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李大叔所言极是,昔日儿时,单婵就常喜欢去御膳房里寻吃的,还常常被母后责罚,都是您替单婵给挡了过去,单婵才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失面子。如今,大叔在饭里放三根骨头,便是有事要和单婵说,单婵自当把你尊为长辈。再加上如今形势大变,您依然不忘旧友,这对于单婵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李大厨一直静静观察着单婵,这说话这语气,再加上现在的容貌和身材,等等一切看来,都证明她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女性,也就是因为她身上的这股成熟劲,李大厨才决定把之前的话讲出来。
“单婵啊,现在的楼兰古国盛世,所有百姓都认定,皇上是个好皇上,您这一次来楼兰古国,可……先皇在世,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一番盛世。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人还记得前朝,也不记得泰帝。老奴这样讲,单婵可是能懂?”
他害怕这个泰帝的掌上明珠,来到楼兰古国是为了报仇,而葬送了她的青春与幸福。
冤家从来都是宜解不宜结,凡事只要退让一步,便能海阔天空。朝代更换,死伤流血,是命运的必然。
单婵的眼中噙着泪,她摇着头,“如果大叔来是为了跟我说这个,那么大叔请回吧!我无法忘记我父皇被箭击中的那一刻,口中叫着母后的名字,还有我和皇弟的名字。他的血溅满整颗树,他死的多么悲烈啊!多么凄惨啊!还有母后,她是悬梁自尽而死,她是为了不甘屈辱而随父皇而去。再想想皇弟,从小就失去双亲,如果没有我,那么小,要怎么活?我忘不了父皇临上阵前对我说的话,他说要我好好照顾弟弟,将来复仇。我也忘不了父皇血洒樟树的第二天,树上停着两只鸟,他们相互附和,盘在树上不肯离去。后来楼兰古国皇帝单峰拿箭去射,但都射不中,后来把树砍了,鸟才散了。”
听着单婵如歌似泣的描述,李大叔眼中的泪也是一直在打着转转。他何尝不想念先皇和先后,当年的他们最爱的是他的这一手厨艺,也包括单婵。这份知遇之恩,他还来不及报答。也罢,如今,便以单婵之身,来受早前知遇之报罢!
李大厨冷凝着的脸,开始泛红。他说道,“单婵殿下,不打紧,老奴今日来本是相劝。但既然单婵这般坚持,往后有用得上老奴的地方,尽管吩咐,老奴一定赴汤蹈火,再死不辞!”
还沉浸在父母怀念中的单婵,对李大厨此刻的说话,也感触很深,她站起身,恭恭敬敬塞了一杯茶,然后跪拜在地,“既然大叔亲自登门,单婵也不前去求拜,便在这里请大叔做单婵的师傅,做楼兰古国皇帝单峰喜欢吃的菜。”
她不知道楼兰古国皇帝单峰喜欢吃什么,但李大厨一定知道。她现在只需要抓住楼兰古国皇帝单峰的心,便可。知道他喜爱吃的菜,是首选。
李大厨点着头,扶起单婵,“单婵这下多礼了,老奴一直视单婵为明珠,皇上爱吃的菜,我都教你就是了。快起来快起来!”
单婵终于知道旗开得胜是什么滋味。
这么些年的寂寞和苦忧,掺进了她的生命中,使她的个性变得冷漠但不孤傲,淡定而且沉着,那些个性中的优点,全在她身上体现。
没有想到李大厨会这样快的答应自己的请求,她被扶起来以后,深深的朝李大厨鞠了一躬,表达内心真实的感谢。
接下来的时间,每天清晨起来,放飞鸽子,每天上午到御膳房去学习烧菜,然后中午就由宫女青菜花和宫女白菜花端着宫女青菜花子来到蝴蝶宫。然后是楼兰古国皇帝单峰每天中午来吃饭,一边吃一边夸,“大厨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厨!在我们帝国,能做出这种味道的人,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每每听及此言,单婵的眼底都是冷漠的,而宫女青菜花和宫女白菜花的眼宫女青菜花只有单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