼,唐主亲捧御酒三杯,余军师饮过谢恩。当日李景自得了余鸿为军师,请问他兵法对敌进退之技,彼答对通明,出言有序,迥非凡人可及,心中倍喜。自谓邦佐得人,料宋主南下无碍矣。对敌不弱于彼,一时心雄胆壮,并不修书,又不与宋太祖称觞上寿。此一回上邦下国两相启衅,一番杀运,亦金陵有此劫数。不知两国交兵争战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

南唐主回书拒宋

赵太祖命将督师

词曰:

屈杀贤良,困受沙场,从此十八载。赵君王回瞻殿宇,只见云虚怆怀,妃子韩似孤凰,也知天子亦离乡,伤伤伤。念切当阳,义伐徐方,后来八九家共赞襄,维兹元老固称鹰扬,矧斯臣妄,且号邑姜,功盖残唐,长长长。

却说宋太祖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众将士推尊,继周后主而有天下,又赖众将兵力之助东讨西杀,北伐南征,混归一统,所有宇内伪主霸主,皆臣降称服,四方莫不奉正朔于天王。值宋太祖万寿圣诞佳辰,诸家王子王孙,各勋戚文武,大小臣家,悉皆备办许多礼物珍仪,于五更之初便佩玉登车,纷纷入觐,颂唱华封三祝。又有外省边疆众文武,俱各有贡礼回朝上寿,并诸外国及附属归命王侯莫不挟狼纛梯山航海而至,以恭敬中土。圣主太祖登殿受献。只见许多珍仪过丰,一一陈设。旨下慰劳诸臣,传召毕,龙颜喜霁。是日,不免鹿鸣赐宴。各王侯文武大小臣工,俱均颁赐,畅叙乐饮于殿中,一番庆典,君臣共乐。酒至三巡,宋太祖徐徐而言曰:“今天寡人五旬寿纪,悉当众卿文武诸邦边隅土宇之臣,贡献隆仪之盛,回朝庆祝,足见内外远近之臣,爱戴恭诚。惟今金陵南唐李景,以一隅之地,藐视寡人,并无差使庆祝一词,亦属不恭,众卿以为如何处置?”有兵部尚书潘美奏曰:“臣近闻南唐李景,招贤纳士,严训军兵,其志匪小。今各方偏邦,入朝贡献,华祝称觞,他独不遣人进朝恭祝,显见目中无我大宋,不恭之甚,将有不臣之心。不若我主趁此执罪,命将兴师,征讨有名矣。”宋太祖未答,又有军师苗训进曰:“此行未为不妥,但今已四海一统,谅此南唐区区一隅之土,何足介怀,不烦圣虑。可旨下责他君臣,不谅德力,不礼回朝恭祝,有失国威。如若即行征讨,似涉不教而诛,况劳士耗费,非国家益也。不若待阁部词臣草檄文一道,命使驰往晓谕他一番,倘或彼君臣醒悟,差人谢罪,正当赦宥之,足见我主以德宣化而治,各邦靡不欣服矣。倘他仍执迷抗拒,然后命将兴兵,征伐取罪未晚。不知陛下圣意如何?”宋太祖闻言曰:“卿家处置得宜。推词曹之臣,莫与卿匹。汝回第中,三天之限,且备檄文命使臣驰往谕之。”此日退朝,文武各散。次日,苗训将檄文草就,上呈御览毕,即盖印封固,钦差往金陵而去。涉水登山,非止一日得到。

此一天,南唐主自拜余鸿为军师有三月之久,一日早朝,正在君臣叙集,有王门官入奏大宋天子差一位官员赍旨到来。

书启皇封,君臣开读,其文词曰:

昔者唐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尽泯。兹我邦主德臣明,拨乱反正,拯其将坠,救民兵于水火,奉天宣化功劳,施恩垂德,而万邦协和,布德行仁,而百蛮宾服。蠢尔南唐一隅之土,梗化不朝,藐视不恭,罪难逃咎,屡欲爰整天师,恭行天讨,惟我主宽洪伟度,有慕乎古之行军,以化格为治。故王者之师,有征讨而无战斗,是舜帝虞廷,舞干羽而格有苗,武王周师,回车马以警殷纣。兹命我词臣秉笔宏文,申明告诫,原不欲用武以伤和气,致戕好生之德。今敷陈安危之要,君侯其敬听之。念尔唐末,五代纷争,瓜分割据,至英雄并起,豪杰风从,我主车驾所临,靡不输诚纳款,君侯所共见闻也。惟两帝不并生,二姓不再伙,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窥难于未兆。是以微子去商,长为周宾世胄,阿斗纳印,安作晋世乐公。君侯诫能深鉴成败,熟味微子之踪,猛思后主之乐,则福庆无疆,士民安堵,农不易亩,市不回肆,去累卵之危,就永安之世,岂不大有裨于国哉。如执迷惘悟,听佞惑说,至于兵临城下,玉石俱焚,噬脐奚及。

当日南唐主李景,看见檄文激烈,理义分明,稍有畏惧之心,又转请余军师商议此事。余鸿曰:“腐儒笔锋亦精锐,不知我主兵强粮足,有何畏哉。”遂不作谢罪表文,只将檄旨笺尾批回。七律诗一首词曰:

