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郑强魂魄到阎王殿前,见牛头夜叉环立府门前。郑强即声喏,夜叉问:“你是何人?”郑强称:“小人是东京开封府包待制衙里公人,只因阳间有人论注禄判官,特差我来拘摄。”鬼使闻知,即便报复注禄判官。判官出厅见郑强。强一一说及阳间丘旺告状事因。判官道:“非干我事,自是天曹官注他福禄,我只管阴司生死文簿。他是前生谋了一个客人,姓周名十一千贯钱本。现存文簿,分明说丘旺姓李,名三十,身死再托化生在乞儿家,姓丘名旺。而今现世受此罪业。你急回阳间,我明日巳时自出阴间对理公事。”道罢后,遂令一鬼使送之而回。良久,强忽醒人事,黄氏忙用滚汤与饮,精神平复如初。乃将见注禄判官之事,一一与阿黄说知,妻甚喜。
次日,郑强遂入衙告拯云:“小人领公文,往阴府见判官,道明日巳时定来对理此事。”拯笑云:“此的不虚。”令强在衙前伺候。次日巳时,拯正在府堂判事,忽然阴风荡起,飞沙走石,有数个鬼使拥簇判官来到。强即忙通复:“判官已到。”拯闻得,慌忙迎接入衙中。相见礼毕,茶汤罢后,判官说及事因:“这丘旺原是在西京河南府开客店,害了一个客人,埋在店西枯井内,阴司自有文簿分明。故现世受此罪孽,非干判官不与注禄。若是不来证明,彼将常怨我矣。”道罢后,即辞拯而去。一阵黑风起处,俄然不见。堂上书吏见者无不惊异。拯便唤上丘旺,枷了下狱根勘前谋杀人情由。因遂差人押丘旺去西京河南府,会问父老五十年前事,果有李三十在大巷内开客店,因死了一个客人后,走去不知下落。差人将言回复。包公再着公人去店后枯井内捞看,果有一堆骷骨。公吏取得枯骨,再押回府衙根勘。丘旺抵赖不得,一一招成案卷,遂将丘旺绑赴市曹斩首。
论云:丘旺前因谋杀人,今致贫苦之报,怨怼注禄者有私,反被证出前因,竟遭搒死,此足为谋害怨詈者之戒,而包公之能伸戾哉。
§§§第九十七回 陈长者误失银盆
断云:
屈死庆童冤不散,当时德远已招辜。
包公明镜冰霜冽,一旦魂消离暗途。
话说包公守开封府之日,东京城内有一人,姓陈名卿,住近府衙,家资巨富,最是好善,修桥补路,看经念佛,施贫设供,无所不为,人称为长者。其家亲房子弟六十余人,新建书斋一所,置田五百亩,名曰“义斋”。请得一位西宾先生,是城外王村人,姓王名德远,来教其族中子弟。读书斋中有一仆,名庆童,每日以备洒扫书馆,供送茶汤。彼时陈家豪富,极是厚待先生,将一只银盆,约重五十两,与德远早晚净手。
忽一日失了此银盆,德远烦恼,思量:“必是庆童偷了。”其夜与学生商量,将庆童绑在凳上勘问,庆童苦不肯认。次夜,又将庆童拘在偏僻处勘问,不觉失手打死。德远惊惶,恐长者知觉见罪,遂与弟子设一计,来早但告长者,庆童昨夜三更吐泻,一时无药救治,天明已死。商议了当,长者不知其由,果信先生所言,遂将棺木盛贮起,安葬在书斋后园内。
拯一日,晚衙退后无事,登楼闲坐,但见前面一阵黑气冲天而起。拯看罢,思之必是妖怪,遂置不问。
次日晚复登楼,又复见之。拯遂问诸吏:“前面那一所园,是甚人家的?”诸吏:“乃是陈长者家。”拯道:“彼园内有道黑气,想是冤枉之事。汝去他家后园内黑气起处,根究有何缘故?即来回复。”
诸吏遂即就黑气起处,掘开地内,见有一具棺木,内有个死人,年方十七八。公吏回报,次日升厅,即唤长者来问。陈长者供具是家中斋仆,名庆童,得病而死,埋在后园内,并无他故。
拯便差巡尉前去检看,巡尉领旨,带公人前来看验,只见庆童身上果有伤痕无数。巡尉回申于拯。拯遂押长者于狱中根勘,竟不肯招认。
一夕,庆童自托梦报拯云:“我是斋仆,名庆童,因斋中失了小银盆,被教学的王先生拷勘,无辜吊打身死,冤屈难伸,告相公,实不干陈长者之事。”拯觉来。
次日,即差人前去唤王德远来证云:“尔打死庆童,休累别人。”德远答云:“彼因自吐泻而死,非干我事。”拯道:“既是自死,缘何遍身伤痕?有人明说是汝打死,尚何抵赖?”
