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000000210

第210章 三教偶拈(15)

济公道:“我今日作诗没兴,写亦不美,胡乱将去遮壁。”提点曰:“有劳大笔,再吃几杯。”济公曰:“心下不乐,莫饮罢。”二人便行到望仙桥下。有个开茶坊的婆婆,叫做陈干娘。看见济公,便留吃茶。济公曰:“正好。”同提点入去,婆婆点了两杯茶来。济公曰:“阿婆,难得你好心,时常请我,没甚报答,你去省马庙前杜处士家,讨我神子头儿来,爱好安在家里,以后自有好处。”婆婆道:“他须不肯。”济公便写个帖子与了。明日婆婆去讨将来,看时,却是个病恹恹瘦和尚。婆子道:“这样冷货,要他何用。”撇在壁边。谁想后来济公死了,众太尉要寻济公神子,教干办裱褙铺里买。杜处士曰:“只有望仙桥下,陈干娘茶坊里有济公的神子。”太尉就差干办,挑三千贯与婆子买了。这是后话。

却说济公谢了茶,出门撞见一个挑海蛳担的。张提点曰:“济公做只海蛳颂。”济公随口念云:

此物生在海东西,又无鳞甲又无衣。

虽然不入红罗帐,曾与佳人做嘴儿。

提点大笑。此时正是五月天气,忽然下一阵好雨,二人便入茶坊来避雨。壁傍见有一柄雨伞。济公遂题云:

一竿翠竹,巧匠批栾。条条有眼,节节皆穿。四大假合,有柄无权。撑持费力,放下安闲。直饶瓮泻盆倾下,一搭权为不漏天。

题毕,雨住。行不过数间门面,只听得铙钹之声。提点问是甚处做道场。济公曰:“这是行户中王妈妈家,与王公做小祥功德。”提点笑曰:“这亡八人家,也做功德斋僧。”济公作诗云:

唐家街衖闲游赏,妈妈家中请和尚。

三百衬钱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

提点大笑曰:“还他道场钱也无。”济公又云:

妈妈好善结良缘,不信斋僧比俗凡。

经资斋衬明施舍,少间暗里送来还。

二人过一古董铺门首,见挂着一幅墨竹。济公口占云: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坡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又见店内有一条三股麻绳,济公拿起便把口咬。店主人忙抢过手,扯住济公要赔。提点再三劝散了。一路行着,济公道:“他妻该死在这条麻绳上。还有一股不曾咬得,这业冤还不肯散。”谁想过了数日,古董铺娘子与丈夫争论,把这条麻缢死了。

且说济公与提点径投清波门去。有一家门前放着一缸酱。济公看一看,爬上大解,地下拾一块炭来,去壁上写下四句云:

你家酱一缸,内有毒蛇藏。

若无老僧说,人口俱被伤。

其家得知,叫苦连声。忙去倒时,只见倒出两条火赤练来。吃一惊,才知济公救了一家性命。

二人走得身上烦热,提点袖中取出扇来扇,上有小画。济公口占云:

一枝风柳一蝉鸣,画出规模宛似生。

莫谓其中绝音响,报君消息甚分明。

题毕,见一后生挑担辣粉。济公曰:“怎么卖?”后生曰:“百文钱一筛。”济公要提点作一辣主人。提点曰:“你只顾吃,我还钱。”那后生盛一碗来,济公做两三口吃了,教只顾盛来,一上吃了半筛。提点曰:“此物只宜少吃。”济公道:“好吃。”又吃了半筛。提点还了那后生钱。二人径往前去,却好撞见沈万法。济公遂别了提点,同沈万法出清波门回寺。济公吩咐沈万法:“我不吃晚粥了。”入房眠至初更,肚内碌碌响起来,便叫沈万法快搀挽我东厕上去。沈万法急忙起来,搀至房门外。济公忍不住,却有一火工打铺在那里睡,被济公撒了一头一脸。火工叫起来。济公曰:“阿哥休要骂。我急了,没奈何。”火工只得自去洗了。

