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04

第4章 引言(1)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是一个职业政治家,从1952年到1972年,他是除1964年以外每次美国大选的共和党总统或副总统候选人。从1948年进入国会到1994年去世,尼克松曾64次作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而成为舆论的焦点。尼克松既有辉煌的业绩,也有突出的污点,既有鲜明的特色,也有神秘的个性。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作为跨越整个冷战时期的政治人物,以及美国最具争议的总统,尼克松成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热衷研究的对象。

一、尼克松及其对华政策的研究状况

美国的尼克松研究在尼克松入主白宫时就已经开始了,30多年来,尼克松研究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在20世纪的整个70年代,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因“水门事件”的缘故,大多数的文章和著作对尼克松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到80年代上半期,关于尼克松及其政策的研究增多,有褒有贬,争议颇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尼克松研究进入了繁盛时期,不仅涉及尼克松政府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尼克松进行了重新评价。

在尼克松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已经有了不少关于尼克松的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写作主要出于党派动机。如加里·艾伦认为尼克松既不属于自由派,也不属于保守派,既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温和主义者”,尽管他有时似乎两者都是,但其实,他“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①。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 D.诺瓦克认为早期的尼克松政府一无是处,许多承诺完全是口惠而实不至。其经济政策如同儿戏,他的税收改革、改善低收入者状况、维护消费者利益及环境保护的成效甚微,而外交政策也仅仅是“极端的个人外交”②。尽管如此,在尼克松第一任期的末期,已有学者肯定他的外交政策,如罗伯特. E.奥斯古德认为尼克松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经过调整的外交政策,重新定义了国际关系秩序的概念,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大国政治和遏制国际共产主义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朝着相对合理和稳定的结构发展③。亨利·布兰登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强调尼克松在外交上的退却战略意味着撤回美国过于膨胀的海外承诺,对美国的安全是有利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应该“管好家里、家外的财产”④。同时,他也指出,尼克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既想结束越南战争,又不想失掉体面,既想抑制通货膨胀,又不想施以猛药,既承认改革需要激烈措施,又不想迈出大步,想平息国内的暴力,用新现实主义引导公众恢复理性,却苦无良方⑤。小艾伦. M.琼斯则视尼克松第一任期中最惊人的事件为“明确建立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接触和进行了一系列对苏协定的谈判”①。

①Gary Allen,Richard Nix0n:The Man Behind the Mask(Belmont,Mass.:Western Islands,1971),引文自p.51。

②Rowland Evans Jr.,and Robert D. Novak,Nix0n in the White H0use:The Frustrati0n 0f P0wer(New York:Random House,1971),pp.176 -242.

③Robert E. Osgood,Retreat Fr0m Empire?The First Nix0n Administrati0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pp. 1 -28,引文自p.4。

④Henry Brandon,The Retreat 0f American P0wer(New York:Doubleday,1973),引文自前言。

⑤Brandon,The Retreat 0f American P0wer,pp. 13 -14.

因“水门事件”辞职以后,尼克松备受责难。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披露了尼克松在白宫最后日子的细节②。西奥多. H.怀特的看法代表了当时广为流行的观点,即“水门事件”是尼克松精心策划,企图不惜一切,包括使用合法与违法的手段,赢得1972年连任的阴谋。他们认为,尼克松既欺骗了公众,也欺骗了他的助手们。“水门事件”被描述为“真正的犯罪”、“可怕的行为”、“美国的悲剧”等,这些舆论完全抵消了尼克松任期内的一切成绩③。尽管尼克松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为自己辩护,基辛格也陆续发表了他的回忆录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在这种舆论形式下,尼克松研究不可能正常地进行下去。

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A.詹姆斯·赖克利的研究首先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他认为保守主义传统对尼克松政府的外交、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形成有作用,也考察了尼克松的政敌、个人野心、党派因素、经济利益的动机,以及国内和国际的问题与挑战对尼克松各项政策的影响。他认为尼克松自1946年进入政坛起,就是一个现代保守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④。但更多的研究出现在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尼克松研究倾向于给予尼克松总统和他的外交政策肯定评价。弗朗兹·舒尔曼研究了尼克松的内外政策,称之为“伟大的设想”,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如美苏关系缓和、对华关系的突破、冷却战时经济,以及完成了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立法。尼克松的外交行动是“创新的、大胆的,甚至是激进的”。他的国内政策对大公司、大财团有利,但也没有损害到穷人的利益①。

①Allan M.Jones,Jr.,ed.,US F0rei n P0licy in a Chan in W0rld:The Nix0n Administrati0n,1969 -1973(New York:David Mckay,1973),p.27.

②Bob Woodward and Carl Bernstein,The Final Days(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76).

③Theodore H. White,Breach 0f Faith:The Fall 0f Richard Nix0n(New York:Atheneum Publishers,1975).

