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6300000005

第5章 超级产品的打磨:超级产品应致力于真正的服务(1)

在调研那年我对商业有了彻底的认识,它让我真正地步向成功:一,如果视钱财重于工作,则有可能阻碍工作,破坏服务根本。二,如果首先考虑的是赚钱,而不是工作,就会畏首畏尾,阻碍企业发展——它会使人害怕竞争,害怕改进方法,害怕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事。三,任何将服务置于首位,尽可能以最好的方法工作的人,其前途是不言而喻的。

在底特律,我的“汽油马车”是第一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唯一一辆汽车。众人视它为讨人嫌的东西,因为它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吓着马匹。

它还阻碍交通,因为不管我把车停在哪儿,在重新发动之前,总有一堆人围上来看。要是我丢下它,哪怕只是一分钟,也总有好奇心旺盛的人想上来一试身手。最后没办法,我只好带个链条,每当要把它停哪儿时便将它拴在路灯柱上。不仅如此,警察也找我麻烦。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因为印象中那时还没有限速法令。不管怎样,我得从市长那儿得到特许;因此,有一段时间,我倒享有全美唯一一位有驾照司机的殊荣。1895至1896年,我驾驶这辆车行驶了约一千英里,然后以200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了底特律的查尔斯·安斯利(CharlesAinsley)。这是我的第一桶金。我造这辆车只是为了实验,而非为了销售赚钱。不过安斯利想买车;我想试造一辆新车,那200美元正好能派上用场。因此我俩一拍即合,对价格没有任何异议。

像这样的手造零卖并非我初衷,我所期望的是大规模生产。但在那之前,首先得有东西可供生产。凡事欲速则不达。1896年我试造了第二辆车;它与第一辆车相仿,但轻便些。这辆车仍使用传送带装置——到后来我才放弃了这一装置。传动带的确不错,但天气一炎热便不行。这就是为何后来我改用齿轮。通过这辆车,我学到了很多。那时,美国和国外不少人也开始造车。1895年我听说梅西百货(Macys)在展出来自德国的奔驰(Benz),便去观摩。

但那车看上去没什么特征性能值得我借鉴。它用的也是传送带装置,却比我的车重多了。我努力想建造轻便的汽车;而国外生产商似乎从不理解轻便的意义所在。在我自家的工作坊里,我总共造了三辆车,它们都在底特律成功行驶多年。我仍珍藏有第一辆车;当年安斯利将它转卖给另外一个人,几年后我花一百美元从这人手上把它买回。

那段时间,我继续在电力公司工作,并慢慢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月薪125美元。但是公司总裁对我使用内燃机的实验并不支持,同当年父亲反对我学机械如出一辙。倒不是我的老板反对我实验——他只是反对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实验。他所说的仍言犹在耳:“电力,当然行,那是未来主流。可是汽油——那可不行!”

他对内燃机的质疑——这算是最中性的措辞了,自然不无道理。当时电力大发展正刚起步,几乎没人能看见属于内燃机的哪怕一丝的曙光。电力对于未来有许多相对新的理念,人们对它寄予厚望,期望高到时至今日我们仍看不出它有这般功用。我是看不出使用电力对我的实验目标有何帮助。即便架空线是便宜些,道路用车也断不能架在触轮上;且也找不到重量合适的蓄电池。电力车的活动范围必定受限,还得配备大量与其所产动力相应的发动设备。这倒不是说我那时或现在仍看不上电力;我们还未真正好好开发电力,电力自有其用武之地,内燃机也是如此。幸运的是,谁也不可替代谁。

当年在底特律爱迪生公司,我首次负责主管的那台发电机,至今仍被我保存着。当福特公司建立位于加拿大的发电厂时,我把它从一办公楼购回——它原是被电力公司卖给了办公楼。我将它修补一番,用在加拿大的厂房,运行多年,状况良好。后来由于公司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发电厂,我便将这台老发电机带回我的小小博物馆——位于迪尔伯恩市的一间房子,那里藏有多件我视若珍宝的器械。

爱迪生公司提出将我升至公司总管一职,条件是我放弃汽油机的实验,将精力放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事上。也就是说,我得在工作与汽车之间作出选择。我选择了汽车,或者说,我放弃了之前的工作——其实选择结果是明摆着的。我已确信,汽车日后定会成功。1899年8月15日,我辞了工作,投身于汽车制造业。

