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珠在午夜时分,与她父亲沈成业同乘马车归来。一进门,大夫人李氏赶紧往她手上塞了一个汤婆子,道:“冻着了吧!”沈云珠笑道:“还好!”
大夫人李氏见她已是一脸疲倦,心里虽有许多话,迫不及待想要问,到底还是没开口,让丫鬟婆子扶着沈云珠回了她的芳菲苑。
倒是沈成业,一脸兴奋,将今夜庆功宴上的事,向他夫人李氏娓娓叙来。听得大夫人李氏一阵惊一阵喜,当大大夫人李氏听到,圣上下旨让孙岳之与沈云珠年前完婚时,心里大喜,激动的一夜未眠。
原来,庆功宴上,皇帝见孙岳之少年英雄,又打了胜仗,心中对他甚是欣赏,想将他指给自己最疼爱的安平公主为驸马。当时众人皆是一惊,在座的王公贵族,大多知道孙岳之与沈云珠是有婚约的,而且还是平西侯夫人亲自去求得。皇帝不知情,做出此等旨意,也难怪,只怕那沈侍郎的千金是抢不过公主了!
如果不是这西北战事,两人早已喜结良缘,现下半路杀出个安平公主来,众人不禁替沈云珠深感不甘。
正当众人替沈云珠惋惜之时,孙岳之已走至厅中央,朝皇帝行过君臣之礼,朗朗道:“公主金枝玉叶,非臣一介匹夫可配,况臣已有妻,就在这席间。如若娶了公主,于臣之妻,是不义,于公主而言,是不公,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一听,不觉奇怪,没听说孙瓒的小子已婚配,但见孙岳之一脸肯定,便道:“将你的妻唤上前来!”
沈云珠听见皇帝点名她,赶紧上前,站至孙岳之一边,朝皇帝行了个君臣之礼。
头上传来皇帝的声音,道:“抬起头来!”
沈云珠虽着心里害怕天威,到底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皇帝见她生得端庄秀丽,大方得体,最紧要的是双眼炯炯有神,目光坚毅之中透着倔强。又想到这目光跟孙岳之眼中的如出一辙,指了指孙岳之,不免笑道:“是个豪气儿女,配得了你!”
平西侯夫人见皇帝此刻心情不错,赶紧上前,将孙岳之与沈云珠的事一通禀告。那平西侯夫人生得一双巧嘴,极会说话,声音又柔和悦耳,听得厅内之人都为之叹惜不已,不免觉得,再不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罪过。
皇帝在上面默不作声,脸上看不出他是喜是怒,倒是他旁边的柳贵妃笑着打了个圆场,无形之中,皇帝也就收回了成命。
原来那柳贵妃就是安平公主的生母,她只得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平日里紧张的跟什么似的。平西侯孙家虽然是大梁的名门望族,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金钵钵。但这大多数人,并不包括她柳贵妃,京都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公卿世族,这孙家还上不了她的眼。她本来因着皇帝夸下金口,正为难时,这孙岳之自己倒是先拒绝起来,正和她意,她也乐得卖这个顺水人情!
柳贵妃见皇帝心情不错,赶紧趁热打铁,娇滴滴道:“圣上既然有心成全他二人良缘,何不趁着今夜,叫了钦天监过来,定下个良辰吉日,也免叫他二人继续受相思苦!”
皇帝一听,笑道:“那就听爱妃的吧!”
柳贵妃赶紧朝身边的小太监吩咐几句,那小太监出门去。很快,便带来钦天监。皇帝吩咐钦天监为孙岳之二人挑个良辰吉日,不消片刻,那钦天监算出日子来:腊月二十二最是吉利,适合嫁娶。
平西侯夫人一听,现下已经是冬月底,距离腊月二十二,不到一个月,转念一想,半年前因着婚期,早已将嫁娶诸项什物备好了。当即一边拉着儿子,一边拉着沈云珠跪下身去,朝皇帝磕头,大喜道:“谢主隆恩!”又朝那柳贵妃一拜,道:“多谢贵妃娘娘成全!”说罢,满屋子人均是跪下,大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宴会的气氛已是到了高潮,大伙争相与孙岳之敬酒,恭贺他双喜临门。那平西侯夫人也是满面笑意,领着沈云珠到处殷勤地与人打招呼!沈云珠本不是个喜觥筹交错之人,但见她未来的婆婆满脸兴意,也不好拂她面子,挂着不自在的笑脸,跟在她后面。
第二天,一大早,沈云珠还未起床,她母亲便领着丫鬟婆子来到她的芳菲苑,硬是把她从床上拽下来。大夫人李氏看着自己的女儿,出落的亭亭玉立,端庄秀丽,越看越欢喜,越看越舍不得挪开眼。
沈云珠实在无法理解她母亲的兴奋劲,不就嫁个人而已,犯得着这么激动吗?她哪里能理解大夫人李氏心里的自豪。大夫人李氏作为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虽然嫁得老公是个正三品大员,想想这官职也不算低了,到底不如那豪门望族尊贵。对于那豪门望族里的贵夫人,那手足之间浑然天成的尊贵气,她从来只有欣羡的份。现下她的云珠,她心尖尖上的肉,要成为那样的贵夫人了,作为一个母亲,她怎能不兴奋?怎能不激动?
