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900000104

第104章 美人书(11)

玉姬听毕,唏嘘泣对曰:“儿命薄,不幸早失怙恃,以致堕落火坑。愚鄙之私,窃欲如君所谕,其如笼中鹦鹉,莫能遂愿何。”

百谷复慰之曰:“此地乃人文渊薮,子苟有心,何患无一佳士。况媚姬虽悍,岂能锢子终身。子且自爱,予之此归,游踪未决。倘遇其人,愿当为子作黄衫客也。”玉姬送至江头,口占五言一绝云:

有会终当别,何须为别愁。

所嗟君去日,摇落暮云秋。

百谷既别玉姬,扁舟回渡,遇风即泊,遇山即游,探访名胜,纵其所知。一日舟次阳羡,游览之际,忽见诸少年席地环坐而饮。内有一生,身衣白袷,丰神超俗,谈笑纵横,既而朗声吟曰:

春草春花处处多,无缘岂得遇青娥。

东西南北何曾定,只检名山一啸歌。

百谷暗暗诧异:此君潇洒出俗,想亦吴中名士也。乃觅幽胜之处,徘徊半晌。俄又夕阳西下,徐步归舟,则见衣白少年,亦踉跄醉归,宿于隔舫。

次日早起,肃衣冠而谒之,因问其姓氏,其人曰:“某乃吴江吕隽生也。兄长想亦吴门,扁舟同泊,获晤为快。”

百谷曰:“观兄一舟一仆,所载唯有笔砚琴樽,既挟此济胜具,必非风尘中人物,岂亦探奇觅胜而至者耶!”

隽生笑曰:“仆年才弱冠,夙负情痴,曾经设誓,不遇佳人,终身不娶。故虽放浪于山水之间,而其意实不在于山水,特借山水为媒,欲与我意中人相遇耳!岂料三年浪迹,游遍秦淮,而其所闻所见,徒作楮墨姻缘。彼所谓浣纱邂逅,执拂奇逢,嗟嗟吕生,岂能有此缘分耶!”

百谷曰:“吾闻风流佳遇,唯在乎橐中金、胸中墨,更得出群之貌。今兄于三者之间,固已兼而有之。夫天下岂患无丽人者哉!所患足迹未到,闻见未及。而或阻于关河,缘有未至。虽然,人苟有情,虽以仙妹神女,亦作梦中之偶,而况斯世真有是人耶!然吾子所谓楮墨姻缘,曾得之闻见者,可能为我述其梗概乎!”

隽生曰:“恐有遗忘,特于暇时录成一帙,而定为甲乙,各赠以诗。每于风之晨,月之夕,落寞无聊之际,则按谱可得。而有女如云,恍然在我几席间也。”

遂于笥中取谱,以付百谷。观其简首,题曰“美人定案”,及展而视之,其上书云:

一等一名,刘仲娟。吴县刘芝山之女,年方十七,许字蒋生,予于虎丘寺亲获一见。身衣淡红衫,梳妆不近时俗。娟娟楚楚,如秋浦芙蓉,随风轻扬,更有一种绰约之致。心可得而想,笔不可得而描也。三吴固我美色,恐无能出其右者,用标批首,以冠群芳。

淡红衫子绣罗裙,月貌仙标迥出尘。

岂是人间容易见,瑶池分下一枝春。

一等二名,史秋兰。予寓句容,获窥其貌,真国色也。因访其姓氏,知为史氏秋兰,即于旧岁季冬,嫁归同邑许仲梅矣!可惜,可恨。淡烟无迹,彩云无痕。我窥其貌,烟袅云轻。古所谓西子之态,文君之眉,潘氏之步步莲,都聚于史娥之一身。美既无双,允宜优等。

一见娇容意欲痴,浣纱何必羡西施。

几回自悔寻春晚,恨不相逢未嫁时。

二等一名,张媛。客有自虎林来者,备称其美。予犹未信,及读媛所作《秋闺咏》八绝,清新藻丽,格调不凡。虽未睹其貌,而已知其为美人无疑矣。惜乎桃洞花迷,徒成梦想。闻其美而求读其诗,读其诗而益信其美。天上碧桃,原非凡种;日边红杏,别长仙枝。岂风尘下士,所可得而见耶。空怀武陵之源,未泛渔郎之棹。特为拔录,以赏幽姿。

句琢琼瑶字字奇,美人心事在新诗。

独怜惊散相思梦,月在纱窗夜半时。

二等二名,贾邻秋。华亭富民贾云岩之女。予寓于白石山茶馆,值邻秋亦以游山而至。偶然一面,永作相思。美人妙处,不在姿态,而在丰韵。必如嫩柳摇烟,牡丹迎露。又如蜚鸿下翔,而有翩然逸宕之势。故窈窕之姝,见亦多矣,而丰韵绰约,实唯邻秋。所惜者,单无三寸莲耳。屈居张次,犹属苟评。

