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4400000038

第38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革的效率分析(4)

第二,国家规定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把农产品卖给国家。国家规定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后,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按照这一价格把农产品出售给国家,市场因素对这一价格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国家通过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也就决定了与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同时规定,集体经济组织在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购粮任务以前是不能把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

国家对农产品的这一购销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所确定的国家与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其一,这一购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权,使他们基本上只能为国家计划而生产,而不能为市场而生产。因此,市场对农业生产是不起调节作用的,集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全民经济的特征。这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来说,他们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与国家的计划发生关系,而基本上不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把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经济活动与市场隔开的做法,使他们不具有搞好经营的积极性,这就在整体上导致了经济活动的低效率。

其二,这一购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在一种非等价交换的环境下从事生产活动。由于国家规定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只能接受,农民本身不能对价格产生影响。这种由单方面来决定价格的情况,事实上造成了国家与农民之间不等价的交换关系,即国家用较低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不能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实现,甚至不能完全补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从而使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受到损害。如果这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长期不能得到改变,利益受到损失的一方的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从主观上就没有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动力。

其三,这一购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农民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客观可能性。由于这一制度本身会造成对农民经济利益的很大损害,因此,在这一购销制度下,农民的收入始终被压在很低的水平。收入水平的长期低下,在客观上使农民在解决基本生活需要以后就没有能力去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劳动生产率长期徘徊。因此,这一购销制度是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客观因素,这是从客观条件上限制了农业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

(2)对农产品购销制度变革及效率分析。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对农产品的购销制度的改革也全面推开,这一改革的中心是围绕逐步取消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制度,发展农产品的市场交换为内容展开的。改革的进程和主要内容是:

第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减少统购、派购的品种。从1979年3月开始,国家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为24.8%。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对完成粮食以及棉花、油料等统购任务的超购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于粮食超购部分,加价50%,对油料等农产品实行议价收购,加价幅度为15%-30%。在这同时,国家对农产品的统购、议购品种做了统一限定。实行一类统购的有:粮食、棉花、油料和木材四个品种;实行派购的有:烤烟、茶叶等127种产品。同时规定对主要产品统购、派购的基数,对超过部分分别采取加价收购、议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

1983年和1984年,国家又逐步放宽了议购的范围,下放一些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对一些原来规定的二、三类产品实行自由购销。到1984年底,统购、派购的农产品只剩下38种(其中有24种是中药材),大大缩小了统购、派购的范围,初步改变了原来的农产品购销制度。

第二,用合同定购制度取代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国务院作出规定,用合同定购制度代替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少数重要的农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这样,就基本上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使农产品的购销开始走上了市场交换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对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集中在进一步放开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的积极性,当粮食等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家又实施了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按保护价收购的制度。

从整个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来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变原来的计划流通的制度为市场流通的制度,逐步把农产品的交换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这一制度的变革,对于调整国家与农民、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为提高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供了基本的客观条件。

农产品购销制度的变革,其实质是调整了国家与农民、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利益关系的调整从以下几方面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

首先,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换逐步回到按经济规律运行的轨道上,从而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保证和实现。任何经济活动在其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充分的动力的。在农产品收购价格长期被压得很低的条件下,农民会很明显地感觉到生产农产品在经济上是吃亏的。由于生产经营权并不是由农民掌握,而且生产的农产品也只能按这一价格卖给国家,其他别无选择,所以农民在明知道吃亏的情况下只能仍然进行生产。但是,这样的生产是没有积极性的。因此,在这一制度下,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农民在从事集体生产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与在自己自留地上的生产效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集体经济组织也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提高农民的生产劳动效率,但实际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过低的粮食收购价格直接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而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劳动时是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的。

现在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后,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保证,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的价值也得到了较充分地体现,这时农民的生产劳动可以有看得见的利益,从而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现在的农产品交换不再体现为是一种不等价的交换,而是明显地表现为对农民生产劳动的一种承认和鼓励,因此,农民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就能够直接在经济利益上体现出来,即只要你提高生产效率,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体现了经济杠杆对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作用。当农民的生产劳动能够在经济利益上得到充分地承认,那么,农民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也就具有了内在的动力。

