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19

第19章 转折时期(6)

1960年的竞选之后,新上台的民主党总统肯尼迪主动拜访了尼克松。有人问肯尼迪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和1956年竞选胜利之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去拜访竞选失败的民主党候选人史蒂文森。肯尼迪回答说,有些事情是民主党必须去做,而共和党不必做的②。尼克松虽然竞选失败了,但他仍然想对肯尼迪政府施加影响。他特别关心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与肯尼迪的选后会见中,尼克松对肯尼迪说,他对承认中国和让中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持“特别强硬的观点”,他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切斯特·鲍尔斯和肯尼迪政府中的其他一些外交事务顾问们在催促肯尼迪重新考虑对华政策。对此,肯尼迪说,他也反对承认中国,但已经有人向他提出实行所谓“两个中国”政策的建议。尼克松认为他与肯尼迪总统的这次会谈,有力地阻止了肯尼迪的“左翼”顾问们说服肯尼迪与中国和解的企图。在《六次危机》中,尼克松还振振有辞地说出了他的所谓“理由”。他说是否承认中国和让中国进入联合国,并不只是中国拥有一票表决或否决权的问题,而是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关于其成员国应当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的规定。更重要的是,给共产党国家这种荣誉,只会使之扩大其在亚洲的势力,而削弱该地区非共产党国家的力量③。其实,尼克松不仅继续坚持其反共产主义的立场,而且夸大了他对肯尼迪政府的影响。

①Nixon,RN:Mem0irs,p.43.

②Schlesinger Jr.,A Th0usand Days,p.113.

③Nixon,Six Crises,pp.406 -407.

尽管尼克松对肯尼迪政府的直接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但他还是不遗余力地写文章、提建议。1961年12月8日,又一轮关于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辩论前夕,尼克松在洛杉矶《镜报》上发表文章,鼓动肯尼迪政府在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上采取完全不妥协的政策,“战斗到底”,同时,也不能让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的成员国。

他还说,一旦中国被接纳进入联合国,美国政府和国会要有抗议的措施,如退出国际组织、减少美国的参与等。他批评那些认为让中国进入联合国有利于联合国的生存的人,他认为任何允许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方案,哪怕是“两个中国”的方案,“都是灾难性的,只会增强联合国中的反美势力”。他还谴责中国“无论用什么标准看......都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侵略者国家”,污蔑中国决不会遵守联合国宪章对其成员国的要求。最后,他以一句谚语结束:“防人之心不可无”①。

由此可见,在6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公开场合的坚决反共、反华态度,并不逊于从前,基于这一立场,他不断地在各大报刊如《读者文摘》、《星期六晚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发表文章,对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内外政策发表评论。1963年秋,尼克松对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的猛烈批评,使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做出回应②。

尼克松对肯尼迪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从共和党的政治利益出发,尼克松必须要批评民主党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其外交政策。例如,当中苏分歧日益明显之时,尼克松与其他国内的保守人士一起,公开指责肯尼迪等人热切欢迎中苏分裂的态度,他警告说,很多人因为中苏分裂而幸灾乐祸,而没有认识到“他们并非争论如何打败对方,而是如何打败我们”③。1963年4月,当肯尼迪致力于推动与苏联签订禁止核试验条约时,尼克松对这种东西方之间的对话表示了他的怀疑。他说,美国不应对共产主义在西方世界扩展其势力的目标是否会改变抱有任何幻想。他认为美国不能对中苏分裂感到过分乐观,而应当想办法从中为美国谋取好处。此时,他还在号召要取得对共产主义的“胜利”,要争取建立“自由中国”,并认为和平共处“是屈膝投降的代名词”④。然而,另一方面,当尼克松到欧洲旅行并开始思考东西方关系的现实时,他又呼吁共和党的参议员们支持肯尼迪的核武器禁试条约,他还说这个设想是艾森豪威尔最早提出的。思想上的起伏变化和言辞上的矛盾百出是尼克松一贯的特点。尼克松没能对肯尼迪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任何影响,相反,肯尼迪政府的某些做法给了他启迪,促使了他在60年代后期的转变。

①Richard M. Nixon"s article,December 8,1961,PPS 208(1961 - A). 40.1(1),Richard Nixon Library&Birthplace.

