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600000020

第20章 军统特务

此时的马天成早已改名换姓,他现在的名字叫王宝山,是一家医院开救护车的司机。解放初期的沈阳百废待兴,每一个行当的人才都极为缺失,会开车的人刚是寥若晨星。马天成,也就是现在的王宝山轻而易举地就谋到了这样一份工作。

他之所以选择司机这样的职业,也是有着充分的考虑,毕竟有了车,活动的空间就大了许多。另外,开车不必和更多的人打交道,无形中就会减少自己暴露的次数。这对于他的隐藏是有利的。

王宝山作为军统特务的代号是"011",这足以证明他是沈阳城内隐匿的头号人物。"002"则是尚品的代号。当时国民党的部队撤离沈阳之前,徐寅初站长秘密地召集马天成和尚品,向他们宣布了一项特殊任务——隐匿起来,有朝一日打进共产党的内部,为以后国军光复东北,埋下两颗定时炸弹!这项秘密任务,军统局的许多人都不清楚,在刘克豪的印象里,马天成和沿品带着东北站的执行队,是作为敢死队派出去的,他们的任务是督战。后来,当他们和作战的部队混在一起时,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马天成和尚品带着执行队并没有前去督战。在走出人们的视线后,他们就脱去军装,藏了枪械,混在老百姓中"逃出"了战乱的沈阳城。

沈阳城解放后,他们是有机会再混进城里的,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接到了一份新的指令,上峰命他们纠集被打散的部队,组织一支武装力量,就地打游击。

当时的国军刚撤出沈阳和东北,平津战役还没有打响,蒋介石心存梦想,调兵遣将,准备杀共产党一个回马枪,到那时,别说沈阳,就是整个东北还不是国军的天下?于是,在上峰的命令下,马天成和尚品开始了收容残兵败将的工作。

国军撤得匆忙,一些没来得及撤走的士兵,脱下军装自顾逃命去了。另有一些顽固派仍聚集在一起,伺机而动。召集这些人并不是件难事,在丧失了军心和指令的情形下,这些散兵游勇唯一缺少的就是领军人物,在马天成和尚品的牵头下,很快就召集了二百多号人马。

这些人马聚集在一起,显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下活动。于是,他们躲进了帽儿山。那里山高林密,别说藏几百个人,就是撒进去万儿八千的人,也不显山露水。

在他们逃进帽儿山时,帽儿山就盘踞着一股土匪,领头的是人称"巡南王"的胡快枪。胡快枪是辽南一带有名的神射手,抬手一枪,指哪儿打哪儿。据说他练出这手绝活,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胡快枪之所以被称为辽南王是有些说法的。日本人在时,他就是胡子;后来苏联红军从旅顺口杀进来,追得小日本嗷嗷乱叫,他还是胡子。现在共产党解放了整个东北,他仍然盘踞在帽儿山,没人能拿他怎么样。胡快枪早就放出话了,这帽儿山就是他辽南王的,别人休想染指。

当马天成和尚品带着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准备在帽儿山里休养生息时,就侵犯了胡快枪的利益。他们进山时,早就听说了辽南王的大名,但也没把事情想得有多么棘手,只想着把这些胡子收容了,应该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派出人去与胡快枪谈判,结果是胡快枪不愿意被收编,即便收编,也是胡子收编这支败军。

急于藏身的这股人马,就与胡子交战了。当时国民党的这股小部队,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胡子毕竟是胡子,装备差,没有整体的协调性,完全是靠着单打独斗志。战斗的结局是,胡快枪被一发炮弹击中后,就群龙无首了,胡子们一部分降了,另一些人作鸟兽散。帽儿山就成了这股国军的天下。

以后的形势便急转直下,北平被和平解放;天津失守,平津战役没费多大的劲儿就结束了。最后连重庆也没能保住,就连天高皇帝远的海南岛都被共产党收到了怀里,蒋介石的落脚点,只剩下了孤岛台湾。