德远苦不肯认,拯令送入狱中根勘。德远受禁不过,只得逐一招认,将不合逼取银盆,失手打死庆童情由,供招明白。
案卷既成,拯遂判王德远逼打人致死,合该偿命;陈长者不知其情,供明无罪,释放宁家。
依拟决断,以后陈家书斋有一池水,深数尺,其因旱干,方见银盆在池内,庆童岂不冤哉!此亦可警残酷贪杀者之戒哉。
§§§第九十八回 白禽飞来报冤枉
断云:
阿吴妒忌遭迁配,刘氏申冤托白禽。
雪理以为残妇戒,包公正直鬼神钦。
传说包公守开封府时,京城有一富家,姓吕名君宝,祖上豪富,积下金帛巨万,侍妾数十人。有一妾名曰惜惜,原是湖广襄阳府人氏,生得十分美貌,颇通文墨。当初君宝在襄阳为商之时,因八月中秋赏月,相遇于东街文魁坊下。二人两相留意,各有不忍舍之情,更深方散。次日,君宝与家人小二商量,访问东街刘牙侩。牙侩云:“此女子是对门刘长官之女。刘长官为因去年出征,死于沙场,至今其母与惜惜同居,做些小生业度活。”君宝道:“彼若肯将惜惜嫁与我,他母我养之终身不至落剥。”牙侩应诺,即去见张妈妈议亲事。阿张意下要见君宝人物如何,方肯将女儿嫁他。
次日,牙侩对君宝说知。君宝欢然,穿着齐整,来拜望张妈妈。阿张见吕君人才出众,即肯因承。刘惜惜在帘后张见,正是日前月下相会之人,不胜欢喜。君宝既回店下,过数日使牙侩下了聘礼,便入赘于刘惜惜家。二人相会之夕,极尽欢悦。
未半年,君宝带刘惜惜母女转家,见正妻吴氏。吴氏之父为团练使,他倚官仗势,朝夕寻事相闹。刘妈妈悔之不及,气闷身死。阿吴见惜惜之母已亡,妒忌愈生。君宝甚爱惜惜,不能庇他。吴氏每日频频打骂,惜惜忍受不过,一日自缢而死。君宝忧念恸切,遂密地埋葬了。年余,惜惜冤魂不散,忽变作一个白禽飞去。
一日,小塘村有一人,捕得白飞禽一只,奇异可爱,遂擎去献包拯。拯一见大喜,问其人名姓,答云:“姓曾名景,住居小塘村。”拯赐之酒与钱一贯。景拜谢而去。拯遂令李吉笼养此禽。
一日,不觉跳出笼外飞去。李吉烦恼,遂追逐至君宝家书院前柳树上,栖泊良久,飞入池水中。李吉归告于拯。拯曰:“此必有缘故。”即差人去淘干池水,看有何物?”公吏回报:“锄地深五尺余,见有棺木,内有一妇人,年方二八。”拯即随差官检验妇人尸骸。官吏回报:“妇人身上有数痕伤,及项下有麻绳缢痕。”拯追唤君宝来问根原。君宝复道:“此是吾妾,因去年身死,葬于池畔。”拯道:“既是汝妾,缘何遍身打伤,项下又有麻绳缢痕,从实说来。”君宝推不肯招,拯又差人追唤其妻阿吴到厅根究之。
阿吴惊惧,供具:“是本家一妾,名惜惜,因奴打骂,他遂自缢而死。”拯判云:“惜惜系是逼勒而死,本合偿命为是。阿吴编管邻近军州居止,永不得回乡;君宝系治家不正,减一等,罚铜钱伍佰贯入官。”
嗟乎!若无包公之明,刘氏之冤,从何雪哉。此亦可为残暴妒妇之警耳。
§§§第九十九回 一捻金赠太平钱
断云:
包公正理归原妇,愚子贪淫却丧身。
地府天曹应须有,妖迷怎脱鉴追伸。
话说东京城有一人,姓李名春,祖上豪富,家资巨万,人称为大郎,风流慷慨,好结识江湖人,习学诸般艺术,学得会唱诸般词曲,不期用尽家财。一日,到河南府投杨婆子店内安泊。次日,去访一个朋友陈德卿,叙些旧话,夜深回店,在房中将牙板按拍鼓动,唱几套曲消遣。将近三更,闻一个妇人叫声:“官人,开门。”大郎疑道:“半夜里何得有妇人叫开门声,且莫理他。”复唱几套曲儿,又听得敲门之声。大郎开了门,见一个女子,生得容貌无双:
好似姮娥离月殿,恰如仙子降九尘。
