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此时天忽热降下巨子,不是巨子,是一条蛇,一条很大很大的蛇,盘踞在皇宫的龙椅之上。皇宫上下都非常惶恐,都当作是不好的预兆,搞的人心惶惶,也不敢去驱赶,可是闪电过后蛇竟然不见了,就这样的奇闻,谁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就这样莫名的传到了老百姓的耳朵里,预示着汉朝就要灭亡了。
此时有个贵族人家小孩刚诞生,姓曹,他父亲是古人所说的认太监做父亲的比较有身份地位的人,当时的太监是非常有名的,起码没人敢欺负他们。小孩子取名叫阿瞒,后来改了名,但是为了故事的叙说,只好一直叫阿瞒。
阿瞒非常聪明,小时候就爱捣蛋和捉弄人,经常捉弄邻居的小孩,长大了因为他叔叔看不惯他,就和他父亲举报说他干坏事,要他父亲惩治他,可他却和他父亲解释:“叔叔经常去寻花问柳,是被我抓着了,怕我告诉父亲和婶婶,所以一直想害我,他的父亲最反感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听孩子这样的解释,从此再也不理他叔叔说的任何事情了。”
阿瞒从此就更加放肆,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这故事和历史的三国没什么区别啊,都熟透了,其实很多故事都千篇一律,不是我们缺乏创新,而是你得看的懂,我们继续讲故事。
阿瞒随着时间慢慢的长大了,长的非常帅,当然古代没有人说帅的,只能说很有气质,阿瞒小时候和袁绍他们几个很熟,都是公子哥,所以他们长大了也都差不多,生活的好嘛,吃好喝好怎么可能不长的好看。哪里像刘备那样长的看起来都是叔叔了。
提到刘备,就得说一下他,大家都知道他是卖草鞋的,很孝顺,这点我在故事里也会赞同,所以在三国演义里大家都能看到他的好话根本就不会少,比较他是皇帝的叔叔,所以牛逼也很正常,但是阿瞒就不喜欢他,觉得他就是个小人,骗了关羽张飞卖命,自己却没什么本事,就知道假慈悲,哭哭啼啼的,和娘们差不多,真不知道他是不是前世是女人,就知道哭啊哭的。
不说刘备了,继续说阿瞒,阿瞒长大了以后做了很多事,做了官,对待一些王宫大臣什么的都很严格,叫什么五色令的了,具体什么意思三国演义有讲,我就不多说了,阿瞒做的事情容易引起一些权贵的不满,所以职位有所调动,直到黄巾贼的出现,才让他的一生开始不在平淡,改变了他一生,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父亲认太监做父亲的人会有什么出息,但是命运就是这样,由不得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黄巾之乱时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当然包括刘备啊,张飞啊,关羽啊,当然最喜欢的还是赵云,据说赵云长的又帅又能打,而且文武双全,不像关羽那样骄傲自满,脑子比张飞和关羽就好很多,当然没有诸葛亮聪明,先不说诸葛亮,后面再说。赵云一开始不是跟刘备的,是跟公孙瓒,公孙瓒这个人有勇无谋,所以一下子就给袁绍干掉了,而刘备是运气好,又给他挖走了赵云,还帮他单骑救主,就是救了刘备的儿子,刘禅,这儿子不争气,赵云拼了命才把他救回来,最后江山败在他手,只能说遗憾。
黄巾之乱张角什么的最后都呗灭了,成就了阿瞒,也让刘备有了点名声,起码是不用卖草鞋了。阿瞒有也很多得力的手下,只是没有关羽张飞那么出名,比如许褚,典韦,夏侯惇,徐晃,都是将军,这古代能当将军的没几个,除非是死光了没办法了,就随便推了几个人上去当,其实那已经不是将军了,都是替死鬼。
阿瞒的故事其实不太好讲,因为实在很复杂,比如阿瞒如何统一北方的,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江山这么大,要一块一块打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最搞不懂的,为什么他打下了一片江山却没有人说他****,但是刘备的集团就是一直说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呢?三国演义一直是把阿瞒说的很坏,其实阿瞒人不错,只是没有人知道阿瞒的好而已。
阿瞒出生没有刘备这么正统,是背负骂名的,所以他调皮捣蛋也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很强的人,不是靠关系才当大官的,也不是靠关系打下江山的,靠的都是自己的实力。不像刘备哭啊哭就什么都有了,阿瞒对老百姓都很好,你们应该听过,有一次打仗,路过麦田,阿瞒下令:“骑马的将士们,不要踩坏了老百姓的麦田管好自己的马。否则违令者,斩!”大家听了命令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不就是麦田嘛,我们打仗这么辛苦,一把火烧了也都没什么,还要斩首,也太狠了。可是就这时候,有个小动物估计是兔子还是鹿,跑出来,惊了阿瞒的马,马发疯的在麦田里乱跑,麦田毁了好大一块,这时阿瞒急了,这刚下令自己就违抗自己的命令了,怎么办好呢?:又这么多人不好搞啊,这传出去说自己都没做好,别人干嘛要听,想着想着就想举刀自杀了!叫到:“我错了,我自己也没有做好,这畜生害我但是我说了要斩首就斩首!我自己砍自己!”将士们都等着看好戏,当然主要是以为可以随便乱来了,可老大好像却真的要自杀,所以也很害怕。这时阿瞒的谋士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阿瞒很高兴,有人帮自己说话了,哈哈,但是不能这样就混过去,得找理由来解决。于是阿瞒就用割了自己的胡须扔在了地上,古代嘛,胡须可是很重要的,毕竟有说法是头发什么的都授之父母,割了胡须,所有的将士都服了。不敢踩坏一点点麦田,阿瞒就这样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