袅袅婷婷貌似仙,回鬟一笑更嫣然。

云间别后浑难遇,空抱相思向夕烟。

三等一名,杜芳。金陵女子,予友梅尔芬亲见其貌。而白门人士,亦无不共慕其美。杜姬性爱衣白,柔肤媚态,绰约自好,而绝无脂粉气。洵可谓雪里幽梅,月中芳桂也。拔居三等之首,犹觉未称厥美。

宝鸭时时热异香,淡妆因爱白罗裳。

临川未解倾城色,只把痴情说丽娘。

百谷看罢,鼓掌而笑曰:“天下之大,美色之多,岂尽于斯乎!子但知下里巴人,而未闻白雪幽兰之曲;但识蹇驽下乘,而未睹飞兔腰袅,绝足奔放之骑也。夫所谓美人者,有情,有才,有韵,三者缺一不可。而岂一端之美,足称绝色。吾尝渡江游越,遍觅芳踪。有能如昔浣纱之艳者乎?则已苎萝寂寥,香销红谢。及又命驾江汉而问,其时果有阳阿、激楚,至妙之容?而高唐之上,更有神女者乎?则已渚宫云散,遗址荒芜。于是回棹维扬,逗遛绮陌,而向之所询楚娃越艳,竟得之于青楼之内。舞侔飞燕,歌赛秦青。问其年,齿才二八;试其才,搦管能诗。虽与柳絮同飞,原逐幽兰拟洁。子如无意于美色则已,设欲得其人以谐伉俪,岂能舍彼而更问耶。”

隽生欣然而笑曰:“与君顷刻一谈,胜抵十年之读。自惭向在醉梦,今得兄长而觉。但不知女郎是何姓氏?愿速指教,即时挂帆而去矣。”

百谷曰:“此女姓郑名唤玉姬,君但至曲巷第三家红楼之下,问薛媚卿,即可见矣。”

言讫,遂修寸楮,以付隽生。隽生临行,复问曰:“愿闻兄长尊姓贵名,容当志之不朽。”百谷笑曰:“子亦知吴中有一王百谷者乎?即予是也。”

隽生惊起,再拜而谢曰:“原来就是百谷先生,久欲识荆而未果。幸于此处获晤,岂非至幸?”

遂于是日挂帆,信宿而抵广陵。问至薛媚卿家,须臾有一艳姬出见,言辞婉洽,态极温柔。隽生认为玉姬,而讶其容色欠嫩,遂从容细问。

艳姬笑曰:“妾唤媚卿。玉姬,妾之小女也。今日偶为李水部邀看牡丹,郎若要见,且俟异日。”

隽生遂与订期而别。媚卿送出前扉,屡屡回眸斜盼,而隽生心在玉姬,并不属念。翌日再往,媚卿仍以外出为辞,乃约以远期,必图一会。

及如期往叩,伫立于扉外者之久。俄见一姬,年可二十许,花妍月莹,绡衣素裳,送客及门,一拱而退。

隽生惊叹而念旧诗曰:“‘从来未睹仙姝貌,今日方知天上人’,岂意往返数次,始获侥幸一见。百谷之言信不吾诒矣。”

遂又剥啄数声,媚卿慌忙延入。不待启问,即叹息曰:“郎君直恁无缘。今早小女又被沈公子再三邀请而去。如果欲见,必须再停一晚。”

隽生愠现于容,厉声诘问曰:“卿何欺人而谬妄若此!适见送客而出者,非玉姬也耶?”媚卿笑曰:“郎误矣!此乃小女琼芳也。”隽生遂怏怏而返。私念妓家所欲,唯在货利。遂又盛其服饰,带领仆从,鸣鞭挟骑而往。又值沈宦留宿未回,隽生不胜惆怅。留诗一绝云:

备得雕鞍向锦城,鸣鞭几度听啼莺。

玉钗信杳云何处,不住思卿更恨卿。

是日傍晚,玉姬始回。正欲呼婢煮茶,忽见案头留简,哦吟至再,不觉叹曰:“此生笔无烟火,足徵佳士风流。明日若来,岂可再却!”至晨焚香设茗以待,将及亭午,隽生始至。

相见之际,玉姬佯作含羞,而迟留转盼,旖旎动人。隽生喜若遇仙,即唤从者捧过彩缯四端、玉钗一对、金簪一支、席金十两。媚卿推辞数四,而隽生坚奉不已,方肯收受。

遂又延入内房,但见雕床绣帐,玉管金箫,供设之盛,无异宦室。隽生坐定,从容笑曰:“鄙人才无半斗,而夙负情痴。所恨馆娃宫畔,空有响屟之名;杨柳台边,难觅若耶之笑。于是浪迹秦淮,泛舟桃渡,忽闻芳誉,远胜善和。遂挂峭帆,期窥玉貌。岂意渴想三秋,望云容于空谷;到门五次,携落照而回车。岂卿果尔梦留楚岫,抑以俗士而见逐乎?”

