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期间,玲玲一共为群众治病一万余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回报他们的爱,玲玲忍着病痛,始终坚持着。
在1997年之后,她的事迹逐渐被世人所知,她就是张海迪。在轮椅上生活了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让不幸的折磨成为她人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完成了传奇的一生。
确实,在天灾人祸面前,任何人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与其被困难折磨所打倒,为何不把它们当作你最好的老师,从它们的身上获取你想要的财富,透过它们懂得更多鲜为人知的精神,让折磨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弹簧,促成你的起飞。
每历经一次折磨,你便会得到一次成长,只有切身的痛,才能让你明白眼泪的意义。在每一次眼泪过后,你才能体会眼泪背后的价值,在人生道路上,将眼泪化成通往梦想途中最珍贵的清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
感谢人生路上的各种折磨,那都是你难得的机会,没有人生来就是坚强的,也没有人生来就注定是成功的,只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折磨,你才能学会更多。感谢折磨吧,因为选择了它,战胜了它,就等于走向了成功。
诚者有信,忍者无敌
凡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的坚忍之士。
中国有句老话:“能忍者,方为人上人。”坚忍是人们战胜困难,奋起前行,走向成功彼岸的强有力保证。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的坚忍之士。
战国时,有一位名叫苏秦的人,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时常变卖自己的头发和给别人做短工。但苏秦却怀有一番大志,他曾离乡背井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术。一段时间之后,苏秦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告别老师下山,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
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却一事无成,连盘缠也用完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穿着破衣草鞋,挑副破担子,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等苏秦回到家时,已是骨瘦如柴,全身破烂不堪,满脸尘土,狼狈得如同一个乞丐。苏秦的父母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妻子坐在织机旁织布,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哥哥、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竟不理睬,自顾扭身走开了。
亲人的冷眼相待让苏秦无地自容,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便苦苦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母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东西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难道不会后悔吗?”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这番话令苏秦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
苏秦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后,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他便开始闭门不出,昼夜伏案发愤读书,钻研兵法。有时候,苏秦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等醒来时,他都会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可又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呢?有一天深夜,苏秦读着读着实在倦困难挡又不由自主地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的手臂却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于是便猛然惊醒了。苏秦抬眼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由此,他想出了一个不让自己打瞌睡的办法,那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睹。
家人见状,心有不忍,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自虐啊!”
苏秦回答说:“不这样,我会忘记过去的耻辱。唯如此,才能催我苦读!”他还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后来,苏秦又想出了另外一个防止打瞌睡的办法,晚上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痛”读,苏秦的学问有了很大长进,信心满满地说:“这下我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
后来,苏秦到各国去游说,用自己的学问说服了当时齐、魏、燕、赵、韩、楚六国的君王采纳他的意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苏秦则独掌六国相印,可谓辉煌一时。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苏秦的家乡,他的父母兄嫂都后悔以前对苏秦的态度不好。听说苏秦要去赵国途经洛阳,全家人特地赶到洛阳城外30里的地方,把路扫得干干净净,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跪着迎接他。
波斯的著名诗人萨迪说过:“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所以,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需要坚忍,才能磨炼意志;当我们遭遇失败时,需要坚忍,才能积蓄能量;当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更需要坚忍,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抱怨磨难,只同自己较量
用幽默的心情看待人生,其实正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遇到倒霉事的同时,如果都能放松心情,那么,面对人生过程中的起起伏伏,我们不仅能轻松应对,更能在霉运当头时,盼到转机的到来。
有一天,鲍勃下班后,拦了一辆出租车搭乘,一坐进车里,他便感受到这位司机一定是个非常乐观的人。
因为,司机先生一会儿吹口哨,一会儿播放《我心永恒》的插曲,鲍勃见他如此快乐,羡慕地说:“你今天心情真好!”
司机笑着说:“当然啦!为什么要心情不好呢?”
鲍勃微笑着回应:“说的也是!”
然而,司机接着又说:“其实,我是因为悟出了一个道理,发现情绪暴躁或低落,对自己一点儿好处也没有,更何况,凡事都会出现转机嘛!”
鲍勃听见司机这么说,好奇地问:“这又怎么说呢?”
司机缓缓地回答说:“有一天早上,我照常开车出门,本来想趁着上班高峰时间多赚点儿钱,但情况却未如预期,再加上那天的天气非常寒冷,车子才上路没多久居然爆胎了,当时我整个人情绪顿时掉到谷底。接着,我拿出了工具要换轮胎,但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我更换轮胎的过程非常不顺利。”
司机故弄玄虚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就在这个时候,有个路过的卡车司机从卡车上跳下来,一言不发地上前来帮我,而且完全不必我动手,这个陌生的卡车司机很快地把轮胎换好。当我向他表示谢意,想给予酬谢时,只见他轻轻地挥了挥手,旋即跳上卡车便离开了!”