沈云珠一脸睡眼惺忪,朝她母亲道:“您这是干嘛?”
李氏笑道:“未来的平西侯夫人,都什么时候了,快洗洗,我们去选嫁妆!”几个丫鬟帮沈云珠穿衣的穿衣,梳头的梳头,挑首饰的挑首饰,沈云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她还未完全醒过来,任由她们倒弄她。朝她母亲道:“嫁妆不是之前都弄好了吗?”
那几个丫鬟也是手脚利索的,不一会,将沈云珠装扮的如花似玉。李氏坐在不远处,瞧着这边,愈发觉得女儿贵气逼人。便笑道:“那是之前的,现下圣上都下了旨,满京都城的人等着喝你们的喜酒,这嫁妆自是要置办的再丰厚一些。”
沈云珠对她母亲感到无语,道:“有这个必要吗?”
李氏道:“当然有,我只得你一个女儿,咱家又不是缺钱,当然是嫁得越风光越好!”又道:“我和你父亲商量过了,打算将京都城附近的三个庄子给你当陪嫁!”
沈云珠一听,心道:京都城附近,她们沈府是有六个庄子,是沈府庄子里最值钱的地,现下一口气给了她三个,也太过了点吧!其它兄弟姐妹们呢?便朝她母亲道:“之前父亲不是已经将洛水那边的三个庄子给了我做陪嫁吗?现下又多给三个,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她母亲李氏道:“给你就拿着,以后去了夫家,自己有个傍身的也好!”李氏替她理了理头发,又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后头的福气只会更大,到时候别忘了自家兄弟才好!”
沈云珠自是明白她母亲的意思,点了点头,朝她母亲撒娇道:“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自家兄弟咧!”
大夫人母女二人一道出了沈府大门,上了沈府马车,低调奢华的马车朝城里最大的首饰铺---落英阁缓缓驶去。
这日,沈倾城得空,想到已多日未去看望祖母,一大早,穿戴梳洗过后,便系上那件狐狸毛披风,朝她祖母的青竹堂而去。临走前吩咐紫萱好好待在院里,等自己回来,不要外出。
沈老夫人许久没看到这个二孙女,拉着她聊的不愿放手,及至中午,到了吃午饭时间,沈倾城便留下来一道陪她祖母用餐。用过午饭后,祖孙俩又是聊了一炷香时间,沈老夫人年纪大了,平日里又有午睡的习惯,这会儿实在是困得慌!
沈倾城扶着她祖母进了房间,安置她睡下。待沈老夫人进入梦乡后,沈倾城和沈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张妈妈聊了几句家常,便朝琼苑而去。
回到琼苑,已是黄昏。进屋后,不见紫萱,沈倾城以为那丫头贪睡,怕是还赖在床上,去她房间一看,哪里有人影。当下将琼苑寻了个遍,就是不见紫萱的人影。沈倾城的心开始不安起来,她赶紧跑到前院去,寻到来福,紫萱平日里最爱和他来往。可小厮来福说,紫萱已经有两天没来找他了。
沈倾城听了,心中的不安不免又加重了一分,她继续在沈府院子里寻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空渐渐沉下来。沈倾城在寒风中走着,她的双脸被北风吹得通红,脚底却因着不停地行走,发着烧!
她将沈府寻了个遍,还是不见紫萱踪影,她走至沈府大厨房前,累得停下来,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但她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当她渐渐绝望时,一个纸坨子从她身旁低矮的灌木林子里滚了出来,要不是那灌木林簌簌的声响,惹得她多看了两眼,她根本发现不了那个白纸坨子。
她拾起地上的纸坨子,朝灌木林子望了一眼,一块湖绿色的裙角很快隐去,看那衣服的颜色和料子,应该是大厨房里最低级的丫鬟。沈倾城赶紧打开纸坨子,歪歪斜斜,用碳块画的一个“东”字,赫然映入眼帘。
沈倾城马上意识到,紫萱现在在大夫人李氏的东苑里。她心里顿时七上八下,迈着焦急的步伐朝东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