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3600000047

第47章 后记

2011年是辛亥革命发生一百周年,也是其滥觞和先声四川保路运动发生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同时也为了纪念首次以文学的形式记录这一历史的洪波巨澜的本土作家李劼人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成都市文联与李劼人研究学会在2010年初就商议编辑出版《李劼人研究:2011》。这是继《李劼人研究:2007》之后,与“李劼人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之一即《李劼人全集》相配套的一部学术研究文集,集中展示了专家、学者们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以新锐的思想文化视角推出的一批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

本书开首是新发现的李劼人亲笔记录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史料。这是作家为写作《大波》而采访当事人留下的笔记和作家本人的札记,极有史料价值,这对于人们研究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以及它与文学名著《大波》的关系不无裨益。

研究论文是本书重头。自去年李劼人研究学会向海内外研究者发出征稿信函后,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回应,先后收到了数十篇论文,尤其是四川的学者们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四川作为李劼人学术研究重镇的地位。这部分研究论文在本书中以三大版块呈现,即:“《大波》与辛亥革命”、“思与辨”、“地方与民间”。

“《大波》与辛亥革命”部分,表达了研究者们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革命、对于《大波》的新思考。《〈大波〉:历史的情感记忆与传播》以“个性主体与抽象的历史主体之间的张力”和“历史体验的全息性”为考察点,考察了《大波》对于辛亥革命的记忆;《革命由背景向场景转换》是两个版本《大波》的对比研究,并分别给予了评价;《李劼人小说〈大波〉中的时间性和复调性》以新批评的视角论证了《大波》的时间性与复调性;《〈大波〉:从精神到形态的现代叙事》阐述了《大波》的现代叙事模式与手法;《〈大波〉的重写与李劼人的“二次革命”》则是对新版《大波》的翔实评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现代”》从《大波》的细节入手,考察了作品的现代性。

“思与辨”部分,是学者们对李劼人和他的作品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李劼人文献勘订杂记》校勘了部分李劼人作品和研究文献;《李劼人对巴蜀幽默传统的继承与转化》将李劼人放在新文学的背景和巴蜀民间传统中论述其喜剧艺术成就;《左右之外的旧风度》从历史格局和漫长的文学淘洗中比照了李劼人作品长久的生命力;《论李劼人晚期的西方理想》从改写的“三部曲”中窥见到作家对西方理想的认同;《认同与思辨》是对数十年来李劼人研究的研究与梳理;《“然而,事情却有点奇怪”》从市民文化的角度揭示作家受冷落的的原因;《李劼人、巴金、郭沫若文学思想比较》是对三位川籍作家的对比研究;还有部分论文则从历史真实或语言学的角度展开了对李劼人作品的微观研究,如《〈死水微澜〉的历史“反叙述”》《张力与遮蔽之间》等。

“地方与民间”部分,旨在阐述李劼人对于地方文化的贡献。《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中心》论证了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缘由;《五四时期成都的域外专电》论述了五四新文化、尤其是五四运动在成都的发生、发展过程;《论李劼人的实业思想与民生公司》是对李劼人企业文化思想的新认识;《〈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体验》《李劼人的巴黎书写及其文化心理》均是对中篇小说《同情》的研究解读;《李劼人对地方文献的贡献》则从李劼人的收藏与创作中看到了作家对本土文化的巨大贡献。

“追忆”部分,汇集了李劼人生前好友与部分的活动当事人以及李劼人亲属的回忆文章,是研究其生平与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两篇同名的《忆李劼人》,刘大杰回忆了他与李劼人的交往琐事,从生活的侧面反映了其性格的某些特征;老友张秀熟则对李劼人的生平与文学成就都有精彩的评论。李眉的《回忆我的父亲》,还有《李劼人与嘉乐纸厂》《四川的方言》《李劼老与川剧〈卧薪尝胆〉》,均是作者的亲闻、亲见;《美味救世》是日本学者对李劼人的研究,有资料称该译文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二辑,但编者详细查阅后未见此文,故今重译并刊载。

“前沿”部分披露了于9月底面世的《李劼人全集》编辑过程中的诸多信息。《读李劼人译法国小说》,是法国汉学家、《李劼人全集》特约法语编委魏简校阅李劼人作品的感悟,从中可见李劼人译文对于当代西方学者的意趣。《大河婉转过两曲 天地到此更宽阔》是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作家林文询在审读《李劼人全集》时首次读到1937年中华书局版《大波》时的惊叹与见解;《李劼人全集工作日志》是主编曾智中整理的“全集”编辑过程中与诸位学人信函往来节录,从中可见编辑工作之一斑。

本书论文均经编委审阅。总的看来,内容扎实而厚重;学者们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既有对以往研究成果的集成,又有新的开拓,应该是李劼人学术研究漫漫长途上一具有新的标志意义的路碑。

本书之顺利出版,得益于各方面的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李劼人研究工作,市文联则一以贯之地在多方面给予扶持;李劼人先生的亲属李诗华女士、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在资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协助;李劼人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更是不吝赐稿,将自己辛苦的研究心得奉献与我们;另外,四川文艺出版社领导黄立新、胡焰对本书高度重视,责编张庆宁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谨表达我们诚挚的谢忱!