马天成和尚品对这些消息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手里有电台,可以随时和军统局保持着联络。当刘克豪的剿匪团包围帽儿山时,马天成和尚品知道大势已去,整个中国都被共产党拿下了,只差个小小的帽儿山。当初他们藏身帽儿山,是在等待国军有朝一日再杀回来,到时再里应外合,光复整个东北。

随着国军的节节败退,他们的心凉了一截又一截,最后只剩下失望了。剿匪团包围帽儿山时,马天成和尚品就知道,自己的气数已尽。他们怀着悲壮的心情,向军统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在绝望与颤栗中,他们得到了最后一份指示:001、002,你们的任务是回到沈阳,伺机而动,听从召唤。

得到这封密电时,他们的心就彻底凉了。当下,两个人收拾好电台,在夜晚来临时,扔下队伍,悄然撤出了帽儿山。

回到沈阳后,马天成和尚品就分开了。分开行动是上级的指示,身为军统的两个人人很清楚,在一起只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最初的日子里,马天成和尚品没有任何的联系和往来,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深藏起来。藏起来的首要目的是活命,当时他们不敢奢求国民党反攻大陆,朝鲜战争更是连影还都没有呢。他们不相信国民党还有什么气数,蒋介石连自己都顾不上了,还能管他们这些被抛弃的人吗?

马天成一直在记挂着自己的老婆刘半脚,虽说是在山东老家娶的女人,可这么多年,风里雨里的,也让女人受尽了苦头。他长年漂泊在外,家里的双亲就靠了她的操持。要不是东北危在旦夕,他不会和老婆刘半脚有这么几个月的厮守。

正因为与老婆短暂的厮守,他更不放心刘半脚了。当时,军统局的家属们被送往去营口码头的时候,他看着车上泪水涟涟的刘半脚,心都碎了。但军令不可违,他作为军人,只能服从命令。

后来他辗转得知,军统局的家属们先是去了天津,以后又到了济南。后来,就再也没有音信了。南京解放后,他又让尚品发电报追问夫人的下落,却再也没了下文。上峰只是含糊其辞地告之,你们是对党国有贡献的,你们的夫人,我们定会妥善安置的。

马天成和尚品全然不信电报上的内容,他们太了解国民党了,大难临头时哪里还会顾上下属们的亲眷。此时的马天成坚信,自己的老婆刘半脚只有两条命运,一是落在共产党的手里,被镇压了;要么活着,也是流落街头。

一想到这些,马天成就抓心挠肝地难受。重新潜回沈阳城内的马天成,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来。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和希望见到刘半脚,见到自己的父母双亲。

进城不久,他就看到了医院招聘司机的广告。前去应聘时,他已经为自己想好了名字王宝山。从此,他就由马天成变成了王宝山,职业是医院开救护车的司机,人称王师傅。

王宝山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在最初的日子里却生活得草木皆兵。沈阳这个城市和所有刚解放的城市一样,被解放军全面接管后,到处可见身着军装的身影。看到那些穿着军装的人,他的心里就莫名的紧张。要知道数月前,在战场上双方还是交战的对手,转眼之间,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他对这些穿军装的解放军紧张的理由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济南解放后,军统局就给他们发来了一份通电:原军统局少校副官乔天朝是共产党分子,济南沦陷前期逃离济南。当他和尚品看到这份通电时,汗就下来了,生活在他们身边的那个乔天朝竟然是共产党的人。这一消息对他们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乔副官一转眼就成了共产党,不用说,那个女人王晓凤自然也是共产党了?想着当时一幕幕真实的情景,两个人唏嘘不已。

同时,他们在电报中还得知,中将徐寅初为此严重失职,已被革去职务,交由军法处执行纪律。至于徐寅初是被判刑还是枪毙,他们不得而知,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们对共产党刮目相看。

在军统局时,他们经常和地下党打交道,包括中统局的那些人。那会儿,他们经常听说某某是潜进内部的共产党,被抓住枪杀了,或者是某处的地下党组织被破获,抓获了共党的要人,但那是他们生活之外的事情。却不曾想到,被徐寅初如此赏识的乔副官居然也是共产党,而且潜伏了这么长时间。由此联想到,无怪乎自己的队伍经常打败仗,原来是有这么多的共产党分子无孔不入。

