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000000173

第173章 百家公案(24)

次日,拯吩咐封了府,扮作白衣秀士,止与军牌薛霸、何达家人许乙,共三个,径来东京古寺中访问其事。恰值二僧人正在方丈上闲坐,见拯三人入来,便起身延入,相见坐定,僧人问:“秀士何来?”拯答云:“从西川到此,程途疲倦,特扰宝刹,借宿一宵,明日即行。”僧人云:“只恐铺盖不备,寄宿尽可。”于是,拯独行廊下,见一童子出来,问云:“尔领我四处游览一遍,送几个钱,赐尔买果子吃。”童子见拯面貌异样,笑云:“今年春间有两个秀士来寺中游玩,失落一个,足下今有几位来?我不敢应承。”拯正待根究此事,听童子所言,遂赔小心问之。童子见其恳切,乃引出山门外用手指云:“前面那一所茂林,常出妖怪迷人。那一日,一秀士入林中游行,不知所在,至今未见下落。”拯记在心,就于寺中过了一宵。次日,邀许乙来林中行走,根究是事。但见四下荒寂,寒气袭人,没有动静。拯正疑虑间,忽闻林里有笑声。拯冒荆棘而入,见群女拥着一男子在石上作乐酣饮。拯近前呵叱之,群女皆走去了,止遣下施桂芳坐于林中石上,昏迷不省人事。包公令薛霸、许乙扶之而归。过了数日,桂芳口中吐出恶涎数升,如梦中方醒,略省人事。拯乃开府衙坐公案,令薛霸复拘何隆一干人到阶下,审勘前情。拯问桂芳:“当日与何达游于彼处。缘何相失?”桂芳云:“当日何某因失银两,前去寻取之时,小人行入深林之中,适见高房朱牖,门庭迥异,内堂坐一官宦之人,延小可入内同坐,言笑自若。顷刻间,请出一美姬,称是其女,要招纳小人为婿。一向贪恋其中,迷失归路。但遇花晨月夕,则群女相邀出林内,纵游饮酒,以尽其乐,正不知其何故。今幸青天开眼,得遇大人提拔小可于坎坷之中,得再睹于人世,实重生父母,万载不忘也。”言罢,呜咽不胜其哀。拯云:“吾若不亲到其地方访之,焉知有此异事。”乃诘何隆云:“尔未知人之生死,何妄告何达谋杀桂芳?今桂芳尚在,尔得何罪?”何达泣诉曰:“隆因家业不明,连年诉讼未决,致成深仇,特以此事欲致小人于死地。”拯以为然。重拷何隆。何隆情屈,一款招成无异。拯叠成文案,申奏于仁宗得知。不数日间,朝廷旨下云:“何隆因怀私愤,诬告何达杀施桂芳,今事已明白,本合问死罪,减免一等,将何隆决杖一百,发配沧州军,永不回乡;治下衙门官吏,受何隆之贿赂,不明究其冤枉,诬令何达屈招死罪,俱革职役不恕;包拯才力有能,擢升一级;施桂芳、何达供明无罪,各发宁家。”当日明旨,于拯府堂开读,谕众知悉,俱依法施行不题。于是,京都闻此异事,莫不嗟叹,包公开豁何达之德而讥何隆自取其祸耳。

§§§第六十六回 决李宾而开念六

断云:

烈性自全遭枉死,李宾刁诈莫逃刑。

包公真乃民父母,一鞠奸情两得真。

话说离开封府四十五里,地名近江,亦一大乡村也。隔江盛族有姓王名三郎者,家颇富饶,惯走江湖,娶邻乡五石丘朱胜之女朱娟为妻。朱娟貌丽而贤,善持家,夫妇相敬如宾。一日,王三郎欲整行货出商于外,朱氏劝云:“万事付之于天,富贵有时,何必奔波劳苦,离家远出哉。况尔妻独自支持,无人看顾,不若勿行,另行善计可矣。”三郎依其言,遂不思远出,只在本地近处生放营为。时对门有姓李名宾者,先为府吏,后因事革役,性最刁毒,好淫贪色,因见三郎朱氏有貌,日夜图之,欲与相会一番不能够。忽一日,侵早见三郎出门去了,李宾装扮齐整,径入三郎舍里,立于帘外,叫声:“王兄在家否?”此时朱氏初起,听得帘外有人叫声,问道:“是谁叫三郎?早已上庄去矣。”李宾不顾进退,直入帘里,见朱氏云:“小可有件事特来相托,未知即回么?”朱氏以李宾往日邻居不疑,乃云:“彼有事未决,想必日晚方回矣。”李宾见朱氏云鬓半偏,启露朱唇,不觉欲心火动,用手扯住朱氏云:“尊嫂且同坐,小可有事告禀,待王兄回时,烦仗转达。”朱氏见李宾有起不良之意,劈面叱之云:“尔为人堂堂六尺之躯,不分内外,白昼来人家调戏人之妻小,真畜类不如也。”道罢,遂进房去了。李宾羞脸难藏而出,致恨于心。回家自思:“倘或三郎回来,彼妻以其事说与,岂不深致仇恨哉?莫若杀之,以泄此仇。”即持利刃,复来三郎家,正见朱氏倚栏若有所思之意,不提防李宾复来。宾向前怒道:“认得李某否?”朱氏转头见是李宾,大骂云:“奸贼缘何还不去?”李宾不顾,抽出利刃,望朱氏咽喉刺入,闷地而倒,鲜血迸流。可怜红粉佳人,化作一场春梦。李宾悄视四方无人,脱却朱氏之履并刀走出门,埋之于近江亭子边。

朱氏有族弟念六,惯走江湖。适是日船泊江口,欲上岸探望朱氏一面,天暮行入其家,叫声无人应。待至房中,转过栏杆边,寂无人声。念六随复登舟,觉其脚下履湿,便脱下置灶上焙干。其夜,王三郎回家,唤朱氏不应,及进厨下点起光照时,房中又未曾落锁,三郎疑虑,持光行过栏杆边,见杀死一人倒在地上,血流满阶。细视之,乃其妻也。三郎抱起看时,咽喉下伤着一刀,大哭道:“是谁谋杀吾妻?”次日,邻里闻知,都来看,果是被人所杀,不知如何。邻人道:“门外有一路血踪,可随此脚迹而去根究之,可知贼人所在矣。”三郎然其言,即集邻里十数人,径寻血迹而去。那迹直至念六船中而止。三郎上船捉住念六骂道:“我与你无仇,何得杀死吾妻?”念六大惊,不知所为,被三郎绑缚到家,乱打一番,解送开封府陈告于拯。

拯审问邻里、干证,皆言谋杀人,脚迹委的在其船中而没。拯根勘念六情由。念六哭云:“曾与三郎是亲戚,抵暮临其家,无人即回,不知杀死朱氏在家,履上沾得血迹,实不知杀死其妻之由也。”拯疑忖道:“既念六谋杀人,不当取妇人履而去。搜其船上又无利器,此有不明。”令将念六监于狱中。拯生一计,出榜文张挂:朱氏被人所谋,失落其履,有人捡得者,重赏官钱。过一月间并无消息。

