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04

第4章 引言(1)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是一个职业政治家,从1952年到1972年,他是除1964年以外每次美国大选的共和党总统或副总统候选人。从1948年进入国会到1994年去世,尼克松曾64次作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而成为舆论的焦点。尼克松既有辉煌的业绩,也有突出的污点,既有鲜明的特色,也有神秘的个性。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作为跨越整个冷战时期的政治人物,以及美国最具争议的总统,尼克松成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热衷研究的对象。

一、尼克松及其对华政策的研究状况

美国的尼克松研究在尼克松入主白宫时就已经开始了,30多年来,尼克松研究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在20世纪的整个70年代,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因“水门事件”的缘故,大多数的文章和著作对尼克松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到80年代上半期,关于尼克松及其政策的研究增多,有褒有贬,争议颇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尼克松研究进入了繁盛时期,不仅涉及尼克松政府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尼克松进行了重新评价。

在尼克松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已经有了不少关于尼克松的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写作主要出于党派动机。如加里·艾伦认为尼克松既不属于自由派,也不属于保守派,既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温和主义者”,尽管他有时似乎两者都是,但其实,他“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①。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 D.诺瓦克认为早期的尼克松政府一无是处,许多承诺完全是口惠而实不至。其经济政策如同儿戏,他的税收改革、改善低收入者状况、维护消费者利益及环境保护的成效甚微,而外交政策也仅仅是“极端的个人外交”②。尽管如此,在尼克松第一任期的末期,已有学者肯定他的外交政策,如罗伯特. E.奥斯古德认为尼克松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经过调整的外交政策,重新定义了国际关系秩序的概念,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大国政治和遏制国际共产主义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朝着相对合理和稳定的结构发展③。亨利·布兰登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强调尼克松在外交上的退却战略意味着撤回美国过于膨胀的海外承诺,对美国的安全是有利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应该“管好家里、家外的财产”④。同时,他也指出,尼克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既想结束越南战争,又不想失掉体面,既想抑制通货膨胀,又不想施以猛药,既承认改革需要激烈措施,又不想迈出大步,想平息国内的暴力,用新现实主义引导公众恢复理性,却苦无良方⑤。小艾伦. M.琼斯则视尼克松第一任期中最惊人的事件为“明确建立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接触和进行了一系列对苏协定的谈判”①。

①Gary Allen,Richard Nix0n:The Man Behind the Mask(Belmont,Mass.:Western Islands,1971),引文自p.51。

②Rowland Evans Jr.,and Robert D. Novak,Nix0n in the White H0use:The Frustrati0n 0f P0wer(New York:Random House,1971),pp.176 -242.

③Robert E. Osgood,Retreat Fr0m Empire?The First Nix0n Administrati0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pp. 1 -28,引文自p.4。

④Henry Brandon,The Retreat 0f American P0wer(New York:Doubleday,1973),引文自前言。

⑤Brandon,The Retreat 0f American P0wer,pp. 13 -14.

因“水门事件”辞职以后,尼克松备受责难。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披露了尼克松在白宫最后日子的细节②。西奥多. H.怀特的看法代表了当时广为流行的观点,即“水门事件”是尼克松精心策划,企图不惜一切,包括使用合法与违法的手段,赢得1972年连任的阴谋。他们认为,尼克松既欺骗了公众,也欺骗了他的助手们。“水门事件”被描述为“真正的犯罪”、“可怕的行为”、“美国的悲剧”等,这些舆论完全抵消了尼克松任期内的一切成绩③。尽管尼克松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为自己辩护,基辛格也陆续发表了他的回忆录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在这种舆论形式下,尼克松研究不可能正常地进行下去。

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A.詹姆斯·赖克利的研究首先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他认为保守主义传统对尼克松政府的外交、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形成有作用,也考察了尼克松的政敌、个人野心、党派因素、经济利益的动机,以及国内和国际的问题与挑战对尼克松各项政策的影响。他认为尼克松自1946年进入政坛起,就是一个现代保守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④。但更多的研究出现在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尼克松研究倾向于给予尼克松总统和他的外交政策肯定评价。弗朗兹·舒尔曼研究了尼克松的内外政策,称之为“伟大的设想”,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如美苏关系缓和、对华关系的突破、冷却战时经济,以及完成了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立法。尼克松的外交行动是“创新的、大胆的,甚至是激进的”。他的国内政策对大公司、大财团有利,但也没有损害到穷人的利益①。

①Allan M.Jones,Jr.,ed.,US F0rei n P0licy in a Chan in W0rld:The Nix0n Administrati0n,1969 -1973(New York:David Mckay,1973),p.27.

②Bob Woodward and Carl Bernstein,The Final Days(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76).

③Theodore H. White,Breach 0f Faith:The Fall 0f Richard Nix0n(New York:Atheneum Publishers,1975).

