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勤于政务,加之臣子多为正直能干之人,所以政治较为清明,霍氏之乱后,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虽然说处处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但是却有那么几个捣蛋的邻居。
比如说匈奴人,在武帝时,已经被打得满地找牙,国力大衰。他们天生蛮悍,几年不抢日子就仿佛过不下去,所以,元气稍有恢复便会侵犯边塞,只不过,已经没了跟汉军硬碰硬的勇气,小打小闹而且次数不多。
除匈奴之外,北方的乌桓,甘,陕一带的氐,羌等族也惹过事,但都一一受到了惩罚。
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民族矛盾中,都能见到一个人的身影,正是由于他的谋略与武功,才得以顺利稳住大局。
他便是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排第四的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赵充国第一次为人所熟知,是以假司马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汉军不幸被围,他率百名死士杀开一条血路,汉军得以突围。
此役后,赵充国被武帝亲自接见并查验伤情,得到武帝的赞赏,称之为勇士,升任中郎,稍迁为车骑将军长史。
至此,赵充国便消失在人们的眼线中,当然,这是武帝刻意罢兵休养生息的结果,也是武帝想把这位将才保护好,留给儿子用的结果。
汉昭帝时,赵充国果然得到重用。
武都的氐族人造反,霍光任命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前去平叛。赵充国果然不负众望,很快便平定叛乱,班师回朝后升中郎将。
本始年间,赵充国受命出击匈奴,结果也是斩获颇丰,生擒匈奴西岐王,因功又升任护羌校尉,后将军,少府等职。
几次出击下来,赵充国威震边疆。匈奴曾打算兴兵十几万再一次侵犯汉境,被汉廷得知,派出赵充国迎战。匈奴单于显然听过赵充国的名头,他知道这个人实在惹不起,兵行未远便下令退兵。
闹得最大的是元康三年(前63年)的先零羌的叛乱。
平乱的主角依旧是赵充国。
羌族人生活在今日的青海,甘肃一带,之前我们有介绍,羌族并非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汉人对于这一带非汉人的统称,羌人以部落而居,没有统一的法律,甚至连服装和语言都不一定相通。
羌人原本归属匈奴,武帝伐匈后,匈奴远遁漠北,羌人即归属汉朝,汉朝在此处设立典属国进行管理。
元康三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羌地,召集羌族首领来见,其中的先零部首领提出现在的地盘不好,我们打算北渡湟水(黄河上游支流)放牧。
义渠安国当时没有表态,他认为此事必须由朝廷作出决断才行。
消息送到朝廷,刘询将先零部提出的要求下发廷议。
朝臣们多认为此事可以同意,不是什么大事。
但赵充国却有不同意见,他做过几年的护羌校尉,深知这个族群的习性,如果由着他们的兴致做事,恐怕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所以,他不但反对此事,而且骇奏使者义渠安国玩忽职守,像这样的无理要求就应该当时拒绝,而不是由朝廷来议决。
刘询却认为赵充国言重了,当然,刘询不能不顾着老臣的面子,他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以拖字决来应对。
刘询考虑了赵充国的面子,但羌人却没给刘询面子。
先零羌的首领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早就看到,羌人之所以依附匈奴,汉等强大国家,无非就是羌人自己不争气不团结,喜欢窝里斗。而汉廷对付羌人的办法也是分而治之。
所以,他的第一步是与羌人各部落结束争斗,歃血结盟。
第二步是不管汉朝同不同意,他们都要往北迁,你汉朝有本事就派兵前来。
刘询的决定还未作出,羌族人便时不时的北迁,汉朝的地方官吏只能干瞪眼看着,不敢制止。
消息上报到刘询那里,刘询只觉得权威受辱,但是,他对□□实在没有过多的经验,任凭再聪明的脑瓜也只能成为一块豆腐,无可奈何。
他再一次传来年迈的赵充国,希望他能给个意见。
没想到赵充国的回答却加深了他的担忧。
赵充国认为从以往的各种迹象来看,羌人应是准备联合匈奴了,待到秋天马肥,他们可能就要叛乱了。
那如何是好?
