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000000019

第19章 生花梦全集(18)

次日起身,康梦庚笑问道:“小姐于婚姻之际,如此艰难,何以当日得遇卑人,又自甘相让?”冯小姐道:“贡小姐非妾作合,焉得成双。况相公倦倦念妾之意,实乃多情,不敢不以多情相报。且贡小姐聘既在先,何敢紊越。要之,实为正理,非相让也。”康梦庚道:“果非小姐周全,贡氏定作白头之叹。小姐如此贤德,则贡氏守身相待,彼此同心。二位小姐,岂非红裙俊杰。卑人何德,乃有此全福消受耶。”便先与贡小姐说知。贡小姐听说马玉即是冯氏,喜得话也说不出来。想起前番周旋他的恩义,更加敬服其贤。连忙上轿,往东园相见,三人笑做一团。直至吃过午饭,方才一同去见贡鸣岐,备言冯小姐前后始末。贡小姐亦自言姻缘之际,感其委曲周全,并多情相让之故。贡鸣岐率然惊异道:“世间有此奇事,婉娈一女,乃能文武超神,而贤淑敏慧,千古无双。且贞顺自持,守身无失,真可敬服。”康梦庚又说起云姝之事,欲与贡玉闻续弦。贡鸣岐无不欣允。拣了吉日。迎接进衙成亲。正说话间,葛万钟也来辞别。贡鸣岐留他吃了小饭,康梦庚再三致谢,厚赆而别。

次日,接到圣旨,道:马玉忠义可嘉,文武足用,授都督同知。贡鸣岐招安有功,加衔工部尚书,仍理都察院事。其投降士卒,安插听用。贡鸣岐转觉难处,便与康梦庚商议,将冯小姐事情,从新出疏,并缴还马玉敕印。朝廷得知,莫不叹异,以为有此奇女,洵国家异瑞。龙颜大悦,即将康梦庚升东阁学士,贡冯二小姐,俱赠三品淑人。贡鸣岐准照原加部衔留任,荫贡玉闻苑马寺丞,赠云姝为孺人。一家荣贵,自不必说。

康梦庚因离乡日久,暂辞岳父,即同二位夫人,到浙江平阳县祭祖扫墓。不一月,早到家中,亲戚故旧,相见欢然。是时,知县王仲吉,已经削职,尚在仕所羁留,闻康梦庚回来,因前事抱歉,着实跪门请罪。康梦庚并不计较,反好言安慰,酌之而别。亦足见康梦庚待人之恕。

未几假满进京,补入东阁。后来贡鸣岐升至七省漕院。康梦庚也做到吏部尚书,晋衔宫保。只因前生是伊长庚穷年苦学,抱志未伸,故转世得为神童。青年及第,黄阁垂绅。贡玉闻亦渐升到布政司参议。贡鸣岐年老退归,优游林下,以乐天年。康梦庚两位夫人,都受一品封诰。贡氏生有二子,冯氏止生一子,皆进士及第。累世簪缨不绝,孙曾奕叶,科第云仍,至今称望族云。

总评:

冯玉如择人而附,何等真挚。贡鸣岐偏不知机,自寻苦障。若非俞四救出重围,这抚院不战死多应饿死。

又评:

冯玉如既为康梦庚作合了贡氏,又与贡玉闻作合了云姝,使贡氏既离而复合,云姝方寡而重婚。为天地补缺陷,为人世减怨尤,是人功德且贤不自见,能不自矜,可谓善成人美。予得以两言赠之曰:菩萨心肠。圣贤作用。

(校点者:司马师 方明)

§§§第二集世无匹

题辞

士君子得志于时,翱翔皇路,赞庙谟而修明国典;名闻于当时,声施于后世。幸矣!设不幸而赍志以老,泉石烟霞,为僚友君臣;山林风月,为经纶事业。时而俯仰盱衡,怀抱莫展;或借酒盏以浇傀儡,或藉诗简以舒抑郁;甚至感愤无聊,弗容自己,则假一二逸事可以振聋聩挽凋敝者,为之描声而绘影。笔舌之间,情事曲传,令有心者读之,怒可喜,喜可怒,醉可醒,醒可醉,生可死,死可生,观感触发,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斯果何氏之书欤?要亦不得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宁得稗史目之乎?请观其命名曰《世无匹》,标其人干白虹,彼所寄托,已约略可睹矣,又何庸询其人之有与天,并其事之虚与实哉。虽然,览其首尾,意在言外。吾得以两言断之,曰:有干白虹,而天下事何不可为;有干白虹,天下正复多事,赖有恩怨释然。一瓢长醉数语,可以化有事为无事。总风云万变,仍是长空无际。即书中伦常交至,祸福感召,又能惩创遗志,感发善心,殊有风人之旨寓乎间。此书有稗于世道人心不少,即曰稗官野史,亦何不可家弦而户诵。

