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200000051

第51章 认证规则(5)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因此,多年来法学界普遍采用“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来定义对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进行分析、认定的活动。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原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首次采用“认定证据”一词。之后,在理论与实务上,“认证”便逐步代替了“对证据的审查判断”。①但也有人认为认证不同于认定证据,认证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认证的基本含义在于证明,例如外交认证、质量认证等。②我们认为,对“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认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于具体的环节,后者侧重于动态的过程。至于是使用“认定证据”还是“认证”一词,我们倾向于后者。其原因在于,首先,从人们的认识角度看,无论是审判人员还是大多数的学者都已经习惯了使用认证的概念;其次,从语文角度看,同一词语在不同的领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最后,从法律规定看,《证据规定》使用了“证据的审核认定”一词。由此可知,选用“认证”一词,不会在理解上造成歧义。

(二)认证的范围

认证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可能被采纳为证据的证据材料。不论是当事人提供的,还是由法院调查收集的,也不论当事人是否有争议,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应当纳入认证的范围。即使是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因为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尚待判断,故而也应纳入认定的范围;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材料,法院也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宣布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①理论界上存在不同观点,认为二者并非同一概念。见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8页。

②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三)认证的内容

认证的内容包括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认定。对证明力的认定并不排除对证据能力的认定,对证据能力的认定也不排斥对证明力的认定,二者是一致的。证据能力是证明力的前提,要认定证据材料的证明力就必须认定其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因此,诉讼中首先认定的是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而证明力的确定是证据材料进入诉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证据能力认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证明力进行认定。对证据材料、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认定,通过对证据材料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三性”的审查和判断来进行。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是认定证据的客体,而对“三性”的审查判断是实现这一认定的手段。①

认证不同于认定案件事实。虽然二者都属法官思维的范畴,但区别在于认证是从思维的过程来看,认定案件事实是从思维的结果来看。对证据的认定依赖一定的证据规则,对事实的认定依赖于所认定的证据,案件事实需要证据来再现,因此,认定事实是认证的必然结果,证据认定完成的同时,案件事实的真实状态在法官的思维中自然再现。

(四)关于认定证据的方式

我们认为,认定证据的方式只有一种:当庭认证。事实上并不能将裁判文书认证从当庭认证中划分出去而成为单独的一种认证方式,裁判文书认证仍然属于当庭认证。很显然,“当庭”就是法律规定的开庭审理阶段,是从审理时间上来界定,而并非从“审判庭”这一地点考虑。1991年《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开庭审理阶段包括“庭审预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四个阶段。既然评议、宣判阶段属于开庭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在评议、宣判阶段的认证就应当属于当庭认证。

①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至于当庭认证的方法,我们倾向于采用“一事一证一质一认”中的“一证一质一认”。民事证据材料虽然经庭前证据交换而为双方当事人熟知,但“一证一质一认”可以使得争点突出,有利于当事人集中精力进行真正的对抗,避免庭审流于形式,也能够吸引旁听群众的注意力。

(五)当庭认证的时间

既然认证的方式只有当庭认证一种,那么认证的时间从总体上说当然是开庭审理阶段,并且应当将对证据能力的认定与证明力的认定分开。①具体说来,法庭调查阶段与法庭辩论阶段主要是对证据能力的认定,对证明力的认定主要放在评议判决阶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法庭调查阶段和法庭辩论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法庭调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审查证据材料是否具有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的特点;而法庭辩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就案件所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争议的问题包括实体、程序与法律问题,实体问题是主要的争议对象,而实体问题是通过证据来反映的,因此诉讼中的辩论对象主要是证据材料,而对证据材料的辩论又是通过主张或反驳该项证据材料具有“三性”的方式来进行。因此,事实上,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是结合进行的,通过调查而辩论,通过辩论进行调查,人为地将二者分开,不仅不科学,还会造成重复与浪费。

(六)当庭认证的主体

认证的内容不同,认定的主体应当有所不同。由于证据能力一般由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只需由审判长一人在质证完毕之后直接作出认定即可,而对证明力的认定则应当由合议庭全体成员在评议中作出集体的认定。虽然法律对证据材料的证明力也会作出一些规定,但大多仍属于自由裁量的范围,为了避免审判长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时为了保证审判的质量,应当发挥我国合议制度的优势,集中大家的智慧,对证据材料的证明力进行认定。