此时的王宝山一在大街上看到穿军装的人,他就会下意识地想起乔副官和那个叫王晓凤的女人。

那天早晨,王宝山去医院上班的路上,就看见一个女军人朝自己看了几眼,他当时就吓得魂飞魄散,头都没有敢回,钻进了胡同。

到了医院,他的心还乱跳不已。他现在的家就住在过去军统局东北站对面的胡同里。之所以在这里租房子安家,原因是他对这里熟悉。每天上班、下班都会看到昔日军统局的那栋小楼,他的心里就莫名地感到温暖。这里毕竟是他工作过的地方,往事不经意间就会潜进脑海,慰藉着一颗孤寂的心。

记不得是哪一天,曾经是军统局的小楼开始进出着穿军装的人,门口还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沈阳市和平区公安局。他顿时意识到此外不可久留,在这些人的眼皮底下生活太危险了!于是,他很快搬了家。

表面上稳定下来的王宝山开始日思夜念着老婆刘半脚和年迈的父母。作为一个男人,混到现在这个样子,连自己的老婆都保护不了,还能算个男人吗?昔日的马天成、此时的王宝山一遍遍地问着自己。他孤独地躺在夜晚的床上,让自己的良心折磨着自己。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老婆刘半脚就不会来到沈阳;而不来沈阳,如今就不会在南京生死不明。想到因为自己的原因,老婆正过着着下落不明的生活,他的心就跟刀剜了一样难受。

马天成是个孝顺的人,娶刘半脚为妻完全是父母的想法。他少小离家,考入国民党在重庆的预科学校,后来在部队当了一年多的少尉排长,以后又考入陆军指挥学院。毕业后,被军统局的人选中了,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干着军统的工作。

按理说,他那时年轻气盛,在军队内部或是繁华的都市里找个出众的女子做夫人,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还是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娶了刘半脚。

刚开始,刘半脚来到沈阳后,曾遭到了沈丽娜等人的嘲笑。她们笑她的一双大脚和发髻,还笑她的那杆大烟袋。刘半脚有事没事的,都把烟袋别在腰上,烟荷包也吊在一旁,走起路来一晃一荡的。一口牙,因了长年累月烟熏火燎已是面目全非。不仅军统局的夫人们笑话她,就连站长徐寅初都看不过去了。就为这事,徐寅初特意把马天成叫到办公室谈了一次。

徐寅初感慨地说:马队长,你也太不容易了。

马天成一脸迷惑地望着徐寅初。

徐寅初怜惜地望着马天成道:你的亲事,是你自己同意的?

马天成明白了,点点头说:这也是父母大人的意思。

徐站长就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又道:马队长,你的军饷不够花吗?

马天成一时又不知如何作答了。

徐寅初就喜欢马天成憨厚的样子,他把执行队的任务交给他,也正是看中他的忠于职守,让他往东,他决不往西,从不讨价还价,忠心耿耿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正因为如此,徐寅初平时对马天成就多了几分关爱,见他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就说:你要是军饷不够用,我可以在站里的经费中,找个名目补贴给你一些。

这话让马天成颇为感动,他立正站好,赶紧给徐寅初鞠了一躬:谢谢站长,我的军饷够用。

平时马天成的生活也很节俭,不赌不嫖,他的军饷大都攒下,寄给了父母。马天成的父母也是一对老实巴交的人,家里有十几亩地,算不上富有,却也够吃够喝。况且,还有儿子马天成不断地捎回些银两,日子也还不错。

过门后的刘半脚更是一个节俭的人,农家女子不讲吃、不讲穿的,家里多了她一个帮手后,农忙时连小工都少请了。

徐寅初见马天成这么说,便敞开天窗说亮话了:马队长,你讨个小吧?你养不起,咱们站给你养着。

马天成顿时脸红脖子粗了,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半晌答:站长,半脚这个人挺好的,我知足了。

徐寅初就真的不知该说什么了,他仰靠在椅子上,望着天棚说:天成呀,要是国军的军官都像你这样,还有什么仗打不赢呢?