忽一日,李宾饮于村舍,村妇有貌,与宾通奸。饮至醉后,乃谓妇云:“看尔有心顾我,当以一场大富赐尔。”妇笑云:“自君来我家,未曾用半文钱,有甚大富?尔自取之,莫哄妾矣。”宾云:“说尔知之,若得赏钱,那时再来尔家饮酒,宁不奉承我哉。”妇问其故。宾云:“即日王三郎妻被人谋死,陈告于开封府,将朱念六监狱偿命,至今未决。包大尹张挂榜文,究问有人捡得那被杀妇人之履来报,重赏官钱。我正知其履下落。今说尔知,可令丈夫将去讨赏。”妇云:“履在何处,尔怎知之?”宾云:“日前我到江口,见近江亭子边似有物,视之却是妇人之履并刀一把,用泥掩之,想必是那被谋妇人的。”村妇不信,及宾去后,密与其夫说知。村民闻说,次日径至江口亭子边,掘开新泥,果有妇人履一双,刀一把,忙取回家见妇。其妇大悦,宾所言有信,即令其夫将此物来开封府衙见拯。拯问之从何得来?村民直告以近江亭子边,埋在泥中得之。拯问:“谁教尔在此寻觅?”村民不能隐,直告以是其妇说与知之。拯自忖道:“其妇必有缘故。”乃笑谓村民道:“此赏钱合该是尔的。”遂令库官给出钱五十贯赏与村民。村民得钱,拜谢而去。拯即唤公牌张、赵近前,密吩咐道:“尔二人随此村民,至其家体访,若遇彼妻与人在家饮酒,即捉来见我。”公牌领旨而去。

却说村民得赏钱,欢然回家,见妻说知得赏之事。其妇不胜之喜,与夫道:“今我得此赏钱,皆是李外郎之恩,可请他来说知,取些分他。”村民然其言,即往李宾家请得他来。那妇人一见李宾,笑容可掬,越致奉承,便邀入房中坐定,安排酒浆相待。三人共席而饮,那妇云:“多得李郎指教,已得赏钱,当共分之。”李宾笑云:“留与尔家置酒,剩者当歇钱也。”那妇大笑起来。

不提防,拯差来两个公牌听得多时,直抢进房中,将李宾并村妇捉了,解入府衙见包公,禀知妇人酒间与李宾所言之事。拯勘问于妇:“何知被杀妇人埋履所在?”村妇惊惧,直告以李宾所教。拯审问李宾。李宾初则抵讳,不肯招认,后被严刑拷勘,只得供出是其谋杀朱氏之情。至是再勘村妇,李宾因何来尔家之故,村妇难抵,亦招出往来通奸情弊。拯叠成文卷,问李宾处死;决配村妇于远方,而念六之冤方得释矣。

§§§第六十七回 决袁仆而释杨氏

断云:

袁仆难消雍一恨,张家苦狱竟能伸。

包公千载声名下,脱此深冤孰一怜。

话说西京离城五里,地名永安镇,有一人姓张名瑞,家极富实,有东西两庄,积谷甚广,娶城中杨安之女为妻。杨氏贤惠,处家有法。长幼听从,呼令无违。杨氏生一女名兆娘,聪明貌美,针黹精通。父母甚爱惜之。常言此女须得一佳婿方肯许聘。年十五尚未适人。张瑞有二仆人,一姓袁一姓雍。雍仆敦厚,而勤于事,袁仆刁诈而卖弄。袁一日因怒于张,被张逐出之。袁疑是雍一献谗于主人,故遭遣,遂甚恨于雍,每思以仇报之。忽一日,张瑞往庄所回家,感重疾甚紧,服药无效。延十数日,张自量不保,唤杨氏近前嘱云:“我无男子,止有女儿,年已长大,或我不起之后,当即适人,休留在家而致忧虑。雍一为人,小心勤事,家务委之亦可。”言罢而卒,杨氏不胜哀痛,收殓殡讫,作完功果之后,杨氏便令里妪与女儿议亲。兆娘闻知,抱母哭云:“吾父未过周年,且无别兄弟,今便将女儿出适,母亲靠着谁人?女儿缘法还在,愿在家陪侍母亲,再过一二年出嫁未迟。”母怜其言,遂息是议。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张瑞已过世又是三四个月,家下事务,出入苗租,尽是雍仆交理。雍愈自紧密,不负主人嘱托,杨氏亦无疑虑。正值纳粮之际,雍一见杨氏说知,准备银两秤官。杨氏取钱一箧与雍入城换银。雍一领受,待次日方去。适杨氏亲戚有请,杨氏携女同赴席。袁仆知得杨氏已出,抵暮入其家,欲盗彼之物,径进里面舍房中,撞见雍一在床上打点钱贯。袁仆怒恨起来指道:“尔谮主人,逐我出去,尔今把持家业,是何道理!”就拔出一把尖刀来杀之。雍一措手不及,肋下被伤一刀,气遂绝矣。

