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8300000006

第6章 孙立平:实现从反腐败到破权贵除恶政的转变(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于本轮改革的若干深层问题。但是说句老实话,也不是深层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谈谈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但题目也不好那么叫。

在这个大的题目下,我主要是想谈这么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和把握当前这场改革

第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怎么来看待和把握当前这场改革?

其实从前年夏天开始,就是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半年,我就开始讲一个观点: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是新的三十年的开端,这个观点我差不多讲了两年的时间了。

什么意思呢?我是说,我们看十八大也好,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好之后的这场改革,可能得有一个最基本的眼光: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是新的三十年的开端。

其实,三十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点神秘的现象。过去我们老的习惯是将六十年作为一个甲子,但是在现实中,你可以发现,其实往往都是三十年一段,三十年一段。包括老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也是三十年,而不是六十年。而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怎么走过来的?还真的差不多就是三十年一段三十年一段走过来的。

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8年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文革前17年,文革10年,加起来27年,又将近30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又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个人的看法,这三十年现在也差不多了。现在是一个新的三十年的开端。

所以,看今天这场改革,我们得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眼光,得放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脉络中去看。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过去这三十多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过去这三十多年,我们将它称为改革开放的时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一些事情想的有点简单化,当时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没有想到。

这是什么意思呢?各位可以想想,我们说的改革是什么意思,不外乎是说,我们在从某一个起点,走向某一个终点。这个起点就是旧体制,终点就是新体制。所谓改革就是不断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按照当时的逻辑,我们只能想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成功,一种就是失败。好像当时也想不出第三种。如果最后我们走到了终点,我们说这个改革成功了。但是如果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我们说这个改革失败了。

按照当时的逻辑来说,我们可能只能想到这两种可能性。但是我刚才也说了,这个可能想的有一点简单化了,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这是我们当时没有想到的。第三种可能的什么呢?就是它走到半道时不走了,它就停在那里了。它没有走到终点,但是也没有回到起点,停在中间不动了。

不但是停在中间那里不动了,而且还将中间的这种状况,按照我们过去的眼光和过去的思路来说,属于一种过渡状态,它将这样一种过渡的状态定型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体制。这是我们过去改革开放之初没有想到的。但是后来发生的,可能恰恰就是这样的情况。

假设这么来说,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觉得其实可以分为两段了。中间的转折点大约就是在中国加入WTO、体改委取消并入发改委这个时候。当然这只是表面的转折点,实际上在六四之后,这个过程就注定了,只不过实质性的转折点被9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给掩盖住了。

前面这十几年的时间,这可以说是真正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前十几年进行的,包括后来改革的一些最基本的思路,也都是在前十几年形成的。

到了这个转折点之后,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感觉到,虽然在有关领导人的讲话中,在有关的文件中,改革这个词还经常在提,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少,而且如刚才所说的,将这样一种中间的状况定型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体制。这个体制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大家可以感觉到的,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大家现在经常讲到权钱结合,这是现在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的、哪儿来的?就是这一段的事,这个转折点之后的事。它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体制。

它不但是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而且在这样一个体制的背景下,它还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定的利益格局,甚至形成了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大家可以感觉到,这个社会和原来有点不一样了。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那样一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各位在广东,大家可能有体会,那样的一种局面越来越难见到了,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沉闷,变得越来越死气沉沉的感觉,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增加。

到了这个时候,本来是一件好事,到最后都给你办成了坏事。

比如说中国加入WTO,这应当是中国走向国际市场、国际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加入WTO给中国留下更深远的影响是什么呢?是国企做大做强,说为了参与国际竞争,然后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是一个国进民退的过程。国进民退从哪儿来的?就是从这个时候来的。

接着是奥运会,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举办过的这么大的一个盛会。某种意义上也包括后来上海的世博会,按照官方的想法,本来这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个很好机会。但奥运会给中国最后留下的是什么呢?是一天比一天紧的维稳,甚至当时奥运会一些临时措施,后来都变成了一种维稳的体制。

