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明静心跳加快,只觉热血全涌上了头,精神大为振奋,心中充满了喜悦。
不过,明静既没有去敲门,也没有驻足看个不停。
她只是略缓了缓脚步,就沿着走廊继续往前走,拐进洗手间、钻进最里面的隔间,静静站着。
就那么站着。
一动不动站着。
有人来上洗手间,有人来洗拖把,有人来倒垃圾。
她们来了又走,明静依然站着。
一动不动站着。
……
不知过了多久,明静离开洗手间,原路返回,顺便再看一眼。
年轻的“自己”已经不在411A了——应该是回到了412B。
与411A不同,412B的小玻璃窗后不是装的窗帘,而是贴了白纸,彻底隔断了视线。
明静考虑了一瞬,深吸一口气,果断上前敲门。
“谁啊?”屋内传来一道熟悉声音。因为被打扰了,不是很愉快:舍友会自己开门;隔壁同学有事过来都会喊一声;像这种敲门不吭声的,往往是兼职做推销的学生,当然不受欢迎了。
“这里是英语系吗?我找钱岚。”
门被打开了,一张红润的苹果脸探了出来——这张脸,明静曾经在镜子里见了无数次!
此刻面对面之间,明静感到有一点古怪,同时更多的,则是一种诡异的幸福感。
苹果脸瞧瞧明静,不快消退了大半:“你来找高中校友吗?英语系好像在前面一幢楼。”
“啊,这样!谢谢。”明静连忙道谢。
苹果脸一耸肩:“没事,我也不确定,你下去经过一楼时,问问舍管好了,他们很清楚。舍管在西边,130室。”
“好的。”
明静道别离开,她听得清楚:身后,年轻的自己带上了门。
很好,谁也没有消失,两个人都好好的。
她的到来、她的存在,并没有妨碍到年轻的自己。
世界是如此慷慨,宇宙是如此宽广,容纳得下年轻的自己,容得下她这样魂占尸体的特例。
甚至……
也容得下人类的灭亡……
同样容得下她毁掉地球、拉异兽垫背!
那么,一定也容得下她的仇恨,她的报复……
……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她要做的,是去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而后到法学院蹭课,跟这苹果脸女孩交上朋友。
……
明静凭着记忆走到教师公寓,挨幢找过去,很快瞧见了两张广告,都是房东自己贴的。
打电话联系,看房子,谈价格。
房租一个月一千五。房东姓古,高高大大胖乎乎,是学校的一位行政老师。他不肯降低要价,作为让步,给租客一张食堂饭卡。
合同签完,换了身份证复印件,古老师拿到手一看,不由惊讶:“你户籍放在老家啊,没迁过来?不是本校的学生吗,还是打算考研究生,提前来听课?”
“是啊,没迁过来。”明静点头,“来这里住,旁听方便。”
价格都谈好了,合同也签了,租客瞧上去文静朴素,房东奇怪了一句,急着回家吃饭,也没心思细问,按照约定给明静一张饭卡:“食堂都可以用,卡里还有几块十几块的钱。你自己充自己用啊。万一掉了,给我打电话。”
明静连忙道谢,一边接过来,一边奇怪得不行——这玩意儿怎么来的?!
正式的就餐卡,去食堂吃饭价格优惠,包含了补贴在里面,哪怕教职工,也不能一个人办两张啊!
古老师呵呵乐:“我女儿不在这儿念书。这是她的卡。照片瞧着不太像,你是短头发……没事,没人查的。”
明静恍然:“这样子。”
古老师收起合同、押金和第一个季度的租金:“她放假回来用我的卡,你放心用着。”
明静失笑,将古老师送出门。
……
公寓两室一厅,老结构小户型,没电梯,卫生间是暗的。
优点是家具家电整洁齐备,网电水暖气都有,一大一小两室均朝南,客厅朝北,南北通透,而且阳台挺大的。
明静放下背包,打开电饭煲、冰箱看了看,出门采购。
……
学校是个大号社区,菜场超市都有。只不过超市针对学生,有凉皮有熟食有水果,但不卖蔬菜和生鲜。
明静在食堂吃了饭,到二手车铺买了辆自行车,采购了一些食品回家;而后明静用手机上网,登陆学校的BBS,找到法学院板块,下载了课程表图片——明天去蹭课,去认识年轻的“自己”。
做完这些准备,明静清点身边的钱款数额。
打的、机票、租房、采购,余下的钱已经不够三个季度的房租了。
还得去买衣服鞋子。
还有日常花用,不好省,也不打算省。
这么算下来,再付一个季度的房租,就会囊中羞涩了。
得赚钱。
不过这一次,明静不打算去狩猎了。
要换个途径。
要把年轻的“自己”也捎上——让年轻的“自己”赶在这黄金旧时代,尝试各种新东西,增加阅历、增强自信、开阔眼界。
那样,发现自己身具异能的时候、发现新历纪元降临的时候,惊惶就会少些、压力就会小些,转换也就会顺利些。
……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明静就起床了。
洗漱完毕练异能。
为下一步的赚钱计划做准备,这次不飞鸡蛋了,改飞油面筋。
油面筋比生鸡蛋好伺候,飞完原样装回袋子里,往冰箱里一搁,压根不会坏。
明静对此深深一点头,十分满意。
之后,明静冲个澡吹干头发,去食堂吃饭。
食堂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自己动手开伙,还品种多样。
明静绕得远了一点,特地到第六食堂。
这里有个窗口,一大清早就卖米线。
学生时代,明静就喜欢这里的米线。后来位置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待遇也随之上升,想吃米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吩咐一声,厨师能直接给端到面前来。可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做得太精细了,反而少了一种味道……
如今么,明静很乐意重温一下。
八点上课,眼下七点十分,大多数学生还没起床呢。
明静点了一大碗牛肉米线,乐滋滋道:“师傅,微辣,多加点香菜,还要个卤蛋。”
米线窗口的师傅有两个。其中在窗前掌勺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一大早见着精神奕奕、眉清目秀女学生,也觉得高兴,在刷卡机上打好价格,一漏网粉丝下到热水里,转身从架子上拿过一个备好了料理的碗,不锈钢夹子夹了一大撮香菜放进去;放完看看明静,发现明静还瞅着,就又给加了一大撮:“够了不?”
碧绿的香菜已经盖满了海碗碗底。
明静踮脚瞅瞅,大觉满意:“够了。”一刷卡等吃的。
煮米线的师傅忍不住乐了;旁边也有人“噗嗤”一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