正因为马天成让人放心,所以在国军兵败东北,从沈阳撤出时,马天成被留下了。当时的徐寅初不会想到败局已定,如果他知道国民党的天下会是这个样子,他无论如何也会把他信任的马天成带走。当然,这都是节外生枝的话了。

马天成想到刘半脚时,也就想到了父母。想归想,但还不敢贸然回老家,他知道老家此时也已是共产党的天下,左邻右舍也都知道他当的是国军,这时候出现,无异于自投罗网。想来想去,只有沈阳是可以让他安心的。一是他熟悉这里,二是这里没有人认识他,最重要的是,军统局任命他为沈阳地区划001号人物。虽然没有明确官职,但一切也都在不言中了。这么想过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沈阳生活下去。一想到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他就不能不想起刘半脚。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冒了出来,他要去一趟南京,去找刘半脚。如果她还活着,就一定还在南京。

这么想过了,他便无法再踏实了,这个念头没日没夜地在心里蛊惑着。终于有一天,他向医院请假,去了南京。

在军统局的时候,马天成就在南京工作过,他对那里是熟悉的。眼前的总统府,一面红旗替代了曾经的青天白日旗,此时正猎猎招展。一切都换了人间,仿佛是一场梦,结束了。

军统局的位置他也是熟悉的,和总统府隔了两条街,是一栋青砖灰瓦的二层小楼。徐寅初当初曾答应过他:你们的家属就是军统局的家属,我们会好好照料的。如果徐寅初此言不虚,刘半脚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这昔日的军统局。

此时的军统局已是人去楼楼空,一幅残破的景象——门开着,窗子掉了,院子里杂草丛生。他的脚步声,无意间惊飞了一两只野鸟。他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满目疮痍,眼泪差点落了下来。

他正想离开这里时,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抖抖地问道:天成,是你吗?

循声望去,他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颤抖着从一扇破窗的后面探出头来。定睛细看,他差点叫出了声,这正是他要找的刘半脚啊。

刘半脚也认出了他,哽着声音说:真是你啊,天成!老天爷啊,你真的睁开眼了。

抱住刘半脚时,马天成流泪了,他几乎认不出眼前的刘半脚了。在刘半脚断断续续地诉说中,他知道了国军从这里撤走时的情形……

刘半脚到了南京后,一直和尚品的夫人住在一起。最初东北站的夫人们都住在一起,日子过得还算开心,后来整个东北失守,她们便开始担起心来。最后又听说军统局东北站的人都撤出来了,正在天津待命。

没多久,这些家属们一个个都走了,说是去济南,东北站的人都调到济南去了。一个军统局的上校副官对刘半脚和尚品的夫人说,马天成和尚品另外执行任务去了,不在济南,具体何时接走她们,让他们等通知。

两个女人在此后的日子里,天天等、夜夜盼,没能等来她们的丈夫,却等来了国民党从南京的撤离,这时她们才明白,南京已经守不住了。

军统局的人是在一天夜里撤走的。刚开始她们也爬上了一辆军用卡车,想和那些家眷们一起撤走,却被人从车上拉了下来。告诉她们,飞机坐不下了,让她们等明天的飞机。第二天天亮时分,解放军就进城了。

人去楼空,她们不知道往哪里去,只能担惊受怕地躲在这座楼里。后来,尚品的夫人等不及了,要回江苏老家。刘半脚也想走,却不敢,她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出门走远一点,她都担心找不回来。另外一个原因是,她觉得自己的男人不会扔下她不管,她不能离开这里,万一马天成来找她呢?

