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700000005

第5章 希特勒(4)

5月11日上午,希特勒还没起床,纳粹党第二号人物、元首代表鲁道夫·赫斯的副官就敲响了山间别墅的门。几分钟以后,希特勒来到客厅,赫斯的副官递给他一封信。希特勒草草把信看过,然后问副官:“您是否知道信的内容?”

“是的。”副官回答。

希特勒听了,脸色顿时阴沉起来,马上叫人扣押这位副官,还下令拘捕赫斯的另一位副官,并把他们一块送到集中营去。随即,他召集戈林、里宾特洛甫和私人秘书马西、博尔曼开会,会上,他就像别墅刚刚落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样,怒不可遏,在地板上来回走着,用指敲着自己的脑门,大声嚷着:“他一定是神经错乱,他一定是发疯了,看看他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吧!”

原来,信是赫斯亲笔写给希特勒的,他本人已于昨夜单身驾驶一架梅塞德斯110型双引擎飞机飞往英国,在苏格兰跳伞着陆后被英国人逮捕。赫斯在关押地托人捎信给丘吉尔首相,说明他来英的目的是想由他代表德国与英国人缔结一项和约,具体方针是:第一,他深信希特勒会打败英国;第二,由于希特勒不想毁灭英国,所以他仍然愿意与它达成一项和解方案;第三,条件是英国须允许德国在欧洲大陆自由行动,作为回报,德国将同意大英帝国保留对原殖民地的完整权力,不过,苏联并不包括在欧洲之内。

英国人当然不会理睬赫斯的建议,而是把他当作战俘对待,他一直被监禁到战争结束并在后来的审判中被判刑。

赫斯出走一事在希特勒看来是不可饶恕的过失,但他唯一关心的是用什么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以免使他过分难堪或损害他的威信。

纳粹宣传机构显然不愿意声张这件事。5月12日公布的一条消息说:“鲁道夫·赫斯先生已于昨日飞抵英国,他留下的信件内容紊乱,这不幸地说明,他的精神病发作了,令人担心的是,我党赫斯同志成了狂想症的牺牲品。”

英国人针对这条消息作出的反应是,特意报道了赫斯健康状况极佳的消息,但也仅此而已。双方都没有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结果是,希特勒不得不解除了自己的副手和忠诚的追随者赫斯的全部职务,空位由马丁·博尔曼顶替。

当希特勒一门心思扑在东方战线,对付他所憎恶的俄国的时候,地中海的风暴并没有真正平息,而是潜伏着更猛烈的危机。如果希特勒听从海军上将雷德尔的建议,首先降服地中海的风暴,在南方夺取彻底的胜利,并最终打败英国之后,再图东进,那么从战略上看,或许会对希特勒有利得多。

雷德尔的苦口婆心偶尔也对希特勒产生过一点影响,对俄战争一年以后,当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突入埃及境内阿拉曼一线,离著名的亚历山大港只有65英里的时候,希特勒曾一度深受雷德尔“伟大计划”的诱惑,赞成德军应穿越中东同日本人在亚洲会师。他有一次对正在休病假的隆美尔说:“我打算给非洲以一切必要的支持。不要担心,我们会拿下亚历山大的。”

隆美尔望着对地中海和北非的兴趣忽冷忽热的元首,将信将疑地说:“但愿如此,我尊敬的元首。”

希特勒果然没有兑现他的诺言,为实现一举击败俄国的梦想,他最终把在南方取得彻底胜利的机会让给了英国人。相反,丘吉尔却一刻也没有忽视地中海区域的极端重要性,因为他认定,地中海战役的成败关系到谁能夺取整个战争的胜利。

这样一来,即使隆美尔也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了。从阿拉曼战役,轴心国部队战败以后,英军就再也没有打过一次败仗。

面对德、意、日三个主要法西斯国家的结盟,美国总统罗斯福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决心动员美国的民主力量,来阻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从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含蓄地表示支持英国开始,美国便成为英国最坚定的盟友,大批武器装备和各类物资,通过大西洋的海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使英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这也是英军能在北非战场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原因。

