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6700000018

第18章 心身论(5)

斯佩里认为,神经事件极为复杂,且包括许多组成环节(如神经冲动传递、众多生化反应等),但神经事件本身却不同于意识现象,两者不是“同形的”事件。从本质上讲,意识应是有生命的人脑的最高层次“突现”的结果,即意识产生于脑各回路相关过程的相互作用。作为高层次的意识一旦从神经事件突现出来后,它就具有了自身的主观性特征,并以不能还原为神经事件的原理运行着。当然,作为大脑整体活动突现属性的意识现象仍与大脑的活动不可分离地联系着。只有在脑的生理活动中,意识现象的主观性特征才能得以体现。如“去掉特殊的回路或背景或这种有序活动中的任何一个,意识效应就没有了”。相反,作为物质的脑却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因为脑有无意识过程。在无意识状态下,脑的神经过程依然存在。所以,脑生理过程对意识现象起决定作用,意识由脑活动而产生,也因脑活动而存在,脑与意识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诚然,意识对脑生理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调节、控制作用。不过,这种调节与控制不是作用于脑的整体,而是时而作用于这一局部,时而作用于另一局部,从而产生选择性活动。这就是斯佩里关于意识与脑的“突现的相互作用论”。

就现代脑科学而言,仍无法揭示意识、精神发生的微观机理,因而意识究竟是否“突现”的?如是“突现的”,那是如何“突现”的?突现的意识又与大脑如何相互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至少目前还无法加以阐明。所以,斯佩里的“突现相互作用论”仅是猜测而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说”。但从哲学上看,由于“突现相互作用论”既不接受“心脑二元论”说教,又不承认有独立的精神实体,也不同意“心脑同一论”,否认心理事件与大脑事件在构造上或时间上对应或同位;而且坚持精神、意识不能离开物质性大脑,同时强调精神、意识对脑神经事件有反作用。这说明,“突现的相互作用论”具有唯物论性质。另外,意识的“突现”概念的提出与辩证思维并不相悖。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早就告诫我们:事物在其量变发展到一定的关节点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质的飞跃。可以说,“突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即使是精神的突现现象也到处可见。如激情、应激、进攻与逃避等都可看作是心理过程的“突现”。可见,斯佩里的“突现论”也包含有辩证法成分。

不过,斯佩里在概括意识——大脑关系时,也存在一些混乱之处。例如,他把意识和脑的相互作用视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整体与部分仅指客观存在的实体。既然斯佩里承认意识不是独立的实体,也不与神经事件在构造上或时间上对应与同位,那么就不应把意识看作是大脑的一个部分,两者之间不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否则将沦为二元论者。

五、突现的唯物论

邦格(M.Bunge)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哲学教授。自1977年以来,他一直在从事心—身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心身关系的“突现的唯物论”。

邦格认为,历史上的“心身论”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心身一元论”与“心身二元论”。两者又都可细分为若干派别。以邦格之见,历史上的这些论点,没有一个是清楚的,其中没有一种理论是恰当的。因为,它们缺乏明确的假定或定义,不具备假说——演绎系统的理论资格。例如,邦格认为有关心身的“二元相互作用论”就是一种错误的陈述。理由在于,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具体的事件之间,而物质与精神是两种分立的异质,彼此间无法相互作用。所以,心身的“二元相互作用论”犹如性质与事物相互作用一样是错误的。为此,邦格认为如果要使心身相互作用的假定得以成立,就必须承认一个基本前提,即精神(意识)也是物质的。这样,邦格为了否定二元的相互作用论,以致把精神也看成是物质。他说:“如果精神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就不可能用物理、化学和外科手术的手段去影响它。既然它可以受这类手段的影响,以致对它完全破坏,可见精神的东西不是非物质的。”既然,精神不是非物质的而是物质的,那么精神与脑之间的差别自然就消失了,邦格认为这样一来,也就坚持了唯物论的一元论。所以,邦格把自己的观点称之为“唯物论”。然而同质的心身之间究竟属于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邦格认为,一切心理状况、事件、过程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状态、事件和过程。这些状态、事件和过程相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组成部分而言是突现的,所谓“突现”就是新质、新属性的产生,即从无心理过程的神经事件中突现出心理过程。而突现的心理过程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过程本身均为同一事件,两者的关系如同脑与机体的关系一样都是同一事件的亚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这就是邦格的“突现的唯物论”的核心内容。

