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离王朝,雄踞羲皇大地以东,俯视天下。南接落日山脉,北临冰川。地域不下亿里之遥,土地非常的辽阔,但要是与整个大地比起来,那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我们的故事要从楚国东部地域一个叫做青龙的小镇说起,话说在青龙小镇之外有数座山峰,连成一条线似青龙盘卧的青山,初始没有知道它叫什么,后被当地人多叫青龙山,因此青龙之名就这样被定下了。
在沿着青龙山的蜿蜒古道之上,青山绿水,景色宜人之处有座庙宇,庙宇四周刻画着一尊尊佛陀,宝相庄严,但因年久失修的缘故,遭到了岁月的腐朽,成为了一座废弃的佛庙,但抹不去那岁月的气息。
世间变迁,物是人非,如今庙中住的并非是和尚,而是一名道人,带着三名弟子再此修行悟道。
庙院内,有着一棵千年古树,它树叶繁茂,如云似盖,将寺庙整个笼罩在内,可谓是遮风挡雨,冬暖夏凉。
在寺庙内的院中的大树下,有一石桌,一尊小香炉摆于其上,正袅袅白烟成烟云上升,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随之在寺院中迷漫开来。
一名身穿青色儒衫,头戴道冠的中年道人在大树下的石桌旁看着院中三名静诵道经的弟子,一边端起石桌上的清茶浅尝一口,不时的大点其头,眸光流转露出满意之色,正是他们的师傅道儒真人。
院中心正有两男一女,三人正在静坐,观其形貌大的不过八九岁,小的六岁,双手掐诀,正在静诵黄庭。看着他们那还略显稚嫩的脸上个个神色肃穆,神态认真。
脸上光晕流转,给人一种宝相庄严之态,似得道高僧。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
三人念着这些晦涩难懂的经文,似有所悟,脸露安详的微笑,一层淡淡的晶玉之光在他们的体表显现,将三人的肌肤化作了好比晶莹的美玉,胸腹一起一伏间似有规律可循。
这是入道之像。在这大离国境内道教乃是国教,从千年前大离立朝以来,道教就如井喷般崛起,一统大离境内,道教已经融入了百姓之中,参禅悟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就是寻常百姓之家中也有供奉一两尊道家三清祖师的雕像或画像之类以供祭拜。
从此道教大昌,国中的百姓俱以能成为一名道修而自豪,但修道岂是这般容易的,机缘,根骨,勤奋三者缺一不可。然而没有修道资质的人将踏入武道。
于是在大离境内形成了两类修行体系,一为追求长生的修道炼气之士,二为追求强大力量,没有仙根的炼体武者。
修士,炼气,修的是人本身的一点灵,随着修为的提升,使灵壮大,从而由内而外,御使天地间的力量形成攻击,杀人于千里之外。
武者,炼体,追求强大的力量,打破生命的界限,有外而内,开发出人体的潜能。
不管你修的是什么,但大道终究是殊途同归,都是在追求大道的本质。
大地上入道法门有万八千法门,如读书,写字,画画,.....但大地上众人多用观想之法来跨过入道门槛。所谓入道只是修道之士的说法,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作‘坐禅入静’。
坐禅,这只是修仙的第一步,需要修炼之人摒弃杂念,达至无思无我,物我两忘的境界,随后观想人魂中先天一点不灭灵光,开启人身眉心中的神庭穴,也称‘祖窍’,这一步就是开光。
开的便是人身中那一点先天不灭的灵光。
然后祖窍打开,开始踏入纳天地灵气入体,凝炼出自身属性的灵力,已通周身百窍,形成周天脉动,这一步称为开脉。如此这般,百脉俱通,淬炼神魂,将精气神三宝凝炼,觉醒与自身符合的灵,这一步称之为醒灵。
这三步修成,也只是踏入修仙之途的第一个境界罢了。也就是修仙九境的第一境‘凝灵’,凝灵之后就是奠定修仙基础的蜕变之期,如春蚕化茧一般,经九生九死,九重天变,称之为‘蜕灵’。
“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自然不是这般好悟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大道难修’这句话,随着深入,当参悟道德经时,经文越加的晦涩,三人的表情也各不同,有高兴的,有沮丧的,也有时愁眉不展.....