8.突袭苏联

为了称霸世界,希特勒早有消灭苏联的野心。他曾叫嚣要把世界文明从布尔什维克的致命威胁中拯救出来。在他西线胜利后,1940年7月2日下令开始准备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8月,德军总参谋部将方案拟就。12月,希特勒发布第21号作战指令,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一军事行动的代号是用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巴巴罗萨”命名的。“巴巴罗萨”意即“红胡子”,希特勒使用这个代号,完全是出于对腓特烈这个穷兵黩武、侵略成性的暴君的红胡子精神的赞赏和颂扬。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会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当希特勒在欧洲四处侵略的同时,苏联的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形势。苏联东边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同时英法长期以来把斯大林视为“眼中钉”,而远东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准备进攻苏联,南进南洋,称霸世界。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压力愈来愈大,他密切注意四方动向,希望战争仅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内。

1938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的图门江口,向苏方进行军事挑衅,斯大林对日军在远东的挑衅毫不手软地进行打击,目的在于解除后顾之忧,对朱可夫的重新任命,说明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西线。

当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两侧席卷残敌时,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已笼罩着欧洲,并且由于英、法、美等国家采取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奥地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频频得手,侵占了中欧的重要战略地区。

斯大林不无忧虑地看到,希特勒得陇望蜀,欲壑越来越大,对国际公法已全然不顾,苏联的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他多次建议英、法、美等国家采取联合步骤制止法西斯侵略,但这些国家对此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一味牺牲小国的利益保全自己,使斯大林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

英法两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了极端不信任的态度,同时也怀疑苏联的军事实力,他们非常苛刻地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却对苏联的许多要求置之不理。与此同时,英法领导人还背着苏联与德国秘密谈判,鼓励纳粹反苏反共,英国政府还同德商谈了一笔约10亿英磅的军事贷款,力图把战争引向东方。

面对这种局面,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自己的决定,一面采取权宜之计与德国周旋,一方面加大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此时希特勒为了避免苏联干预,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榄枝,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起程到莫斯科去。

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年8月22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了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有可能在四天以后即星斯天就下令进攻波兰。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希特勒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经过数轮谈判,双方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有助于苏联暂时避免被卷入战争,粉碎英法“祸水东引”的美梦,同时更有利于德国入侵波兰,为最终进攻苏联创造了条件。

1941年的头几个月里,苏德在形式上还保存着正常关系,但却日益紧张,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横扫东南欧,侵占了包括挪威、丹麦、希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法国在内的14个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军队总数已达850万人,214个师。

斯大林密切注视德国的动作,但他无从知道对手的确切进攻时间,也无从知道未来战争的规模,而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即已向高级将领们发布了第22号训令,制订了以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命名的战争计划。

希特勒发布的绝密训令说:“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将苏联击溃。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目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0多个师,4000余辆坦克,近5万门火炮,5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陶格夫匹尔斯、明斯克、基辅等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为了欺骗和麻痹斯大林,希特勒对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德国居然还煞有介事地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技术兵器,并制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假象,当大批军队东调之时,又再三向苏联解释这是以新兵接替老兵等等。

斯大林并不怀疑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在时间的判断上犯了错误。他不相信希特勒会在没有收拾英国之前动手,即使在德国军事机器的弹簧缩紧到准备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的时候,他还是希望能防止发生可怕的冲突,从而对英国的紧急警报以及苏联在日本的杰出情报人员佐尔格的报告,持怀疑态度。

战争爆发前的10天,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时准备,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唯恐敌人借此挑衅,没有立即下令。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告诉苏军指挥员,德军将在次日凌晨进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作了报告。而斯大林这时还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在总参谋长的坚持下,斯大林召集来了政治局委员,经过讨论和研究,他才同意发布命令,让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但是,已经为时太晚了。

