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的不错,但是那时的天下只属于高宗皇帝!”在墨天泽发表感慨后,刘武信道出最关键的地方。
“这是最本质的问题!围绕着这个本质,后来产生了很多的矛盾。”林伍枫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道:“为了激发将士们的热情和获得北方人的支持,靖王在每收复一块失地后,都会颁布新的政策。
在朝堂外,光复之地的平民百姓们基本上都在夸奖靖王!
在朝堂内,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原本太子派系的官员也纷纷转投到靖王阵营。
总而言之,在朝堂内外,大家对靖王的赞美声不绝入耳。”
“难道这有什么问题吗?按照秦王当时的功劳来算,他获得这些称赞可以说实至名归,更或者说理所当然!”周明博用着鲜明的态度,表明他是秦王的真爱粉。
不对,这个有问题,而且相当的有问题!这是传说中比棒杀还要可怕的捧杀啊!聆听着林伍枫这段话,墨天泽拧紧了眉毛。
“小兄弟,你是怎么看待的?”墨天泽的反应林伍枫完全看在眼里,他很期待的问道。
“这应该叫做捧杀吧!”扫视着这些关注的视线,墨天泽回答道。
“捧杀?何为捧杀?”刘武信眉毛一挑,很感兴趣的反问道。
“……”该怎么解释这个词汇呢?在左思右想中,墨天泽的目光恰好停留在身边的空酒杯上。
对了,有办法了!
稍后,墨天泽稍微侧过身来,抓起空酒杯,然后他用左手掌托举着酒杯。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毫无征兆的抽出左手。
“碰”的一声,失去托举的酒杯,撞到辕座的木板上。由于这次托举的高度不是很高,酒杯没有摔碎。
在酒杯尚未滚下辕座之前,墨天泽捡起酒杯,然后他再次托举着酒杯,但是他这次把酒杯托举的更高。
在关注的目光中,墨天泽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
“碰”的一声,高高举起的酒杯,再次撞到辕座的木板上。但是意外发生了,似乎酒杯的质量很好,它没有被摔碎!
看着正在木板上滚动的酒杯,墨天泽非常的诧异,这酒杯也太结实了吧!
让墨天泽万万没想到是,这只酒杯最后还是碎了。
就在他发呆的时候,酒杯从辕座上滚了下去,而后被马车的车轮碾碎。
“这种现象就是捧杀!”墨天泽尴尬的指了指后方,教科书般的解释道。
“精彩,这种比喻真是精彩!我们经常把这种现象叫做——捧得越高摔得越重!但是这句话却无法凸显这种现象的可怕与危险,而小兄弟你这种示例却生动形象的表达出这样的效果!”在明白墨天泽的意思以后,林伍枫大为感叹道。
“捧杀?”结合林伍枫的分析,周明博倒是满脸诧异的看向墨天泽。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实际上,我完全不了解这段历史!”墨天泽冲着周明博点了点头,而后他的目光转向刘武信。
如此同时,刘武信也在注视着墨天泽,而他的神情比较复杂,沉默不语。
“刘兄,你怎么了?”察觉到刘武信眼眸中的幽怨色彩,墨天泽很疑惑的问道。
“你摔的那只柏翠瓷杯,是我的!”刘武信一脸忧伤的表情,很心疼的说道。
“哈?”墨天泽连忙倾斜着身体,扭转着脑袋,朝着后方看去。由于视线的关系,他并没有看到那只被碾碎的酒杯!
实际上,这堆碎瓷片倒是给后面的护卫们带来一丝紧张感。
“抱歉,我得意忘形了……”墨天泽机械的扭回头来,歉意的说道。
“唉,不就是一只酒杯嘛!”林伍枫看了刘武信一眼,打了一个圆场。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啊!”刘武信自认倒霉的笑了笑。
在处理好这个问题以后,林伍枫继续讲述道:“朝堂内外,大家都在忙着大肆宣传靖王的好,而这是我认为齐王与夏侯将军被忽视的原因。
当然,这正是我之前所说的猫腻,更或者说阴谋!
实际上,在这种夸奖的背后,是在间接的暗示着高宗皇帝的昏庸与无能。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现在还广泛的流传着,高宗皇帝昏庸无能的这种说法,而这种说法正是起源于那时!
当然,这种消息肯定会传到高宗皇帝的耳朵,而他是本是一个好大喜功而且很爱面子的帝王。
介于靖王战功赫赫,他可以忍受一时,但是如此长久下去,他或多或少会存在着某些想法,只要他还坐在龙椅上的话!”