玉姬低鬟微笑曰:“妾以鄙陋之姿,偶窃一时之誉。虽在寻常俗客,犹尔难违。况君佳士,岂敢谬辞耶!”

隽生曰:“既获展觌花容,已解满怀郁结。但鄙人之意,愿作轻罗以着细腰,愿为明镜而分娇面。窃不自揣,欲效蛱蝶鸳鸯之耦,未识卿卿亦肯见许乎?”

玉姬低首不答,但微微含笑而已。既而邀至中堂,就席斟玉液于琼卮,焚异香于宝鼎。八珍毕具,筝管横陈。玉姬娇喉婉转,徐徐低唱。媚卿按板,时以玉箫和曲。

将到半酣,复以果榼设于卧房,使与玉姬对酌。隽生乃抱置膝上,只以一杯合饮,而腻亲云鬓,香接唇脂。俄而月上半窗,银烛再换。则已兰汤具沐,绣被熏香,而侍婢连催,即赴行云之梦矣。

次日晓妆毕后,拂拭罗襦,先向佛前展礼,则见正南庑下,供奉大士像一幅,而左右粉壁粘贴诗笺,乃玉姬所作《咏怀》并《秋恨诗》。一律楷书端劲,亦即玉姬亲笔也。其《咏怀》云:

悔杀当年误落尘,近来清梦佛为亲。

药王有意偏怜我,神女无心惜晓春。

云散珠帘聊伴月,花窥绮席倦依人。

舞衣纨扇多抛却,欲侣山头姑射神。

又观其《秋恨》云:

晚妆初理鬓蓬松,徙倚瑶阶迟便鸿。

幽怨直随云雾合,泪珠时逐露华蒙。

孤身欲避将圆月,病骨难禁落叶风。

此夜凄凉人不见,倚栏吹入笛声中。

隽生曰:“细观佳什,卿卿将欲参景中之禅,而以香台作伴耶。窃恐才貌两艳,人间所膻。风流绮障,岂能解脱。”

玉姬曰:“妾因命薄,堕落风尘。虽以金缕为衣,玉浆作馔,而非性之所乐也。故特乞怜于大士慈悲,速为超拔耳。”

隽生揣其意诚,乃于箧中取出百谷寸楮以付。玉姬启而视之,其书曰:

江头别后,便作山水间人。峭帆挂风,随流而去。但遇幽邃之外,即命暂憩,忽不觉其身在扬羡之张公洞边也。于时明月在窗,末风起。而江畔李花清淡,仿佛如见玉卿面孔。恨无长房缩地法,即接幽谈,徒令王生扣舷长息耳。

临别云云,时刻在念。岂料于无意中,邂逅隽生吕子,才情双丽,诚佳公子也。即以卿卿为托,渠便首肯,不日渡江相访。谅卿胸藏犀火,自能识鉴,毋俟予之谆谆细赘也。但事关终身,亟宜斟酌,若使异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则王生虽有茅山道士药,亦无能为尔再驻朱颜。唯卿念之,一笑。

玉姬看毕,连声叹息曰:“王君用情若此,真侠丈夫也。但郎来时,何不即以此书付过,而迟至今日耶?”

隽生曰:“药师既负奇姿,红拂岂无慧眼,又何俟王生一函哉。但侬非荡子,岂恋青楼;卿若能如沾泥柳絮,不复随风。我便以金屋藏娇,愿言偕老,未识卿卿亦肯属意于斯乎?”

玉姬泣下沾衣,低低对曰:“朝歌夜舞,送故迎新,岂妾之意哉?妾之矢志从良,已非一日。顾有情者,未必有才;有才者,未必有貌。所以蹉跎岁月,莫既斯怀。今郎以艺苑名儒,吴江望族,既不惜青云之步,下践平康;岂独无爱才之心,托侍巾栉。唯郎一决,即赐幽盟。”

遂携手步出阶除,叩苍设誓,引喻山河,指诚日月。

岂料婉娈相得,荏苒半年,媚卿之意渐衰,橐中之金已尽。

一夕灯下,玉姬泣谓隽生曰:“郎之家事果系温饱,何不亟为裁决,谋妾而归。奚乃逗留于此,迟迟不果,致使囊橐垂空,吾母渐生厌薄,事或不谐,为之奈何?”