①理论上也有人认为二者的认定不能分开。详见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6页。

对证明力的认定应当在开庭审理阶段中的评议阶段进行。首先,如果当事人质证之后当即进行证明力的认定,难免会有些仓促,这种情形下的认定极容易造成差错;其次,质证之后当即认证,必定会造成合议庭成员在当事人、旁听群众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讨论的局面,违反了我国秘密评议的原则;最后,如果为避免他人听见而采取交头接耳或暗示等方式进行讨论,不仅使得书记员无法对评议活动进行记录,也破坏了庭审的严肃性,有损法官权威的形象。

(七)认证纠错

原则上说,法官对于证据的认定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表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了维护法官的权威性,经过法定程序作出的认证结果不能被随意推翻。但是,由于认证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又是人的主观思维活动,因此,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允许当事人就案件事实问题提出异议(上诉)的同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就证据认定问题提出异议。经审查,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证据认定确有错误的,有权予以纠正,或发回一审法院重新认定。

我们认为,案件未被发回重审前,一审法官不可能进行自我纠错。首先,法官对证据能力的认定是在对证据进行调查与辩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既然当事人在法庭调查辩论的当时都没有说服法官,事后法官认为错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其次,对证据的证明力认定完毕之后,立即依照对它们的认定形成判决并且宣判,一旦宣判,一审程序就告完结,一审法官便不可能在一审程序中对证明力问题进行纠正。因此,认证纠错的申请权只能由当事人行使,对错误的纠正由二审法院在二审程序中直接进行,或在案件发回重审后,由进行重新审理的一审法院纠正。

当然,完善我国的认证程序,有赖于整个诉讼体制的完善与诉讼观念的转变。其中一点,就是要纠正现在普遍存在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不良状况,取消法院内部“层层汇报”、“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做法,还权于合议庭。

§§§第五节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证明标准的含义

证明标准(standardofproof)又称证明尺度、证明程度、证明要求。确切来讲,证明标准是英美法系的概念。由于英美法系国家一般均存在着单独的、系统化的证据法典,一系列的证据规则必定对证明标准的适用造成影响,而大陆法系虽然事实上也存在相对的证明标准,但自由心证的基本证据制度决定了法律不可能预先设定某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其证明主要通过法官的心证,即通过法官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内心确信来完成。基于此,两大法系关于证明标准的定义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英美证据法上,证明标准与举证责任密切相关。证明标准通常被认为是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为证明其主张事实的存在所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如摩菲(Murphy)认为,证明标准是指“为避免遭到于己不利的判决,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履行其责任必须达到法律所要求的范围或程度①”。因此,英美证据法理论在讲到证明标准时,通常暗指(alludeto)说服责任。②

而大陆法系就很难对证明标准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通常认为,当法官对证据的审查和判断达到深信不疑或排除任何合理怀疑的程度,就形成确信,即达到了证明标准。

由此可知,两大法系对证明标准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两大法系的根本特点:英美法系更看重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作用,而大陆法系则更侧重于法官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理论认为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官运用证据证明诉讼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从以上表述可知,我国关于证明标准的概念,更侧重于从法官的角度来认识,与大陆法系的观点基本无异。

我们认为,既然诉讼本身是当事人与法官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运作、互相制约的过程,那么,诉讼中的每一项具体制度,就必定会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而不可能抛开其中任何一方,只谈对另一方的影响。因此,从这一根本原则出发,证明标准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为了赢得诉讼而努力提供证据从而影响事实裁判者对案件事实认定形成确信的程度。具体而言,证明标准对当事人的举证行为和裁判者的裁判行为都有作用:

1.举证的程度。证明标准对当事人而言,是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为了避免于己不利的判决,而就其所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所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

2.认证的程度。对法官而言,证明标准是法官对当事人的举证活动进行法律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如果法官认为当事人所举之证据已经达到该依据,就应当认定当事人所诉之主张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据摩菲最新观点看来,上述观点是成立的。他认为,“证明标准是证据必须在事实审理者头脑里形成的确定性或盖然性程度的尺度;是负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有权赢得诉讼之前必须运用证据说服事实审理者的标准,或使他为了获得有利于己的认定而对某个事实争议进行证明所应达到的标准。”①

①PeterMurphy,APracticalApproachtoEvidence,BlackstonePressLimited1992,P104

②DavidFieldandFionaRaitt,TheLawofEvidenceinScotland,W.Green?Sweet&Maxwell,1996,p38.