其次,用合同定购的制度取代了统购、派购制度,使农业生产逐步脱离了计划经济的轨道,开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运行,经济规律和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在原来的统购、派购制度下,由于国家控制了农产品的流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生产经营,因而在传统体制下,农民是没有经营权的。所以,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轨道运行的,计划怎么规定的,生产活动也就怎么进行,计划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而经济活动效率的问题则是放在次要的位置。对农民来说,这种只是被动地为计划而进行的生产,当然是难以有高的效率的。

由合同定购和自由购销制度取代统购、派购制度后,对农民来说,最实质性的变化就是农业生产开始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统、派购制度的取消,使农民具有了生产经营权,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经济效益好,农民就可以自主地决策生产什么。这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注市场,注意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具有较高的效率。原来是面向计划生产,现在是面向市场生产,在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不同的效率,实际上也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效率差别。实践证明,面向市场生产的效率在总体上要高于面向计划的生产。

再次,农产品收购制度的变化和价格的提高,为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创造了客观条件,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现实基础。已有实践充分证明,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的提高始终是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下,就没有能力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就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其二,农民的收入低下,说明农民生产劳动的价值本身就没有得到充分地承认,这就使农民缺乏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观上的积极性。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就使农业生产活动低效率的状况长期不能得到有效地改变。

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以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有能力去购买农业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从而农业生产有了更好的物质生产条件。而且,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又会带来经济收入的进一步提高,这又使农民具有了主动改善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并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效率的提高。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将不断地推动着农业生产活动效率的提高。

从上述农产品购销制度变革的效率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结论:

第一,农产品的流通制度直接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因而是直接影响经济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才能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以统购、派购为基本特征的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效率是低下的,必须实行以市场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农产品流通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这是市场化改革推动的农村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二,农产品价格是影响农民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效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按市场规律来形成农产品的价格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的特殊性,政府对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干预是必要的。一般说,政府只有在农产品的价格出现过低的现象时,才有必要进行干预,即实行农产品收购的保护价。价格应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效率的一个有效工具。

三、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举世公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度变革的任务已经完成。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出现的新特点,对制度变革也会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制度变革的新形式。

1.对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革的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中国集体经济的制度变革可以理出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创新;一条是对农村经济市场化制度的创新。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成功地推动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业经济活动效率的迅速提高。

撇开技术进步的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所起的作用,仅就制度变革的因素对经济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来分析,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较好地解决了当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即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和市场制度。

从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革来看,由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几十年,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农业经济发展了几十年,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各种措施也都实行过,但结果都不理想。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一制度下始终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这就说明主要原因是在于制度本身。所以,当改革涉及了制度变革这一根本因素时,就一下子冲破了原有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是异常迅速的,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产力的解放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制度变革带来的效率提高更是前所未有。

但是,当这一制度变革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能量基本释放出来以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会减弱。到了80年代后半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与前期相比已开始减弱,这就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制度创新。

从农村市场化制度变革来看,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很低的,整个农业经济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运行的。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把农业放在从属的地位,或者说是以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实行强制性指令才能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是无法实现自身发展的,只有通过市场化的道路才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就和市场化制度的变革联系在一起。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村经济就越活,经济效率也就越高。所以,当以统购、派购为基本特征的流通制度被以市场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市场化制度取代以后,整个农村经济活动的效率也就显著地提高了。

同类推荐
  • 定位故事

    定位故事

    本书汇集了反映钻石图定位法理念和方法的180个精彩并令人回味的故事,依定位的过程分为导论、找位、选位、到位和结语五个部分。
  •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经济学的核心,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也正是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对称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真谛,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既不是战略决定成败,也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合理的结构才出效益。 对称经济学是与和谐社会相对称的经济学,是与科学发展观、创新战略相吻合的管理学;对称管理的观点与方法有原创性、前沿性与时代的必然性,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5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5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5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 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热门推荐
  • 一张铁嘴闯天下