学憨主人书于桃坞之徵兰堂

§§§第一回

摘槟榔老姑露口

操子母啬汉劳心

词曰:

感愤须分,贤奸当辨,而今年是痴呆面。丈夫无处不周人,人心偏有多更变。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方才是个男儿汉。虽非冀报乃施恩,有生岂可忘恩怨。

右调《踏莎行》

恩怨不分,何以为人;恩将仇报,禽兽之道。这两句话,说尽世人病根。当今人心险仄,得恩不知。求其知轻识重,能不负心者,举世之间百不得其一二。且忘恩负义者,其罪尤小;至于转眼昧心,恩将仇报者,其情更为可恨。盖人无恒心,贤不多见,以致世风日漓,人情多伪,反复变迁,虚嚣险恶。为善者少,而为恶者多;偏不知自己生平寡恩,倒怨别人不施惠于我。甚至沾惠到九分九厘,那一厘不到,还要为好成隙;遂萌嫌怨,把这九分九厘的好处都没有了。这回小说,特与天下良善人鼓舞其本心,为天下昧理人设立个榜样;要使人勇于为义,速于去非;知善之可嘉,恶之当改,人人做个忠厚长者,则世道不可返古耶。

当初,江宁地方,有一秀才,姓权,忘记了他名字,单晓得个表号叫做一庵。那权一庵青年有才,人物倜傥,父母且是富家,同胞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幼。母氏先殁,父亲年暮,便邀三党亲族,把家私田产四股分开。后因妯娌不和,家庭雀角,遂弃了祖居,各分其价,兄弟四人逐房迁住。落后,父亲谢世,三位哥哥俱克勤克俭,家道日隆。惟权一庵,诗酒怠傲,放情山水,不善作家。兼之樗蒲一掷,动费千缗;花柳三生,遂倾万贯。是时,旧院里有两个名妓,一个叫做秀玉,一个叫做非烟。那秀玉虽短于才,然貌极美艳,精伎艺而善诙谐,独擅风流之誉;那非烟虽逊于貌,然才尤敏妙,富诗词而工翰墨,颇高花案之名。平康车马,章台杨柳,一时俱出其下。二妓年俱不满二十,所居亦相去不远,而王孙公子日游其门。于是名噪一时,眼空群媚。权一庵与此两妓,所交最厚。眠花醉月,暮舞朝歌,无日不恣情欢畅。但人耽谑浪,性爱轻佻。虽秀玉与非烟,俱属心知。而于秀玉,尤为钟爱。然秀玉志尚风华,心图美丽;非烟酷好风雅,尤爱人才。故非烟所重于权一庵者,放逸之才;秀玉所密于权一庵者,奢靡之费。权一庵凡金珠贻赠,每临秀玉之家;而诗酒唱酬,则入非烟之室。不三五年,权一庵耗费殆尽,资财零替,家道式微,渐至变易田房,典鬻产业,童仆星散,衣饰荡然。可惜个万金之家,弄得尽情破败。究其所归,耗于非烟者十之二三,耗于秀玉者十之七八。然心迷情欲,沉湎不返,直至住居并废,衣衫尽无,尚自耽恋青楼,不知醒悟。然囊橐空虚,冠裳褴褛,又恐他两人窃笑,只得求恳哥子。只说贸易营生缺少资本,不论多寡必欲移贷。哥子念手足之情,或百或十,欣然应付。权一庵刚待银子到手,不问何所从来,便往妓家一挥而尽。不消半月,依旧剩个空囊,也并不懊悔,并不可惜。思量无奈,只得又往别个哥子处,只说经纪折本,照样求借。谁知弄得到手,仍葬烟花。一连三个哥子都借遍了,只得老着脸,重复恳告。哥子道:“父母一般分授,未尝偏厚于兄。汝自不肯学好,至于荡废。因念同胞情分,勉力周恤,怎倒习以为常,频来取足。我三人劳苦撑持,虽有薄蓄,亦非容易。汝若洗心涤虑,痛改前习,我兄弟三人,当勉凑三百金,与你图个店业,可作长久衣食。若仍不捡束,丧志青楼,我纵钱财粪土,也不与你填此欲海。汝便冻馁待毙,只索硬着心肠,没有照顾你了。”权一庵道:“蒙兄长如此教诲,自当一心学好,若负恩德,与日俱逝。”哥子只道他果然收心,便每人出银百两,交付与他,仍再三叮嘱。那知入手之难,反不如挥洒之易。今日秀玉,明日非烟,或驾楼船,或乘舆马,玉楼按舞,金谷开筵。未及两月,仍是一双空手。那时再向三兄求告,徒招责备,莫假分文。妻子抱恨而亡,亲族干求殆遍,食不充口,衣不遮身,求乞无门,栖身无室,只好在秀玉与非烟两家吃几碗饭儿。有诗为证:

红牙碧管玉楼春,轻薄东风倍恼人;

台榭月移珠翠冷,湿云细雨怨香尘。

未几,秀玉又接了个豪富少年,宴游极侈,宠赠尤多,终日檀板金樽,蓝舆画舫。权一庵日造其门,便拒而不纳,哀请再三,终不一见。因想无路可入,只得修书一封,备言昔日万金之产,为他荡费;今衣食不周,立锥无地;苦楚万状,且不必言,但终身之约,置于何地。写得恳恳切切,苦央鸨儿递进。过了一日,忽然唤他进去,秀玉俨然乔坐,绝非向来妩媚之态。权一庵痛哭流涕,直溯根源。秀玉正色答道:“前日捧读尊翰,已悉来情,不必再说。但姊妹家不过行户生涯,原非钟情之辈。若但图欢合,岂遂无夫,何必穷极技能,辱身下贱。君家万金之产,虽云因妾费尽,然君自娱乐,妾亦未曾相强。今如此狼狈,欲妾相从,日费万钱,何从所出。况百凡之费,赖此微躯。若不另交贵客,卒守前盟,妾一家老幼将与君共填沟壑耶。至于死生之约,虽订终身,君不知青楼中剪发焚香,无所不至,不过取一时欢爱,诱其金帛耳。若竟以为实然,则妓女个个从良,章台可为节妇坊了。妾念君痴心未绝,特特请来说明。今后永决此念,不必再来下顾吧。”权一庵听这番说话,就如冷水在头顶里一浇,恍然大悟,知不可恋,便抽身而出,想道:“青楼大抵无情,我自被迷,到此地位,悔将安及。非烟同是平康人物,谅亦无情,何苦也讨他厌贱,竟不必去了。”亏得还有些志气,也不向亲友干求,并不与三兄启齿,只得往牛首山做个香火,在僧家吃碗黄齑饭儿过日。不觉住了一年,那权一庵是富家子弟,何曾受此淡泊,弄得形容枯槁,须发苍黄,一身破衲,绝非当年气宇。偶值三月春天,游女纷纷入寺。忽一日,见个美人,淡妆雅素,下了轿,步入殿中。仔细一看,却认得是非烟。非烟也一眼瞧见。权一庵羞耻无地,掩面惊走。非烟忙唤丫头,一把拖定。权一庵急欲洒脱,怎当那丫头揪得甚紧。大叫道:“权相公你好负心,怎丢下我家姐姐了。”权一庵着急道:“我不是甚么权相公,你不要错认了人。”正好挣脱了要跑,早被非烟走上前,携住手儿流泪说道:“贱妾不知何事得罪于君,竟蒙弃置,致妾终朝悬念,一病几死。天幸今日复遇,尚欲狠心抛撇。男儿薄幸,一至于此,生死深盟,置之何地耶!”权一庵向只道他与秀玉同做了逝水桃花,谁知听他口角,宛转多情,也垂泪道:“不佞何敢负卿雅爱,因沟壑之状,无颜见江东耳。”非烟道:“郎君仪貌,胡为憔悴若此?”权一庵道:“一言难尽!”便把秀玉变弃情状,与自己依身卑苦缘由,尽情说出。非烟惊道:“不料秀妹如此无义,独不思君之破家,为我两人,忍心负恩背约。此处岂能淹留骥足,自弃上进。妾既以身许君,安有他适。可速请归,竟在家下读书便了。”权一庵羞惭无地,再三不肯。非烟便唤乘轿儿,将他抬了回去。香汤沐浴,换了遍身罗绮。收拾书房供奉,日用三餐,极其周至。权一庵好不感激,死心塌地埋头读书。一应书籍,都是非烟购买。到得录科小考,并次年乡试,诸项使费,亦皆非烟慨然厚赠。权一庵运当亨泰,忽然中了举人,反怪三兄落后不照顾他,足迹不登其门。三兄也不来媚他。是时,打发报银,并谒见座师,备办礼物,尽属非烟资帑。亏得非烟是个名妓,蓄积颇厚。因想:“权一庵既中举人,若仍住我家,可不亵了他体统。”便罄倒囊筐,尚存五六百金,替他买下一所住宅,置些田地,并竖起一根旗杆,诸色家伙,都把自己的搬与他用。过了几月,又该上京会试。此时非烟现银用尽,只得将金珠首饰、衣服玩器,尽行变卖,凑了二三百金银与他,又备下一席盛酒饯行。权一庵再三感谢道:“蒙卿如此厚情,救我于困穷之际。今日之遇,皆卿赐也。此去倘能侥幸,便娶卿为正室。须保身以待,决不相负。”非烟道:“终身之誓,君虽不贵,妾亦岂有更张。况君簪花在迩,故不惜倾家相赠。但恐联登之后,情殊贵贱,路隔云泥,必为郎君所弃。”权一庵道:“不佞若忘大恩,誓必身罹刀剑!”两下再拜而别。非烟亲手赠与盘费,送至百里之外方回。诗云:

红楼莫漫说多情,今日多情仅见卿;

我惜风流当此遇,香奁终不愧题名。

次年,权一庵又中了进士,殿了探花。因才品风华,另加特恩,除授翰林修撰,十分荣贵。忽然脱尽贫穷面目,渐成显官规模,耻娶青楼之妇,另聘了孙侍郎之女为婚,竟在京中作家,寄书决绝非烟。非烟哀恸痛恨,又被老鸨羞辱了一场,当夜悬梁而尽。权一庵闻知断绝,心中甚觉快畅。又亏孙侍郎照拂,一升侍读,再升祭酒,做了十五年京官,由学士升到户部侍郎。孙氏夫人,生个女儿,年已十四,正欲联姻。权一庵忽奉王命,转除山西巡抚,挈家小一同赴任。未到任所,路过峻岭,冲出一伙强人,罄其囊橐,将权一庵并夫人仆从,尽皆绑入寨中。权一庵抬头看那寨主,年可十五六岁,面庞与非烟无二。忽然触着旧事,冷汗淋身。那寨主便叫将他妻女侍妾,押入上房淫乐;众多男子,推出山前砍了。

原来十五年前,非烟含怨经死,精灵不散,直诉阴君,托胎到山西地方,做个男子。少负豪气,乌合强梁,立为绿林之主。权一庵亏心负义,昧恩致命,神人厌怒。故天差地遣,恰好经此山。那寨主虽未必晓得前世的怨尤,见了他自不觉勃然怒发,将他戮于山前。恰恰应了当日刀剑身亡之誓,可见天之报施,不过因人所自蹈,绝不假丝毫作用。至于稚女诰妇,悉恣淫污,又岂非负心弃盟之报。世间忘恩负义之徒,对此而不生悔悟者,非人情矣。

待在下再说个极负义之人,并写个极不忘恩之人。其事凿凿可凭,其情凛然生动;令读者可以咬牙,可以坠泪,可以寒心,可以鼓掌,可以明目张胆,可以扬眉吐气;老僧可以悟禅,烈士为之按剑。

这件事却在明朝初时,广东南雄府仁寿村地方,有一人,姓干名将,字白虹,年方二十,性极豪迈。也不读书,也不经纪,只靠着数亩田地,倩人耕种过日。他父亲是个军籍,故并无亲族,单单生他一人。父母亡后,也不想娶妇成家,性亦不贪女色。从小便有膂力,十三四岁就能力举百斤。到十五六上,真个百夫莫敌。虽然血气方刚,并不好勇斗狠。只觉义气激昂,言词伟烈。遇有不平之事,挺身救援,不避嫌忌。平日酒量甚洪,一饮能吸数斗。但家极贫贱,不能日醉垆头。然里中或有慕他高义及受其恩力者,常常招他吃个尽酣。也不耐烦去行令细酌,并不虚文推逊,只提起大碗,一连数十余斤,大块的鱼肉都连盘一光。乡人莫不笑他,他也不怪人笑,只顾盼自雄,岸岸然有旁若无人之概。