编 者

2011年9月6日

同类推荐
  •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恣意

    恣意

    《恣意》是诗人风荷继《临水照花》之后的第二本诗集,从近几年创作的六百多首诗歌里挑选了在诗歌刊物上发表过的一百六十余首编辑而成。收录的诗歌蕴含着诗人隐秘的个人经验和顿悟,也蕴含着记忆和渴望。整本诗集按四季分辑,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情爱的礼赞,对故土、童年的怀念……向读者展开了一个女子开合自如,逍遥自在的内在世界。风荷擅长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使用一种跳跃的略带闪烁的语言,使诗集整体充满着灵动且诗意盎然。诗集被列入余姚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老师作序。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热门推荐
  • 做我一天的女友可以吗

    做我一天的女友可以吗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的产物,网恋,离家出走,沉迷网络,的一个叛逆少女,她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傻傻分不清楚,这是一个网沉少女的日记。今年的冬天,显得特别的缠绵.没有在家乡时常见的雪,多了江南的特色——雨.曾经特别的想到江南去看一下,到了江南,却不知身在江南.江南的河特别的多,桥,也特别的多.走过一座小桥,前方不远处,又看到一座.一座座小桥,构建出江南水乡的特色.江南的夜,来得特别的早.六点未到,已经是华灯初上时.江南的美食,偏好甜.喜欢放糖.初到江南,在以海洋为家常菜的Z省,自己显得极不习惯.现在已经过了那么久了,慢慢的习惯起来.慢慢的喜欢上了江南的美食和江南的人们.
  • 鱼跃龙门之小金龙鱼

    鱼跃龙门之小金龙鱼

    他,古潭里的一条小鲤鱼,为了朋友的一句话,开启了血淋淋的寻仙历程。无论寒冬酷暑,古潭上方总会有一条小鲤鱼拼命跃起在空中,又狠狠地被命运抛了下来,身下溅起的血花染红了潭边的崖石,一次又一次地晕到,一次又一次地奋起,冬去春来,只为着心中的那份痴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人间乃至三界共通的情感。情至深处,已是对望中地相守,默默间地契合,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是那个(她或他)。为(她或他)痴傻为(她或他)疯颠为(她或他)轮回为(她或他)守护,只要(她或他)当下幸福,分分秒秒!
  • R.O.T.W

    R.O.T.W

    雷雨天千万千万不能玩电脑!16岁少女夏妍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雷雨夜玩电脑,不幸被雷劈道,坑爹的“穿越”到自己正在玩的游戏中。“穿越”就算了,为什么还是一个恶魔呢?明明在游戏里是一个天使啊。但是……为什么这里的恶魔没有那么坏,而天使也没有那么好呢?
  • 婚心计②,前妻赖上门

    婚心计②,前妻赖上门

    这个女人!他明明已经跟她离婚一年零三个月了,现在她却可怜巴巴双手撑着下巴坐在他家台阶上,身边还蹲着一只和她一模一样神态的吉娃娃是什么意思?“老公……”“我们已经离婚一年三个月零三天又九个小时了,你怎么总是那么健忘?。”“人家叫习惯了嘛……言言……”“对不起,请不要当着我的面叫你的吉娃娃,你又忘记了!”这个女人,居然让一只狗和他同名!某人脸色一变,纤纤十指指向他,立马河东狮吼,“沈言!本宫告诉你!别给脸不要脸!本宫没地方住了,在你这暂住一段时间!给本宫开门去!”沈言,商界巨子,传说有一个貌美如花青梅竹马的妻子;传说曾经对妻子的宠溺到可以给她当马骑的程度;传说,他的妻子离他而去……那么,现在她若无其事地回来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还是从前那个可以纵容她为所欲为的沈言吗?★★★★★★★★★★★★★★★★★★★★★★★★★米初七独白:亲爱的,你还记得吗?七岁那年,你为了我和人打破头,缝了十几针,换来我踮起脚尖在你额头一吻;亲爱的,二十岁我嫁给了你......亲爱的,世界上真的有如果吗?如果一切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在三岁的时候就把心嫁给你,然后二十三岁离开你......亲爱的,若有一天我离开,不是不爱你,而是太爱太爱你......
  • 夜肆寒天

    夜肆寒天

    一世之后若还有一世,若此生只是傀儡,一次一次的轮回只是为了他人的一个笑料,那这个轮回还有什么意义,不如毁掉他们,让他们成为我的笑料……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阴阳鬼师事务所

    阴阳鬼师事务所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你相信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能够看到鬼吗?随着阴阳事务所的壮大,阴阳鬼师这一职业的出世,A市的一桩桩离奇案件的发生,事务所的众人合力解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谜团,却意外地卷进另一场阴谋之中。
  • 叮咚,外星萌物请签收

    叮咚,外星萌物请签收

    且看几只小萌物如何一步一步成长成——大萌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