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6300000023

第23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3)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他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让王导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握有重兵,控制军权。其他重要的官职,大多数也由王导家族担任。东晋王朝,实际上是王导和司马睿共同掌握的。司马睿在登基大典上,几次请王导和他一起坐上宝座,接受群臣拜贺,王导谢绝。时人曾流传说:“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稳定了皇位后,开始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就起用刘隗、刁协为心腹,以削弱王导的势力,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试图最终全面排除王导的势力。王敦先发制人,从武昌起兵击败刘隗,进入建康,杀死刁协。在王导的劝说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权仍然由王导控制。

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导势力,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打算让他参与朝政,钳制王导。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马睿更加忧伤,病势加重。不久,司马睿病死于建康宫中。

王导与王敦

公元307年,晋怀帝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出镇建邺。王导相随南渡,任安东将军司马。他主动出谋划策,联合南北士族,拥立司马睿为帝(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拥兵重镇,群从弟子布列显要。

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导比作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晋元帝建业初期采用王导的主张,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绥抚新旧”,也就是善于调剂新来的北方(中原)士族和旧居的南方(江东)士族之间的矛盾。

王导在政治上的另一项措施是“维系伦纪,义固君臣”,也就是调剂王氏势力和司马氏势力的矛盾。

公元318年,晋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原来晋元帝除了名义上有皇族血统,其他任何称帝的实力都不具备的。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职多被王氏占有。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要请一个大臣同坐受贺,可以想见元帝心中的感激、信任之情了。

王导平日性情谦和宽厚,心有恻隐仁爱之心,故能忍让、调剂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处。西晋武帝时期,王恺、石崇以豪侈为尚。有一次,石崇大宴宾客,王导和王敦都在座,石崇使美人敬酒,如客人饮酒不尽,就将美人杀掉。王敦故意不饮,敬酒的美人悲惧失色,而王敦傲然无视。王导素不能饮,恐怕敬酒的美人被杀,勉强尽觞。

但王导也有徇私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王敦起兵反晋的时候,王导每天带领宗族子弟诣阙待罪,曾苦苦相求尚书左仆射周顗(字伯仁)相救。当时周顗口里未应而实际却上表力辩王导的忠诚,王导并不知情因此内心含恨。王敦攻入建康后,曾经请示王导如何处置周顗,首先问:“可为三公?”导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又不应;最后王敦说:“那么只有把他杀了!”王导仍然不表态。于是王敦就将周顗杀了。等到清理宫廷档案时,发现了周顗相救王导的表章,王导才叹悔说:“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王敦之乱

晋元帝登帝位以后,不满意王氏的骄横,想削弱王氏势力。他引用刘隗、刁协作心腹,并且暗中作军事布置,释放扬州地区内沦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们组成军队,任命南方士族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等六州军事;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等四州军事,各率万人,分驻合肥、淮阴,名义上是北讨石勒,实际上是对付王敦。王导因此被疏远,但他仍能保持常态,不作计较。

王敦本来是个野心家,乘机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公元322年,王敦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了戴渊、周颤、刁协,刘隗逃奔石勒,史称“王敦之乱”。

王导认为佞臣扰乱朝纲,同意王敦来“清君侧”,但当这些人被杀逐以后,帝室势力退缩回去,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王导便表示坚决的反对,出面来维护帝室。原来西都覆没、四方劝进的时候,王敦欲专国政,恐怕元帝年长难制,想更议所立,王导不从,及至王敦攻入建康以后,对王导说:“那时不听我言,几乎全族被灭。”但王导始终不为所动。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公元323年,晋元帝病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辅政。王敦以为有机可乘,又加紧图谋篡夺,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的立场上坚决反击。