白天,她就出去要饭;晚上就躲在楼里,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是她相信马天成会来找她。

听了刘半脚的叙述,马天成涕泪滂沱。当他扶着刘半脚离开那座残楼时,心里发狠道:以后再也不离开刘半脚了,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几经辗转,他带着刘半脚回到了沈阳。

同类推荐
  • 隐士

    隐士

    散文集。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本散文集,是我散文小说化的一个尝试。在这本书里,我写了很多人物,都是些真实的普通的人。他们或隐于市,或隐于野,茫茫人海中很难觅到踪迹。他们分别出现在我人生的某一阶段,都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一些印迹,甚至对我产生了某些影响。”
  •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小小说集子。这本集子由亲情、言情、都市、荒诞、百姓、校园、市井、官场八个部分组成。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发表的70多篇作品。该书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面有哭也有笑,在哭与笑之中,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小三当道

    小三当道

    婚姻就像鞋子,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就穿一双鞋?而当小三出现,我们是否愿意愿原谅他?其实,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原谅他,只要我们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就唯有假装原谅他。
  • 侦探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侦探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具有永久的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也是培养人文素质,养成优雅风度,形成高尚思想品格的好教材。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世界名著,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有利于青少年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这样就可以早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有关徐志摩所有的爱与恨,都离不开一个名为“时代”的镜头。透过它,所有人的形象都被嵌入“民国”的相框,站定了各自的位置,也许这是评价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
热门推荐
  • 灭生源

    灭生源

    红尘纷扰涤我心,生死狱中挽红颜。缘生缘灭塑我魂,轮回殿里觅双亲。浴血焚身锤我骨,玄灵路上援莫逆。心碎,魂飞,骨裂,以证我道。且看主角如何追寻大道,问鼎乾坤。
  • 独摘天地

    独摘天地

    暴风雪夜,冷风刺骨;怀中佳人,终是幻影……。生死离别之时,她选择的却是让心爱之人活下去……。而活下来的‘他’,心中对她的执念竟化为霜语!为世人飘下了一片凄凉的飞雪。
  • 道源封仙

    道源封仙

    岁月茫茫不知路,仙路漫漫道难求!一座不明来历的青铜古塔,改变了慕凡平凡的人生,造就了修真界永恒的传奇。
  • 黑魂者

    黑魂者

    一切证据都依托于这个世界,证据本身不能成为证据。证明定理1的是定理2,定理2需要定理3证明。。。。。定理N却需要定理1去证明。在一个诡异的梦里醒来之后,主角郭轶群就被卷入了一系列超自然的事件,在生死危险中,他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似乎有些问题。
  • 偷天有路

    偷天有路

    你知道掉进神窝的感觉吗?你见过满地的神器吗?你体会到过偷天的酸爽吗?少年黎明,于绝望之时误入偷天之路。于是,之后的很多年,在那神魔之地,一个凡人少年,总在偷偷的向着凡界偷运着神器。?有的路,可达高官厚禄,享尽富贵荣华;?有的路,直通京城魔都,看尽城市繁华;还有一条路,直达神界绝巅,偷尽仙宝神器。偷天之路,将带你走向神的巅峰!让你拿宝拿到手软!!
  •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懂得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拥有成功做人的箴言,掌握智慧做事的方略,我们便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 她和她的这一生

    她和她的这一生

    这是关于青春的故事,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这亦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有些疼痛,但遮在乌云背后的光,终会倾泄而下。每一个人,路可心,陈小小,夏之宇,江小放。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你想知道吗?那就戳进来吧!【那个,我发现好多人对小说名字有误解,以为是蕾丝文,在这里我解释下,小说名的正确解读方式是“路可心和路可心的这一生”.】
  • 风凉半夏

    风凉半夏

    支离破碎的青春,那忘不掉的年华里那种忘不掉的心情。
  • 卡门

    卡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的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 一见钟情之偷偷爱上你

    一见钟情之偷偷爱上你

    他和她是两条平行线,一次意外让两个人相交,一次的偶遇让缘分慢慢靠近,他和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但他从不在乎她,他和她之间又该如何是好,命中注定pk青梅竹马,谁会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