几个小时后,他最不愿发生的事情——战争终于爆发了。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希特勒以190多个师的兵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就在斯大林终于明白他对战争的判断错误之时,希特勒正在柏林的府邸中拍手称庆,这个法西斯执政者洋洋得意地吹牛道:“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上一脚,这间破烂房子马上就会垮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向苏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罗、意、芬等国出动了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193艘舰艇,在北起摩尔曼斯克、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进行全线进攻。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用“闪电战”在3个月中征服苏联。

一场规模空前、意义巨大的大决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斯大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日凌晨4时许,苏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神情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半天没有说话。他那双深沉难测的眼中,露出震惊和愤怒的目光。这无疑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精神最痛苦的时刻之一。

作为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因此他粗声地骂道:“希特勒这个大流氓!”但他没有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自省。他要正视这场空前浩劫已经来临的现实,以其过人的智力和无上权威,率领苏联军民奋起战斗,回击希特勒这个混世魔王的挑战,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社会主义苏联取得的建设成果。政治局委员们迅速作了分工,决定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卫国战争。

6月30日,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呼唤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保卫祖国的顽强的决心,给了人民以期待的信念。这番讲话在苏联人中,特别是在海陆空军将士中间,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强大了许多。

从斯大林的讲话中,人们听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被保卫祖国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开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德军团有充分准备,又是突然袭击,因此来势凶猛。法西斯航空兵对苏联西部城市、交通枢纽以及军营狂轰滥炸,使苏军遭受到重大损失,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披坚执锐的德军就推进了约60公里。

斯大林镇定地应付这一局面,手里拿着烟斗,整日默默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认真地观察地图,不时发出一道道发动反击的命令。

他按照列宁在内战时的做法,不断派自己信赖的得力代表到关键地区去。对最高统帅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同前线保持直接的联系,帮助那些经验不足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说明在危难的时刻,领袖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在3个星期中,德中央集团军群向前推进了450~600公里,北方集团军群推进了450~5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300~500公里。7月16日,德军中路的坦克部队已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直接威胁莫斯科;7~8月,北路已占领了列宁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区;9月19日,南路已攻陷乌克兰首府基辅。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在被希特勒称之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基辅战役中,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65.5万名指战员被俘虏。

苏军在明斯克地域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斯大林这次被希特勒的外交手段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胜了一筹。然而希特勒无论如何狡猾也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与历史背道而驰,与人民、和平为敌。

9.遭遇战争转折

1941年10月20日德军装甲部队的前锋部队进抵距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希特勒为时过早地向德国人民宣布:“东方的敌人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在我们部队的后边,已经有了相当于我在1933年执政时德意志国家幅员两倍的土地。”然而好景不长,实际上从7月份起,德军就开始遇到日益顽强的苏军的反抗。战幕刚一拉开,希特勒就来到离荒凉的东普鲁士小城拉斯腾堡8公里之遥的新元首总部,这就是著名的被称为“狼穴”的大本营。他在这里亲自督战。最近几周,德国顺利推进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希特勒情绪饱满,不时地同周围的人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在一次临时战局汇报会上,他站在一幅欧洲大地图前指着莫斯科说:“四周内我们将到达这里,莫斯科将被夷为平地。”

同类推荐
  • 警卫传说

    警卫传说

    这是一个传说,多年后那些共和国的将军们还会常常想起这个人,谜一样的一个人,他又有怎样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又出现……
  • 行动代号:重启

    行动代号:重启

    这是一群永远都长不大的年轻人,却有着比任何人都要坚强的信念。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并且时刻准备着。当祖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许多人还在彷徨失措之时,他们已经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们只为曾经的一句誓言,便将此生献于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他们注定为守护光明而生,并每时每刻都在呵护着这片祥和的大地。他们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也许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假如有一天,有人问你还有没有信仰。你可以自豪地告诉那个人,我们就是信仰!
  • 土匪的女婿

    土匪的女婿

    中日淞沪会战之时,留学生贺明华从海外回国参加抗战,却因为和飞龙寨的土匪结下的不解之缘,成为了土匪的女婿。他凭着机智,消灭日军特工队,抢夺日军飞机,并率领着土匪和日军英勇战斗。虽是短暂的,却在土匪们心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象。他的英勇经历让一个美丽的女人为他苦守一生,相隔半世纪的深情让人唏嘘涕泣。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见证的是天荒地老不变的真情……
  • 大盘灭国