刘询在选官任官上一向独具慧眼,却对民族,外交问题一筹莫展。
赵充国却一脸淡定,他给刘询拟了一策,应加强边备,然后派人去羌族,瓦解他们的部落联盟,即可做到不战而胜。
刘询同意了,他再次派出使者义渠安国,临行前嘱咐其便宜行事。
义渠安国竟然会错了意,他是带着一肚子怒火去的。
出使羌地已经够倒霉了,而这些野蛮人好好的地不待,非要不尊朝廷号令迁徙,导致他被赵充国老头参了一本。
赵充国德高望重,他是动不了,他只能动这些羌人。
所以,义渠安国一到羌地,便召集了三十几个羌族先零部的头领,以其狡黠为由全部杀掉。三十几颗头颅摆在眼前,义渠安国认为还不够有震慑力,毅然下令出兵攻击先零部,又杀了一千多人。
义渠安国的暴行立即引起羌族震动。
边塞显得无比热闹。
羌族人迅速结兵反击,破了一些城镇,杀了一些官员。
义渠安国派三千兵马去平叛,没想到却大败而回,损失惨重。义渠安国狼狈回到令居,将此事上奏朝廷。
奏报传到朝廷,刘询大怒。
神爵元年(前61年)春,朝廷为伐羌之事争得不可开交。
刘询颇为头疼,因为自他登基以来,战事很少,承平日久,提起打仗,不少大臣都头皮发麻。
其实这还不是刘询最头疼的地方,打仗其实不可怕,现在国库充盈,钱粮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诺大的朝廷,他竟然找不出可以信赖的将领。
赵充国是位勇将,可毕竟是年纪大了,还能不能上战场,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刘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他又不能让大臣们看到他的茫然,只能派御史大夫丙吉摸到赵充国的府上,问是否有合适的将才可以推荐。
赵充国面对问询,微笑道,“恐怕没有人比老夫更合适。”
丙吉原话带回,刘询啧啧称奇,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又派人去问道,“将军觉得羌虏怎么样,要多少兵马?”
赵充国不像前次般不经思考,脱口而出了。
他略一沉吟,正是这一沉吟,恰好体现了他名将的盛名绝不是吹来的。
他说道,“百闻不如一见,臣只有到了金城(兰州)亲自查看,才能得出结论。”
刘询听完赵充国的回话,彻底放心了,赵充国用兵谨慎,实在是名不虚传吧。
诏书很快下来,赵充国再一次受命带兵平叛。
得到了皇上的任命诏书,七十岁的赵充国顾不得年迈,迅速地带着不足万人的骑兵直奔金城,打探敌情。
他到达金城后,便集结一万骑兵,准备渡过黄河。
那阵势看起来是要找羌人决战。
但其实赵充国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对于羌族,他一直以备战,分化,安抚为略。硬碰硬的大战,不是赵充国所期望的。
所以,他渡过黄河,仅仅是威慑。
他是个谨慎的将军。
为了以防不测,连渡河的细节他都作了安排。他命令,夜间,由三个小队悄悄渡河,先行安营扎寨。等到天明后,大军再度河。
赵充国的大军过河时,羌族就有百余骑前来窥视。
不少将领都忍不住要冲上去,却被赵充国严令制止了,理由是前来的是骁骑,有可能是诱兵,现在冲上去就要上当了。
赵充国的部队来到了一处峡谷前。
峡谷名为四望峡,峡谷幽长,非常便于伏兵。
赵充国不傻,他喝令部队停止前行,并派出骑兵前去探查,放哨,看是否有伏兵。在反复确认没有伏兵时,赵充国也没有下令部队前行。
部队一直等到深夜,才等来了继续前行的命令。
赵充国到达西域都护府,大军入城。赵充国除了布置守城,还做了一件让很多人不明白的事—----“日飨士卒”。
面对羌人的数次挑战,赵充国严令不准出战。
这让很多人都犯了糊涂,不明白这赵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远在长安的刘询都迷糊了,他有点怀疑赵充国是不是人老怕死了。
赵充国他现在摸不透,他只能为了保证胜利,继续调兵遣将,他调集西北各地六万人前往助战。
赵充国坚守不战,终于引起了地方官员的不满。酒泉太守辛武贤就上书委婉的批评赵充国的“拖延”战术,并提议出兵张掖先破先零人的羽翼开,破等协从部落。
刘询把奏疏转给赵充国。
没想到赵老头的回话却理直气壮,赵充国的意思是辛武贤的策略是十分错误的,即便要打也应先惩首恶,协从自然不攻自破。
刘询无法,只能将赵充国的奏折廷议。
大臣们没有看到赵充国的通盘考虑,多数站在辛武贤一边,因为连刘询也倾向于辛武贤。
廷议的结果是赵充国不想看到的。
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策略受到嘉奖。
同时,下诏赵充国,责他拖延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令他即刻按辛太守之策行事。
赵充国就是赵充国,面对这么一份措辞严厉的诏书。
他的回答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给刘询留面子,他再次上奏,陈述己见。
刘询收到奏折,大略看了一眼,便将其狠狠地摔在了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