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铝厚甲的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来说,驱逐舰的火炮攻击尤如隔靴搔痒。相反,3艘美驱逐舰却被日舰的巨炮轰得百孔千疮,其中两艘迅速沉没。当日舰再次追近的时候,斯普拉格又命令4艘护卫舰冒死拦击,结果又是以卵击石,l艘沉没,3艘负伤失去了战斗能力。
至此,斯普拉格的招数已经用尽。栗田舰队横展在15海里宽的海面上,对美舰展开最后的“围剿”。l艘护航航母中弹后主机停车,减速掉队,9时7分,带着周身大火沉入海底。另外两艘护航航母也中弹数发,但由于仅穿透舰体而未爆炸,逃脱了厄运。
正当斯普拉格绝望之时,日舰突然停止了射击,转向回撤。身陷绝境的斯普拉格终于从死亡地狱中逃了出来。
原来,栗田舰队分得很散,“大和”号与大部分舰艇失去联系。栗田考虑到冲入莱特湾后的燃料问题,便下令停止追击,让其他舰向“大和”号靠拢。10时30分,栗田舰队集合完毕,开始南下。11时20分,航向东南,向最终目标——莱特湾进击。
12时30分,栗田对战场情况作出如下判断:因为与美航空母舰群交战而耗费了时间,失掉了策应苏里高方向部队的时机,因此不到午后不能冲入莱特湾;在午前的战斗中,根据美军“请求援助”和“2小时以后”的报文内容,美舰船不在湾内的可能性很大;随后窃听电报又得知:美方命令航空母舰飞机在塔克洛班基地着陆,又在莱特岛南面集中以多艘航母为主体的舰队,日方如冒险冲入湾内,在狭小海面无法自由行动,将受到美大量飞机的集中攻击,战况对日方十分不利。
基于上述判断,12时36分,栗田下达“全舰队北进”的命令。栗田想在莱特湾外与赶来支援的美军舰队再决战一场。
至此,日军派往莱特湾阻止美军登陆的三支舰队中的西村舰队被消灭,志摩舰队带伤撤离,栗田舰队已经到了莱特湾又命令“全舰队北进”。他们无一冲入湾内,致使湾内的美军从容地卸载那堆积如山的物资。
4.日军“神风”威力
1944年10月17日,刚刚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匆匆赶到菲律宾,企图挽救日本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大西是日本“铁杆”军国主义分子山本五十六的心腹,也是策化偷袭珍珠港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日本海军航空界素有“瑰宝”之称。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基地航空部队可投入战斗的飞机还不到100架。而且,这些飞机的性能极差,飞行员低劣的驾驶技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本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的惟一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千克炸药,俯冲撞击敌航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住美军的锐利锋芒以挽救危局,此外别无他法。”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许多狂热的日本飞行员的欣赏。10月19日深夜,大西召集第一航空舰队的精华,成立了以寻歼航母为目的的“神风”特别攻击队。
“神风”的典故源于公元15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先后两次派出强大的船队攻打日本九州,每次都是在眼看日本就要被征服时,海上突然刮起强烈的台风,使蒙古人船毁人亡,全军覆没。素来崇尚神灵的日本国民便把这两次“葬元军入鱼腹、救日本于转瞬”的暴风称之为“神风”。
此时,正值日本法西斯气息奄奄、危在旦夕之际,他们幻想以“神风”带来天助神佑。
“神风”特别攻击队实施一种自杀性“肉弹”攻击的作战方法,即在机上装上大量的烈性炸药,置于飞行员座舱之前,一旦发现目标,就连人带机撞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这种作战方法在太平洋战争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美日战争的第一天,即偷袭珍珠港战斗中,板田房太郎中尉就曾驾机撞向美军机场。首次有组织的自杀性攻击出现在1944年5月的比阿克岛登陆战中,日本为夺回其与南洋交通线上的要地,与美军发生了激烈战斗。27日,陆军第5飞行战斗队队长高田胜重少佐断然率4架飞机向驶近的美舰撞去,并撞沉了美舰。战后,日将此举通报全军,引起了军内外的震动。此次行动成为“神风”特攻战术的先导。“神风”机在升空对敌舰进行攻击时,一般分为战术小队,一个小队通常有特攻机3架,支援机2架。支援机从事领航、掩护与拦截美机作战、观察战果等任务,由老练的飞行员担任,特攻机则专事撞击目标,他们甘愿为日本法西斯“玉碎”。