    大盘灭国

    《大盘灭国》其实就是拓跋氏的争锋时代,也是拓跋的隔离式,即是拓与跋之间的较量。拓的开创,魏还没有开始,跋的结局,而魏早已结束。正如魏之前就有拓,魏之后还有跋一样,拓跋的演变过程就是如此奇妙。毕竟魏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围绕在拓与跋之间的演变过程中诞生和灭亡的。这就是说,魏的崛起和覆灭,一直都是在拓与跋的开始和结束之间,万变不离其宗。小说最后告诉我们,作为一段历史,它所留给我们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它留下来的生命还远远没有结束。
  • 狠命特工

    狠命特工

    国家商务部长在Z国被绑架,前苏联核弹被偷运入境,美国战舰聚集海湾要逼迫Z国政府下台…重重危机,中国特工凌风如何破解?!〔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择皇传

    择皇传

    引气境界—凝结境界-虚元境界-神劫境界-化神境界-无极境界-太极境界
  •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一世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一世

    几斗’亚梦,我愿意守候你一生一世,你愿意吗‘。亚梦’我愿意‘
  • The Scarecrow of Oz

    The Scarecrow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白领穿越

    都市白领穿越

    讲述一个都市女教师因为被他人杀害去到古代做了人妻成佛的穿越和和理智故事
  • 记忆里单纯的你

    记忆里单纯的你

    浅柠被南宫耀公爵收养进入了贵族学校,一场少女的浪漫青春开始了。【浅言cp】浅柠:“如果哪天你走了怎么办?”慕言:“把你也打包带走。”浅柠:(脸红ing)【夏勋cp】夏沫:“给老娘让开。”凌勋:“(一把抱住)不要,不要,就不要,我赖定你了。(一个华丽丽的壁咚)”夏沫:“。。。”某男倒地。
  • 神选部队

    神选部队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封特殊的信件让他摆脱了平凡的生活,从此成为神选者
  • 你是我的宝:皇室甜心乖乖宝

    你是我的宝:皇室甜心乖乖宝

    他,冰冷,是全世界最大集团的大少爷,继承人。让人无法靠近,偏偏又独宠一人、她,是权力最大的皇室的小公主,集万人宠爱于一身,却认为调皮而背着父王,母后,哥哥逃出了皇室,她以平民的身份生活着,却在回国的第一天,遇到了极品冰山渣男。情景一:冰山渣男走到女主面前:“你得给我当女佣。”“凭什么?”“白吃白住还白喝,不好么?”“听起来不错啊。”情景二:“你怎么能这样?给我放泻药,你狠。”皇室公主乖乖宝,正式开幕!
  •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

    本书以“战后四大腐败案”为例,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现象发生的历史轨迹及日本社会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经验。书中高度凝练地展示了日本细密、周详的反腐败法律架构,还原与刻画了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行贿人、受贿人、办案人角色,并对战后日本政治生态进行了评述。
  • 灵威战传

    灵威战传

    这个世界虽然有阶级,却不单是以等级为贵;这个世界虽然有强者,却无人能够一手遮天;这本小说虽然有主角,却没有主角应有的光环;弱者很容易就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强者反而限制重重。中心大陆,和风帝国,焱阳城——故事将从这座城市开始,也将在这座城市结束。
  • 冷酷校草,甜心丫头跟我走

    冷酷校草,甜心丫头跟我走

    【黑道+贵族+校园+虐渣】(原名《贵族少女的爱罗曼史》)爱情,一个那些人根本没有想过的名词,却无意中闯入了他们的生活。她,性格淡漠,悲惨的童年揭开时,她才得知原来自己有个美好的家;他,四大家族之子,对人冷酷,但却因为她,释放了自己另一面。她表面上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但是却是在隐藏自己的心;他一次次的惹她生气,慢慢的才发觉,原来自己早已动情。【青春浪漫,贵族校园,冰晶绮舞。两男两女,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