(二)证明标准的特点

1.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

近年来,证明标准理应具有层次性的观点已经逐渐被学术界多数学者接受。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性质的诉讼,证明标准有所不同。

三大诉讼的证明标准理应区别对待。其中刑事诉讼中的有罪认定应当采用最高证明标准,民事诉讼采用较低证明标准,行政诉讼应当居中,略高于民事诉讼而略低于刑事诉讼。具体说来,如美国的证据法则与证据理论将证明的程度细分为九等:第一等:绝对确定,但此标准通常在实务上并不能真正达到,因此只能成为司法所追求的最高理念;第二等:排除合理怀疑,为刑事案件作出有罪裁决所要求,也是诉讼证明方面的最高标准;第三等:清楚和有说服力的证据,某些司法区在死刑案件中拒绝保释时以及作出某些民事判决时适用;第四等:优势证据,适用于民事案件的判决;第五等:合理根据,适用于签发令状、无证逮捕、搜查和扣押、提起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撤销缓刑和假释、以及公民扭送等情况;第六等:有理由相信,适用于“拦截和搜身”;第七等:有理由怀疑,适用于足以将被告人宣布无罪;第八等:怀疑,适用于可以开始侦查;第九等:无线索,适用于不足以采取任何法律行为。美国辛普森案件的审理充分体现了两大诉讼的不同证明标准:在先期进行的刑事诉讼中,尽管控方搜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辛普森杀死其前妻及男友,但因最终未能说服陪审团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辛普森被当庭释放;而在随后进行的民事诉讼中,陪审团认为所掌握的证据已经达到了“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最终认定辛普森对被害者之死负有责任,而判令其承担巨额的民事赔偿。

①PeterMurphy,MurphyonEvidence,BlackstonePressLimited2000,P119.

各国之所以在三大诉讼中设定如此不同层次的证明标准,是由三大诉讼不同的功能决定的。

首先,诉讼中收集证据的主体及手段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据由侦查机关或检察机关负责收集。由于这两个机关本身属于公权机关,加之刑事证明的严格性,所以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用强制的方法。为了避免公权的滥用,设置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以限制。而在民事诉讼中,各国大多奉行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的原则,且由于双方当事人主体地位平等,力量基本相当,不仅法律规定其中任何一方不能以强制的方法向对方当事人收集证据,而且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在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同时法律对于非法证据的认定并不像刑事证据那么宽泛。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被误读的信托:信托法原论

    被误读的信托:信托法原论

    本书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英美国家的信托制度在我国的法律、社会及文化环境下应该有的生命力。本书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信托法的原理,更从实务角度分析了信托的运作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及其解决办法,既介绍了英美国家的案例,也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有关信托纠纷的案例,尤其提供了信托文件的文本,并详细分析其重要条款,给信托司法介入提供了便利。本书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了民事信托在我国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可操作性及其可能实施的广阔空间,鲜明地提出和反复论证了民事信托就是商事信托的基础、商事信托的原则大都是从民事信托原则发展起来的观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最新修订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最新修订本)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介绍了法律的基本知识与需注意的法律细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在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部法律的通过,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热门推荐
  • 贼骑士

    贼骑士

    互动Q群:569057632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无序的世道惹得怪状百出……苍茫天地间,盗贼四起。飞檐走壁、穿墙遁地、潜水行空……简直无所不能,未来的世界将由盗贼掌控
  • 魂穿异世:撩个帝王过家家