南唐继统在钱塘,屡欲兴兵破汴梁。

文有孙吴精阵律,武增虎豹骋沙场。

高怀活捉同妻死,陶氏生擒与子亡。

天命早知须顺服,免教刀斧见阎王。

书后又写着大唐正统皇帝付与宋君御前览悉。

同类推荐
  •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定情当天,一场精心设计的郊游,改变了她与初恋的命运:他在她的记忆里下落不明,她却成谣言漩涡里的靶心!此去经年,直到遇见周乔方非,她才明白所有的磨难,皆为涅槃的璀璨;而他却换了身份,与她各种周旋!新欢旧爱的明争暗逐以及名利人性纠缠无解的家族之怨,让情困两人间的她难以取舍。爱,恨,痴,嗔,尘世中的人总会经历。谁人走,谁人留。幸好,冥冥之中,机缘自有天定。
  • 硬汉不跳舞

    硬汉不跳舞

    创造力枯竭的作家蒂姆?马登陷入了苦闷,终日饮酒寻欢。一日,他邂逅了一位美艳动人的金发女人,与之一夜狂欢后,却陷入了离奇凶杀案——他种植的大麻地莫名出现一颗金发女人的头颅,同时,他胳膊上的文身、家中和车内的血迹、通灵朋友的证词皆表明凶手非他莫属。诸多巧合令蒂姆毛骨悚然,而破碎混乱的记忆又让他茫然无措。为了揭开凶手之谜,蒂姆卷进了爱欲、血腥、谋杀的旋涡。然而,每一条蛛丝马迹都显示,身边每个人都与凶杀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排除凶手的可能……包括他自己。死者是谁?凶手是谁?蒂姆陷入了理智与疯狂的双重煎熬。
  • 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号:亲历公考

    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号:亲历公考

    本书描述了一心想在大企业混出名堂的柳池云历经波折、三次公考,终于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其中讲述了职场挣扎、授考试技巧、谈面试经验。
  • 幻梦(百花小说)

    幻梦(百花小说)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热门推荐
  • 玄机灵主

    玄机灵主

    天地剧变,域界之门将开,坤土大陆风云迭起。一代神算现身江湖,算天地乾坤、天下众生,无所遗也。
  • 轩情慕雨【冷宫王妃(原名)】【完结】

    轩情慕雨【冷宫王妃(原名)】【完结】

    一次意外的穿越,她沿着时空的长河逆流而上,来到一个历史上不知名的天朝。她与他的相逢灿若烟火,可是,时空的穿梭再次启动,她真的可以潇洒地离开,让幸福与她擦身而过吗?真的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还是,历史已被她改写,她已经带走了他的心......
  • 厄运成神

    厄运成神

    一个网游小天王带着网游里的能力来到了一块叫做天赋大陆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天赋能力。他将在这里用游戏宅男特有的修炼方式把所谓的厄运天赋用到极致走到世界的巅峰。
  • 七度摩登之落魄女王

    七度摩登之落魄女王

    地处西北30岁的金领女王,突然遭遇外企办事处关闭的惨况。这个年纪的女王没车、没房、没感情,这下又没了工作,家人朋友为其忐忑不安,流言蜚语在那个本就不大的地方,四处传唱。无奈下,女王决定留下自己的积蓄,远走他方。她选择了上海这个被称作世界之眼的国际大都市。女王刚来上海时,兜里揣着有限的经费,国外的游历经历丰富的让她想起高性价比的Airbnb。于是乎,女王大人在两个月内,用着少得可怜的经费,搬了7次家,遇见了7种不同人的生活,与外国友人、外来移民、上海本地人、新上海人等发生了很多趣事,并经历善良、希望、狡诈、抠门、欺骗,并陷入绝望,正当她再也无法忍受之时……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暗影无界

    暗影无界

    星海沉浮,两座无比庞大的陆地毗邻,两者之间,一道幽黑深邃的巨型云团盘踞,银光闪烁间,是破碎,亦是生机隐现.....黑暗侵蚀,众叛亲离之下,孤傲的幼狼该何去何从。兄弟情,儿女心,道途漫长。用手中的剑,亲自写下一段传奇。
  • 仙猕

    仙猕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切,万年伊始......悟空淡然决绝的纵身一跃,在他的脚下,是不可知的深渊...不可知的未来......佛,欣然受之......从此,佛失去了身金色相......而世间,则少了只无法无天的猴......天下太平!老者静静的看着手中那根淡金色猴毛,轻轻笑了,身下骑着的大黑驴,也笑了,一切,果真如此吗?......
  • 网游之零界驰骋

    网游之零界驰骋

    讲述一个玩网游的穷小子,因为玩了这款游戏,从而遇见的一些奇闻异事,脱离了穷生活的日子。游戏中畅快的战斗,稀有的隐藏职业,主角在游戏中怎样驰骋天下,尽在《网游之零界驰骋》
  • 许你一诺为安然

    许你一诺为安然

    “隔在我们之间的仇恨比我们之间的爱深得太多了”乔以然掩在阴影下的面孔,眼眶湿热,嘴唇微颤,一头长发随风飘逸在面颊上飞舞,寒风中故作挺直的脊背微微颤抖。“难道就不能放下仇恨吗?”寒风中司诺只穿了一件衬衫,眉头紧蹙,眼神飘忽,脸上还带着醉酒的红晕。橘黄色的路灯光将他的身影拉长,拉长到乔以然身下,却到不了她的心“就算为了我"~~~
  • 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

    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

    在本书中,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