②Matthews,Kennedy&Nix0n,p. 226;Public Papers 0f President Kennedy,1963,p.614.

③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 224.

④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p. 282 -283.

尼克松与约翰逊政府的关系则很微妙。约翰逊本人对尼克松印象不错,他说他从没有像他的其他民主党同事们那样反感尼克松。约翰逊曾与尼克松在国会共过事,在尼克松任参议员的大部分时间里,约翰逊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逊认为尼克松是“一个被人中伤和被误解了的人”,是一个“强硬的、顽固的共和党人,是一个精明的政客,但也是一个总想为国尽忠的人”①。尽管如此,尼克松还是对约翰逊政府的几乎所有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尼克松较少提到约翰逊的对华政策,但他不会没有注意到约翰逊在对华政策上的态度。1967年7月11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虽然认为中国那时并没有准备好向美国敞开大门,但披露约翰逊已打算开始与中国对话。而那个时候,尼克松正在纽约,如泰勒所说,他“不可能错过这样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②。

当尼克松准备在1968年再次竞选总统时,约翰逊政府是他攻击的当然目标。他攻击约翰逊政府的越南政策在国内外造成了混乱。事实上,所有的攻击都是有政治目的的,是为他的竞选服务的。对此,尼克松也曾内疚地说,1968年竞选以后,他再也不会为难约翰逊了,还称赞约翰逊是“140年来美国最勤奋和最投入的总统”③。

①Lyndon Baines Johnson,The Vanta e P0int:Perspectives 0f the Presidency,1963 - 1969(New York:Popular Library,1971),pp.547 -548.

②Chang,Friends and Enemies,p. 273;Patrick Tyler,A Great Wall:Six Presidents and China:An Investi ative Hist0ry(New York:Public Affairs Press,1999),p.41.

③Ambrose,Nix0n,Vol. 2,p. 183.

尼克松没有能够影响到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内外政策,相反,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陷于困境的外交政策,为尼克松提供了机会。正如詹姆斯. C.汤姆森所说,尼克松继承了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丰富的遗产。第一,两届政府中有一批能干的、训练有素的负责中国问题的官员,为探索对华政策做了铺路的工作;第二,近10年之中,政府内部的研究和有关中国问题的“清单”为将来的对华政策做了准备;第三,约翰逊政府已经放宽了去中国旅行的限制,这也是调整对华政策的一个先声;第四,作为“对民主党渐进主义的回应”,美国公众已经对与中国和解有了思想准备。约翰逊在1966年7月12日的讲话更是“尼克松后来言行的先兆”。按照汤姆森的说法,尼克松为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以上遗产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他在中美关系方面令人惊异的转变,二是他的无懈可击的反共产主义的共和主义①。的确,当尼克松仔细观察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准备再次进行总统竞选时,他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并以适应这种变化的新形象、新姿态出现在美国公众面前。

尼克松后来回忆说,他在1966年年中才真正认识到中苏分裂的存在及其价值,这是他改变观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凭着政治上敏锐的知觉,尼克松感到利用中苏分裂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机会,而解决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是他东山再起的关键。到1967年,尼克松开始考虑某些外交政策设想。他并没有放弃反共产主义的信念,但他认为在变化了的条件下,旧的目标应通过新的方式去实现。

为了增加他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为1968年的总统竞选做准备,从1963年到1967年间,尼克松访问了大部分的欧洲和亚洲国家。正是这些访问促使他改变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并形成了新的外交构想。这些访问不仅使尼克松深入了解了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而且得到很多启发。正如他后来说的,这些旅行让他有机会亲自看到世界的变化,并与各国的新领导与老朋友会谈②。

①Thomson,“Making of U. S. China Policy”,p.241,p.243.

②Richard Nixon,In the Arena:A Mem0ir 0f Vict0ry,Defeat and Renewal(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0),p.50.