司机笑着说:“这个陌生人的帮忙让我一整天的心情大好,也让我相信,人不会永远都倒霉。在轮胎问题解决后,我的心似乎也打开了,而好运似乎也跟着进门,那天早上乘客一个接着一个,生意也比其他时候多一倍呢!所以,遇到麻烦,不必心烦,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因为事情总会有转机!”
就像故事里的司机所言:“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转机,其实也是一种乐观的心理暗示力量,当司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的心中自然充满自信,他相信,人生一如日出日落,你所要做的不是抱怨命运的折磨,而是要同自己较量。
每一个具备积极心态的人都懂得只有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才能不断成功的道理。
幸福与苦难并存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欢乐与痛苦共生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倾向,希望自己的生活洋溢着温馨和快乐,希望生活火箭发射到幸运的轨道上。但我们的人生不会总是心遂人愿,会常常碰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只有做生活的强者,不断给自己打气,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才能战胜困难,从而戴上成功的桂冠,登上胜利的高峰。艰难困苦、挫折压力,都要去战胜和克服它们,为达到目标奋斗到底。生活中的每个人大都不甘心于平庸,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富足,希望事业成功……而这一切都要通过自己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在追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艰难困苦都要自己去解决。当感到力不从心时,不妨激励自己,给自己鼓掌,为自己打气,这样才不至于半途而废,才能永不放弃,直至成功。因为困难是生活对自己的考验,是磨砺生命之剑的砥石,每天激励自己,才能不畏惧困难而战胜困难,成功的帆船才会起航,急驰的生活快车才不会抛锚,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每一个具备积极心态的人都懂得只有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才能不断成功的道理。
年幼的吴士宏脑子聪明,胆子大,爱运动。不幸的是,一场大病从天而降,剥夺了她原本计划好的一切。整整4年,三次报病危,她始终躺在病床上受着病痛与孤寂的折磨。这场使她身心备受折磨的“病”,让她恍如隔世。4年后,她终于从病中得到了解放。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只能重新开始。从那时开始,吴士宏萌发了自己的野心:要做一个成大事的人。
考大学还有机会,但不属于她,她没有钱、没时间。4年时间用在生病上,就算考上大学,没有工资还得自负生活费,太离谱了。她决定选择一条“捷径”——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对吴士宏来说,自学并不是最高效的方式,是因为别无选择。她有一个目标:把病中耗费的4年挣回来。她选了科目最少的英文专业。书,可以借一部分,要买的只有许国璋4册;要省钱,可以听收音机。从此,她开始不顾一切的努力去拼搏。吴士宏的英文都是从头学的,花一年半拿下了大专,吴士宏感觉最深的两个字是“真苦”!她每天挤出10个小时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自考文凭考下来了,她最得意的是“赚”回了点儿时间。
学业完成后的她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机缘到了IBM。一开始她做的是“行政专员”,与打杂无异,什么都干。身处一群无比优越的真正白领阶层中,吴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常常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
吴士宏是一个善于“成长”的人。她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超越,再学习、再实践、再超越。刚进IBM时,吴士宏几乎不会什么,连打字都是从头学起,她拼命努力学习一切相关的东西。她开始做销售的时候,感觉到专业知识是第一大障碍,“培训毕业只是个模子,要把客户的具体要求套进去再做出方案来,没那么容易。在这过程中,她给自己定下了要“领先半步”的目标。“不把自己累到极点就觉得不够努力对不住自己”。她在办公室里晕倒过,吐过血,犯过心绞痛。还专门在抽屉里备着闹钟,一个星期总有几天熬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心血之后,她终于发展了第一个大客户中远:中远的运输公司业务是旧M主机,外轮代理全部是IBM小型机系列。
1994年,吴士宏去了IBM华南公司,她在那里带起了一支队伍,一起成长,一起做出了辉煌的业绩。吴士宏又一次经历了蜕变升华:“我学会了做经理,克服了偏执,懂得了大度,能凝聚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优秀人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经理人,完成了从用‘命’做事,到学会思考,从不知前路的迷惘,到有理想的升华。我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超越别人,我想超越自我。”
吴士宏的成功史,是一部坚强女人不畏困难的奋斗史。她没有被疾病吓倒,没有被学习中的困难所累倒,她用自信和坚毅与自己赛跑,从中领悟超越自我的含义。
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更困难,人都有盲点,尤其是看不清自己的缺点,因此,与自己赛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积极的心态正是进行自我挑战的力量支持。
积极地进行自我挑战,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成功。只有懂得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能引领自己的人生走向另一个高度。
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自己和自己的经常较量中得以实现的。如果不求上进,只是喜欢做一些简易的、不必费心思花力气的事情,或仅满足于一点既得的成绩,那么,能力与水平便会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永远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只有那些正视挑战、敢于挑战的人,才能突破现状不断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