隽生笑曰:“吾意岂不如此,但甫至汝家,即发此举,讵唯尔母不肯允服,我亦难于启齿。今既迟留数月,箧中三百余金业已费尽矣。然后徐以此事恳之,纵使尔母万分不允,谅亦无辞可以拒我。况尔母之有卿,犹至宝也。我若挥金骤举,彼必索至千万,使我何以应之。今既见我囊箧萧然,家远途穷,莫能措贷,则心轻索而谬相侮弄。我乃就其意以图成,将不易于反掌耶。”

于是微露其款曲,媚卿绝无允意。及言之至再,始曰:“若欲玉儿,必以三百金偿我,然须五日之内,否则决不谐也。”

盖媚卿果以隽生资斧已竭,谅五日间决难措备,故以此言戏之。

玉姬亦踌躇叹息曰:“事不谐矣!”隽生笑曰:“畴昔曾对卿言,果尔不出所料。岂知本郡刺史李公,予叔中石公之同年也。予幼时曾获一面,今当投刺往谒,而托以他事告贷。料公谊难却,我则指日可以妥就,卿何虑焉。”

遂持柬往拜,李公欣然留入内衙。隽生曰:“侄以家叔宦晋,往候而归。岂意中途被寇,仆马丧尽,故虽毕诚晋谒,实欲称贷于年伯。俟抵舍之后,即当璧上。”

公笑曰:“郎君心事,老夫知之已久。何必谬言省叔被难,将无闻箫于二十四桥,而为玉人作缠头之费耶!”

隽生赧然曰:“年伯何自而知之?”公曰:“昨王百谷先生曾有书来,备云贤侄有此佳遇,嘱托老夫相助,但不知应费几何?”曰:“三百足矣。”公即移徼江都县,支取俸银,以贷隽生。

媚卿哭曰:“妾以一生心力,教会玉儿歌舞。虽三千金,我亦不允,况此三百乎?”

正在推阻未决,忽值李公回拜,媚卿伏地恳求,公叱曰:“三百之数,出自尔口,何得悔赖?况才子佳人,正应作配,汝岂能挽冰质而就之泥途耶!”

既而玉姬将别,媚卿复牵衣而哭曰:“汝何忍心即去,独不念我数载之情乎?”

玉姬曰:“蒙尔抚诲之恩,岂不知感。但自三年以来,所得已有两千余金,亦足以偿汝之德矣!况汝尚有琼姊作伴,又何必絮絮为?”遂不顾而行。

至苏,往谢百谷,百谷笑曰:“我当日许子必作黄衫客,今果如何?异日贤夫妇唱和佳章,幸勿吝时时惠我。”

玉姬亦笑曰:“感诵明德,尚当焚香虔祝,奚啻笔墨可以裁谢耶!”

其后隽生以拔贡进京,选授教谕,历仕至潮阳通判,与玉姬同卒于官署。

卷十二

宋琬

烟水散人曰:余谓天下事奇奇怪怪,颠倒莫测,皆生于慧心之女、弄文之士。假使男愚妇劣,彼此痴痴,聋瞽相向,何至酿出许多异祸奇缘,流播宇内,以作风流公案。

然而文士之胆,不如女子更险;文士之心,不如女子更巧。唯其心巧,所以有玉燕钗之遗,是亦韩夫人御沟题叶之余意也;唯其胆险,所以黑夜私奔,是即卓氏琴台之故步也。

同类推荐
  • 你幸福就好

    你幸福就好

    明明这一切都和我没关系,至于你是谁,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是我还是一遍又一遍的看你们的幸福,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心痛,那种心痛是真的很难过……
  • 西风烈

    西风烈

    《西风烈》取材于真实的贵州“四大名捕”追逃故事。全书分为故事卷、纪实卷和艺术卷。故事卷主要讲述四位身怀绝技的西部警察深入戈壁无人区千里缉凶。张宁爱上老板娘孙静时,她曾半开玩笑说:“拿钱来证明你的爱”。张宁真就去了——打黑拳、被骗,作杀手、行凶——像个笨蛋一样爱她。随后,二人成了亡命鸳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直藏匿到漠北无人区。
  • 终须梦

