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与其毫无意义地抱怨,不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实干。如果你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
有位普通职员肖兰在谈到她被破例派往国外公司考察时说:
“我和另一个同事虽然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但我们的待遇并不相同,他职高一级,薪金高出很多。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而是认真做事。
“当许多人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时,我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甚至会积极主动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作好准备。因为在我上班报到的前夕,父亲告诫我3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假设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运气很好,要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的身边学功夫,学本事。’
“我将这3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自己始终秉持这个做事原则。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没有计较。但一个人的努力,别人是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在后来挑选出国考察学习人员时,我是唯一一个资历浅、级别低的办事员。这在公司里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由此可见,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可以根除抱怨的习惯,懂得感恩才会在工作中坚持认真的态度,最终能够不是学到就是得到。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人生态度,能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也是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
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
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所以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不逢时,抱怨造化弄人,抱怨人微言轻,抱怨薪水微薄……但在抱怨中,我们却对拥有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并且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因此,把感恩的心态越抛越远。
我在学生时代经常抱怨作业太多,老师太严,压力太大,特别每逢考试时,更是抱怨不断。当然,同学们也是抱怨连连。后来,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才明白要懂得感恩,停止抱怨。
海伦从小又盲、又聋、又哑,但是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抱怨父母没让她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了她生命,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做斗争,学会了多种外语,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她用笔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回报社会和父母。正因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海伦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是感恩,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与海伦比,我们能够自由地看,能够痛快地听,能够放声地唱,谁说这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谁说这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感恩是没有抱怨,心存感恩的人永远不会抱怨。
假如按照那些常抱怨的人的观点,那么尼采应该抱怨他的长相丑陋;拿破仑应该抱怨他的个子矮小……可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抱怨,他们更多却是感恩,感恩社会给予他们的一切。
其实,每个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发发牢骚,排解生活中的烦恼,这个本身没有错。可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旦你养成“抱怨”的习惯,后果就非常可怕了。
如果你把每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都情绪化,坏运气就会渗透到你人生的每一个领域,因此,你离成功会越来越远。你看到的是一个半空的玻璃杯,而那些乐观主义者看到的却是一个半满的玻璃杯。一个悲观的抱怨者,当遇到飞机晚点45分钟,或当他已经下载了80%的免费软件网络突然断线,或一场重要的球票卖完了,或必须等半个小时才有座位就餐,他总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今天你的上司找你谈了话,回到办公室你非常不开心,于是拉了个同事开始抱怨领导对你有多么多么的不好;回到家,你又把今天碰到的烦心事告诉你身边的每位亲人,而且是不停地说;
上班的第一天,你就洞察到办公室里人心叵测、各怀鬼胎,存心给你下马威;
回到家就开始跟家人诉说“无能”的同事又加薪了,而你却只能等下次了;
你在逛商店时看好一条连衣裙,可穿上后并不是那么理想,恋恋不舍地脱下,你抱怨自己腰太粗,腿太短,肤色也不好;
你最近每天都在跟别人说这个城市的空气越来越差,再这样下去,你会短命好几年的;
你最近在看一本畅销书,但是你觉得它写得很一般,封面也难看,价格还贵,买了真是上当;
你每天抱怨不停,牢骚不断,还用一些幽默来娱乐自己;
你觉得你的朋友吃得像货车一样多,却丝毫不发胖,而你呢,只要看一眼巧克力就会变胖;
……
当遇到问题或经受挫折的时候,你把你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抱怨上,你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有所发泄,但是你不知道它的恶劣后果。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抱怨是很好的发泄工具,可以在受到挫折或面临困难的时候放松自己的心情,然而往往忽略了这种情绪对自己的严重影响。
你有这么多可抱怨的东西,你眨着无辜的眼睛哭诉着自己的不幸。可是你这个抱怨者,难道就不知道很多抱怨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吗?你的工作没做好,上司自然会找你麻烦;你不注意减肥,没有适合你的衣服这很正常;你不看天气预报,就有可能被雨淋湿。所以,你抱怨的时候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养成习惯之后,你就再也不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的人生就不会有什么快乐了。于是你会变得非常软弱,会经常思考那些被你抱怨的事情,情绪也会变得低迷,别说做一番事业出来,就是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会让你感到厌倦。
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吧!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懂得宽容和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根治,用自己的行动去点燃人生的蜡烛,照亮通往成功的旅途。
原谅失败过的自己
人生难免有过错,重要的是错了就改过。要学会原谅自己的错误,懂得宽容,既要宽容别人,更要宽容自己。
我们之所以对以前的某个错误耿耿于怀,迟迟不肯原谅自己,多半是因为我们为之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可是,不能原谅又能如何?代价不能再收回,但是我们的心情可以回转,也需要回转,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安雅宁进入公司刚刚一年,因为表现优秀,很受领导器重。她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一次,上级领导要她负责一个企划案,为一个重要的会议作准备,还透露说如果这次企划案能赢得客户的认可,她将有可能被调到总公司负责更重要的职务。对安雅宁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非常卖力,每天都熬夜准备这份企划案。
可是,到了会议的那天,安雅宁由于过度紧张,出现了身体不适,脑子一片混乱,甚至没有带全准备好的资料,发言的时候词不达意,几次中断。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
失去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安雅宁为此懊恼不已。之后,由于她的状态一直不好,又有过几次小的失误,她对自己更加不满。以前自信的她,现在忽然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不然为什么老是在关键时刻出错呢?她开始惩罚自己,经常不吃饭,想通了又暴饮暴食,或者拼命地喝酒。
安雅宁的情绪越来越不好,领导找她谈过几次话,宽慰她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人应该向前看。虽然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她还是不能原谅自己,没有心情做好手中的事情,以致对工作失去了当初的信心。最后,她不得不递交了辞呈。
很多人在犯错之后,不能原谅自己,甚至憎恨自己,进而影响到现在乃至未来做事的心情。如果憎恨过于强烈,就无法洗心革面,无法看到希望的曙光。不如反过来想一想,错误既然已经犯下了,再惩罚自己有什么用呢?而且你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什么还要搭上现在和未来呢?
