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末日(3)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在校园的跑道上,一群孩子熙熙攘攘、陆陆续续地跑进校园来。
“吴老师早。”
“吴老师早。”
“吴老师早。”
“吴老师早。”
“好,早早早。”
“好,小花早。”
“好,小明早。”
吴克雄一边挥手一边回应着孩子们的问候。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早晨的朝气似乎要由学校来发出。朗朗的读书声由教室里传了出来。
每一个同学都拼尽自己的力气,使劲得提高自己的分贝,似乎不把自己的读书声压过旁边同学的读书声就跟不上人家。吴克雄每天都微笑着路过教室,挨个窗户地看着孩子们的早读情况。
“上课,起立。”班长作为孩子头带头喊起立。
“老师早。”一群小孩发出稚嫩的声音。
“同学们早。”吴克雄照着日常的形势答道。虽然有点形式主义,但这却是最起码的尊重,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要在很小的时候就播下他们尊师重道的种子。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班里少了谁啊。”吴克雄就像一个孩子头一样,语气嗲嗲地说。
“我知道,我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
由于老师的和蔼,班级里面的气氛一向很活跃,吴克雄一提问题,立马有好几个小蘑菇头举手抢答。
“是敏敏。”其中一个没有举手就说了出来。
“你还没举手呢,老师还没提问你呢。”其中一个女同学很不满意道。
“别.”那个回答的同学吐出舌头办了个鬼脸。
“呵呵呵,好了好了,今天敏敏生病了,没有来上课,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吴克雄故意不说后面的话。将尾音拖长。
“去看望人家。”那个没来得及回答而不满的女同学这时抢先答道。
“是的,那我们今天放学后一起去看望人家好不好。”吴克雄尽量发动每一个同学。
“好。”
“好。”
“好。”
“好。”
“好。”
这时候那些分贝不同的稚嫩的同音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来。
“那好啦,同学们,我们该安静下来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吴克雄说完就拿起了书本。
“好。”这时候有些小朋友还是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还是发出声音来。
“同学们。我们今天翻开书本第X页。”吴克雄翻开手中的书本。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大半节课。
吴克雄讲课的时候不经意间望了望地板,发现了昨天敏敏写满数字的那张纸。蹲下身将那张纸捡起来。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吴克雄将那张纸塞进书本里面。
课堂的时间倘若充满乐趣就会发现时间过得相当快。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下课。”尽管上了一节课吴克雄已经略显疲态,但还是保持着微笑面对学生。
回到教室办公室后,吴克雄翻开书本将那张写满数字的纸去了出来。
“192309017。9152006535。2139。3.......................。。”
“这些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吴克雄真想不明白为什么敏敏会写出这样的数字出来,而且听人家老爸说还是重复写。
“怎么啦,吴老师。遇到什么难题了,很少见你会唉声叹气哦。”坐在旁边的是同样年轻的数学老师姚老师。
“哦,没有啦,就是一个学生写的,看不懂。”吴克雄道。
“哦,是什么样的东西让我们的大才子这样烦恼,可以借我看看吗。”姚老师说着人已经走到吴克雄的面前。
姚老师全名叫姚静,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两年,出身于教师家庭,对待儿童教学很有一套。人长得很文静,虽然说不上特别漂亮,但鼻梁高挺,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甚是动人。修长的双腿足有一米零六厘米,这使得姚静的身高接近一米七,而那饱满的双峰更衬托出了姚静的女人味。
“姚老师,你看,这个是我们班敏敏写的。你学数学专业的能看到这是什么意思吗。”吴克雄由于跟这个姚老师共事一年多了,关系已经很熟悉了,说话间也就没有像初次见面时那么客气。
“嗯.这个.好像.”
“乱码.”
“噗滋”吴克雄没能憋住笑声。
“呵呵,笑了吧。”姚老师原来是为了逗乐吴克雄。
“其实,这个我也不知道,这些数字实在不能用数学公式运算。”姚静实话实说。
“看来真的很神秘啊。”吴克雄叹了口气道。
“看来不帮你搞定这件事你是不会开心了。”姚静见到吴克雄唉声叹气,似乎有点拼尽全力帮忙的意思。
“来吧,说说吧,这张纸是怎么回事。”姚静拿过那张纸认真仔细地看了看。
吴克雄将昨天发生的事复述了一边。
“呵呵,真是有趣,这倒是激起了我探索的欲望呢,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干上侦探的工作。”姚静打趣道,但意思是明确的,除非把这件事调查到底,不然绝对不会罢休。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组织一下学生去敏敏看望敏敏吧,顺便把敏敏在家写的那些数字拿来看看。”吴克雄抬头看了看姚静的脸,心中却产生了一种超过同事间的感情。
“好啊。”姚静笑了,即使不加粉饰,姚静白皙的脸蛋也会泛红,何况现在笑了,笑的如此地令人心动。教吴克雄怎么不产生想法。
..
“姚教授,姚教授,你看,最近太阳黑子行动很异常啊。”姚教授的助理拿着太阳黑子的照片道。
“是啊,但也有几种可能,可能是太阳黑子的周期性活动,也可能是太阳黑子的裂变范围变大。不过这些都属于别人研究过得领域,实在是没有多少可供研究的理由,因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实在太多,也实在是有太多的建树在这个领域了,感觉实在是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在这个上面研究。”姚教授正在为着自己的学术生涯绞尽脑汁,跟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样,不仅要对科学做贡献,更要为自己在学术界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