这时王敦病重,不能自将,其兄王含为元帅,以水陆军五万陈于江宁南岸。王导致信王含说:“你今天这番举动,恰似王敦当年所为。但形势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为有佞臣乱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离以求自济;可是今天,先帝虽然去世,还有遗爱在民,当今圣主聪明,并无失德之处。如果你们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为人臣,谁不愤慨?”并坚决表示“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同时具体部署兵力坚决抵抗。王导听说王敦病重,就率子弟为敦发丧,将士们以为王敦真的死了,大大鼓舞了士气。

在一个夜晚,王导命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率甲兵千余人渡江偷袭,王含无备,被杀得大败。王敦得报以后,气急败坏地大骂王含:“这个老婢,坏了我的大事!”不久就死了。

王敦虽因谋反而死,但王导却以保卫帝室有功,以司徒进位太保,从弟王彬为度支尚书,王彬之子王彪官至尚书令,位任不衰,琅琊王氏仍然是当时最大的望族。

晋明帝:雄才大略的有为君王

晋明帝司马绍自小聪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坐在父亲膝前,适逢长安使者来谒见,司马睿问他:“你说长安与太阳哪个远?”司马绍答道:“太阳远。使者从长安来,没有听说谁从日边来的,居然可知了。”司马睿大为惊异。第二天,司马睿大宴僚属,又拿这个问题问他,司马绍却答道:“太阳近。”司马睿失色问道:“为什么与昨天所答不同了?”司马绍却不慌不忙地说:“抬眼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于是司马睿更加惊奇。

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

晋明帝从父亲元帝那儿继承的,不是固若金汤的帝王之基,而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东晋政权。半年以前,镇守武昌的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奸臣为名,率兵攻陷了都城建康。王敦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恣意诛戮朝臣,大肆纵兵抢掠,形同傀儡的晋元帝不久即忧愤而死。明帝即位时,王敦虽已还军武昌,但仍然大权在握,以族弟王导为尚书令,哥哥王含为荆州刺史,遥制朝政。从外部来说,西方的成国与北方的后赵都乘机频频进攻,东晋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再加上水灾、火灾、霜灾、地震等又连绵不断。这堆烂摊子正是考验司马绍的时候。

晋明帝在司马睿死后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赢得人心。面临王敦大军压境的形势,明帝毫不畏惧,决定铲除王敦叛乱集团,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掌握敌情,明帝亲自微服乘马,到于湖暗察王敦军中的虚实。

有个军士发现了晋明帝的行踪,向王敦禀报。王敦听他描述了来人的相貌,估计是明帝,急令五个骑士出来捉拿。明帝飞骑而去,五骑于后紧追不舍。明帝路过一个旅店时,送给路边卖吃食的老太婆一根七宝鞭,嘱咐她拿给后面的追骑看,并将冷水泼在马粪上。一会儿追骑赶到了,果然询问老太婆。老太婆道:“去已远矣。”并拿出七宝鞭。五人轮流传玩观赏,耽搁了不少时间,又见马粪已冷,只道明帝真已去远,便不再追赶。明帝终于安然脱险。

通过探查,晋明帝大体摸清了王敦军队的虚实,迅速进行部署,起用郗鉴、温峤等一大批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大臣。并乘王敦病重之时,于公元324年下诏讨伐叛军。因为王敦“为物情所畏服”,明帝机智地只把诏书的矛头指向钱凤,伪言王敦已死,大大振奋了军心。王敦见到诏书,勃然大怒,命王含为元帅,与钱凤、邓岳、周抚等率军直扑建康。

明帝一面亲自指挥,沉着应战,一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分化瓦解、最大限度地孤立敌军。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但为人圆滑,“善于全己”,明帝明知他不可能为皇室出多少力,但仍授他以“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的官衔,以稳住他及一些左右摇摆的人。在讨伐诏书中,明帝明确指出:“罪止(钱凤)一人,朕不滥刑”;连王含、沈充等死党也分别派人去劝谕,晓以大义,许以官爵;文武百官为王敦所授用者,一概不予追究;至于被王敦裹胁的将士,独子则遗散回家,“终身不调”,其余的给假三年,假满后与宿卫之士一视同仁。