大郎遂问:“娘子是何处人氏?因甚夜深到此?”娘子道:“官人且休问。奴是店中杨婆女,名一捻,今年方十七,一生最好唱,时闻得官人清音,竟来求教。”大郎见说是店主人之女,亦不见疑,遂与他同坐,唱至三更。大郎欲送娘子出去。娘子苦不肯出,遂与大郎说:“夜久更深,不能归去,愿与官人并枕一宵。”大郎道:“今夜请娘子回去,另约一宵欢会。”娘子道:“机会难得,官人何苦执迷?”大郎见娘子美貌妖娆,言语清丽,不觉动情,遂解衣就寝,共谐云雨,二人极尽绸缪之欢。至五更尽,娘子起来与大郎道:“今夜早来与君相会。”遂辞而去。自是此女子早去暮来,情意甚密,并无一人知觉。忽一夕娘子将钱箧一个,内有太平钱一百文,与大郎买办。至第三夜又将钱箧一个,内有太平钱二百文与大郎。自此夜夜同欢,如鱼似水。
大郎一日将钱箧出茶坊请杨婆吃茶。杨婆一见大郎钱箧内,取出尽是太平钱,心下暗忖道:“这箧儿似我女儿的,因何在他手中?”杨婆即悲哭起来。大郎问:“杨婆因何悲哭?”杨婆云:“我一个女儿,年方十七岁死了,生时尝爱收太平钱。今见官人有此钱,所以思念女儿,不觉伤情。”大郎问婆婆道:“你女儿几时死了,安葬在何处?”杨婆道:“死已三年了,葬在你睡房隔壁空地内。”大郎闻说,心下悚然。遂辞了杨婆,来睡房隔壁看时,果有一个坟墓。大郎忽然惊讶道:“是我夜夜与鬼同睡。”即忙转入房中。正忧疑此事,是夜二更时分,此女又来叩门。大郎开门,遂问此女:“婆婆道,你三年前已死了,却如何来叩门?”娘子笑道:“官人,休听我娘胡说,只因有个官人见奴生得颇有些美貌,要求奴为妾,妈妈不肯,遂诈称道阿奴身死,假作真容供养,隔壁坟墓,乃是假的。官人且自宽心。”是夜,又与大郎宿一宵而去。
次日,大郎惊怕,便将房钱还了杨婆,相辞而去。行到十余里,又见娘子在前面伺候,道是:“官人你好负心,既与你相遇同欢,怎忍抛奴自去。官人何不带奴前去州府,作一勾拦,多少快活?”大郎终被色欲所迷,遂忘其为妖,乃带去。到郑州开勾栏逢场作戏,引得本处子弟无不来玩耍,每日觅得三五贯钱回店,日夕与大郎欢饮。
忽一日,茶店内有个李都网,认得此女乃是河南府开店杨婆之女,想道:“当初曾受我定礼,许我为妻,又道死了,今乃嫁与此人。”遂乃扯定大郎,道:“我妻儿如何被你带到这里?”大郎不知情由,二人遂争闹起来。偶遇包拯到西京决狱,都网便具状陈告于拯。拯遂差人前去河南,拘唤杨婆及左右邻居,到郑州衙勘问。皆云:“杨婆女委的死了三年,现今葬在本家店后。”拯疑怪,遂即差人到杨婆店后,掘开墓看。棺木四畔,并无损害,但不见死人。拯思之:“想是杨婆脱了都网定礼,故假作女儿已死,别改嫁与他人。”依例将此女判还都网。都网遂与此女同归成亲。大郎只得收拾回东京,出城才二十里,那娘子又复随后赶来,见大郎哭道:“你为个男子汉,保不得一个妻子,被人强骗去,今日却自回京,好薄情也。”大郎亦动念,只得又与之同归,尽夫妇之欢,胜如结发。
一日,带娘子同去东岳庙烧香。到庙前,娘子称是头痛,不肯入去。忽然见一个鬼使,扯娘子入庙中而去,大郎只得随后而入,至七十二司案前拈香。只见娘子被鬼使,将铁疾藜拷打,背脊上写云:“不合去阳间侵害人性命,当受阴司之罪。”此时大郎方知是鬼魅,奔走回家。将半月余日,得重疾而死。
此亦可为贪色亡身者之戒。
§§§第一百回 劝诫买纸钱之客
断云:
以德化民恩泽同,鬼神畏服仰阴功。
包公以语频叮嘱,二客祸消喜气浓。