三人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来请教师傅,但每次中年道人都回微微一笑,道:道在自悟,你悟了就是悟了,不悟,那说明机缘未到。只要你们将之熟记于心即可。
就这样,苏若缺他们三人谨记道人的话,清晨,朝阳初生时,他们在修炼,静诵道经,午时,天地阳气最盛时,他们依旧在修炼静诵道经,傍晚,月华漫天,阴气最盛时,他们还是在修炼静诵道经,他们的生活似乎就是在修炼,静诵道经。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光流转,来年十月,在这大离境内,说不上冷,也说不上暖和,这一年苏若缺七岁。
也在这一年,命运的巨轮开始转动,苏若缺在修炼之时陷入昏迷。
庙院中西边的一间屋中。
七岁的苏若缺双眼紧闭躺在床上,呼吸似有似无,脸色苍白犹如白纸。一名大约在四十岁的中年道人站在床榻边看着若缺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站在中年道人身边的本心与云英看着师尊那凝重的神情,心中一直往下沉,如今在听得男子的话,忙出声道:“师尊,师弟他怎么样。”
“唉!”道人看了眼本心与云英,在转头望着窗外,沉默少许之后,有些悠悠的道:“你师弟这病源于灵魂,是病,也是命!”
“难道不能治?”
“不能!!”
“师尊,您不是神仙?”
“呵呵,痴儿,那不过是世人无知罢了。神是神,仙是仙.....不可混为一谈,为师修道三百载,也不过是领悟了一丝大道的皮毛而已,又何谈成仙成神。”
“师尊,那师弟会死....”作为师姐,也是平日里最照顾书山的云英,眸中泪水盈眶,咬着嘴唇颤声问道。
“不知道!”
这一句话令屋中的气氛陡然一静,云英本心二人心若沉谷底。
“好了,毋须多想,这是你师弟的命,也是他的劫,他必须经历,放心吧!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余一,万事万物皆有一线生机,你师弟生性善良,老天定会令你师弟挺过难关的。”
“你去将为师放在房中装有续命天丸的瓷瓶拿来,倒出一粒给你师弟服下。”本心闻言,连忙跑出屋,向着师尊的卧房跑去,不一会,就见他手中拿一个小巧的瓷瓶回来。道人接过瓷瓶,倒出一粒金色的丹丸送入苏若缺的口中,随后运功替他化开丹丸的药力,做完这一切之后,这才转身对着二人道:“今晚你们就留在这照顾你师弟,明日为师再来!”
走在庙中的走廊间,道人似有心事,眉间川字不曾松开过,此时,一道白色的光芒犹如划破天穹的雷电,向着大地落下,道人似有所感,忽然扬头望向东边的天际,眸中涌现一层淡淡的紫光,这本是天地万物生灭的自然景象,但是道人望着月朗星稀,无尽神秘的夜空,久久无语,许久之后方才轻叹道:“唉!吾修了一辈子的道,纵有无边的神通法力,却依旧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结局。天真的不可逆....”
....
.....
就这样,春去秋来,山中不知岁月的流逝,眨眼间就是数个寒暑过去。
这一年,苏若缺十四岁,他的师姐十七,师兄十六。三人因为常年在山中修道,不食人间烟火,身上自带有一股道家出尘之气。经过七年的时间,云英与本心二人均已跨过修道第一个门槛,进入了凝灵巅峰之境。
而苏若缺他经过这些年的坚持不懈,但是进阶依旧缓慢,经过九年的努力,依旧是在入道之境中徘徊,这些年他不管如何修炼,但是在一夜之后就付之一炬。
这些年他的身体越加的孱弱,灵魂还在散,好在这些年他坚持修道,一身不弱的灵力令他不至于病倒。
清晨,紫气朝阳升!