日军“神风突击队”队员登机前遥向日本天皇行礼,而后出发攻击美国舰队。24日6时30分,日军的6架自杀飞机在4架护卫机的掩护下,从棉兰老岛向北飞去,一架撞击了“桑提”号护航航母,另一架击中了“苏旺尼”号护航航母。“神风”初试威力。
25日上午10时50分,日军又派出9架自杀飞机。此时,莱特湾海面一片寂静。突然,美“范肖湾”号护航母的望哨发现9架日机直奔美航母编队而来。由于日机飞得很低,雷达没有发现,望哨赶紧拉响了舰上的警报。就在美战斗机升空实施拦截时,日机又一下子爬到好几千英尺的高空。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5架“零式”战斗机从高空中俯冲而下,朝着航母编队的方向飞来。这5架日机是由新婚不久的关行夫海军大尉率领的,其中一架“零式”战机扫着机枪朝着“基昆湾”号护航航母冲了下来。此时,“基昆湾”号上的舰员们还以为它会再次拉起来,不料它却直冲着航母左舷的狭窄通道拉去。只听一声巨响,飞机炸成碎片,“基昆湾”号甲板上顿时血肉横飞。
另外两架则咆哮着冲向“范肖湾”号航母,显然也是要撞击它。庆幸的是“范肖湾”号上的舰面火力将其击中,飞机在临近航母的刹那间解体。最后两架日机则对准了“怀特普莱恩斯”号航母,在“怀特普莱恩斯”号猛烈的舰面火力的打击下,两架日机均被命中。然而,其中一架却拖着长长的浓烟,一个右转弯向着“圣洛”号航母冲了过去。它似乎是要降落,但在着舰的瞬间,飞行员把飞机一翻,轰隆一声坠毁在“圣洛”号的飞行甲板上。顿时,甲板上成为一片火海,继而引起舰内一连串剧烈的爆炸。久经海战而片甲未损的“圣洛”号航母因此葬身海底。
大西并未就此善罢甘休。26日、27日他又相继派出了27架“神风”特攻机。
莱特湾海战,日“神风”特攻队共出动“神风”机55架,击沉美航母1艘,重创4艘,轻伤1艘;击沉巡洋舰1艘,重创1艘,另击沉、击伤其他各种小型舰船若干。
莱特湾之战为大规模的自杀性特攻开了恶端。此后,“神风”特攻愈演愈烈。
5.美军乘胜追击锁定胜局
24日,小泽将舰队分为前卫和本队两个舰群进行活动,以便吸引美军的注意。晚8时,当小泽得知栗田舰队已经返航后,便命令舰队收拢,向北方退避。不久,小泽又接到联合舰队司令的“仰仗神明庇佑,全军猛进突击”的电令。子夜,他又率部再度折回南下。
25日6时左右,小泽舰队的本队与前卫部队在预定海域会合。此时,小泽拥有大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3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8艘。
与此同时,在甲板上待机的美军第一攻击波的180架飞机也跟随着侦察机起飞了。由于美军突击机群在空中得到了及时的引导,8时稍过就发现了小泽舰队。美机立即开始冲破日舰空中火力屏障和仅有的13架日军战斗机的拦阻,进行猛烈的攻击。小泽的“千岁”号轻型航母首先被炸沉,“瑞鹤”号航母也被鱼雷击中。此外,还有1艘驱逐舰被美军击沉。
小泽在美机的猛烈攻击中,不忘自己的使命。8时30分,他向栗田发了一份电报:“敌舰队已被我诱至北方,目前正在集中火力向我进攻。”然而,对于这份极为重要的电报,栗田却没有收到。
10时,美军对小泽舰队进行了第二次攻击。此次空袭中,日军1艘巡洋舰被击伤,航速降为10节;“千代田”号轻型航母也中弹起火、开始倾斜。
此时,哈尔西早已杀红了眼,根本顾不得认真地分析金凯德的数份求救电报,他要集中全力消灭眼前这股残存的敌人。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远在千里之外的夏威夷,尼米兹发电告诫哈尔西“上当了”。直到此时,哈尔西才大梦初醒。他立即火速收兵,亲自率战列舰编队先行,第38特混舰队和第4特混大队随后,日夜兼程赶往莱特湾。留下米切尔海军中将指挥第2和第3两个特混大队,继续追歼小泽舰队。
11时45分,米切尔指挥第3批突击机群发起第三次攻击,袭击了残存的日军航空母舰。结果,“瑞凤”号被重创,“瑞鹤”号又被3条鱼雷击中,不久也沉没了。这艘日本惟一尚存的参加过偷袭珍珠港航母的沉没,表明美国海军已经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午后,美军第4次派出突击机群,终于将奄奄一息的“瑞凤”号航母也送入了海底。
18时,小泽舰队在暮色中开始撤退。撤退途中又遭到美潜艇的袭击,1艘负伤的巡洋舰又被击沉。此外,小泽放弃的重伤的“千代田”号轻型航母,也被美军水面舰艇给击沉了。
此次战斗中,日军先后被美军击沉了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损失虽然相当惨重,但是却达到了引诱美军机动部队北上的目的。然而,小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却没有换取日军预想的战果。因为栗田并没有利用小泽创造的这一有利战机,去争取莱特湾抗登陆作战的胜利。小泽成了白白送给敌人的诱饵。