袁仆摸取钱贯于箧中,急走回来,并无人知觉。比及杨氏饮酒而归,唤雍一时不见,进房中寻觅,被人杀死在地。杨氏大惊,哭谓女云:“张门何大为幸?丈夫才死,雍一又被人杀死,惹出其祸,怎生伸理?”其女亦哭。邻人知之,甚疑雍一死得不明。

当下有庄佃汪某,乃往日张之仇人也。闻是事,首告于洪御史。洪拘其母女并仆婢十数人审问。杨氏哭诉,不知杀死情由。汪指称其母女与人通奸,雍一妒奸,故被奸夫所杀。洪信之,勘令其招,杨氏不肯诬服,连年不决,累死者数人。而其母女被拷打,身无全肤,家私消乏。兆娘不胜其苦,谓母曰:“女旦夕死矣,只恨无人顾视母亲,不能即决,此冤难明,当直之于神,母不可诬服招认,以丧名节。”言罢,其母呜咽不止。次日,兆娘果死,杨氏伤感甚至,亦欲自尽。狱中多人皆慰劝之,方得不死。

明年,洪已迁去,而包公来按西京。杨氏狱中闻知,重贿狱官,得出陈诉于拯。拯根勘其事,拘邻里问之,皆言雍一之死,未知是谁所杀;然杨氏母女,的无污行。可怜其死者,不下数人矣。拯亦疑之。

次日,斋戒祷于城隍司云:“今有杨氏疑狱,连年不决,其有冤情,当以梦应,我为之决理。”祷罢回衙。

是夜,拯秉烛坐于寝室。未及二更,一阵风过,吹得烛影不明。拯乍睡非睡,起身视之,仿佛见窗外有一黑猿在立。拯叱问曰:“是谁来此?”猿应云:“特来证杨氏之狱。”拯即开窗看时,四下安静,悄无人声,不见那黑猿。

拯沉吟半晌,计上心来。次日侵早升堂,取出杨氏一干人问之,云:“尔家曾有姓袁人否?”杨氏答云:“妾丈夫在日,有走仆姓袁,已逐于外数年,别无姓袁者矣。”拯即差公牌拘得袁仆,到衙勘问。袁仆不肯招认。拯又差人于袁家搜取其物,都取得来看。公牌至其家,搜得箧一个,内有余钱数贯,持来见拯。拯未及问,杨氏认箧箱,是当日付与雍一盛钱换银秤粮之物。拯审得明白,乃问袁云:“杀死人者是汝,尚何抵赖,干累于众?”因令取长枷监于狱中根勘。袁仆不能隐,只得吐实,供出谋杀情由。拯叠成文案,问袁处死;汪某诬陷良人,决配远恶州郡充军。遂放出杨氏与一干人,皆感谢而去。

西京传播此狱,若非包公之来,雍一之冤焉能得明,而杨氏虽不肯诬服竟被累死于狱中必矣。

天网恢恢,报应不昧,使是疑狱得决于包公,何其神哉!

§§§第六十八回 决客商而开张狱

断云:

张汉深冤何所诉,建康邸舍得奸商。包公一念阴阳准,万里青天日月光。

话说袁州离城七里,地名萍乡,有富民,姓张名迟,与弟张汉共堂居住。张迟娶岭南周文之女为妻。周氏过张家之门二年,生子周岁。适周母有小疾,着安童来报其女知之。周氏闻知母疾,与夫商议要回家看顾。其夫初则不允其去,过数日,周氏又道请安归宁之事。张见妻坚意要行,只得与之收拾回去。比及周氏到得母家病已痊,见女儿回来,不胜之喜,留待一月有余。忽张迟有故人潘某,在临安县为吏,有些物要送张迟,遣仆来萍乡相请。张某接到故人来书,次日先打发仆回报,许来相会。潘仆去后,迟与弟张汉商议道:“临安县潘故人书来相请,我已许赴约而去,家下要人看理,尔当代我前往周家说知,就同嫂回来。”弟即应诺。

