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500000013

第13章 戈培尔

1.纳粹的鼓动者

戈培尔和纳粹士兵在一起。1897年10月29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雷特城的信奉天主教的职员家庭。

戈培尔小时候曾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左腿萎缩。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戈培尔准备参军服役,却遭到拒绝。这让戈培尔痛苦终生。而他在自杀前一年半仍对人说:“别人对我所能施加的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检阅仪仗队。而这并不总是可以回避的。每当在庆典的日程上列入检阅仪仗队一项活动时,我就一夜睡不好觉。”

从天主教中学毕业时,戈培尔代表全班作毕业演讲,获得好评。从1917年夏到1921年春,戈培尔主要依靠天主教艾尔伯特·马格努斯协会的资助,先后在波恩大学、弗莱堡大学、乌兹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攻读历史和文学。

1921年4月,在海德堡大学犹太文学史家弗里德里希·贡尔夫教授的指导下,戈培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戈培尔致力于创作小说、剧本和诗歌,著有小说《迈克尔》、剧本《流浪者》和《孤客》,但当时根本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直到1926年,戈培尔的小说《迈克尔》才得到出版。

希特勒的演讲非常能蛊惑人心的,当时很多德国青年因此而加入纳粹党。1922年,戈培尔也受此感染而加入纳粹党,谋求通过政治活动而出人头地。戈培尔大肆散布关于德意志民族和种族优秀的陈词滥调,认为同盟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为了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胜利而欺骗了德国人。

1924年6月,戈培尔在日记中表示要“思维简单一点,爱情高尚一点,期待真诚一点,信念炽热一点,说话谦虚一点”。同年10月,戈培尔在日记中发誓“我们必须寻找上帝,我们正是为此而活在世上”。

由于戈培尔的才智,善长演讲鼓动,在纳粹党内很快出人头地。1925年,戈培尔出任纳粹党鲁尔区党部书记,成为纳粹党北德派领袖格里戈尔·施特拉塞的主要合作者。戈培尔创办并编辑《纳粹通讯》等属于施特拉塞兄弟的出版物。

为了笼络人心,戈培尔和施特拉塞兄弟经常发表迎合劳动群众情绪的言辞,提出纳粹党与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共同开展征用贵族财产运动,主张将大工业和大庄园收归国有。

很显然,这与希特勒的主张相矛盾。因此,希特勒对此非常生气。但戈培尔当时效力于施特拉赛,因此大力攻击希特勒。在1925年11月的纳粹党汉诺威会议上,戈培尔甚至鼓噪“我要求把这个小资产阶级分子阿道夫·希特勒开除出纳粹党”。

希特勒与施特拉塞分裂之后,戈培尔被人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欣赏这位擅长宣传鼓动的演说家,以亲笔签名的《我的奋斗》相赠,邀请戈培尔到慕尼黑发表演说。戈培尔对此有点不知所措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进入大厅,欢声震耳……我讲了两个小时……最后希特勒拥抱了我。”

1926年2月,戈培尔在纳粹党班贝格会议上完全倒向希特勒一边。8月,戈培尔通过《人民观察家报》发表声明,与施特拉塞彻底决裂。

1926年11月,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党柏林-勃兰登堡区党部书记,负责清党和机构整编,很快就使该区的纳粹党成为强有力的组织。

1927年,戈培尔创办《进攻报》并兼任主编,加强纳粹宣传工作。戈培尔设计广告画,出版宣传品,组织游行,举行慕尼黑啤酒店暴动纪念集会和柏林体育馆大型演讲会;制造元首“一贯正确”的神话,把希特勒描绘成“主宰者”,诱导人们盲目服从;将被人杀死的冲锋队头目霍斯特·威塞尔生前所作的进行曲《威塞尔倒下了》作为纳粹党歌,鼓吹为纳粹事业献身。

1929年,希特勒任命戈培尔为纳粹党宣传部部长。

戈培尔工作出色,能力非凡。这给希特勒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希特勒在1942年回顾起来仍颇有感慨:“戈培尔博士带有言辞和才智两件礼物,没有这些礼物,柏林的局势就无法控制……要以说,是戈培尔博士以言辞的真实感情赢得了柏林。”

1928年,戈培尔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议员。当时,他曾经这样宣称:“我们进入国会,以便我们能从其武库中取出民主武器来武装自己。我们应该成为国会议员,以便魏玛观念形态自己帮助我们摧毁它。”这对纳粹党的夺权策略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1930年9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640万张选票,得到197个席位,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国会第二大党。