接着又是世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我到一些地方去,见到一些政府朋友,他们说,金融危机之前那时候政府还没有这么多事,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越来越忙,政府全面地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过去30多年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们看今天这场改革,一定要看到这样的一个背景。今天在座的可能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界的朋友,更加关心市场中的情况。就是不在企业的朋友,大家也对这个事情很关心。在这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

我记得,好像是去年年初,有一位叫吴向宏的评论家写了一篇文章,他讲民营企业为什么越来越难以分享改革的红利。他讲的转折和这个也是一致的。

文章首先说,最近有个民营企业家来找他,跟他说最近的一些投资设想。这个企业家说一个,他就否一个。这个民营企业家就有点不高兴了,他说我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都是这么做过来的,我做得很成功,白手起家,赚了十几个亿。现在我这些项目还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的,怎么我现在说一个你就说不行呢?

当时吴向宏就跟他说,你过去做得是很成功,但是你所有这些成功的项目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通过和政府,尤其是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小搏大,来获得超额利润。过去你是做得很成功,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现在的时代背景变了。

什么地方变了呢?你一定要知道,现在可是一个自信的时代。什么是自信呢?说穿了就是权力集团的日益自信。在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搞市场经济,他们是处于一种不自信的时代。很多事情他们不敢做、不会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办,只能将这些东西外包出去,把自己做不好、做不了,也不敢做的事情外包出去。

外包到什么地方呢?外包到市场当中去。这样就可以理解了,前些年,大家在广东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那时候市场机会为什么那么多,因为权力集团很多东西不敢做、不会做,它将这个东西外包出去。

最需要外包出去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它不敢做的,一个是它不会做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前些年为什么市场中机会那么多,还有就是市场中谁得到了这个机会。两部分人得到了这个机会,一部分人是胆大的,说你不敢做我敢做。还有就是有知识、有这方面专门技能的,说你不会做,外包给我,我接过来。

为什么前些年市场当中的机会这么多,为什么这两部分人得到机会,这和这个背景,和当时整个权力集团处于不自信的时代是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你现在一定要明白,现在它可是进入自信的时代了,这就意味着它不需要将这些东西外包出去了,它自己敢做了、会做了。或者自己哪怕做着不方便,但是家人、亲属、朋友可以做了,它不需要将这些东西外包出去了。

这样大家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年在市场里,为什么大家觉得机会少了呢?因为他不需要外包出去了,他自己能做了,说不定做得比你不差,甚至比你还好。为什么你现在这些项目行不通,就是一定要看到这个背后背景的变化。

可见,仅仅从市场、从企业的角度,就可以看到明显的转折。这个转折的背后,我觉得实际上就是政商关系的一种变化。

九十年代的时候,年龄大一些的朋友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段子,说几个企业家或者有钱人在一块吃饭,然后就吹牛,你信不信,我一个电话某某副市长15分钟之内一定会赶到这个饭桌上。有人就说不信,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副市长还真的15分钟之内就赶到这个饭桌上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听到很多这样的段子。这表明在这样一个政商的关系中,资本从某种意义上处于强势的地位,那时所谓傍大款,通俗说的就是这个。

但是各位可以想一想,这样的段子现在还能听到吗?可能有年头儿听不到这样的段子了,现在听到的是另外一种段子。比如说中央党校周围有很多高档饭馆,都很贵,万把块钱是常事。官员在里面请客,但是我们知道官员是不会买单的,买单的是谁呢?还得是企业的人。但是这个时候,你都不用说15分钟市长赶到饭桌上,现在你连饭桌上都上不去,只能在饭馆外面的车上等着。官员在里面请客,什么时候吃完了,一个电话你上来买单就是了。现在可以听到这样的段子,意思是说你从里面可以感受到政商关系的变化。

因此,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其实是可以分为这样的两段。为什么我首先要讲这个呢?我的意思是说,明确了这一点,对于看清现在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时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了。