    一张铁嘴闯天下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娃子,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而逃跑至城里,一路上挫折连连然而他却充满信心,最终练就了一张铁嘴,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少年拼搏中年得志,晚年却落得凄凉落魄。到底是怎样的人生呢?让我来给各位看官慢慢道来他的故事。
  • 心经传

    心经传

    一个专业的房产经纪人,随身携带着师傅刻录在其大脑深处的《心经》,经历了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生的种种困惑、幸福、痛苦,终于摆脱了束缚,扛起了上苍赋予的责任......
  • 重返艾泽拉斯

    重返艾泽拉斯

    我曾在雪山之上和矮人喝最烈的酒,也曾在碧波之上和国宝吃最辣的菜。我曾见过冬泉谷的白雪纷飞,也曾见过加基森的沙尘蔽日;我曾见过大漩涡的惊涛骇浪,也曾见过世界树的巍峨磅礴;我曾见过艾尔文的郁郁葱葱,也曾见过洛丹伦的赤地千里;我曾见过人类的流离失所,也曾见过兽人的彷徨失措;我曾见过精灵的惨痛命运,也曾见过龙王的孤注一掷;我曾见过最残忍的暴行,也曾见过最伟大的救赎。在命运面前,你,我,他,每一个奋力抗争的生命都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我是罗兰·晨歌,我是来自奎尔萨拉斯的圣骑士,也是来自地球的旅法师。这,是我的传奇。
  • 青羽上仙

    青羽上仙

    千百年来,正道之中出了一个道法武功修炼的出神入化之人,此人手拿一把七星龙渊剑,诛妖邪、扶正道,魔教之人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望而生畏。此人道号青羽,世人都叫他青羽上仙。深夜,天虞山的望生涯之上,经常会看到那个孤独的身影,独自饮酒。一轮明月,高照山头,一个人在那举杯痛饮,似乎忘记世间一切。
  • 青鸟文学社

    青鸟文学社

    属于青鸟文学社,有诗歌有文章有小说,应有尽有(←应该是这样)每一卷的卷名就是那一卷里的文章的作者呦。
  • 《妃宸宫雨》

    《妃宸宫雨》

    一代亡国公主,为了替自己的亡国报仇,便开始了复仇计划,因皇后出宫游玩,捡到了她,后与淑妃之子【四皇子】嘉熙结下姻缘。但她还想要复仇,但后因雪伊而改变了她的一切。
  • 妃本轻狂:逆天召唤师

    妃本轻狂:逆天召唤师

    她是华夏古隐修灵世家最宠爱的七小姐,拥有百年难得一见的修炼天赋,放光芒化作利剑刺透胸膛,沐云裳才发现自己20岁的人生是个天大的笑话!苍灵大陆——他是帝国最尊贵神秘的摄政王殿下,当身份被一层层揭开,众多女人对他趋炎附势,他却为何偏偏看中有“废材”之名的她?沐云镇的人都知道,沐家的七小姐沐云裳是个不折不扣的废材!当她成了她,凤眸睁,风云变!神兽,圣兽?很稀有?她大甩卖!什么什么?你说丹药十分珍贵?我怎么看见她当糖豆吃?炼器很难咩?说!神器还是圣器?就此,吓傻了一群观众!当百变的她遇上冷漠霸道的他,what?竟是干柴与烈火一点就燃?嗯…拭目以待!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夜明仙曲

    夜明仙曲

    一个横跨万年的阴谋;一位身份神秘的少年;一抹孤独寂寞的身影;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一个永垂青史的传说;和一滴苦涩的眼泪
  • 火瀑天下

    火瀑天下

    一次意外,让苏醒拥有了神之右手的异能,从此平静生活被彻底改变,充满激情的热血都市之旅就此展开。隐藏在都市中的各色异能者,又会有怎样的对决,我本凡人,但绝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