    魂穿异世:撩个帝王过家家

    她,本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却因妹妹与一生所爱背叛而重生异世,这穿就穿吧,还是个废物,不对,有神器,还怕不能修炼?看我废柴变天才!左神兽,右神丹,后有美男相伴,就问还怕谁?但是,这个老不正经的瘸子是谁?世人不是都说他“不举”么?都是骗子!骗子!!
  • 腹黑公主:邪魅魔君放肆宠

    腹黑公主:邪魅魔君放肆宠

    当21世纪的天才女特工穿越到异世界的五岁小萝莉――当朝九公主身上。她突然发现,这小萝莉似乎也太惨了些,于是……就逃离皇宫。十年之后,她再度归来,寻找当年母亲留下的一个木盒。她报复妃子,怒怼皇上,虐白莲,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但是,半路出来的这个妖孽谁能告诉她是怎么回事?只见他笑得一脸邪魅:公主,你是我的!
  • 我是机械改造人

    我是机械改造人

    一半血肉之躯,一半钢铁之躯。来自未来的机械改造人追寻着自己最终的使命过程中。在平凡的俗世掀起阵阵浪花,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
  • 兰心公主

    兰心公主

    兰心公主,你!一个传奇的开始,一个希望的开始,一个不同的世界即将开启。
  • 原始雨林谍影

    原始雨林谍影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竹山词

    竹山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神王

    全神王

    这里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做不到的事,且看以为少年(心智上的不成熟)成长的历史。秦傲说;“我要赚钱,买房,娶妻,做世界最大的富翁。”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小农民为线索,多个至宝为铺,成就小农民的成神之路。不一样的机遇,将会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这是一个先从种田文起始的文章,逐渐的到统治全世界,再到后来的走出地球,去宇宙闯荡的生活。且看一个小农民不一样的成神之路,精彩尽在本书,欢迎阅读!!!
  • 我心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我心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五年前:她聪明伶俐却是个十足的调皮捣蛋鬼,他帅气逼人迷倒万千女生唯独只对她情有独钟,她温柔典雅娇媚十足的脸蛋下竟然掩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他们是当年轰动A大的绯闻主角五年后:有一个女孩奔波于世界各地,成为了一名新新的钢琴家,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指尖上的精灵舞者,而她的名字叫夜心蓝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氏企业的执行总裁,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本最爱的音乐而选择了从商这条道路,他就是当年那个音乐学院萨克斯表演专业的院草莫子涵而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伶牙俐齿的她奔波于各大晚会与电台。但她可是当年夜莫恋宣告结束的始作俑者——安雅诺。唐七七,夜心蓝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在她只身一人回国后始终不离不弃地陪在她身边。莫子濡:莫子涵的亲生哥哥,生活长大于美国,是莫氏集团的第一继承人。安在希,安雅诺的哥哥,新锐导演,同样毕业于A大。与夜心蓝仅有一面之缘后便对她紧追不舍。一边是昔日旧情人,一边是才华横溢的新锐导演,她到底改怎样选择?彦少卿:和莫子涵从小便建立起深刻友谊的死党,不久从法国留学回来,暗中帮助了他不少。为什么莫子涵的情有独钟却将夜心蓝狠狠抛在了国内,只身一人前往美国,真的是因为安雅诺吗?为什么五年后回国的莫氏集团执行总裁不是莫子濡,却是他的弟弟莫子涵?为什么钢琴造诣甚是有些超过夜心蓝的安雅诺会突然选择主持这条道路,是因为她的哥哥吗?为什么多年不见的好友,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追随着自己,这是极度崇拜还是有搞蕾丝的倾向,唐七七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一切的为什么是人心的叵测,是善是恶,孰是孰非?还是,另有隐情。谜底慢慢揭晓……唉多~~请大家支持Panda的文文啦,本文是一部长篇悬疑黑色豪门言情小说,大家千万要看仔细咯,文中处处有埋伏~~~喜欢就收藏吧~~~最后:唯一官方读者群:220845909敲门砖是Panda小说里的任意一位主角名噢~!~
  • 莫问世家

    莫问世家

    我不想,也不敢去相信任何人,因为被伤的的太多,最后连信的勇气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