济公一夜泻到天明,饭食不进。长老得知,自来探望。济公曰:“长老,我年六十岁,不好也。”教沈万法扶到安乐堂去。渐渐病重,万法只是哭。济公曰:“你休得哭。我实亏你,无物可报,你将纸来,我写个疏头,你去王太尉处讨了度牒。”沈万法曰:“谢天地,得师父病好,却取度牒与我未迟。”济公曰:“我已要休矣,你取纸笔来。”沈万法去取纸笔。众僧曰:“沈万法,汝师父平日不曾有衣钵在寺。今既不好,恐有衣钵在外,死后难讨,亦须写留一执照。”沈万法曰:“我师父素不曾有衣钵,怎生问人讨。”监寺曰:“汝师父日常往来者十六厅朝官、二十四太尉、十八行财主,便要三万贯亦有,何为无衣钵。”沈万法曰:“也是。”取二张纸入安乐堂。济公教取纸笔过来,写下一张求度牒的疏。沈万法又放一张纸在前。济公曰:“再要我写甚么?”万法曰:“众僧说师父有衣钵在外,师父归天之后,胡乱把两件与弟子作忆念。”济公曰:“我写与你。”遂写云:

来时无一物,去时无一物。

若要我衣钵,两个光卵子。

长老曰:“沈万法,你师父平日只贪杯酒,实无衣钵。将疏头去王太尉府中取度牒,便是你出家之本。”沈万法复到安东堂。济公曰:“如何你又来?”沈万法曰:“恐师父要汤水吃。”济公曰:“你去万松岭报知各太尉,就讨度牒来。”沈万法星飞去了,少顷乃回。济公病势转加。是时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也。济公叫起无名发来,众僧只道有火,长老都到。济公曰:“我今日归去也,可叫一剃头的来,与我剃头。就烦长老与沈万法取一法名,亦就今日剃度。”长老乃令剃了济公、万法头。济公曰:“我心今已放下。”

当时朝官太尉相识朋友尽至。济公令沈万法烧汤洗浴,取件洁净衣服穿了,却无僧鞋。长老自取一双与济公换了。济公坐禅椅上,令取文房四宝来,写下一绝《辞世颂》云: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边天碧。

济公写毕,下目垂看,圆寂去了。沈万法大哭一声。众官僧道俱来焚香。

至三日,正欲入龛,时有江心寺全大同长老亦知,特来相送。会斋罢,全大同长老与济公入龛,焚了香曰大众听着:

才过清和昼便长,莲芰芬芳十里香。

衲子心空归净土,白莲花下礼慈王。

恭惟圆寂书记觉灵,原系东浙高门,却来钱塘挂锡。参透远老葛藤,吞尽赵州荆棘。生前憨憨痴痴,末后奇奇特特。临行四句偈云:今日与君解释,从前大戒不持,六十年来狼藉,囊无挑药之金。东壁打到西壁,再睹旧日家风。依旧水连天碧,到此露出机关,末后好个消息。大众道:“如何是末后消息?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倍。

时时识世人,世人俱不识。咦!

玲珑八面起清风,天地山河无遁迹。

全大同长老念罢,众皆叹赏。

第二日,起建水陆道场,助修功德,选日出丧。届八月十六日百日之期,灵隐寺印铁牛禅师与济公起龛。禅师立于轿上,迎香云大众听着:

一百光钱挂仗头,前街后巷恣遨游。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休。

恭惟圆寂书记济公觉灵,世居东浙,祝发西州。逆行顺行,凡圣莫测。横说竖锐,耸动王侯。天魔为伴侣,佛祖是冤仇。正好逢场作戏,俄然野壑归舟。天堂收不得,地狱岂能留。

大众道:“既不能收又不能留,毕竟何如?”

咦!

信步出门行大道,更嫌何处不风流。

印铁牛长老念罢,众团头做索起龛,扛至法阴寺山门下。请上天竺宁棘庵长老挂真。宁棘庵立于轿上,手持真容道大众听着:

鹫岭西风八月秋,桂丛香内集真流。

上人身赴龙华会,遗下神容记玉楼。

恭惟圆寂书记济公觉灵,一生只贪浊酒,不顾禅师道友,到处恣意风狂,赢得面皮粗丑。眼上安着双眉,鼻下横张大口。终朝撒手痴癫,万事并无一有。休笑这个规模,真乃僧家之首。咦!

现在曾过天台,认得济颠面否?

宁棘庵长老念罢,鼓乐喧天,迎丧入虎跑山门烧化。宣石桥长老与济公下火,手拿火把道大众听着:

济颠济颠,落脱多年。喝佛骂祖,唤死如眠。是天台山李驸马之裔,是灵隐寺远瞎堂之禅。以护身符牒为常物,一火还能洞然。以丛林规矩为鄙吝,风狂行遍市。迅手写出大道,向人博换酒钱。皮子队里逆行顺化,散圣门前掘地讨天。临命终时,坐脱立亡,已纳败阙。末后句中,隔凡成圣,也是搭。还他本色草料,方能灭尽狼烟。咦!