“嫉妒?”周明博突然发现他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欸,也可以这么说!接下来的事情,这种累积在高宗皇帝心中的不快,最终彻底爆发出来。
在收复蓟北之前,靖王派人回来洛安商议,如何处理七王叛乱。
收复蓟北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在收复蓟北以后,在往北就是七位藩王的领地了。
这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
实际上,靖王他有自己的打算,而高宗皇帝也有自己的计划。
很不巧,这两个人的想法却是对立的。
高宗皇帝想趁机消灭七位藩王,早点结束这场叛乱,彻底完成削藩计划。
靖王本人不反对武力消灭七位藩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毕竟他英雄出少年,而且他本人也有足够的信心,重新完善戍边任务。
然而那些年,秦北地区的旱情非常严重。靖王率军从安庆城打到蓟北,在这一路上,他亲眼目睹着旱情所造成的惨景。
打仗所消耗的钱粮实在太大,造成的伤亡也不计其数!况且,大家原本都是秦人,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协商来处理。
那时,七王叛军的主力已经被消灭大半,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南下了,不会再对帝国构成威胁了!没有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是不可能再次南下的。
那时,靖王的想法是先收复蓟北,然后留下精锐部队驻扎在蓟北,而其他的军旅陆续撤回原本的驻地。
实际上,在靖王率军攻打蓟北之前,叛军方面派遣使者找过他,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叛乱。
如果彼此双方谈的好,那么皆大欢喜;如果双方谈的不好,那么来年再战。那时靖王才二十出头,他还有很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
在这种旱情严重之年,实在不能再继续征战了。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大陆北方的魏国却一直没有动静,这一点实在诡异!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入京面圣的叛军使者还提出一个条件:诛杀高宗皇帝身边的奸佞之臣,已到达清君侧的目的。
其实,高宗皇帝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而这个条件是在指责高宗皇帝,讽刺他削藩有违祖制。
高宗皇帝原本想通过完成削藩计划,在历史上留下美名,但是叛军却想让他承认错误,那怎么可能?
于是乎,高宗皇帝给叛军方面两个选择,要么等着被剿灭,要么主动削藩!
原本高宗皇帝就对于靖王的建议就不同意,再加上被叛军使者的羞辱,累积在高宗皇帝心中的不满到达顶峰。
实际上,靖王很无奈!虽然是他把叛军使者推荐给高宗皇帝的,但是他并不知道使者会提出这样的条件。
在接到愤怒的圣旨以后,靖王也只能按照圣旨办事!
在靖王收复蓟北之时,内阁首辅吕任峤打着顺应民意的请求,奏请高宗皇帝,加封靖王为秦王。
在这种情况下,吕任峤这种行为实在让人耐人寻味!”在冗长的叙述以后。林伍枫深深地喝了好几口百花酿。
“其实,我一直都想吐槽,这个秦王封号到底是什么鬼?靖王也好,秦王也罢,难道这两个封号还有区别吗?为什么不直接封为太子呢?”聆听着这段冗长的陈述,墨天泽道出他心中的困惑。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刘武信哈哈大笑起来。
“在咱们大秦的亲王级别中,最高级别不是太子,而是秦王!”周明博连忙介绍道,而后他摇了摇头,这家伙明明这么聪明,为什么就是不懂基本常识呢?
“……”墨天泽尴尬的摸了摸脑袋。
看着墨天泽那副疑惑不解的模样,林伍枫便从头到尾讲述这个称号的历来:“在一千多年前,先是中原地区大乱,随后天下大乱。
在天下大乱中,太宗皇帝带领着老秦人四处征战。咱们大秦现在的版图就是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的,而太宗皇帝那时还是昭王。
在开疆扩土中,昭王的功劳最大,但他却不是储君!咱们大秦那时实行着等级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对于这一点,昭王非常的不服气,而后他自立为秦王!
按照他当时的说法,秦王仅次于秦皇,在太子之上。
后来,昭王剿灭太子一脉,登上大位,史称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登基以后,虽然他想废除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朝野内外的阻力太大。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他最终搞出这个秦王制度。
那时的文武百官也不笨,知道这是变相的破坏嫡长子继承制。
在漫长的争论中,太宗皇帝与大臣们最终都选择了妥协:秦王这种封号只能授给拥有杰出贡献的皇子,在秦王与太子共存的情况下,秦王是皇位第一继承人!”
“竟然会有这种奇葩的事情?”墨天泽摸了摸鼻子,惊讶道。
“太宗皇帝的本意是想摆脱束缚,选择最优秀的继承人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嫡长子继承制自动衰落了,选择最优秀的继承人成为历代帝王的共识。
至于秦王这个封号,倒是很少被封。”林伍枫补充道。
“……”墨天泽倒是一阵无语!
PS:我又一次在这条路上走远了,而且停不下来,下一章就能转回来,我没有想到这种情节已经写了十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