邦格的“突现唯物论”把心理事件看成是神经中枢复杂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新质(或新属性),并将心理事件这一新质的产生设想为是由突发而现的,这未尚不可。因为,心理事件的产生尽管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但它们与神经冲动的电化学性质有质的区别。从这意义上讲,心理事件的产生确实可以看作是从大脑皮质复杂的神经之网中“突现”出来的。但问题是,邦格将突现的心理过程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过程视为同一事件,甚至把精神(意识)与脑都看成是物质的,这显然是错误的。意识尽管依附于大脑,意识与大脑不可分离,但意识决非是大脑的组成部分,而是大脑的机能而已。邦格在心身问题上从反对二元论起步,最终却走向了错误的“心身同一论”,这足以说明,缺乏辩证思维是无法科学地解决心身问题的。

六、唯物的心身一元论

以上笔者介绍与分析了当代几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哲学)家对心身关系的认识,虽然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熟知脑科学的发展现状,因而他们都承认精神(心理)的产生须依附于大脑,或者说精神(心理)是从人脑中“突现”的。然而,精神(心理)一旦从人脑中“突现”后,它与人脑究竟处在怎样的关系之中?对此,他们以各自的理解作了不同的解释:有的仍将精神与大脑看成是不可分离的同一现象;有的则将精神与大脑看成是两个独立实体(物质),彼此能发生相互作用;还有的坚持精神与人脑不能分离,同时又承认精神与脑神经事件之间能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却被视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作用。处在相同的科学背景之下,面对脑科学所掌握的共同事实,但对心脑关系的解说竟会如此大相径庭,而且诸如此类的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受到唯心主义的影响,这足以说明作为科学(哲学)家自觉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科学(哲学)家们对心脑关系的阐述有错误之处,未能合理表述心脑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那么依据当代科学所提供的材料,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心脑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笔者认为,在心脑(心身)问题上,我们应坚持唯物的“心身一元论”,其核心内容可表述为两条:

第一,精神(心理)是在客体事件刺激下,由人脑及其人体的相关器官经复杂的神经与生化反应的综合作用,通过“突现”方式而形成的高级的机能与属性。这种机能与属性和大脑的关系是一种被决定与决定的关系,即精神(心理)的产生与延续须依附于大脑的特殊的神经回路及其有序的活动,如脱离这一神经背景,精神(心理)将中止或不复存在。因此,精神(心理)这种由其物质载体经突现的机能与属性仍与大脑处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之中,精神(心理)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物质)。

第二,精神(心理)的突现对人脑及其人体的其他器官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主动地对人脑及整个机体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控制,能对人体各器官所接收的种种信息进行辨认、选择、整合、组织,并支配机体的活动。所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精神(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概括,并未涉及心身关系的具体细节。因为当前脑科学所提供的材料仍然相当有限,还无法较为具体地阐明精神(心理)产生的微观机制。因此,只能凭借为数有限的经验材料加以推理、假设,其结论往往会因人而异,众说纷纭。所以,要真正解决心身(脑)关系问题,除了研究者要善于辩证思维之外,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至关重要,只有当科学扫清了臆想的藩篱,显示大脑工作的本来面目之时,心身(脑)关系才能得到客观、精确的描述。

同类推荐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内容简介: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奇迹灵域

    奇迹灵域

    我是谁?我的前世是什么?现在是回到过去,还是下一世?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便成为这奇迹领域的主宰,再次探寻真相!
  • 末日大农场主

    末日大农场主

    末日降临,平凡少年王大力依靠着一座神奇的农场,活了个逍遥自在!读者QQ群:【262553873】
  • 傲世狱天决

    傲世狱天决

    他,一介修士,曾在群山之巅笑看天下浮沉,却因一次意外的任务,失其所有。他,大难不死,因命运安排,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 祖传秘籍

    祖传秘籍

    三年前,平静的生活支离破碎;三年后,物是人非;漫漫北寻路,血衣,红剑,是他心中唯一的寄托。浴火重生的,是心!不是身!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黄金斗士

    黄金斗士

    炎火大陆,科伦大陆以及暗黑大陆在不停的融合,战斗中,一个小毛孩确游历三大陆,成为顶尖强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凌昊天尊

    凌昊天尊

    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凌昊,为救一个横穿马路的小女孩,被车撞飞,穿越来的了异世界....
  • 寂灭诸天剑

    寂灭诸天剑

    当年一时心血来潮,准备不足的试笔之作,暂且尘封
  • 田园农女

    田园农女

    楚瑶穿越来是饿醒的,本是农家,偏偏穷酸秀才爹,吃不饱的四个弟弟,娘在花楼里,家徒四壁。这是一篇发家致富的种田文本文带漫画,投稿在漫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