火光三昧连天碧,狼藉家风四海传。

宣石桥长老念毕,举火烧着,舍利如雨。众僧拾骨,宁棘庵与济公起骨道大众听着:

天台散圣无人识,卧柳眠花恣飘逸。如今脱却旧皮囊,无位真人赤骨律。济书记,得得得,平生不露锋芒,末后尾巴露出。咦!

这个雪骨起风云,一笑出门横玉笛。

念罢,沈万法捧了骨头。宁长老道:“贫僧一发与他送骨入塔。”道大众听着:

冷泉参透瞎堂禅,到处逢人夸唧溜。胸藏万卷书,笔扫三千首。放憨在短巷长街,说法向茶前酒后。火烧舍利灵牙,何啻八斛四斗。不撒向月底波心,不殡在山腰谷口。今朝率堵以成,且要还他窠臼。咦!

没须锁子两头摇,无缝塔中长保守。

宁长老念罢,把骨送入塔了。

回丧至净慈寺山门前,只见二行脚僧问曰:“那位是少林长老?”长老曰:“和尚何来?”行脚僧曰:“小僧从六和塔过,遇上刹济书记,有一书,一双僧鞋,令小僧寄与长老。”长老接过一看,大惊曰:“济公临终时,无僧鞋,老僧取此一双与他穿,今已烧化,如何原物还我。”且拆书看,书云:

愚徒道济,稽首焚香,拜手少林大和尚座右。伏以山遥路远,急难会面。即辰仲秋,桂子将残,黄花欲放。城中车马人烟杂,湖上清风明月闲。区区钻开地孔,推倒铁门,针尖眼中走将出来,芥菜子内寻条大路。折了锡杖,不怕上高下低。破却草鞋,管甚拖泥带水。飏下竹笠,不要衣包。当行即行,要住便住。约莫西天十万里,迅步虚空在目前。正行大道,忽遇魔君,托寄咫尺之书,送与故人相看。照管铁笼马,一脚踢倒泰山。提防碧树猿,双手劈开金锁。大笑万山黄叶落,回头千派碧泉流。冗中不及一一,数字以代面言。传与南北两山,常教花红柳绿。

又颂云:

看不着,错认笊篱是木杓。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断黄金索。幼年曾到雁门关,老去分明醉眼看。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自骨毛寒。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

二行脚僧在寺安歇,众官员人等各散。

忽一日,有钱塘县一走差的,来见长老曰:“凂小人因往天台下文书,遇见上刹济公,小人寄封书在此。”长老接过拆开看时,内诗二首云:

片帆飞过浙江东,回首楼台渺漠中。

传与诸山诗酒客,休将有限恨无穷。

其二:

脚紧系兴无穷,拄杖挑云入乱峰。

欲识老僧行履处,天台南岳旧家风。

少林长老曰:“济公如此来去明白。”走使惊曰:“小人只道是活的,却乃死了。”不在话下。

后五十年来,净慈寺崩损,无人去化木植修葺。忽一日,有范村人送木植来,言说济书记募化来的。长老大骇,遂令监寺收了。一寺僧人无不感仰。后济公徒弟沈万法,升至本寺监寺,寿年九十三岁而终。济公累累显应,书不能尽。有诗为证云:

黄金百炼费工夫,下得工夫价自无。

若是昔年留得种,任君千遍去耕锄。

无竞斋赞湖隐:

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晏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呜呼,此其所以为济颠者耶!

许真君旌阳宫斩蛟传

诗曰:

春到人间景色新,桃红李白柳条青。

香车宝马闲来往,引却东风入禁城。

酾剩酒,豁吟情,顿教忘却利和名。

豪来试说当年事,犹记旌阳伏水精。

粤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间有三个大圣人,为三教之祖。三教是甚么教?一是儒家,乃孔夫子,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为历代帝王之师,万世文章之祖,这是一教。一是释家,是西方释迦牟尼佛祖,当时生在舍卫国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能,普度众生,号作天人师,这又是一教。一是道家,是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生天生地,生佛生仙,号铁师元炀上帝。他化身周历尘沙,也不可计数。至商汤王四十八年,又来出世,乘太阳日精,化为弹丸,流入玉女口中。玉女吞之,遂觉有孕,怀胎八十一年,直到武丁九年,破肋而生。生下地时,须发就白,人呼为老子。老子生在李树下,因指李为姓,名耳,字伯阳。后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把关吏尹喜望见紫气,知是异人,求得《道德真经》共五千言,传留于世。老子入流沙,修炼成仙。今居太清仙境,称为道德天尊,这又是一教。那三教之中,惟老君为道祖,居于太清仙境,彩云缭绕,瑞气氤氲。一日是寿诞之辰,群三十三天天宫,并终南山、蓬莱山、阆苑山等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列位神仙,千千万万或跨彩鸾,或骑白鹤,或驭赤龙,或驾丹凤,皆飘飘然乘云而至。次第朝贺,献上寿词,稽首作礼。词名《水龙吟》:

红云紫盖葳蕤,仙宫浑是阳春候。玄鹤来时,青牛过处,彩云依旧。寿诞宏开,喜《道德》五千言,流传万古不朽。况是天上仙筵,献珍果人间未有。巨枣如瓜,与着万岁水桃,千年碧藕。此乾坤永劫无休,举沧海为真仙寿。

彼时老君见群臣赞贺,大展仙颜,即设宴相待。酒至半酣,忽太白金星越席言曰:“众仙长知南赡部州江西省之事乎?江西分野,旧属豫章,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老君曰:“吾已知之。江西四百年后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姓许,名逊,可为群仙领袖,殄灭妖邪。今必须一仙下凡,择世人德行浑全者,传以道法,使他日许逊降生,有传授渊源耳。”斗中一仙,乃孝悌王,姓卫,名弘康,字伯冲,出曰:“某观下凡有兰期者,素行不疚,有仙风道骨,可传以妙道,更令付此道与女真谌母,谌母付此道于许逊,口口相承,心心相契,使他日真仙有所传授,江西不至沉没,诸仙以为何如?”老君曰:“善哉!善哉!”众仙即送孝悌王至焰摩天中,通明殿下,将此事奏闻玉帝。玉帝允奏,即命直殿仙官,将神书玉旨,付与孝悌王领讫。孝悌王辞别众仙,蹑起祥云,顷刻之间,到阎浮世界来了。

却说前汉有一人,姓兰,名期,字子约,本贯兖州曲阜县高平乡九原里人氏。历年二百,鹤发童颜,率其家百余口,精修孝行,以善化人,与物无怍,时人不敢呼其名,尽称为兰公。彼时儿童谣云:“兰公,兰公,上与天通,赤龙下迎。名列斗中。”人知其必仙也。一日兰公凭几而坐,忽有一人,头戴逍遥巾,身披道袍,脚穿云履,手中拿一个鱼鼓简板儿,潇潇洒洒,徐步而来。兰公观其有仙风道气,慌忙下阶迎接,分宾坐定。茶毕,遂问仙翁高姓贵名?答曰:“吾乃斗中之仙孝悌王是也。自上清下降,遨游人间,久闻先生精修孝行,故此相访。”兰公闻言,即低头拜曰:“贫老凡骨,勉修孝行,止可淑一身,不能率四海,有何功德,感动仙灵。”孝悌王遂以手扶起兰公,曰:“居士,吾语汝孝悌之旨。”兰公欠身起,曰:“愿听指教。”孝悌王曰:“始气为大道于日中,是为孝仙王,元气为至道于月中,是为孝道明王,玄气为孝道于斗中,是为孝悌王。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是故舜文至孝,凤凰来翔,姜诗王祥得鱼奉母,即此论之。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孝道所至,异类皆应。先生修养三世,行满功成,当得元气于月中,而为孝道明王。四百年后,晋代有一真仙许逊出世,传吾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得始气于日中,而为孝仙王也。”自是孝悌王,悉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上清灵章飞步斩邪之法,一一传授与兰公。又嘱道:“此道不可轻传,惟丹阳黄堂者,有一女真谌母,德性纯全,汝可传之。可令谌母传授与晋代学仙童子许逊,许逊复传吴猛诸徒,则渊源有自,超凡入圣者,不患无门矣。”孝悌王言罢,足起祥云,冲霄而去。兰公拜而送之。自此以后,将金符铁券秘诀,逐一参语,遂择地修炼仙丹。其法云:

同类推荐
  • 烟雨洪江

    烟雨洪江

    本书主要讲述洪江古商城中两个家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命运多变的传奇故事。文中主人公“我的奶奶”出生医道世家廖家大院,三岁随父在医所为病人看病,五岁为病人抓药,十余岁时因为用自家的祖传秘方“七毒散”偶救一中蛊的杨姓商人而结下姻缘。从此,两个家族,三代人,分隔大陆台湾,演绎了无尽的颠沛流离和悲欢离合……
  • 地瓜