依旧是那寺庙院中的古树下,一名出落的亭亭玉立,犹如雨后幽兰般,一脸恬静的少女,还有一俊朗的少年盘坐在大树下,双手摆出一个玄奥的印诀,双目紧闭,一呼一吸间似能带动虚空的气流,一道道白色的气流如龙一般从他们的鼻中钻入。
脸色一阵莹玉般的光泽闪现,随后几个呼吸间,那光泽才缓缓的隐去。
在云英与本心在寺院中面向东方,吸收天地间的紫气,巩固神魂之时,而书山却是靠在寺院中的大石上遥望着远方的天际。
“五年了....整整过去了五年,师尊,你怎么还没有回来,难道....。”苏若缺抬头望着天空,喃喃低语,天空很蓝,也很大,没有一点杂色,就好似他的心一般空荡荡的。
五年前,他们的师尊说是出去给苏若缺寻药,少则两月,多则半年一载的就会回来,可是谁知这一走却是五年来依旧音讯全无,平时他们的师尊虽然出去,少则七天,多则一月两月必回。最迟也就半年回来。可是这次却一走就是五年。
一年前,修为有成的云英下山寻找过,寻找了半年,但他们师尊的音讯却是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点音讯。
他依稀还记得七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师尊站在寺院中的那棵古树下,望着枝繁叶茂的古树后的天空。天空也如这般大,这般蓝,当时自己询问师尊自己的常常无缘无故昏倒的原因。
“师尊,我得的究竟是什么病?”
“那不是病!”
“能治吗?”
“为师无能为力!”
“那这世间还有人能治?”
“不能!”
“那也就是说弟子以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是的!!”
“那弟子还能活多久!”
“不知道。。也许还能在活三年五载,甚至更久....”
他还记得当时师傅那看着自己怜悯的眼神.....这些话他还犹绕在耳,可是那熟悉的身影此时却已是不在,那熟悉的身影不在,但是少年的心却是依如旧。
这时修炼完的云英与本心来到他的身边,云英作为女性,天性有着一股母性,苏若缺常年多病,俱是作为大师姐的她在照顾,可以说苏若缺是她一手带大的。
“小缺,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靠在大石上,扬首望着天穹,目光从枝繁叶茂的大树缝隙中透过,看向树枝后的苍穹,闻言口中发出一声轻语:“你们不觉得这天空很美?”
说着,二人也是如小时候一般三人坐在一起,靠在大石上,望着大树后的天空。好似回到了从前。
很温馨!也很美。
许久,苏若缺忽然对着自己的师姐说道:“师姐,我想下山!”
闻言,云英那秀眉微微一皱,看着自己的小师弟问道:“为什么!”
“找师傅!”
“大地至大,人海茫茫,你一个人上哪找!”
“天都!”
“不行!”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你就是不能去。”
“师姐,你怎么能不讲理!”
“你师姐我本来就这样.....”
三人就这样静静的坐着,看着蓝天,白云,凄美的晚霞,三人似乎融入在一幅山水画之中......
.....
是夜,月朗星稀之时,寺院外的那条蜿蜒山道上,一名少年背着自己包裹,拿着一柄铁剑,站在那望着夜色下的寺庙,眸中露出一抹歉意:
师姐,对不起,这次小山要不听你的话了!
说完,随后深深的看了眼夜色中那熟悉的寺庙,似乎想要将这些统统摹刻在心底,然后转身向着下山的山道举步迈去。
少年正是苏若缺,他背着自己的师姐与师兄趁着夜色下山,踏上了寻找师尊之旅。他却不知道,他这一走命运之轮开始转动,却是牵动了两个人的命运脱离了原有的轨迹,偏向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