同类推荐
  • 水穷处

    水穷处

    男女情感的悬疑之作,坊间流传的爱情真相,探询当代婚外情根源。这是一部关于情感问题的悬疑性小说。主人公张望的办公桌上在同样的时间段出现了同样内容的五封匿名信,一个自称他“曾经拥有过的女人”告诉他,她和儿子都很健康,只是偶尔有点想他。这给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张望带来了无比的恐慌。当第六封信到来时,他决定沿着他的情感记忆,去寻访这个神秘的女人。他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反省中。他不知道他爱的女人到底是谁;也不清楚哪个女人真正爱他。爱和恨的边缘又到底在何处?忠诚与背叛又如何能分清?家庭在男女情感中又究竟占多大的份量?对于一个中年男人而言,“行到水穷处”便得返璞归真,“坐看云起时”已是无思无欲……
  • 谁在那儿歌唱

    谁在那儿歌唱

    《谁在那里唱歌》讲述:三年级男孩木吉,常常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歌声,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也非同寻常。在妈妈的严厉管制下,他日趋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终于听到了自己生命深处唱山的最美丽的歌声……
  • 失去的莱松岛

    失去的莱松岛

    创作出《乱世佳人》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写出的另一本书。
  •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八卷)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八卷)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清代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被公认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本书将这四部书进行了新的编排,选取其中的经典篇章予以出版。
  •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我们如何看待爱情?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吗?真爱究竟是什么?这是一部阐述爱情的小说作品,通过一系列当代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为我们诠释了各不相同的爱情观。
热门推荐
  • 生死卷轴!

    生死卷轴!

    一个即将被凡人所生的男婴,在这仙魔乱斗的世界,备受关注!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阴谋?还是一场逆天争命的浩劫?大千世界,一位小人物的踏足,是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缔造一个安泰盛世?谱写生死的卷轴已经打开,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有资格续写传奇。我命由我不由天!
  • 美人在望

    美人在望

    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总是太单纯、太早太早就爱上那个人。然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在爱情的苦海中浮沉,独品爱恨欢悲。若爱上他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她的人生是不是要将这个错误更正?还是孤注一掷的继续将这个错误延续至终?人生只若如初见,定不负相思意。
  • 公主复仇之恋

    公主复仇之恋

    三个小女孩在一夜之间被赶出家门,当她们被赶出家门的那一刻她们发誓一定要回来报仇,要她们生不如死!究竟是什么让她们从纯洁的天使变成嗜血的恶魔和伪天使?是什么让她们为报仇而变得更强?
  • 神眷之地

    神眷之地

    只是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写一本不那么浮躁的书,借此认识一些不那么浮躁的朋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吉尔伽美什史诗演义

    吉尔伽美什史诗演义

    人类,真的是永远屹立于宇宙前端的么?五千年前,在外来力量的帮助下,两河流域,前苏美尔文化迅速崛起。谁带领着这个世界走向无穷的光,给没有环墙的乌鲁克建上城墙?三分神与人的力量,吉尔伽美什,神话中的英雄王。
  • 我还爱着你,像过去一样

    我还爱着你,像过去一样

    "那年十九岁,我爱上不该爱的人,遍体鳞伤后独自离开。时光荏苒,他竟然带着未婚妻,毫无预兆的再次闯进我的世界。顾青泽将我压倒在汽车的副座上,他的气息让我慌乱,却扰乱不了我的心智,我拼命反抗,他捏着我的下巴说:“你就是个出来卖的婊子,别把自己伪装的多么清纯”一瞬间所有的屈辱和委屈,如洪水般涌来。一纸合约,我再次成了他床榻上的囚徒,任凭他在高处践踏。只是很多事情,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罪恶与救赎

    罪恶与救赎

    18世纪初的东欧,被人类称为吸血鬼的血族早已成为教廷和普通人之间公开的秘密.人类把血族视为严重的威胁,但血族则更在意内部的争斗.奉行避世原则的卡玛利拉同盟与激进的撒霸特同盟之间的征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多个世纪来,传闻中教廷派出的上帝的执法者-吸血鬼猎人一直在黑暗中承担着猎杀血族的义务.而没有受到上帝祝福的民间赏金猎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样的格局存在了几百年,仿佛永远不会改变.而1715年的今天,在特兰斯瓦尼亚某位血族的城堡里,历史的洪流正在悄悄地涌动…请和我一起回到那段已被掩埋,秘不示人的时光,随着他们的脚步,感受那些消失在月下的,难以被复述的情感.封面图从左至右:米雷尔,达恩,佛罗仑廷.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千年之前,她被爱恋他的女子重伤而受轮回之苦,辗转千年,他只为寻回当年的她。历尽千万劫,只为有你伴我身边,风卷云散,不管你在何方,我心跟你走。谁若伤你,屠尽九幽我也要让他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