④A.James Reichley,C0nservatives in an A e 0f Chan e:The Nix0n and F0rd Administrati0ns(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1).

1987年11月19—21日,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举办了它的第六次“现代美国总统研究”会议,对尼克松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不仅是首次专门研究尼克松的会议,也是此项会议第一次对仍然在世的美国总统的研讨会。会议的目的是要在尼克松离任13年后,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研究尼克松。会上提出了有关尼克松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各种观点,会后的研究愈加深入,最终三卷的论文集涉及了尼克松政府的几乎每个方面②。有学者对尼克松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赫伯特. S.帕默特评价尼克松是战后时期在美国及世界上都“占支配地位的政治人物”③。利昂·弗里德曼认为尼克松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政府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尼克松的影响是如此之广,以至于“我们可以称之为尼克松时代”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20年后,应该给予其公正的评价,如琼·霍夫所说,自从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以来,整整一代人已经长大,尘埃已经落定,情绪应该冷静,而故事的主角是已经80岁的老人,“水门事件”再也不能成为涵盖一切的借口,历史学家必须为下一个世纪的美国教科书提出合理解释,纠正早应该纠正的谬误⑤。

①Franz Schurmann,The F0rei n P0licy 0f Richard Nix0n:The Grand Desi 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引文自p.3。

②Leon Friedman and William F. Levantrosser,ed.,Richard Nix0n:P0litician,President,Administrat0r(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1);Water ate and Afterward:The Le acy 0f Richard M. Nix0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2);C0ld War Patri0t and Statesman:Richard Nix0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3).

③Friedman,Water ate and Afterward,p.243.

④Friedman,C0ld War Patri0t and Statesman,引文自前言。

⑤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New York:Basic Books,1994),pp.1 -2.

在这期间,一大批有关尼克松及其外交政策的研究出现在他的传记和其他学术著作中。琼·霍夫将尼克松政府的北约政策看成是美苏关系缓和的核心,并混合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名字,命名为“尼辛格主义”(Nixingerism)①。理查德. C.桑顿认为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可以描述为“新战略动力学”,它使美国“从进攻性、暴露性的遏制战略转移为更安全的战略”。他虽然强调基辛格在建立国际新秩序过程中的作用,但认为尼克松是主要的领导者②。这时,一些过去曾有“反尼克松偏见”的人也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如乔纳森·艾特肯感到当他越接近尼克松,就越相信尼克松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并会对今后美国产生影响。因此,他自己“逆美国舆论潮流而上”,希望写出一部全面而公正的尼克松传记③。汤姆·威克的著作《我们中的一分子:理查德·尼克松和美国梦》也是想要揭示一个“真实的尼克松”,而不是大多数美国人想像的那个尼克松,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几乎没有美国人能够抛开“水门事件”来看待尼克松④。

进入90年代,几乎每年都有研究尼克松的著作,不仅来自美国,也来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尼克松研究在他去世的1994年达到顶峰。在他去世前后,美国主要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有关尼克松的评论文章,其中不少都已改变了过去贬抑的论调。这种舆论也反映到尼克松研究中,美国史学界出现了对尼克松的再评价,这自然少不了对“水门事件”的重新认识,同时,对他内政、外交及个性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新成果。在90年代的尼克松研究中,推动重新评价尼克松的主要是一批年轻的历史学家,他们没有尼克松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们无法摆脱的越战情结和“水门”阴影,更敢于向传统挑战,做出新的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尼克松及其政策。

①Hoff-Wilson,Joan.“‘Nixingerism’,NATO,and Détente”,Dipl0matic Hist0ry,13(Fall 1989):pp.501 -525.

②Richard C. Thornton,The Nix0n-Kissin er Years:Reshapin America"s F0rei n P0licy(New York:Paragon House,1989),引文自前言。

③Jonathan Aitken,Nix0n:A Life(Washington,D. C.:Regnery Publishing,Inc,1993),引文自p.6。

④Tom Wicker,One 0f Us:Richard Nix0n and American Dream(New York:Random House,1991).