26日8时34分,哈尔西命令随后赶到的第4特混大队的30架美机,向栗田舰队撤退的方向追击。日军“大和”号战列舰被2枚炸弹击中,另艘巡洋舰“能代”号也中雷沉没。
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登陆与抗登陆为背景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次海战,作战空间在东西宽600海里、南北长2000海里的广阔海域全面展开,双方共计参战的作战舰艇293艘,飞机1996架。
莱特湾海战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莱特岛陆上作战的进程和结局。12月7日,美军第77师从海上迂回到西海岸上陆,使陆上日军腹背受敌。12月30日,美军宣布基本上占领莱特岛,歼敌5万余人。
在莱特湾大海战中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伤亡不足3000人。
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88架,伤亡超过1万人。
经此一役,美军全歼了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夺取了菲律宾海域的控制权。而显赫一时的日本帝国气数将尽,濒临灭亡的边缘。
战后,日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在评价莱特湾海战对日本帝国的影响时说:“我觉得这就是终结!”
综观莱特湾大海战,日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整个局势极为不利、战术上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外,还有如下一系列具体原因。
航空兵力薄弱。特别是飞行员在训练水平、战术素养上都与美军相差得太远。美国“埃塞克斯”号上起飞了7架“恶妇”式战斗机顶住了日本第一攻击波的60余架飞机,而“普林斯顿”号轻型航空母舰仅有的8架战斗机竟然打乱了日本第2攻击波的80架飞机!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飞行员不可谓不勇敢,然而在战场上为何这样的笨拙呢?很简单,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训练。当然,可以说这个责任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因为他们可能刚刚懂得什么叫做飞行就被派到了战场。这也说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太大,已经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的资源和潜力了。从日本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应该看到军队严格训练对战争取胜的重要性,看到后备军和预备役的重要作用。
密切协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至关重要因素,而在莱特湾海战中,日军的栗田、小泽、西村、志摩及岸基航空兵这五支参战部队几乎没有密切有效的协同。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为执行同一任务的西村和志摩两支舰队,也没有做到统一指挥和相互配合。现代战争,可以说是系统对系统的对抗。在系统内,如果不能做到协同密切、配合默契,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还应该看到,日军的“捷一号计划”即使取得了胜利,也无法挽回战争的失败。因为美军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迅速补充在战争中的损失。面对美国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日本取胜的机会就是在美国的战争机器尚未全面开动时就将其击败,而这一时机在中途岛海战时就已经失去了。
总之,这场大海战创下了几项世界纪录:战场广,战区东西宽600海里,南北长2000海里;时间长,不算莱特岛登陆,从23日到26日双方军舰整整厮杀了3个昼夜;规模大,不含麦克阿瑟的登陆船队,双方参战舰达293艘,飞机达1996架。
此次大战的特点是,美军凭势,日军斗巧。胆大妄为的哈尔西上钩使美军险遭不测,而优柔寡断的栗田的失误却使日军功败垂成。经此一战,日本海军彻底丧失了海外作战能力,南洋日军尽成孤军,以上种种原因,促使日本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