话说包拯守郑州之日,词明理直,百姓安生。只因判几桩没头案,果是天上文曲星君降,作世间庶民主宰。一日,包公判事之余,退堂登楼远眺,忽望见两个客人,推着两乘羊车,在街上经过,载的是纸钱。拯看见有五百个人随后追赶,尽是鬼魅之类。拯疑怪自忖道:“此必有来由,待究问之。”即下楼出堂,差郑强前去拘唤那推羊车的客人。郑强承命,带领几个公人径出府门,到南街遇着推羊车客商,一把手拿住云:“府上包老爷有唤。”客人不知缘故,被公差一时拥至府上跪在阶下。包公云:“且勿惊恐,汝是何处人氏?车中所载何物?直说将来。”客人复道:“小可兄弟两个,住居地名陈村,姓陈名宗可,弟名宗成。车中所载,是神庙中退下的纸钱。”包问:“买此纸钱去何用?”答云:“无别营生,买此纸钱归家,捣烂又造成纸来卖,名曰‘还魂钱’。”拯问客人:“客人还知你后面有一队人相随否?”客云:“并不知觉。”包云:“你自今后,可别作营生,莫去庙中贩此纸钱。不然,久后必为祸患。适间我因退堂登楼远望,见尔羊车上载纸钱前行,后有一队人,尽是无主孤魂,必是随你取这纸钱。此纸钱乃是众人所有,不曾焚化,你今贩去,鬼神岂不取索?”客人弟兄听罢,惊伏于阶下,不敢动身。拯差人将纸钱尽行烧化,便给钱一百贯与客人,回家别作生理。客人感激拜谢而去。
此足见包公之德,济人于祸患之中,而鬼神亦蒙恩不浅矣。
(校点者:于雯、苏瑾、梅素)
温 凉 盏
——写本·作者佚名
一
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闻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话说大明嘉靖皇帝驾登九五,四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话且讲不着,单说开封府永宁县安乐村一人姓王,名七于,官居御史,夫人张氏,夫妻和顺。年纪五旬,只有一位公子瑞林,年方七岁,生得面如团粉,唇似丹珠,读书聪明,过目成诵,乃是天生一位星君临凡,老爷夫人爱如珍宝。公子五岁上,老爷就与御史云龙结亲。云龙,字行端。夫人陈氏只生一女名秀兰,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自与王门结亲以后,云公夫妇每日教训,三从四德,描鸾刺凤。云老爷与王公原是好友,又是同寅,因此两家结亲。这话按下不表。
且说御史王老爷因见严嵩依权仗势,作弊蒙君,杀害贤臣,聚党为恶,一连三次参奏宁党,怎奈天子信宠严嵩,不听忠言,将王七于罢职休官,贬他为民。这老爷正要打点起程。
王老爷,因参宁党削官职,一腔闷怒气满胸。昏迷不醒躺床上,妙药仙丹也不灵。三日好来二日歹,偷弹珠泪暗伤情。老爷直觉病体重,五内发烧骨头疼。强打精神呼诰命:夫人留神仔细听。想当日,昔年窗下习文字,坐破寒毡苦用功。实指望,光宗耀祖响门户,致君泽民把国清。不想时乖于宁党,天子信宠那奸雄。不听良言将我贬,罢职休官作俗民。携妻带子归故土,蹉跎京中过光阴。谁知疾病缠身体,残生稳丧在京城。我死以后休怠慢,急速带子转开封。保着灵柩还故里,将我埋葬祖坟中。家资田园须紧守,随时守分过光阴。春秋祭扫先人墓,不可忽略要恭诚。老夫人,闻听此言如刀绞,开言有语把夫尊:老爷虽然身有病,不过是,一时气闷在心中,遍请名医容易治,何愁病体不离身。张诰命,正然解劝王御史,使女前来报一声。
使女报说仪门外成院公传禀,有亲家老爷来看望。老爷闻听,说:“夫人,你且回避。快请进来。”不多时,云公走至中堂。公子在王老爷床前侍立,泪流满面,一见岳丈,连忙作揖请安让坐。云公走至床前说:“仁兄,病体可减轻了些吗?”王老爷挣扎说:“贤弟请坐。”家人献茶,茶罢搁盏。王老爷未从启齿,两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