    地瓜

    地瓜庄的仲地瓜算得上地瓜庄出类拔萃的青年人。他自小立志走上学这条路离开地瓜庄。从小学到中学,为了挣个铁饭碗,舍弃了高中,直接考人平川县卫校。仲地瓜是地瓜庄第一个中专生,也是第一个毕业后能挣到铁饭碗的人。可是,人再努力,天不照应,也等于零。就在他踌躇满志,热血沸腾,激情满怀,壮志凌云之时,“文革”来了。“停课闹革命”像一瓢凉水,“哗”地倒在他心潮汹涌的沸点上。他像一棵霜打的草,又像一个冻出水的地瓜,蔫了,软了。
  • 去双喜那儿

    去双喜那儿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作者将视角投向都市生活,作者以细腻干净的笔调,冷静而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了缤纷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都市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精神追求的描写。
  • 女生寝室4(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4(最新修订版)

    七星夺魂,鲜血的芬芳唤醒沉睡的的恶灵,邪恶的力量在黑暗中蔓延。匪夷所思的密室谋杀、神秘恐怖的人体自燃、娇异诡谲的苗蛊、令人心碎的爱情降、美妙动听的杀人音乐、高深莫测的摄魂术、充满怨气的巫咒……究竟,连环死亡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种种生死考验的背后,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渐渐显露。揭开女生寝室惊魂的真相,却发现,原来,所有的一切竟然是为了她……
  • 书侠

    书侠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记录了中国黄河草书研究院院长张来生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作品展示了张来生书武同源的民族文化精神,其功夫书法,开创了中华书法的新的天地。
热门推荐
  • 鬼牌

    鬼牌

    在扑克牌中,有一张牌,是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这张牌放在手中,是比其他的牌都具有威胁性,这张牌就是——鬼牌!
  • 扛步枪的人

    扛步枪的人

    2015年中国北京,心理医生刘佳帅听爷爷刘凯讲他从前的抗战故事,爷爷带他一起回忆了童年的岁月……1930年辽宁沈阳,刘凯是富家少爷,仆人赵天的儿子赵志刚是他忠实的跟班与玩伴。二人在于日本兵周旋的时候,刘凯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事情,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赵天和赵志刚离开了刘凯家,音信全无;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刘凯和父亲逃离到陕西,刘凯加入中国共产党,过上了新的生活。信件是刘凯的舅舅张正邮来的,希望刘凯能够到东北去找赵志刚的妻子许思静,等待刘凯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家乡、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难以启齿的秘密和张牙舞爪的日本兵。
  • 仙侣三生

    仙侣三生

    念你不喝孟婆汤,转世轮回斩仙魔,手握彼岸花满天,踏遍万界为寻你,一笑怒之破红尘,世间何为正何为邪,三生三世倾尽天下只为你念你思你爱你缘定三生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因果葫芦

    因果葫芦

    世间万般因,开出无尽果。“吾乃红尘山因果道人,吾之道,踏红尘,结因果,修偷天之力,偷天之玄机,吾将此力名为因果之力,创下因果玄经,得吾之传承者,乃本座红尘山开山大弟子,特将此经授之,另有红尘三宝,掌中宝,充电宝,护舒宝!”柳扬同学五雷轰顶,泰山压顶,刹那秃顶……大哥!我这是在未来高科技的武学世界!
  • 请抱紧大腿君

    请抱紧大腿君

    一个家是道中落的杀手,拖家带口。一个是潘安之貌的公子,家财万贯。他第一次见她,他说要娶她。她心想这么大一块馅饼,落到自己头上——一定有毒。
  • 余情予灭

    余情予灭

    鬼神,生来就是保护苍生的,出现一个国家便会有一个专门的鬼神去守护,然而鬼神爱上了人类就将引起灾难,关于两个世界的纷扰,两代的情爱,你本不该打扰却不愿离去,我本该舍弃却不愿放手。不该的爱情注定会让活下来的招到苦难,这是鬼神的惩罚,然而总有那么些人执拗,不肯妥协。
  • 俱不为人

    俱不为人

    她十三年来苦苦等待隐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站在和他一样高的地方,就是为了将他推下深谷,就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对他有多恨。一切都是为了他。可是,当他坐在监狱里对她笑着说:“等你这么毁掉我,等的似乎有点久呢,你要赔偿。”她才发现,原来她于他,一直都是那么重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黑暗中的那璀璨阳光

    黑暗中的那璀璨阳光

    生活中的爱情不是偶像剧,没有那么多的坎坷磨难,没有多么痛彻心扉,更没有刻骨铭心的海誓山盟,最后留下的,不过是俨然一笑罢了,或是淡然,或是讽刺孤黑的夜。凋零的叶儿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美,被风蹂躏,盘旋落幕,湮入尘土。踟蹰风雨,不惧乱世。蓦然回首,黯然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