现在我们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我们就处于两个三十年之交的阶段。前面是未来的30年,后面是过去的30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就是在这两个三十年之交这样的一个重要时刻召开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就意味着在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时候,它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打破过去这十几年所形成的这样一种僵局,将社会的变革继续向前推进。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打破僵局之后,未来三十年的路将会怎么走。未来的三十年将会是什么样的,我现在说不清楚。谁能够说清楚未来三十年?我觉得也只有算命先生。但是我至少知道一点,如果这个僵局不被打破的话会是什么样子,你在那儿根本就动弹不了。

前面就象是一堵墙一样,这堵墙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利益格局,甚至是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家可以很明显感觉到,社会是处于动弹不了的情况,向前进不了,往后也退不了,就固化停在那里,这是过去十几年最典型的状态。

现在这场改革,意味着打破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僵局。但是刚才也说了,打破僵局之后我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破僵局,后面所有的一切都谈不上。

所以,今年春节我就在说一句话,我说现在历史开始了。前面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已经没有历史,就停在那里不动了,但是现在不管怎么说,这个僵局在开始打破,历史开始了。

打个比方,过去那段时间,就像一辆车坏在哪里,动也动不了。现在鼓捣鼓捣,好像能动了。但如果动了,是往前走还是往后倒,就是一个问题了。但不管怎么说,先得鼓捣能动了啊。但是打破这个僵局之后,路将会怎么走,我没有说。

这是我个人看待这场改革的一些想法,供各位参考。这也是我今天想谈的第一个大的问题。

反腐败需要从为改革破局转向对权贵恶政的系统清理

第二个方面的大问题,我想谈谈究竟如何看待现在这场改革的进程。

回顾了过去这30多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这次改革和上一轮改革是不一样的。上一轮改革是面对着一个东西,就是那场改革之前三十年的时间里形成的一套旧体制,就是起点之前这一段的旧体制。

这个旧体制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可以说就是权力的总体性、权力压倒一切的地位、权力无所不在的作用。将我们过去的体制简单概括为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不对的,这个体制的特征就是权力无所不在、权力控制一切,所以我把它称为总体性社会。那一轮改革面对的就是这个旧体制,并且首先从计划经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一轮改革面对的是这一个东西。

但是这一轮改革不一样,这一轮改革面对着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刚才所说的前三十年形成的旧体制,那个旧体制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当中并没有真正得到破除,或者说它最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破除。虽然从计划经济这一块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但是它最核心的全能性、总体性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80年代的时候,似乎对这个权力有所触动,但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了。90年代初中期市场化的进程似乎在削弱这种权力,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为这种权力增添了新的机制。

但是如果这一轮改革就是面对这个,和上一轮的改革没有什么差别,只能看做是对上一轮改革的继承和深化。实际上,这一轮改革还面对一个新东西,就是过去20年间形成的新弊端。这个新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破除上一轮改革前三十年旧体制过程中形成的,但是和旧体制又不完全一样,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不完全一样。

这一轮改革面对是这两个东西。概括来说,这一轮改革同时面对着一个旧体制、一个新弊端。简单一点说,旧体制的特点是极权,而新弊端的特点是权贵。

同类推荐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作者从中央三代领导心系宁夏,当代中国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与宁夏实践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人类学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可称《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等一样,是马克思“重要著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学笔记》并没有得到与其它两个笔记相同的重视和关注,更缺乏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的解读。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读《人类学笔记》的学术著作。本书将《人类学笔记》置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的学术谱系之中,阐明了其相同的问题域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献摘编、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热门推荐
  • 半夏微凉却花开

    半夏微凉却花开

    初见在半夏,我的记忆中只有半开半谢的花。我也从未想过,那个有着如夏日艳阳般炽热笑容的少年,会从此走进我的世界。
  • 铭血剑红尘离梦

    铭血剑红尘离梦

    孤枝疏影夜清寒,依稀行燕向南天。一柄龙纹千古恨,江湖梦醒心已残!徽州少年金孝祥,因为一柄龙纹大玉刀的失窃,家破人亡,流浪江湖。在为父母报仇雪恨时,却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有着杀母之嫌的刘雯鸾的姐姐刘雯馨......
  • 寻夫王妃:重生古代御膳房

