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九州不移。天下大势始终变幻莫测,让人琢磨不透。但风雨之后,便有彩虹现世却是不假。
天下九州,自九州历元年,夏王启元建立大夏王朝以来,已过去三千年岁月之久。王朝更迭,山河易手。大夏,商,大周,都随着历史的长河消失在了远方,留下的,仅是那风雨飘摇的古城,和那些经久不衰的传说。
九州历3645年,距离大周王朝灭亡已有三百年之久,在这战火纷飞的三百年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在这千疮百孔的九州大地上建立。往往都是如风中飘絮,转瞬即逝,被人们搁置在历史的角落,不再谈起。
可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天下大势,当九州大地饱受战火之后,必然会有天下盛世的出现。所以,晋天之朝便出现了。
晋天朝,建立于九州历3645年。晋王原是大周王朝分封诸侯之一,地处中州北部,只是中州四国之一。直到第12代晋王夜苍云的出现,才结束了从前的局面。晋王夜苍云励精图治,率领晋国将士征战天下,悠悠十载,一统中州。
这时的晋王夜苍云以近古稀之年,迟暮之时仍不忘这天下,他的儿子,第13代晋王夜皇天为了结其父的愿望,同时也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披上战袍,金戈铁马,不破敌国终不还。
二十多载岁月,晋王夜皇天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期望。
强秦霸楚,富齐古燕,四面来朝。九州再一次回归了统一。
九州历3645年,晋王定都太元,建立晋天之朝,并于这一年进行封禅大典,称晋皇,尊于王侯之上。
中州盛世,四面八方皆有来客,晋都太元一时间变得人声鼎沸。
“子辰哥哥,这里就是你曾经生活的地方吗?看上去好简陋啊,这地方也能住人吗?”
说话的是一位身穿白衣的少女。
“正是这里。”这时少女一旁的白衣少年轻轻的回答,那声音带着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沧桑。
少年看上去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却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沧桑感。所以他的身上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青烟,这个地方可不简陋,它一直是我的家,一直都是。”少年的语气略显强硬,显然刚刚少女的话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不是的,不是的。这个地方一点都不简陋。子辰哥哥,对不起。”少女的语气一下子变弱,微微的低下了头。
这是少年转过身来,宠溺的摸了摸少女的头,看着她微微含泪的眼眶,微笑着说。
“没事,没事。青烟对不起,是我错了。哥哥向你道歉。”
少女听到少年的话,脸稍稍红了一下,便俏皮的回答,
“没事的,青烟不怪子辰哥哥。话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长老和父亲还在等我们呢。”
“好的,没问题,我们这就回去。”
边说着,少年少女就走出小屋,向热闹的人流中走去,走时,少年还回头望了望那小屋,有不舍,有眷恋,亦有决然。
少年名叫沐子辰,自从他记事起,他就和一个疯老头生活在一起,两人住在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中,每日靠疯老头外出乞讨为生,两人艰难度日。不久,子辰就长到七岁,这一年疯老头不见了,子辰满城的寻找,也找不到老头子的踪影,转眼一年过去,子辰外出寻找疯老头依旧无果而终,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之时,看到屋中有一个包裹和一把剑。
那宝剑长约三尺,剑身寒芒四射,剑柄之上有七颗宝玉镶嵌,甚是神气。子辰打开包囊,发现里头有一封信,一枚令牌,和一盒的黄金。子辰被这场景吓坏了,然而,他还没有仔细查看这些东西,大门就被推开,一位身着白衣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看到子辰和他身边的剑十分惊讶。
不过,他没有看子辰,拿起包囊中的信查看了一番,就转头问子辰是否愿意加入儒门,当时的子辰少年懵懂,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中年人颔首一笑,拿起桌上宝剑和包囊,扔到子辰的手中,说了跟我走,便扬长而去。
两人离开了中州,走了大约五天的路程,便到了天下皆知的九州书院脚下,子辰在中州也听说过九州书院乃是儒门圣地,英才辈出,人杰地灵。
哪能想到,他从踏入九州书院大门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早已和这风雨飘摇的天下大势所紧密着联系上了。
悠悠七载岁月,当时的懵懂孩童长成了现在的风流少年,那其中经历了多少,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子辰哥哥,在想什么呢?”