1931年总统竞选活动中,戈培尔力促希特勒参加竞选,并且倾尽全力为其效劳。戈培尔与希特勒周游全国,频繁发表竞选演说,煽动党徒的狂热情绪。

希特勒被总统兴登堡任命为总理后,成立了纳粹组成的内阁。此外,戈培尔调集全部人马,开动宣传机器,利用募集的经费,发动前所未有的宣传运动。纳粹党成员在全国各地张贴100万张彩色宣传画,散发800万本小册子和1200万份党报特刊,有时一天之内就有3000个动员大会,首次将电影和唱片用于总统竞选活动。尽管希特勒经过两次投票均未能当选,但这番宣传却也收获不小,第二次获得的选票比第一次获得的选票却翻了一番。

1933年1月,希特勒被兴登堡总统任命为政府总理,奉命组阁。戈培尔欣喜若狂,迅速与希特勒“定下同赤色恐怖进行斗争的方针”。第三帝国很快就查封德国共产党的60种报纸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71种报纸,强行封闭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2月27日,戈培尔伙同戈林策划制造“国会纵火案”,以此为借口迫害、镇压德国共产党。

1933年3月,戈培尔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负责宣传纳粹内外政策,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戈培尔对此不遗余力。

国民教育与宣传部主要设有下述职能部门:行政管理局——负责管理全部行政事务;宣传局——负责组织反对共产主义、犹太人、教会或支持种族纯正的宣传运动,组织各种规模的集会;广播局——负责从政策高度指导并监督德国广播公司的工作;新闻局——负责每日新闻发布和出版;对外局——负责对国外的宣传工作以影响国外的公众舆论;电影局——负责指导和审查影片的制作与放映。

德国文化协会则隶属该部领导,下辖美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广播和电影等6个协会。从事上述职业的人必须加入相关的协会,对纳粹主义不热心的人或“政治上不可靠的人”将遭到开除并剥夺从事文化活动的权利。

纳粹党对宣传的重视和纳粹宣传的成功,使戈培尔赢得了纳粹党高层领导人的信任和尊敬,原来称其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亦改称为“我们的博士”。

戈培尔认为,宣传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众”;“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于策略的心理”;“我们信仰什么,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艺术,我们相信奇迹,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在我们看来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迹”;宣传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重复有效论点,谎言要一再传播并装扮得令人相信。

极有煽动性的演说家戈培尔为了使民众的思想与纳粹的观点一致,1935年5月10日的夜晚,戈培尔在柏林发起随后遍及全国的焚书运动,那些被视为“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的书籍,如马克思、恩格斯、卢森堡、李卜克内西、梅林、海涅和爱因斯坦等名人的著作,都被付之一炬。

戈培尔向参加焚书的学生们说:“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这火光不仅结束了旧时代,而且照亮了新时代。”戈培尔因此获得“焚书者”的万恶之名。

为了消灭任何与纳粹党对立的宣传媒介,戈培尔对报刊、广播和电影以及新闻工作人员实施严格控制。《法兰克福日报》的犹太老板被赶出报社,颇有影响的《伏斯日报》被勒令停刊。

在纳粹统治的前4年,全国报纸由3607种减为2671种;戈培尔或其部属每天就新闻编发问题作出口头训令或书面指示。戈培尔亦将德国广播公司和电影公司驯服,使其成为纳粹的舆论宣传工具。

2.不可缺少的喉舌

在万湖会议上,希特勒最后决定在整个西欧开始屠杀犹太人。最初,戈培尔似乎想将屠杀行动同镇压天主教会一样推迟到所谓“最后胜利”之日,但既然希特勒决心已定,他也就决心紧跟了。

1935年,戈培尔主持德国的反犹太人活动。6月,他宣称“我们再也不想要犹太人了”,将犹太人逐出国防军和劳役部门;9月,颁布纽伦堡法律,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公民权,禁止犹太人和雅利安人通婚,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的任何交往均属犯罪行动。

此外,戈培尔还气势汹汹地扬言:“只有将所有犹太人消灭干净,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只要还有一个犹太人活着,这个犹太人就始终会与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为敌。因此,不能对犹太人讲任何宽容和人道。”

1936年1月17日,戈培尔面对18000名纳粹分子发表了激烈演说,他宣布德国必须拥有殖民地。他说:“德国确实是一个贫困的国家,我们没有殖民也没有原材料。”在谈到德军供应不足的问题时,他说:“没有黄油我们还能活,可没有大炮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1937年5月28日,戈培尔发表演说,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的腐化堕落。1938年,戈培尔再次组织反犹太人运动。10月,情报与安全局局长海德里希奉命逮捕1.7万名波兰犹太人,用闷罐车驱逐出境;为纪念啤酒店暴动而制造“水晶之夜”(亦称“砸玻璃之夜”),将犹太人经常集会的会场、住宅和店铺的玻璃全部砸碎(价值500万马克)而诡称为德国人民“自发的示威”,身穿褐色制服的纳粹党冲锋队员还高唱:“今天,德国是我们的;明天,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在纳粹德国发动波兰战争之前,戈培尔操纵宣传机器煽动战争狂热。《柏林日报》先使用大字标题警告“当心波兰”,后又谎称“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

《领袖日报》则动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挑畔!”