    寻夫王妃:重生古代御膳房

    跨国集团总裁严悦茹被丈夫刺死,重生在自己的前世御膳房宫女颜如月身上。宫女地位低怎么破?会做美味佳肴千千万,管你王爷、娘娘、皇帝,统统征服你们的胃。皇宫处处有宫斗。什么?小小宫女没资格斗。好吧,你们斗,本姑娘围观。什么?看到不该看的被追杀。不是我要斗的,是你们逼我斗,我斗宫女、斗女官、斗娘娘。斗败了女官,我就当上女官;斗败了娘娘,我就……噢,NO!我不要当娘娘,我是来找我老公的,找到他我们一起回家。
  • 风君云妹

    风君云妹

    一个修行者,在归入凡间前,天庭执事官向他道:「五位仙女将随你入凡间,你与她们间的关系将是考验内容。」修行者归入凡间后,投身在一父严母慈之家。二十岁那一年,修行者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途中遇劫难,他被贼人抓进贼窟。在贼窟,五位试验仙女一一出现,天使的容貌,高雅的气质,争风吹不动的矜持含藏,泄露她们仙女的潜藏身份。五位仙女下凡的任务是要试验修行者,然而在试验中,她们自己也胡涂了。她们不想身陷其中,却发现自己竟不能全身而退,反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她们承认完了,陷的很深。风君是修行者,云妹是五位仙女,风君的英雄世界,与五个云妹的爱情故事似乎是我们未知的。精采内容将在卷中揭露。
  • 一个农民儿子的心路历程

    一个农民儿子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要整理这本书?我认为:我应该记录一下自己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他们记住我的思想、工作、为人;二愿留给社会各界人群,让他们去评;三愿留给历史,让历史检验是非。我的思想超越了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村办企业厂长、一个副乡长所在位置的思想范畴和工作规范,这是因为我想的不仅是自己和本村村民,而是全国农民;想的不仅是村办企业,而是全国各类性质的企业;想的不仅是自己所在的村、厂、乡,而更多的是党和国家人民。我想的有所疑惑,直到现在我还在想自己是想对了,还是想错了;是干对,是干错;是超前,是落后。我又明白又困惑,又困惑又明白。是非曲直,只能让人们和历史去评说。
  • 魔野仙踪

    魔野仙踪

    渔村少年得仙缘、悟道法,千回百转中修的妙法天成、灵骨玄胎;却是回眸处,白骨嶙峋、血海滔天。修的是本,求的是真,可为何归去之时,只是轻叹一声:都是废话。
  • 黑盘

    黑盘

    有着接近金丹实力的他,本该属于学院内强者的存在,本该有着无数的敬仰与赞美,可为何他却遭到了另一番的对待,无数的谩骂与耻辱。究竟在他的心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至此他故意的隐藏实力。故事发生在现代化的都市里,修真者,魔法师,兽人战士,还有一大群强悍的怪兽群忽然降临在这个星球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他们与原著居民共存着,经过了百年的时间,整个世界掀起了修炼的狂潮。这个故事没有传统的思维,有的只是作者苦思冥想的修炼阶段,三大段落的修炼,各不矛盾,有着一些科学依据,有着一些个人幻想,情节故事庞大,越到后面越是精彩。希望大家给个机会。
  • 冷酷殿下宠爱甜心

    冷酷殿下宠爱甜心

    夜墨熙是雅望学院的四大校草之一,对所有人冷酷却唯独对她颜贝漓温柔体贴,颜贝漓有一段抹不去的初恋记忆,夜墨熙与颜贝漓两人一见钟情可颜贝漓却一直选择逃避,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吧!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将军路

    将军路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