晋明帝的这些正确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叛军渐失人心,士庶解体。面对如此形势,王敦孤注一掷,命王含、钱凤等率水陆大军五万余人,突至秦淮河南岸。明帝亲率六军迎敌。

初二日深夜,明帝挑选一千多名壮士,悄悄地渡水击敌,杀死其前锋将何康。叛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温峤等又乘机夹水猛击。叛军大败,被杀得七零八落。王敦接到败报,愤惋而死。叛军土崩瓦解,王含、沈充等顽抗到底,与钱凤先后被杀;王舒、邓岳、周抚等有的反戈一击,立了功,有的事后被赦免,最后都成了晋廷的有功之臣。到7月底,持续三年的王敦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了。

东晋能够以弱制强,平定王敦之乱,与晋明帝敢战敢胜的决心、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杰出的指挥才能是分不开的,史称明帝“聪明有机断”。

梁武帝:博学多才的和尚皇帝

南朝时期,梁的开国皇帝是个马上皇帝,也是个喜欢做和尚的皇帝。他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萧衍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后来逼齐的皇帝“禅让”,自己建立了梁。萧衍做皇帝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之久,是南朝在位皇帝最久的一位。

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衍在位颇有政绩,然而在位晚年时期爆发了“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萧衍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

政绩显著

萧衍做皇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而且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以至于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

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皇帝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萧衍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长官一定要清廉,经常亲自召见他们,训导他们遵守为国为民之道,清正廉明。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看破红尘

和封建社会很多的皇帝一样,萧衍猜疑心也颇重,忌惮开国元勋。在梁朝的功臣当中,就数范云和沈约的功劳最大,谋划、辅佐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但萧衍并没有重用他们。范云在建国伊始就病逝了,萧衍也没有重用沈约,而是让其他的人主持朝政,反过来,萧衍还经常斥责沈约。后来,沈约病死。

同类推荐
  • 唐魂大唐名相房玄龄

    唐魂大唐名相房玄龄

    隋亡唐兴,风云乱世。烽烟四起于边塞,群雄逐鹿在中原。京洛名士、山东才子房玄龄因砰击隋炀帝祸国殃民,上书获罪,虽得到即将和亲的皇家公主与奇遇元宵夜的巾帼女杰仗义相救,仍不免罢官出京,连遭迫害。在巅簸流离中,妻子失散被瓦岗劫持,善良店嫂曾多情挽留,占山好汉欲拥载为王,和亲女官患难生情,边塞胡将心长义重…..坎坷磨砺数不胜数,情缘纠结咋理更乱。历经千锤百炼的房玄龄,始终坚持对正义公平的向往追求,认真恪守大爱真诚的人生操守,廉洁奉公举贤任能的仕宦道德,在改朝换代一统大唐,兵变玄武粉碎腐恶,革故鼎新推行新政,平息内乱边患富国强兵,建言立策和睦外邻等方面,展现了治世能臣的名相风采和大唐一代先辈前贤流芳千古、阳光独特的精神灵魂。
  • 哲度

    哲度

    乱世枭雄,群雄逐鹿。乞丐土匪,自有摸天路。铁血孤儿,一路上王座。
  • 三国之汉贼

    三国之汉贼

    百年三国,群雄争霸;风流人物,璀璨耀眼。然闪耀的星光下,遮不住,冲天的血煞,冤魂的悲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156年,口5007万,公元221年,口90万。)---简单的数字对比后,震撼,震惊!穿越到这样一个时代,快乐悠闲的上班青年李定,路在何方?(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美工:凤无眠)
  • 守鼎1643

    守鼎1643

    太监了,不用看了,嗯,就是这样子的。哎没满20字很尴尬
  • 皇室飘零

    皇室飘零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皇室家族如何从王朝开创、兴旺发达到走向没落的故事,魏朝末年文正带着国恨家仇加入到反抗暴政的义军行列,并在明争暗斗中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正在文正一步步的要走上成功的时候,恍然间文正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人早已布置好的,自己的一生原来都在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自己原来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文正又该如何打破别人早已精心设计好的圈套而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重生?
热门推荐
  • 王源,今生感谢遇见你