《十二点钟报》报道波兰人攻击3架德国客机。《人民观察家报》编发特大通栏标题“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1939年9月1日的早报则竞相报道所谓“波兰志愿人员和上西里西亚叛乱分子”袭击靠近边界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的消息。实际上,袭击行动是纳粹党卫队保安处的特工人员炮制的。

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最高统帅部在作战部设有国防军宣传处,负责军事新闻检查和编发国防军公报。在整个战争时期,戈培尔都力图把国防军宣传处变为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的职能部门,以便使政治宣传和军事宣传协调起来,但是未能成功。戈培尔与里宾特洛甫争夺对外宣传权的斗争也以妥协告终。尽管如此,戈培尔仍竭力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为配合法西斯战争而鼓噪呐喊,颇具成效。

戈培尔认为广播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工具,演说比写作更能吸引人心。由“哈哈勋爵”主持的对英广播节目,在宣传纳粹战争政策、影响英国公众心理方面是相当成功的。盟国提出法西斯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之后,戈培尔乘机鼓吹德国不是胜利就是毁灭,此外别无选择。

1940年6月,在德军侵苏战争之前,戈培尔试图让人们相信3个星期或5个星期之内德军将入侵英国,告诫人们“不要试图猜测——你们不会猜着,继续你们的工作。可以肯定,届时你们将听到你们必须知道的消息”。

1943年2月2日,德军在“命运之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后,戈培尔下令全国娱乐场所关闭3天,在第一天和第三天停止交通1分钟。

同年2月18日,在柏林体育馆里,聚集了15000万精选的听众,戈培尔发表著名的煽动性演说《论总体战》。演说历时2小时15分钟,据称是纳粹领导人在战争时期所作的最长的演说。演说直言不讳地以“经过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和训练的德国人民能够承受全部真相”开头;第一部分不讲德军的败绩而强调“犹太人——布尔什维克”的危险,指明德国胜利的必然性,旨在告诫德国听众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听众;第二部分则旨在说服德国公众相信胜利必须通过总体战来赢得,共有10个结论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第4个问题“你们想要总体战吗?你们想让战争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具总体性和彻底性吗?”;演说最后以西奥多·科纳的诗句“国家屹立而风暴消失”作为结尾,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演说之后,戈培尔下令关闭柏林的豪华饭店和娱乐场所,装模作样地带头不用宽敞阔气的客厅、不上高级茶点,并通过纪录片大肆宣传。

戈培尔还经常为希特勒朗诵《腓特烈大帝史》,共同期待第三帝国“时来运转”。

1944年6月,戈培尔出任德国总体战动员委员会全权总监。7月20日,德国发生谋杀希特勒事件。戈培尔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使奄奄一息的纳粹政权又缓过劲来,8月24日,为了挽救第三帝国,戈培尔下达总动员令。

1945年1月,戈培尔出任柏林城防司令,鼓吹焦土政策和毒气战,下令枪毙被俘盟军飞行员,主张固守柏林。4月,戈培尔夫妇迁居总理府地下室。这时,希特勒已决定自杀,并立下遗嘱任命邓里兹为总统、戈培尔为总理。

戈培尔或许已意识到纳粹政权的崩溃,写下《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声称“要在元首身边结束我的生命”,“在今后的艰苦岁月里,树立榜样比活着更为重要”。5月1日,戈培尔夫妇先让党卫队员毒死他们的6个孩子,然后让党卫队员从背后开枪——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同类推荐
  • 那边的草原那年的兵

    那边的草原那年的兵

    谨以此书献给我所有的战友,献给那些仍然活着和已经离去的人们......一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军旅文学,不杜撰、不粉饰、不雕琢、不回避......这里所记述的一切都是发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真人、真事,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是完全真实的......这些人今天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这曾是一群最普通的士兵,他们中间没有特种兵、没有狙击手,这本书里既没有血脉贲张的战斗情节,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能使人感兴趣的元素,这里都没有。我所能记述的只是这群普通士兵的普通故事。
  • 战神西川

    战神西川

    天原大陆,一个无比庞大的大陆。战国,在天原大陆版图上无比渺小的中小国家。
  • 机枪科技知识(上)