少女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子辰的思绪,子辰看了看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不由又多了几分无奈的表情。
“青烟,我没事,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了,不然迟到就要被师父责罚了。”
“好的。”少女用力的点了点头。
这名叫做青烟的少女全名叫做风青烟,她的父亲叫做风玄浩,乃儒门九州书院的一名大儒,当代名士,四海扬名。同时,他也是当年将子辰带入儒门的那名中年人。
子辰到了儒门后,便拜他为师,学习九州书院的治国之术和九州剑法,这一学就是七年之久。
九州书院,儒门圣地。说起儒门,乃是当世能人辈出之处,儒门弟子须有两样绝技,文能定国,武能安邦。文治武功,天下无双。比起清心寡欲,不问世事的道宗与佛门弟子,儒门的弟子更加崇尚出世,在俗世红尘之中历练自己的身心。
子辰和青烟来到儒门在中州太元的行馆,只见儒门众人早已整装待发。在儒门众人中,有三人站在最前,都是一袭白衣。
中间是一长髯老者,矍铄的眼神好似看破了世间红尘,虽看上去垂垂老矣,但其腰间的佩剑带着几分英武之气,显得锋芒内敛。
左侧乃是一白衣青年,表情轻松,一直带着一分微笑。右侧是一中年男子,剑眉凌天,却不失一份儒雅之气。
“父亲,哥哥!”青烟看到了众人,赶忙跑了过去,赶紧走到了那右侧的中年男子身旁。
显然,那白衣中年人便是风玄浩了。风玄浩刚准备开口,一旁的白衣青年率先开口,
“青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都很着急啊。”语气中不带有一丝责卑,只有关切。
“哥,我啊,跟着子辰哥哥出去玩了。”青烟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这时,子辰从远处走来。风玄浩看了看子辰。
“师父,我外出办事,青烟一定要跟着,我也是没有办法啊。”子辰的语气略显无奈。
“好吧,时候不早了,我们要出发了。”风玄浩淡淡说道。
“青烟,子辰啊,你们见到我都不问候,就把我一老头子丢在一边啊!”那白衣老者开口了。
“见过太上长老。”两人微微躬身作揖。
“免礼,免礼,只要你们还记得我就好啊。”老者哈哈大笑。
这名白衣老者乃儒门太上长老,凌驾于儒门门主之上的存在,这位太上长老名为杜少陵,自幼加入儒门。说起来,他和这晋天之朝颇有渊源。
在晋王夜苍云在位之时,出世历练,其才能被当时的晋王夜苍云看重,夜苍云不顾众人反对,毅然拜杜少陵为上卿,后拜为国相,他也不负众望,担任国相的五年里,晋国国泰民安,他当时制定的法典,还多数被沿用下来,在他权力达到顶峰之时,晋王之下,无人在其右。但就在此时,他决然辞官,不顾晋王和忠臣的劝阻,放弃了百里封邑,世袭爵位。回到儒门,转眼五十载岁月,晋国杜相爷变为现在的儒门太上长老。
众人乘坐马车,来到了太元城的中心,晋天朝皇宫,在踏入宫门的那一刻,子辰才感到了盛世之盛。
众人乃晋天朝贵客,被侍卫供应到天恒殿中,大殿富丽堂皇。令人耳目一新。
只见大殿的左右两边整齐的站立这各路人马,有身着青衫的道宗弟子,也有身披袈裟的佛门子弟。中间则站立着晋天朝群臣,由丞相司徒云铭和大元帅东方洛河带领。
后方站立着四方王侯,强秦霸楚,富齐古燕。这可不是白叫的,这四方势力虽向晋天朝臣服,但却势力壮大,不容小觑。
各方势力的带领者都互相以目示意,互相问候。
这时侍卫搬上来几座椅子,放在大殿中,能坐椅子观封禅大典的人寥寥无几,杜少陵便是其中之一,与他有相同待遇的还有道宗那边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和佛门一位双手合十,慈眉善目的闭目老僧。以及四方王侯之一的燕国燕王,今日来的是燕国老燕王,他与夜皇天父亲,现已年过九旬的老晋王夜苍云是一辈的人,多次派兵支援过晋国,与晋国夜氏乃是世交,理应受此尊敬,而其余三方来的只是诸王的公子。
这时,从大殿中走出一金冠金袍老者,看上去年近七十,这位便是晋天朝现任晋王夜皇天。
“时候不早了,云铭,开始吧。”夜皇天看了看丞相。
丞相司徒云铭拱手应许,“封禅大典开始。”
夜皇天大步向前,走到高台之上,望了望身下广场中的九座象征九州的大鼎,拔出佩剑,剑指苍穹,高声大喊。
“晋天之朝,封禅祭天。皇天不灭,天道长存。”
整个广场的群臣和禁卫与他们的晋王,不,应称之为晋皇。他们与晋皇一起向天高喊。
“晋天之朝,封禅祭天。皇天不灭,天道长存。”
一时间,这个皇宫,整个太元城的人都能听到这鼎盛的声势,甚至整个中州,亦或九州大地,都能听见他们的皇的呐喊。他们知道,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九州大陆,再一次迎来了统一,迎来了兴盛,迎来了和平。
一些民众也跟着喊起来了,那场面恢弘壮大,不绝如缕。
然而,真正的危险正在悄悄的到来,子辰腰间的七星龙渊剑正渴望着再一次的沾染敌人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