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00000049

第49章 制度

万事开头难。

以无赖著称的刘邦开始了他的治国之旅,皇帝这份职业的历史并不长,刘邦算是第三个找到这种工作的人。

到底会做成啥样,刘邦自己心里都没底。但他很清楚一个道理,老百姓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无论如何不能得罪。

刘邦是从老百姓走出来的,很了解劳动人民的想法,小小老百姓,只要有块地种,不愁温饱,负担不重,是断然不会造反的。

为了恢复生产,刘邦下诏大赦,曾经做过包括正在做盗贼,土匪的人统统无罪,只要回原住地统统发给田宅。官员对暴力抗法的人要本着说服教育为主,威吓利诱为辅,动口不动手的原则文明执法。对于曾经有爵位的要恢复爵位,没爵位没户籍的要恢复户籍。

刘邦的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背井离乡,聚众为匪的人们在新政府的号召下陆陆续续返回家乡,以百倍热情参加新国家新社会的建设。为了增加劳动力,刘邦下令裁撤一些军队,被裁撤的士卒被遣散回乡。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汉朝历史的人,你会碰到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汉承秦制。

秦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它出台过很多暴政,但无可否认秦朝对历史的巨大贡献。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汉初的文武大臣,大多出自社会底层,在治理国家之上毫无经验,因此只能照搬秦朝的制度,严格来说,秦朝的制度相当的先进,只不过被一群穷奢极欲的人给践踏了。

有鉴于秦朝的暴兴暴亡,在政治制度上,汉朝并未沿用秦朝的全面郡县制,也没采用周代的完全分封制,而是实行王国郡县并行的杂合制度。一国之内,既有王国侯国(彻侯的封地),也有郡县,而王国可以跨郡,地位在郡之上,郡下设县,侯国。大县称令,小县称长,县下有乡,乡下面是里,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每十里设一亭作为维持地方治安,上传下达的机构。

再来说说汉朝的官位制度。

汉朝的官制基本上沿用秦朝秩禄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包括百官之首,管理国家政事的丞相,掌军队的太尉,管监察的御史大夫。九卿有管宗庙祭祀的奉常,管宫殿警卫的郎中令,管宫门守卫的卫尉,管御用车马的太仆,管刑法的廷尉,管民族事务的典客,管皇族事务的宗正,管财政的治粟内史,管山海湖泽的税收及皇室生活采购的少府。

各部门长官配有辅官,称之为各曹,有司。官位以石(dan)来表示品秩。石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约现在四十一公斤)。

汉朝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比二千石以上,比六百石以上,比二百石以上,比二百石以下。除三公外中央要员及郡守属于第一等级。

三公,诸侯王不在秩级之内,三公号称万石,月俸三百五十石。诸侯王,彻侯则直接在封国内收税。

虽说用石数表示品秩,不过发俸禄时不全给粮食,而是钱谷分给,这是一项很人性化的俸禄制度。汉代前期,王国可以私铸铜钱,导致铜钱泛滥,时不时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此时发谷子倒很实在,在最坏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证各级官员能填饱肚子,有力气干活。

按钱发俸的时候,谷钱之间的换算比率是固定的,所以当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官俸实际上在贬值。

西汉时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约十钱。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约七十万钱,县令月俸七万二千钱到十四万钱不等。

而在明清,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一百二十四两银合十八万六千钱而已!

由此可见,西汉的官俸十分丰厚,所谓高薪养廉,汉代的吏治比后代要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再来说说汉朝的爵位制度。

汉朝沿用秦朝的二十等爵位,与秦朝不同的是秦朝的爵位是赏给有功之人,而汉朝得到爵位不一定要什么功劳。打个比方说,就算你天天在家里蜗居,某天突然外面一阵敲锣打鼓:天干雾照,天子赐民一爵。那你得赶紧出去,否则要吃亏的。

民爵这东西老百姓并不稀罕,但得到爵位的时候大家仍然会很高兴,因为赐爵的同时往往能分到些猪肉,布匹之类的生活物资。

汉朝的爵位分为吏爵,民爵。这种爵位叫作赐爵。在家里睡大觉都能得来的爵位是民爵,听者有份,除了好听点实惠不多。

诸侯王,彻侯不属于赐爵,属于封爵,封爵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有封地,能置官署,爵位世袭,衣食租税。王爵起初封给异姓诸侯,后来只能由王室子弟获得。

同时,皇帝们为了不亏待自己的女儿,给她们封地,叫作汤沐邑,除了地方小外,其他一切权利参照诸侯国。

民爵从一级到八级有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获得民爵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大事发生,比如皇家人的婚嫁,太子登基,灾荒,祥瑞等等,当然最终取决于皇帝施舍的冲动。

吏爵包括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获得吏爵主要凭借军功政绩,所以普通老百姓是无法获得吏爵的。