次日,张汉径离门来到周家,见嫂道知:“兄将远行,特命我来接嫂回家。”周氏乃是贤惠妇人,甚敬其叔,吩咐整备酒礼相待。张汉饮至数杯,乃云:“路途颇远,应趁早起身。”周氏遂辞别父母,随叔步行而回。行到高岭,时五月天气,日色酷热,周氏手里又抱着小孩儿,极是困倦,乃谓叔云:“正当晌午,望家中不远,且在林子里略坐一回,少避暑气再行。”张汉云:“既是行得难,少坐一时也好,不如先把侄孩儿与我抱回,报知于兄,令觅轿夫来接。”周氏云:“如此恰好。”即将孩儿与叔先抱得回来。正值兄在门首候望,汉说与兄知:“嫂行不上,待人来接。”迟即雇二轿夫,前至半岭上,寻那妇人不见。轿夫回报于张迟,张迟大惊,即同弟复来其坐息处寻之,委的不见。其弟亦疑虑,谓兄云:“莫非嫂有甚物忘在母家,偶记得,回转取之。兄试再往周家探视一番。”迟然其言,径来周家问时,皆云:“自离门后已半日矣,那曾见其转来?”张迟愈慌,再来与弟说未有在家。二人穿林过岭,到幽僻处,则见其妻死于丛林中,且无首矣。张迟哀哭,甚至乃道:“当日不允尔来,坚意要行,惹此大祸,怎得明白?”正是:

不因此妇身先丧,怎见包公以鉴明。

当日,迟与弟雇人抬将尸于外,用棺木盛贮了。次日,周氏母家得知此事,其兄周立极是个好讼之人,即扭张汉赴告于曹都宪,指称:“张汉欲奸嫂氏,嫂不从,恐回说知其兄,故杀之以灭口。”曹信其然,用严刑拷掠。虽张某受责,身无完肤,终不肯诬服。曹令都官根究妇人首级。都官率人到岭上寻觅首级,那里去讨,回报不得,密地开一妇人坟墓,取出尸断其首来回报。曹再审勘,张汉含冤如何肯招,受不过极刑,只得诬服,认个谋杀之情。案卷既成,用长枷监系狱中候决。就是张之邻里,亦信张汉的有是事,问拟不差。

同类推荐
  • 长生殿

    长生殿

    主要内容包括:人宫受封、杨国忠弄权、春困人乏、姐妹争宠、横生枝节、贵妃被逐、剪发传情、重召贵妃、不详的预兆、梦中闻仙乐、谱写霓裳曲、将相不和、神笛偷学霓裳曲、无人知是荔枝来、初演霓裳、安禄山野心膨胀等。
  •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5)。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 偶识此道

    偶识此道

    一九三一年四月里,在那个不可思议的早晨,那潮湿而又阳光映照的空气便已令人心旷神怡了。它像丝光糖那样香甜、清凉,滋润而鲜亮,这是过滤后的春天气息,未搀假的臭氧,而且就在斯特拉斯堡大街,人们也意外地闻到了抽了芽开了花的草地和大海散发出来的香味。
  • 嗜血娃娃

    嗜血娃娃

    全天下每个女孩子童年都无法抗拒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成了嗜血恶魔,他们以他那无辜的眼神和纯良的面庞做伪装,扼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热门推荐
  • 灿白之我一直都在

    灿白之我一直都在

    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
  • 送你一缕微凉的清风

    送你一缕微凉的清风

    面对友谊和情谊的选择,夏曦到底会选择那个?霸道的宋奕默,美丽的夏曦,可爱的白冰,温柔的舒子恒……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面对许多人的爱慕,夏曦到底会选择谁?
  • 越绫之书