④A.James Reichley,C0nservatives in an A e 0f Chan e:The Nix0n and F0rd Administrati0ns(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1).

1987年11月19—21日,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举办了它的第六次“现代美国总统研究”会议,对尼克松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不仅是首次专门研究尼克松的会议,也是此项会议第一次对仍然在世的美国总统的研讨会。会议的目的是要在尼克松离任13年后,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研究尼克松。会上提出了有关尼克松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各种观点,会后的研究愈加深入,最终三卷的论文集涉及了尼克松政府的几乎每个方面②。有学者对尼克松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赫伯特. S.帕默特评价尼克松是战后时期在美国及世界上都“占支配地位的政治人物”③。利昂·弗里德曼认为尼克松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政府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尼克松的影响是如此之广,以至于“我们可以称之为尼克松时代”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20年后,应该给予其公正的评价,如琼·霍夫所说,自从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以来,整整一代人已经长大,尘埃已经落定,情绪应该冷静,而故事的主角是已经80岁的老人,“水门事件”再也不能成为涵盖一切的借口,历史学家必须为下一个世纪的美国教科书提出合理解释,纠正早应该纠正的谬误⑤。

①Franz Schurmann,The F0rei n P0licy 0f Richard Nix0n:The Grand Desi 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引文自p.3。

②Leon Friedman and William F. Levantrosser,ed.,Richard Nix0n:P0litician,President,Administrat0r(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1);Water ate and Afterward:The Le acy 0f Richard M. Nix0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2);C0ld War Patri0t and Statesman:Richard Nix0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93).

③Friedman,Water ate and Afterward,p.243.

④Friedman,C0ld War Patri0t and Statesman,引文自前言。

⑤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New York:Basic Books,1994),pp.1 -2.

在这期间,一大批有关尼克松及其外交政策的研究出现在他的传记和其他学术著作中。琼·霍夫将尼克松政府的北约政策看成是美苏关系缓和的核心,并混合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名字,命名为“尼辛格主义”(Nixingerism)①。理查德. C.桑顿认为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可以描述为“新战略动力学”,它使美国“从进攻性、暴露性的遏制战略转移为更安全的战略”。他虽然强调基辛格在建立国际新秩序过程中的作用,但认为尼克松是主要的领导者②。这时,一些过去曾有“反尼克松偏见”的人也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如乔纳森·艾特肯感到当他越接近尼克松,就越相信尼克松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并会对今后美国产生影响。因此,他自己“逆美国舆论潮流而上”,希望写出一部全面而公正的尼克松传记③。汤姆·威克的著作《我们中的一分子:理查德·尼克松和美国梦》也是想要揭示一个“真实的尼克松”,而不是大多数美国人想像的那个尼克松,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几乎没有美国人能够抛开“水门事件”来看待尼克松④。

进入90年代,几乎每年都有研究尼克松的著作,不仅来自美国,也来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尼克松研究在他去世的1994年达到顶峰。在他去世前后,美国主要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有关尼克松的评论文章,其中不少都已改变了过去贬抑的论调。这种舆论也反映到尼克松研究中,美国史学界出现了对尼克松的再评价,这自然少不了对“水门事件”的重新认识,同时,对他内政、外交及个性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新成果。在90年代的尼克松研究中,推动重新评价尼克松的主要是一批年轻的历史学家,他们没有尼克松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们无法摆脱的越战情结和“水门”阴影,更敢于向传统挑战,做出新的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尼克松及其政策。

①Hoff-Wilson,Joan.“‘Nixingerism’,NATO,and Détente”,Dipl0matic Hist0ry,13(Fall 1989):pp.501 -525.

②Richard C. Thornton,The Nix0n-Kissin er Years:Reshapin America"s F0rei n P0licy(New York:Paragon House,1989),引文自前言。

③Jonathan Aitken,Nix0n:A Life(Washington,D. C.:Regnery Publishing,Inc,1993),引文自p.6。

④Tom Wicker,One 0f Us:Richard Nix0n and American Dream(New York:Random House,1991).

一直以来,基于“水门事件”的一种说法是:尼克松是“美国的法西斯,一个不为宪法精神所容的人。如果不阻止他,美国的制度将会被毁灭”①。对于这个问题,90年代的研究者们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水门事件”并不是应该弹劾的大事,即使尼克松继续留在白宫,美国宪法也不会因此受到威胁,而如果不辞职的话,他将会有更大的外交成就。约翰·罗伯特·格林指出,新近得到的档案材料显示,“水门事件”“远不是尼克松的白宫有计划地攻击其对手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琼·霍夫认为“水门事件”是冷战在美国政治和社会中的反映,她感到,“尽管有‘水门事件’,尼克松的名字仍然支配着公众意识,这在本世纪的美国总统中是屈指可数的”,“‘水门事件’断送了尼克松的政治生涯,却没有影响到他的国际声誉”,“真正的悲剧在于举国共讨‘水门事件’不可能界定尼克松的历史地位,从而判定他到底是现代美国总统中最好的,还是最坏的一位”③。