    终须梦

    《终须梦》四卷十八回,卷首目录题“弥坚堂主人编次”,内封右栏署“步月主人订”。弥堂主人的姓名履历均不详,步月主人亦未详为何人。《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此书归入乾隆、嘉庆间才子佳人类小说。描写主人公康梦鹤与平娘历经坎坷终修成后果的感情纠葛。
  •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位被史书记载下了姓名的和亲公主。她出生那年父亲江都王因为谋反而自杀,四岁时被叔叔广陵王刘胥寻到而收养,十六岁远嫁西域,二十岁便忧郁而死。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谈到细君公主也无非是于国的贡献罢了,而我则想通过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记载,祭奠这位可怜的公主。
  • 惘然记

    惘然记

    《惘然纪》由一个个短篇小说组成,以爱情故事为主,贴近生活,令人对爱情充满感悟与遐想,是值得阅读的精品爱情小说集。
热门推荐
  •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用骈体文写成的,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但是书中的很多典章故事今日看来已经不为大家所熟悉,我参考了几十种相关书籍,编成了这本书,希望大家能读一读,取其精华,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的好东西。谢谢大家!
  • 一潜成瘾:帝少,请轻撩

    一潜成瘾:帝少,请轻撩

    【重生】第一眼见到那个男人,秦芷的第一想法就是——上了他!!上完之后呢?回答,肯定是要给钱啊。不然这不就等于吃霸王餐了。第二次见到他。帝夜冥:“帮我回忆回忆五年前的那一夜如何?”秦芷:“电视剧里要想起以前的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车撞一次,我可以帮你,一次不够再来一次。”帝夜冥:“哦?一夜我可以七次,试吗?”
  • 洪荒混元界主

    洪荒混元界主

    盘古开天化万物,天地胎膜演混元。洪荒宇宙吾执掌,天道玄功证永恒。天地胎膜结合青天躯体孕育混元,先天执掌天地业位:九天至穹无上太初太虚至尊至上至高青天混元帝尊。PS:本文飞穿越洪荒流
  • 小刁妃,本宫是老大

    小刁妃,本宫是老大

    哎呦卧槽,这是个什么破地方。什么?灵力?废物?神兽?我吐你们一脸你们信不?妈蛋。欺负她新来的啊。靠,本宫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天才。什么是灵力。人界初见,她一眼就看上他了。誓要把他拐回家。什么?妖孽的保镖不同意?嫌弃她没灵根?哎呦我去,我这暴脾气啊。后来。灵根?神兽?灵草?本宫的灵根貌似是全系来着。神兽貌似都是倒贴的。至于灵草么,本宫的镯子空间里简直不要太多了。〔前方高能预警。妖孽多多。〕
  • 天芒记

    天芒记

    天降天芒,懵懂少年,漫长修炼,逐步解开天芒的奥秘。亘古时期,大燕王朝,多少英雄岁月,铁骨铮铮。群王世家,几辈大业。潜伏数年。古云,正统血脉。修仙之路路漫漫。在权位与长生,在享受与寂寥,看他如何行遍漫漫人生路。修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步步成长,在休闲与勤奋中修仙,那才是一种情怀....修仙世界危机重重。人心不可测。苦难的锻炼。挫折的考验。折戟沉沙,又获奇遇。传统仙侠,风云再起,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触摸我们望向那长生大门。上古遗族,海外真的遍地宝藏吗?老屋还你一个原始原本的仙侠世界,百态尽掌握之中。
  • 幻世玄皇

    幻世玄皇

    龙无影,易无形,千年修道,怎及一夜成魔?仙,魔,龙,道,究竟哪里才是他的归宿?中原武林,群雄并起,各领风骚几百年,他又如何异军突起,力挽狂澜?侠之大者,唯有武圣。
  • 曾乐乐的幸福时光

    曾乐乐的幸福时光

    如果认定这样的地久天长,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时光。
  • 江山策:和亲公主

    江山策:和亲公主

    蛮荒人兵压燕国都城,要求迎娶燕国公主。大公主守孝于皇陵,三公主尚未及筓,唯有二公主洛烟姬可远嫁于之。但二公主早已心系于人,怎可嫁?帝王冷笑,无情道:册封凤羽公主,远嫁蛮荒!终究,是携手亡天涯,任凭京都破。还是他孤苦一世,道:汝所惜之,不过这世间人。。。出生帝王家,吾命仅在君王下。浪迹于天涯,道尽一生一世话。双人共白头,携手共度奈何桥这个选择,由公主来抉择。
  • 诛贼

    诛贼

    从偏远乡下走来的懵懂少年,无形中卷入一场惊天的布局,是续写一段悲壮史诗还是泯然在芸芸众生之中?且看他如何取舍!谁人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乎?新人新作,邀君共赏。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