一直以来,基于“水门事件”的一种说法是:尼克松是“美国的法西斯,一个不为宪法精神所容的人。如果不阻止他,美国的制度将会被毁灭”①。对于这个问题,90年代的研究者们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水门事件”并不是应该弹劾的大事,即使尼克松继续留在白宫,美国宪法也不会因此受到威胁,而如果不辞职的话,他将会有更大的外交成就。约翰·罗伯特·格林指出,新近得到的档案材料显示,“水门事件”“远不是尼克松的白宫有计划地攻击其对手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琼·霍夫认为“水门事件”是冷战在美国政治和社会中的反映,她感到,“尽管有‘水门事件’,尼克松的名字仍然支配着公众意识,这在本世纪的美国总统中是屈指可数的”,“‘水门事件’断送了尼克松的政治生涯,却没有影响到他的国际声誉”,“真正的悲剧在于举国共讨‘水门事件’不可能界定尼克松的历史地位,从而判定他到底是现代美国总统中最好的,还是最坏的一位”③。

在国内政策方面,研究者们认为他在环保、福利等政策上的突破并不逊色于他的外交政策。琼·霍夫认为尼克松在白宫的2 027天,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以往首先是“水门事件”,其次是对外政策,最后是国内政策,但实际上,这个顺序应该完全颠倒过来④。

①Bruce Kuklick,The G00d Ruler:Fr0m Herbert H00ver t0 Richard Nix0n(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8),引文自p.166。

②John Robert Greene,The Limits 0f P0wer:The Nix0n and F0rd Administrati0n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2),p.128.

③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pp.277 -300,引文自p.2,p.9。

④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p.8,pp.17 -114.

同类推荐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组织》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总统之一,在中美关系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尼克松的研究,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政界对国际政治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并从中追寻到20世纪美国最具争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尼克松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
热门推荐
  • Little Lord Fauntleroy

    Little Lord Fauntler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异世界主人

    重生之异世界主人

    我生下来母亲就死了,父亲也把我抛弃了。后来有一户人家收养了我,我长大以后就成了一名科学家,我一直在研究生化人,我在第二年创造出了一个生化人,可是我的实验失败了,他不但力大无穷,还把我给打败,我还成了他的仆人,不过······
  • 若爱你不得

    若爱你不得

    从小身世坎坷的陈晓潇,懵懵懂懂的长到了十六岁。在这一年,她遇到了陈白、张筱倩、王文龙、林和月、黄亮等一帮朋友。在这一年里心里的花朵开始发芽,青春的悸动指引着她伸出触角摸索着寻求爱情。一个是她在危险海域里航行的指向灯,她想爱,却爱不得。一个是她平凡生命里闪耀的启明星,她被吸引,却从此满身荆棘。她在那雨夜里被伤得浑身都痛,心里却还惦记着那句“有我在”。她曾经也对爱情怀有赤子之心,因着那一句宠溺的“傻瓜”。所有的一切都朝着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走去,她会面对怎样的未来?她发出的爱的讯号,会被吞噬在无尽的深海吗?(虐恋、禁忌)
  • 少爷恋上女神偷

    少爷恋上女神偷

    双重性格神偷元初颖,遇上玩世不恭大少爷欧阳唯枫,火星撞地球!他们会产生怎样的情愫呢?
  • 纨绔世子的特工妃

    纨绔世子的特工妃

    她是现代的死神特工却因为一场车祸灵魂穿越来到异世。先有庶姐庶妹先后来找麻烦,后有皇子来退婚。冰月表示,这些小角色她根本不想理,因为这些小把戏实在是太幼稚。可是老天,你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呀,为什么派那么腹黑,纨绔又高冷的男人来到我身边这简直就是虐待我呀,我哪惹到你了。两个月以后,他们就要结婚了,大家都急忙的在筹备婚礼,可是一个不速之客回来了,回来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要抢走这个男人……凌逸得知她死去的消息后,很愤怒,但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能到古代的机会,一个月以后带着她的妹妹来到古代,却看到她被人背叛,那伤心欲绝的表情,让凌逸无比心痛。他决定要替她报仇……四年后,四人回来了。她们会怎样报复……
  • 恶魔之歌

    恶魔之歌

    亚兰蒂斯流传着一篇诗歌,歌颂着一位恶魔。
  • EXO请给我拥抱

    EXO请给我拥抱

    区妍叶寻找着,寻找那个最温暖的拥抱,那个拥抱对她来说是安心的...
  • 萌学园之续集之圣光公主

    萌学园之续集之圣光公主

    王雪婷是一个四叶草,她为了王俊凯,来到了重庆,她喜欢王俊凯,小凯也喜欢她,没想到她的闺蜜为了得到王俊凯,竟然不顾多年情义伤害他,王雪婷和王俊凯的爱情故事将会怎么样?
  • 神话之末日

    神话之末日

    末日来了,世界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神话,传奇人物,恶魔,妖神的世界,我们一一熟知的人物登场!在这个需要希望的世界,大圣再度归来!
  • 跨界邪修

    跨界邪修

    他是个金融大亨,还是金融大亨里最好的作家。他是个顶尖作家,还是作家之中最好的歌手。他是个国际歌星,还是歌星之中最好的编剧。他是个著名编剧,还是编剧之中最好的演员。他是个著名演员,还是演员之中最好的导演。他是个著名导演,还是导演之中最好的运动员。他是黎振轩,一个跨界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