在国内政策方面,研究者们认为他在环保、福利等政策上的突破并不逊色于他的外交政策。琼·霍夫认为尼克松在白宫的2 027天,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以往首先是“水门事件”,其次是对外政策,最后是国内政策,但实际上,这个顺序应该完全颠倒过来④。

①Bruce Kuklick,The G00d Ruler:Fr0m Herbert H00ver t0 Richard Nix0n(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8),引文自p.166。

②John Robert Greene,The Limits 0f P0wer:The Nix0n and F0rd Administrati0n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2),p.128.

③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pp.277 -300,引文自p.2,p.9。

④Joan Hoff-Wilson,Nix0n Rec0nsidered,p.8,pp.17 -114.

同类推荐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热门推荐
  • 你我不老青春不死

    你我不老青春不死

    十年前的相遇,在那一刻已经有了许些琢磨不透的情愫,然而,再相见,却是沧海两茫茫,谁也不记得谁。岁月无曾离去,只是我已不再爱你。——————葛佳然幸好遇见,幸好记得,幸好没有错过你。——————赵暮希若是一切能够重来,说什么我也不会放下你。——————许嘉桦
  • 阴兵借道

    阴兵借道

    我出生的时候被鬼算计,左眼血流如注这是诅咒,也是机缘,从此,跟随师父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道术江湖。茅山僵尸四海名扬,龙虎符箓天下无双,五行遁术世间罕见……而我,一力降十会,十二手印窥破天机。阴兵借道,百鬼夜行,僵尸吐珠……这些事情,都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 青春就爱狂

    青春就爱狂

    14岁,是一个繁花似锦,朝气蓬勃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我们想狂就狂,想疯就疯!学霸与捣蛋鬼们的大战一触即发,笑容与泪水的洗礼,你们准备接招了吗?
  •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她,是如猫一样、柔媚智慧的女子,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车祸导致她香消玉殒。睁眼醒来,却到了架空王朝,一次一次的被陷害、被刺杀,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国安局特工绝地反击,看她如何躲避追杀、戏弄美男、破解阴谋、平定江山、笑看江湖……番外文案(古言情读者群:470362398,欢迎入群。)一场太空意外,她遇上了万众瞩目的他们,不知是倒霉的开始还是倾世纠缠的命运折磨她拼命逃离,他们拼命追逐他说:这一世我先找到了你,必不会再退让半分他望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她投入了“他”的怀抱,心痛欲裂:上一世,他伤了她,这一世就换他来守护她吧。迷离的身世,诡异的时空,将会带着他们和她走向怎样的人生?
  • 圣魂缔造传说

    圣魂缔造传说

    梁傲龙——前世为本源之圣!掌控整个空间生死存灭之能和空间之力,而不知原因的转生后,他,因为一次很不爽的穿越,得到了接触天道的机会,最终体内圣魂的觉醒让他得到转生前的记忆,在穿越后的上古大地创造出流传千古的——【聖魂传说】
  • 鹿晗—七年记忆

    鹿晗—七年记忆

    都说鱼有七秒的记忆,而我有七年的记忆…七年之后…将会忘掉一切。第一次写,第一章文笔不是特别的好,不过我会慢慢进步的~
  • 霸道独宠:吾家有女初长成

    霸道独宠:吾家有女初长成

    “安佳乐!谁给你的胆子敢交男朋友了,恩?”“你凭什么干预我的人生,你不过就是我的干哥哥而已。”“干哥哥,要不要我告诉你什么叫“干”哥哥,恩?”这是一个要以身相许来还当初一抱的故事。绝宠甜文。
  • 卿如烟

    卿如烟

    因爱被抛弃,绝望之后,穿越异时空,展开另一段情愿.看破尘世争斗,本想脱身而去,潇洒江湖,怎奈终究还是被爱束缚,离也,非也。
  • 用一生爱一人

    用一生爱一人

    我们都深爱着彼此,在这个世界中彼此相濡以沫。暗恋这着对方,深爱着对方。但后来,却说我们只是朋友。心灰意冷,到最后,爱情能否救赎那些错失,那些错事
  • 纪元混沌人生

    纪元混沌人生

    十九岁的莫绝兮,离开了自己修行的地方——天门;离开了自己的掌门师兄——李唤;来到了外面的世界——白水市;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白水一中荣誉班主任。??但是,莫绝兮可不是去做人民教师的。我可是花季的美男子,怎么能跟一些小孩子在一起呢?所以莫绝兮......?和青春美少女合租,调教美老师,摧残黑道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