民爵吏爵都是爵位,但待遇却天差地别。四级民爵可以免除部分劳役,五级以上没事可以咋呼几下,好处不多。吏爵好处就大的多了,有减罪,赎罪,免役,甚至有时能抵扣个税等等。

正常情况下,民爵不能升为吏爵,高过第八级时须转让亲属。有人混了一辈子,运气好混到第八级,若刚好再赶上皇帝赐爵,原本加一级变成第九级,升为吏爵。但可惜的是,天下没这么好的馅饼,统治阶级早就想好了对策,他们规定,对不起,衣食父母,多出来一级要么转让给亲属,要么就当没这回事。八级封顶,多退不补。

同时,官府禁止任何私人转卖爵位的业务,所以老百姓也不能通过卖爵来获利。

获得爵位还有另一种途径,买爵。只要有钱,又有给家里增些门面的欲望,那就可以花钱去买,不过到后来,爵位泛滥到没人愿意买。

现在要说起卖爵,很容易联想到卖官鬻爵这个贬义词。实际上,连在一起是贬义的,单独来看鬻爵无所谓好坏。它就像国家发行的国库券,国家为了集资搞建设卖荣誉。只要不卖官,对国家是没有坏处的。现在的人买国库券是为了获利息,而只买爵不买官的古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其中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汉文帝首开卖爵先河,实行入粟拜爵。而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困难,特设武功爵十一级,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造册。

当然,在和平盛世,卖爵这项业务的开放并不是永久的,它取决于皇帝的腰包鼓不鼓。

汉朝确立了农本困商的政策,也就是重农抑商的政策。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商人不劳而获,是奸猾之徒。刘邦因此也立下商人不能做官的祖训,这成了以后数千年的第一大经济政策,直到清朝这项政策才被红顶商人给突破。

另外一项值得关注的制度,是汉朝的礼仪制度,话说起来,礼仪制度的创立还颇费周折。

刘邦是个豪爽之人,初登帝位,嫌秦朝礼仪制度繁琐,干脆全面废止了秦朝的礼仪,大家见面跟瞎混的时候一样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刘邦在洛阳南宫忙活了几个月,各项政策颁布下去,有了奇效,他总算可以抽空宴请群臣。

功臣宿将们大部分都是粗人,几碗酒下肚,有的卷起袖子,高声吆喝,开口闭口老子当年打哪里的时候,说到高兴处,拔出佩剑,比划起来,有的说到伤心处,竟嚎啕大哭。刘邦见群臣东倒西歪,各顾各的说话。

原本刘邦本人也是个酒鬼,年青时纵酒发疯的的事情没少干过,但此时此刻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他心里面开始有很不舒服的感觉,他皱了皱眉头,但没说什么。

虽然刘邦只是皱了皱眉头,但有人却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他敏锐的发觉自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这位仁兄正是叔孙通博士。

他虽然从刘邦的皱眉中看到了信号,但他没有急于进谏,新王朝千头万绪要忙的事情多了,这些功臣武将包括刘邦经过九死一生才打下这江山,早就憋不住想放纵一下,现在去进谏,说不定扰了他们的兴致,只有当刘邦忍无可忍的时候那才是自己大干一场的时机,只要到那时候自己的价值才能体现,所以,他决定继续等待。在等待中他也不是无事可做,他一直在酝酿着新王朝的各项礼仪制度,就等着刘邦很不爽的时候一声令下了。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刘邦再也忍无可忍,大臣们每到朝会就吵吵嚷嚷,纵酒争功,他这个皇帝一点威仪都没有,哪怕拍桌子,瞪眼珠子,那般功臣武将们没当回事,喝口酒照样上火,上了火直接找人对骂,骂不赢的直接把衣服撩开露出伤疤,数给别人看。每每众将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刘邦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叔孙通见机会到了,适时地建议刘邦下令着手制定新朝礼仪制度。逍遥散漫惯了的刘邦这时也迫不及待的批准。

叔孙通得了令,便马不停蹄跑到鲁地征召儒生演练朝仪,其中有两个儒生很鄙视叔孙通的四处投靠的行为,宁死不去。叔孙通只扔下腐儒两个字。注意这两个字,以后死读书的书呆子一般会被这样骂。

为了创造一套既不繁琐又能体现皇帝威仪的礼仪,叔孙通参照古礼包括先秦礼仪,用一个月时间打造出了华夏沿用数千年的一套礼仪制度。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后,汉朝再新年朝会上首次使用叔孙通创造的礼仪制度,收到了奇效。朝会上,大臣们无不毕恭毕敬,有踏错步的,做错位子的,排错顺序的,大声喧哗的,都会被赶出宫门。

刘邦很满意,他第一次感到了做皇帝的威严。叔孙通因此被任为太常,他的弟子都被任为郎官。

应该说,对于汉文化的发展叔孙通可谓居功至伟,他所创立的很多礼仪制度我们至今还在沿用。

比如现在常说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们的汉朝老祖宗就给规定了标准,按汉朝的标准去学保证正宗。