尼克松的变化是不知不觉的和渐变的。在60年代的前半期,他的言行还是如以前一样,是坚定的反共分子。1963年,尼克松进行了他首次环球旅行,访问了里斯本、马德里、法兰克福、布达佩斯、维也纳、柏林和开罗等城市。他一方面与各国的领导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会谈,讨论新的国际形势,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召开记者招待会,仍然是大声疾呼反对共产主义。1964年3月和4月,尼克松进行了一次亚洲之行,虽然名义上是为了百事可乐公司的商务目的,但实际上是一次实地考察亚洲形势的旅行。尼克松访问了黎巴嫩、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南越的西贡、香港、菲律宾、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4月15日,当他结束这次为期24天的亚洲之行回到美国时,他发表了有关外交事务,特别是越南问题的讲话,他认为美国应当加强针对共产主义在亚洲活动的政策,而不是实行如富布莱特听证会上所说的那些路线。他敦促美国采取行动对付共产主义在北越和老挝的据点,以“使敌人不再有特许的圣殿”①。在4月2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约翰逊总统被要求对尼克松的此次亚洲之行发表意见,约翰逊说他不能确定尼克松从这次旅行中到底收集到了多少有用的信息,但至少“处于反对党地位的人也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决策的”②。1964年11月,尼克松再次访问了台湾,他出席了在台北举行的“亚洲人民反共大会”,并发表了讲话。他声称,即使赢得了越南战争,在亚洲与共产主义的斗争也将继续下去,因为“(共产主义)的力量中心在中国大陆”③。在泰国的访问中,他又说美国对付中国的惟一正确的态度就是强硬路线,他反对在这方面的任何变化。如果他成为总统,在必要的时候,他将运用美国的否决权,将中国排斥在联合国之外④。到了1966年8月,尼克松还在美国退伍军人组织“美国军团”的一次全国大会上说,如果越南丢失了,无论是在谈判桌上还是在战场上丢失的,太平洋都会变成一个红色的海洋,共产主义的中国将成为这个地区的支配力量,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不可避免①。

①Congressional Quarterly,China and U. S. Far East P0licy,p.138.

②Congressional Quarterly,China and U. S. Far East P0licy,p.138.

③Ta-Jen Liu,U. S. -China Relati0ns,1784 - 1992(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7),p.284.

④Kubek,The Red China Papers,p. 184.

以上说明,在公开场合,尼克松原有的反共产主义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就在他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新的观点已经在他的头脑里形成。当他在欧洲和亚洲进行访问时,他与各国的领导人及其他知名人士都谈到了中国问题,他看到了有一个打开中国的大门的机会。事实上,在60年代中期,尼克松在中国问题上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和重要的变化。按照基辛格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说法,早在1965年尼克松就被有可能去中国的想法所吸引,并且差一点成行。当时,一个加拿大客商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贸易代表团,邀请尼克松一起去,但约翰逊政府的国务院没有批准②。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里没有提过这件事,在尼克松的其他传记里也没有类似的记录,因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旅行计划,也就不值一提。

1966年7月,尼克松又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他访问了伦敦、都柏林、巴黎、特拉维夫、卡拉奇、曼谷、西贡、马尼拉、香港、东京和汉城。有人说尼克松某次在香港停留期间,与中国的代表有过接触。这既没有确实的材料,事实上也不太可能。不过,有趣的是,笔者在约翰逊总统图书馆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966年7月至8月尼克松的旅行行程备忘录,上面列出了他每到一地要会见的人物名单,只有香港写的是要求获得“情报介绍”③。

①Reichley,C0nservatives in An A e 0f Chan e,p.106.

②Walter Isaacson,Kissin er:A Bi0 raphy(New York:Simon&Schuster,1992),p.335.

③“Nixon Trip 1966”,1966 - 07 - 21,Box 32,International Meetings and Travel Files,NSF,LYJ Library.