当我们为曾经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只有原谅自己,才能重新调整心情,开始新的生活。而那些无法原谅自己,始终对自己的过去耿耿于怀的人,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一位女士结婚3年,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儿,家人皆大欢喜。尤其是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公公婆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买了一大堆东西来看孩子。她当然也是高兴得很,想着一定要养育好孩子,以报答公公婆婆和丈夫。
可是,孩子刚刚满月的一天夜里,之前由于孩子一直哭她未能休息好,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她也很快进入了梦乡。可是,也许是她太累了,睡得太熟了,被子蒙住了孩子的头,她居然没有发现。等她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她顿时号啕大哭,大叫着:“是我害死了孩子!是我害死了孩子!”一连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就这样大喊大叫,任谁劝都不听。
最后,她疯了,整天抱着孩子的小衣服、小被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嘴里絮叨着:“我有罪,我该死……”
出现这样不幸的事,我们一般人一时确实难以忍受。但可怕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并已经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应该原谅自己、承认事实、接受事实、总结教训,将自己从过去的痛苦中拯救出来。在神话里,连神灵都可以原谅自己,那么你我这等凡人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其实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直视它的勇气,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此失去做事的心情,以至于赔上了现在和未来。所以,切莫再抓住过去的伤疤不肯放手,赶快从自怨自艾的泥潭中跳出来,朝气蓬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事业中去吧!
原谅伤害过你的人
只有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事实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意义;只有懂得宽容那些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
身处逆境时,会有一些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出现,他们会拉我们一把,给予我们鼓励,给我们笑容,让我们感受到天空并不全是阴霾。可是,身处逆境之时,我们有没有感谢过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呢?
如果那些人不曾伤害过你,现在你又会怎样?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他们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只有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事实上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意义;只有懂得宽容那些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语言,所以他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
当乔治·罗拉看到这封信时,简直气得发疯。于是乔治·罗拉也写了一封信,目的是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着他就停下来对自己说:“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的不对呢?我虽然进修过瑞典文,可并不精通,也许我确实犯了很多我并不知道的错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想得到一份工作,必须再努力学习。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用这种难听的话来表达他的意见,并不表示他就亏欠我,所以应该写封信给他,在信里感谢他一番。”于是乔治·罗拉撕掉了他已经写好的那封骂人的信,另外写好了一封:“首先感谢你这样不嫌麻烦地写信给我,尤其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替你写信的秘书。对于我把贵公司的业务弄错的事我觉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写信给你,是因为我向别人打听,而别人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是这一行的领导人物。我并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语法上的错误,我觉得很惭愧,也很难过。我现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学习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走上改进之路。”
没几天,乔治·罗拉就收到了那个人的回信,他邀请罗拉去看他。罗拉去了,而且得到了一份工作。乔治·罗拉由此发现“原谅伤害自己的人也是避免自己受到更深的伤害,或许还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我们也许不能像圣人般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
美国前纽约州长威廉·盖洛被一份内幕小报攻击得体无完肤后,又被一个疯子打了一枪几乎丧命。当他躺在医院为生命挣扎的时候,他还是微笑着对所有来探望他的人说:“每天晚上都原谅所有的事情和每一个人,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照样以快乐愉悦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太阳。不要因为你的敌人或对手而燃烧起一把怒火,它会烧伤你自己。”
圣经上说:“怀着爱心吃青菜,也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德国伟大的“悲观论”哲学家叔本华虽曾说生命是一种毫无价值而又痛苦的冒险,但在他绝望的时候,他还是说:“如果可能的话,不要因为别人对你造成伤害或者别人忘恩负义而不开心。人活在这个世上,就该以平和的心态潇潇洒洒地为自己活着,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我们的仇人,因为如果那样做的话,我们只会更深地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