    王源,今生感谢遇见你

    在那个夏天,遇到了爱笑的王源。在那个夏天,遇到了让我喜欢的你。夏天,最美的季节,只因遇见你。
  • 票房之王

    票房之王

    意外得到了一个来自平行位面的U盘,里面有一款超越时代的、人工智能的影视制作辅助软件,并且其中收藏了那个时空自从有影视开始的所有作品······
  • 听说你在下个路口等我

    听说你在下个路口等我

    她,是一位富家小姐。他是她的真命天子,他们从小就认识,她却不知道他们从小就认识·······他们也可以说是一对冤家,但是他说他在下个路口等我
  • 楚汉孤城

    楚汉孤城

    柳旁系马,身影沧桑。一帘冷月,发鬓顾盼。铁骑无声入梦来,谁护万里山河?好男儿,出玉关,黄沙百战终不悔。最可惜,江山如画,总付与啼鴂。晓鬓妆镜,佳人何在?揉碎花笺,人生断肠!满天风雨猿啸哀,我自倚剑长天。任凭它,角声寒,十面埋伏楚歌乱,这孤城,我偏要,一战无遗憾!
  • 美型妖精大混战同人:干物人偶师

    美型妖精大混战同人:干物人偶师

    『为什么……我以为你是我的』眼前的少女披散着头发,橙色的秀发在风中飘逸。少女看着对面的少年,少年低下头,尝试不去看她。『最后,再接受一次我满怀爱意的投食吧』少女用到割破手腕,苦笑道。对面的少年嘤咛了一声便冲了上来试图抱住少女但在触到的一瞬间,少女便化成樱花花瓣消失地无影无踪。
  • 我和妖怪的一百个约定

    我和妖怪的一百个约定

    妖怪来历各异,不尽相同,有的很邪恶,有的很危险,有的萌萌哒。妖怪以人的形象混迹于城市里,却因为三观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与人类格格不入,我在一家妖怪开办的公司里上班,和一些奇怪的家伙成了朋友,养了可爱的小妖精做宠物。
  • 恶魔的甜心宝贝:丫头,求抱抱

    恶魔的甜心宝贝:丫头,求抱抱

    他是放肆不羁的恶魔少爷,她是甜美可爱的英国公主。那日,她误闯入他的房间,他把她壁咚在墙,还说味道不错?!此后,他对她就是各种壁咚kiss。沐雨晴表示自己忍无可忍,额,好吧,她还是不要自欺欺人了,谁让她签了那份该死的合约呢。几年后,她回到英国。再次见面,她搂着一个少年,笑意盈盈:“冷烻轩,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所以,你请回吧。”不料他却把她壁咚在墙,然后邪魅一笑:“丫头,你以为这样就能离开我?那你也太天真了~”……
  • 炼狱剑魔

    炼狱剑魔

    佛欲灭我,我欲成魔!佛掌生灭,我掌灭!轮回后绝不留遗憾!
  •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一次偶然的遇见,扯出了一段不可明说的爱情,他始终都是他,而她却为了她不惜牺牲一切,换取他的平安。
  • 情爱奇缘(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

    情爱奇缘(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

    目前,坊间出现的古代小说选本已数不胜数,但大多不分题材,将各类作品混编在一起,分类编成套书的似不多见。为此,我们拟将历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传世经典之作遴选出来,按爱情婚恋、公案侠义、政治风云、神灵怪异、世情百态、史话新编等分类编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因中国古代小说大多以“奇”取胜,人奇,事奇,因而又叫“传奇”。为体现中国古代小说的这一特点,本书各卷拟分别命名为“情爱奇缘”、“公案奇局”、“官场奇闻”、“神灵奇踪”、“市井奇话”、 “名贤奇遇”。本册为“情爱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