同类推荐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热门推荐
  • 醉梦凝香永忆卿星雪神话

    醉梦凝香永忆卿星雪神话

    该书以古典仙侠为题材,描写了以为现代少女木静雪在坠崖轻生之时,穿越时空来到了千年前战国时代一个称做“轩辕国”的地方,成为了该国的太子妃慕容静雪。但因在宫内遭受冷遇而被其兄长救出。于归国路上结识了一位身份神秘的男子龙少卿。自此展开了一段揭开自己三生宿命,以及破解上古遗留下来的重大阴谋的奇幻之旅。
  • 我爹程知节

    我爹程知节

    和小时候听说过的《隋唐演义》时代的那些大大们生活在了同一个时代,和那些大大们做邻居的生活。
  • 末世盗贼玩家

    末世盗贼玩家

    带着游戏中盗贼的职业系统穿越到末世之中,潜行于黑暗阴影,无情锋刃收割一只只丧尸头颅,来去无形,潇洒如风。对别人而言,末世的丧尸是恐怖的,对李思文而言,一只只丧尸便相当于升级所需的经验值,技能书,以及神秘道具。咦,前面那么多人逃命是为什么?有一只恐怖的九阶丧尸?太好了,杀了它,看看能爆出什么好东西。啥?有许多丧尸小弟护卫?不怕,看我顶级潜行,虚空行走……
  • 星际名门攻略

    星际名门攻略

    无尽长河浸染幽幽夜色,那是她眸中的颜色。指尖卷带起镇魂歌,徘徊在混沌海的守护者。七芒星紧握在她的衣角,审判之剑为她折腰。展开青色回忆之牢,伊斯索尔的眼在微笑。第九座棺椁已被尘封,你是人间最后的荣光。涅槃的火焰让你浴火成凰,黑夜加冕你是最后的帝王!——星际第十纪年?夜帝列传————————————————一句话简介,民国世家大小姐穿越未来,走上成皇之路
  • 千年冥婚:棺中人

    千年冥婚:棺中人

    孟然从出生的时候,左胳膊就有一个痣,形状跟守宫砂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比守宫砂暗了一些。当地算命的先生男主凤命,入主中宫。孟然压根就觉得不靠谱,因为他压根就没有小说中的那样男主凤命,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男生女相。长大后父母托人给他找了个轻松的工作,网吧的网管,直到后来的一天,一切都变了,就像那个阴阳先生所说的那样,可惜这却是一个不能更改生生世世的阴婚。从天机宫里带出的唯一棺材为帝后制,没有墓志铭,只有那些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然而棺中却葬着的是一位男子。《千年冥婚:棺中人》前传《秦宫秘闻》欢迎加入柳树飞扬粉丝群,群号码:61041,2081
  • 五行诛天决

    五行诛天决

    人妖殊途?仙挡戮仙,天挡灭天!仙魔之恋,禁忌之恋,那又如何!啸傲群仙,屠灭九天!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仅此而已!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许你一辈子暖暖的好

    许你一辈子暖暖的好

    有道是,失恋之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不再提起的又有多少?爱别离,求不得,向来都是无解的两大命题。叶筱暖曾问自己,如果得知日后会分开,当初是否还会全力以赴去爱?如果知道会重逢,知道你还在等我,是不是当初就有勇气扛住那些艰辛?王珂曾问秦若,后悔么?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兜兜转转,还是最想要她。早知今日,当初为何要出国,出国之后为什么不舍归来?刘以灏说:”筱暖,我今晚说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的。我很想娶你为妻,想以丈夫的身份和你站在一起。”从此,秦若,刘以灏,都是心尖上的字。来过,走过。就此别过。阳光温热,岁月静好。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到老。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云安之恋

    云安之恋

    她,看似没心没肺,杀爹娘,屠兄妹。一名特工怎可有牵挂?带着懊悔离开,重生!却依旧冰冷如故。苍天恨我,我便屠天。大地恨我,我便屠地。她有的不是一颗冰封的心,只是世人看不透罢了。遇见他,爱上他。这到底是谁成为了谁的救赎者?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