同类推荐
  • 主宰全球

    主宰全球

    “在西元1207年,世界上毁誉参半的暴君,全地球的首个征服者,手上沾满了鲜血的屠夫,霸占了全世界无数美人的色魔,全世界各国君王头顶上的‘太上皇’,国际联盟首任秘书长高鹏,在中国的临安亮出了獠牙。从此我们西方各国开始受到了东方人的残酷压迫。”反对以华夏文明为绝对主导国际联盟的叛贼乌里扬诺夫在寒冷潮湿的洞窟当中,颤抖而悲愤的书写着这一段文字。
  • 极简史记

    极简史记

    忠实于《史记》,取《史记》中的精华部分——人物纪传精华,用白话将史记中的将贵族们和英雄们的故事讲得透彻有趣,还以笔者案的形式,点出了不少故事之外的游戏规则和奥秘。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 罪恶力量

    罪恶力量

    恶,无孔不入。罪孽,万劫不复。执着的恶念,凶险的人心。看他一个小人物步步陷入迷局,如何剖开一个个谜团,成为动荡乱世里的一代枭雄。悬疑,谜案……纯属虚构,能力有限,请毋深扒,兴趣之作。
  • 锦衣儒生

    锦衣儒生

    这是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法术,武技和神通!这里没有地球上多如牛毛的神仙,只有高悬天空的帝星,文武曲星和众多繁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修炼的根本就是源于星星的力量。这个世界和地球唯一相同的就只有如古代历史一样的朝廷与门派,这里的朝廷名为明皇朝!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的柳仙穿越到高武世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锦衣卫。原本是儒生要考科举的他如何用手中的绣春刀干掉一个又一个想取其性命的敌人?新人,新书,求推荐~挥泪求票~书友群:577728719
热门推荐
  • 回忆回忆

    回忆回忆

    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在的书中都是寥寥写过,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又有谁详细的记载着?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它里面的那本书却并不普通!!这一切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杜嘉轩他们走完这本书了吗!!!
  • 我的她在哪里

    我的她在哪里

    一个爱情傻瓜的恋爱之路,他很傻,傻的总是喜欢在每一段爱情中投入许多的感情,最后让自己遍体鳞伤,他也很脆弱,没次受伤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来承受,他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用自己的一生来照顾他爱的那个人,他不帅,没有修长的身材,他有的只是一颗温柔的心,他没钱,他只有一颗敢于拼搏的心。他就是陈越,一个傻傻的只知道一味付出的一个傻小伙子。他的她究竟在哪里?是否会找到?一切不得而知。他在爱情这条路上受过太多的伤,身上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但是不经意的触碰还是会痛。这就是陈越,一个爱情的傻瓜。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 葬爱都市之莫欺少年穷

    葬爱都市之莫欺少年穷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 邪魅三公主与霸道王子们

    邪魅三公主与霸道王子们

    在国外呆了12年的公主们,突然被父母叫回国就上学,去到学校碰到了王子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尽请期待。
  • 超级转生

    超级转生

    一个职业杀手死后,继现世记忆,转生成为婴儿开启异世界的后宫的故事。参照《无职转生》自己YY出来的作品。
  • 天使盟约

    天使盟约

    不是所有穿越的都是英雄。不是所有会法术的都是神仙。不是所有长翅膀的都是天使。不是所有的盟约都不需要代价。想要知道真相就只有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会。
  • 天幻逍遥传

    天幻逍遥传

    天幻大陆有与世无争的羽族,然而三十年前一支异族大军的出现打破了世间的安宁,羽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树也日渐萎靡,三十年后,羽族最为杰出的年轻一辈身负使命,前往寻找可以拯救生命之树的宝物,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雨腥风....另一边,少年楚离自由深山中长大,机缘巧合下目睹江湖大派剑巍山七名弟子惨死神秘人手下,临危受命...拿着一支怪异的笛子前去剑巍山逃命...然而...
  • 全系同修:废柴三小姐

    全系同修:废柴三小姐

    她是绝色倾城,冷漠于杀神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不能修炼?废物废柴?看她九系同修,契约神兽,夺取异宝,变成响当当的厉害人物!一次意外,她不幸杠上了魔尊大人,可是当恶魔的她遇上腹黑的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启德本纪

    启德本纪

    文景十六年末,统治大乾十六年的皇帝龙驭宾天,留下一个看似繁荣的帝国。次年文景帝嫡子朱子厚登大宝位,改元启德。这个带着不同寻常想法的年幼皇帝会给大乾带来什么,是兴,还是亡。P.S.1.0:这是一个关于年幼少年当皇帝的故事。P.S.2.0:本书为民间野史,一切与历史相似之处,请勿较真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