    越绫之书

    平行的世界,两仪家惨无人道的用后代进行持续百年的试验,试图以凡人之躯掌控不属于人所有的心想事成的才能。与其同时的高危试验,将资料模仿,已乐正家唯首的五大世家;墨、龙、乐正、盘、言家一同进行的撺掇根源之窝的复‘神’试验。一个灭族者,一个根源残缺的失败品。这不由让棋子们担心,有人想要放弃,也有人想要继续……然后……同样残缺的实验体诞生了--祈绫。俩人如同互生的阴阳,分崩离析间时空错乱,再次在降临异世,掀起的黑暗风暴即将开启~~其内有多种组合,无后宫
  • 冷霸妖妃:绝世盛宠天才妻

    冷霸妖妃:绝世盛宠天才妻

    现代第一杀手穿越到白痴小姐上尼玛,花痴、废物?就让姐告诉你们什么是天才!就让你们知道废物也能把你们打的满地找牙!!他是帝国最尊贵的殿下,唯独对她倾心,为了她穷尽一生一世,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独宠于她。且看他俩如何霸气凌世,笑逆天下!
  • 南风过境:鹿晶之恋.

    南风过境:鹿晶之恋.

    他是霸道冷酷的总裁兼校草鹿晗,她是呆萌萝莉兼校花郑秀晶,他们是青梅竹马,五年前的离别,十年后王者回归,他一手创造银嗜宫,成为黑白两道至尊。在外人面前,他冷酷邪魅,在她面前温柔如水。她是郑氏集团的公主,呆萌如她,腹黑如她。因为种种误会,她独自离开,一年后她的归来,褪去了以往的呆萌腹黑,变得冰冷邪魅,变得冷血无情,而鹿晗等来的却是她身边又多了一个俊美的守护者,秀晶该如何选择?而鹿晗又该怎样继续守护他们的爱情?秀晶又会怎样回心转意,曾经的誓言是否还如旧。——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
  • 霸道老公娇妻别想逃

    霸道老公娇妻别想逃

    过生日被下药,妹妹和男友滚传单被她发现。又遇霸道男,某男几次没吻成功脑差成怒:“以后没事不要叫我。接着几次成功将某女强吻成功。某夜,将某女吃干净。可是又因引起误会某女迫于无奈出国。国外又生了两对小萌娃。果子!别乱跑。小晨,别捣乱。某女操碎了心
  • 妖孽校草:公主殿下请站住

    妖孽校草:公主殿下请站住

    “怎么,想打架?”酒吧相遇,初来乍到的某某②号一脸不爽,“啧啧,你还是女人么”妖孽的某某③号邪魅的抬起她的下巴,一脸嫌弃“我靠,我不是女人?”某某②号一脸戾气,她全身上下哪里不是女人了,身材S,身高178,三围...好吧,她承认三围有点不过关,但是那也不代表她不是的女的啊,怒火ing
  • 都市修仙英雄人生之路

    都市修仙英雄人生之路

    一个从孤儿院长大陈小川是一个东山市高一的学生成绩很差每天都被欺负被侮辱陈小川受不了这等侮辱这一天晚上他得到了一个来自宇宙的一个老者的传承从此他的人生之路得到了改变一路行侠仗义做好事救人人们都给他加上了英雄的称号
  • 画千骨

    画千骨

    国家美术学院高级研究员陌云倩,身兼国画、水彩、油画、素描大成,穿越到以画技为尊的仙侠世界,成为一个八岁的女画童。随身所带的手机和平板,成了最顶级的仙家法宝。一手执笔,一手画板,陌云倩踏上画圣的仙家大道,挡在路上的人、魔、仙、统统扫走。画中自有美仙郎,画中自有萌正太……
  • 泪落华夏

    泪落华夏

    主角重归江湖,重登皇位,风烟四起。所有的开始,都为了权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