    机枪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我的教官生涯

    我的教官生涯

    一个被抛弃的教官,曾经被认为最不适合当教官的呆子,却成为了教官中的王者!曾经在所有教官眼中的弱者被强势而霸道的队长训练成为了铁血教官
  • 抗战之重回1938

    抗战之重回1938

    为了清除A国在我国西南边境设置的恐怖组织训练基地,西部战区命令称为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雪狼中队配合武警、特警突击队清除掉这种盘踞西南边境毒瘤,在顺利完成任务之后,突然间天空伸手不见五指,重见阳光之后,他们来到1938年的血色战场,他们毫不犹豫,用自己的信仰,为祖国南征北战........。
热门推荐
  • 剑行射雕

    剑行射雕

    何为正,何为邪,自古不曾有一个答案,但我不为正不为邪,愿以手中一把离经叛道的剑守护心爱的人
  • 三国群雌传

    三国群雌传

    小卜同学是某建筑工程学院的高材生,一次在安装避雷设备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招来了旱天雷,惨遭五雷轰顶的小卜同学被劈回了三国时代,可令他郁闷的是,同样都是穿越,为啥他会穿到那人未开化、鸟蛋不生的交州呢?语言不通的小卜同学很不幸地被山林里的野人直接当成野猪之类的牲口抬回了部落!指点江山、问鼎三国?先别想了,还是想想眼前该怎么脱困自救吧!半年后……曰:主公,今有单福来投,想见你。答:单福?没听过,不见。曰:主公,今有典韦来投,想见你。答:典韦?嗯,将见面档期排到三日后吧。曰:主公,今有庞统来投,想见你。答:凤雏?给我好好招待,我明天会见。曰:主公,今有女将璎珞来投,想见你。问:相貌身材如何?复曰:相貌姣好,身材……起码36D。答:理应礼贤下士,怎可怠慢,速速带我去见她。
  • 异族战场

    异族战场

    这个世界,往往没有看上去那么真实,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林楚风是个幸运的人,一次偶然让他能踏入这带着笑与泪的奇幻世界,去探寻那不为人知的秘密.......有搞笑有吐槽,有欢笑有泪水,有美女却没有后宫种马,奇幻而严谨的世界设定,欢迎观看~
  • 光炎本纪

    光炎本纪

    东西文明大对决,东方修真和西方星空力量的大碰撞,以及最最神秘的力量即将降临光炎大陆,一个杀手的传奇。。。
  • 海信集团考察

    海信集团考察

    中国企业如何从习惯于粗放型增长和无创新式扩张,转变到具备良好的创新机制,具有充分的创新动力和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海信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阶段的大企业创新精神和创新模式的典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转型的典型,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典型。《海信集团考察:竞争力与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全面介绍了海信集团的历史和愿景、领导和治理结构、生产流程、资源和营销、技术研发、企业文化、企业国际化和信息化、企业上市与企业转型等方面的情况,力求为进一步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提供宝贵的“自然资源”。
  • 毒妃倾城,鬼王宠上天

    毒妃倾城,鬼王宠上天

    她古武世家的弟子,医毒天下无双,一朝穿越,却沦落成任人欺负的软包子,且看她脱胎换骨,凤啸九天。他是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战神王爷,亦是令天下人闻风丧胆的鬼王。他对她一见钟情,紧缠不放,宠她上天,爱她入骨。她想走到最高峰,他便成为她踏脚的石,哪怕血流成河,也要助她扶摇直上。谁知,等到她情根深重,敞开心扉时,却发现走进的是他精心编织的一张网……她笑,倾城倾国,“找死么?”他也笑,风华绝代,“你喜欢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总裁霸道掠爱

    霸道总裁霸道掠爱

    他只不过是去酒吧捞人而已,为什么自己被别人捞走了。对方还是个扮猪吃老虎的总裁,他算是撞上了,为什么强占了心,还不让他离开。“顾甠(qing),我告诉你,我把你留在身边,就是为了。。。。。。。。。。。。。。”哈哈,作者大大的微博,与我高举耽美大旗mua,谢谢乖乖们。么么。
  • 都市之神级兵王系统

    都市之神级兵王系统

    偶然一个机会,贫穷的小伙子天降神命,得到了超级系统!飞刀!穿破石壁!狙击!两秒完成!格斗!快如闪电!感应!不近其身!他成了真正的兵王!让全世界雇佣兵胆寒的兵王!
  • 誓不再为仙

    誓不再为仙

    当剑刺进他的胸膛,血将衣裳染红时,他笑了,笑得温柔,笑的苦涩,眼神想柔水一般。霎时间,明月似乎都似乎成了他的陪衬……佛说: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回眸。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前世的一千次相知,换来今生的一次相爱。既然上天注定我们在尘世里有一次相爱!那么,为何不给我们一个平凡的身份,让你我在茫茫人海中,注定不能相爱。在缘来缘去的传奇里,你我的伤心早已成定局……但愿我们下一世,都能是个平凡人。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