鉴于我没什么个人储蓄,这或许能看做是我人生迈出的一大步。除去生活费,所有的钱都用来实验了。但我妻子也同意,不能放弃汽车实验——不成功,便成仁。对于汽车,没有“市场需求”——对于新兴事物,本来就没有“需求”一说。汽车被普罗大众接受,同如今飞机逐渐被认可是一样的。一开始,“不用马拉的车”只被当成痴人说梦。对于为什么汽车只能是个玩具,不少聪明人还颇为考究地作了解释。也根本没什么投资者认为它具有商业可行性。我着实不懂,为何每种新交通方式的面世,都伴着如此强烈的反对。甚至时值今日,仍有人摇头晃脑地大谈汽车之奢侈,只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认,或许运货卡车还是能派点用场。一开始,几乎没人预想到汽车会在工业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最乐观的也不过是希望它能如自行车那般小有发展改进。当人们发现汽车当真能行驶,且有几家生产商开始生产汽车了,他们第一个疑问也只是,哪辆车跑得最快?赛车的主意实在是古怪,但也再自然不过。我从未考虑过赛车,但大众只将汽车看作跑得快的玩具。所以之后我们不得不制造赛车。

就因为一开始把重心置于赛车上,整个汽车制造业都被拖了后腿。因为制造者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制造速度更快,而非质量更好的车上。这样的汽车行业,只是为投机者服务的行当罢了。

我一离开电力公司,一伙颇具投机头脑的家伙便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DetroitAutomobileCompany),来开发我的车。我担任总工程师一职,并持有少量公司股票。连着三年,我们都或多或少以我第一辆车的模型为基础造车,然而它们销售惨淡;我想造更好的车,面向大众,却苦于寻助无门。

公司只想着按订单造,高价销售。公司的宗旨似乎就只是赚钱而已。但除却总工程师一职赋予我的那点权力,我也无能为力。我认识到,新公司并非实现个人理念的理想平台,它不过是赚钱的机器而已——但它也没赚多少钱。于是1902年3月,我辞了职,决心再不听任何人使唤。我走之后,利兰兄弟(theLelands)接手,底特律汽车公司后来也改组成为凯迪拉克汽车公司(CadillacCompany)。

我在公园地81号(81ParkPlace)的一间砖瓦平房租了间店面来继续我的实验,并真正深入了解商业。我揣测,它一定与我刚进入这行当时所感知的有所不同。

从1902年我辞职,到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Company)成立,这一年其实算是我的调研期。在那单间的小砖瓦铺里,我致力于四缸发动机的研发;而在工作以外,则试图了解商业究竟是怎样的,是否真有必要如此自私自利,如我第一次短暂经历所感受到的那般追金逐利。

从我第一辆车(前文已提到过)的问世,到福特汽车公司的成立,我总共制造了25辆车,其中第19到20辆都是在底特律汽车公司时造的。汽车制造的最开始阶段,只要车子能行驶便足够了;但现在它已进入新阶段,开始追求速度。克利夫兰(Cleveland)的亚历山大·威顿(AlexanderWinton),即威顿车的创始人,是当时全国道路赛车的冠军,他欢迎所有挑战。我设计了一个比我以前所造更为紧凑的双缸密闭式发动机,将它安在底盘架上。我发现这提高了速度,便与威顿安排了一场赛车以一争高下。我们约在底特律的格罗斯角路(GrossePointtrack),结果,我打败了他。这是我第一次赛车。这次赛车结果为我打了广告,广告内容也是唯一能让人们感兴趣的——除非一辆车跑得快,除非它跑赢另一辆赛车,否则人们对这辆车不屑一顾。我立志造世界上最快的车,这让我计划研发四缸发动机。但这是后话了。

商业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是,众商家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钱财上,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却鲜有关心。在我看来,这真是本末倒置。自然过程本该是,工作的结果是获得金钱,而非金钱先于工作。商业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只要所做工作还混得过去,也有钱可赚,大多数人对改善制造方法漠不关心。也就是说,商品的制造显然不是以如何更好服务大众为指向,它的价值仅在于赚了多少钱——顾客满意与否则无足轻重。东西卖掉就行了。一位不满的客人并不被看作是信任度降低的顾客,而只被当作是讨厌鬼,或是棵摇钱树——替他检修产生的问题,就可以收取更多费用。而本来在开头就该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举个例子,在汽车业,一旦车子卖了出去,就再没人关心售后。它每英里耗多少油无关紧要;它可提供多少服务无关大局;如果它坏了得更换零件,那只能说车主运气背。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零部件被看作一桩不错的买卖,因为商家持有这样一个观念:既然车主已经买了车,他铁定需要零部件,那他也只有掏钱的份了。

同类推荐
  • 决策的逻辑

    决策的逻辑

    本书在解剖这些关键、疑难问题时,深入剖析了决策者的洞察力、视野、心智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具体决策结的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深远影响。进一步,作者在讨论这些具体的影响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分析了经营管理者在个人心智和相应的决策判断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具体应该形成怎样的状态方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本书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宋代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对其高度赞赏。本书系统、全面地对《论语》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管理学的解读,涉及决策、组织、领层、控制,以及沟通、协调、用人、团队建设等企业管理问题,使读者能从中领悟管理工作中那些非凡的东方智慧。本书内容全面,体例新颖,以精干务实的日志形式把管理精华融入读者每天的生活当中,选择精妙的“论语箴言”、具体的“案例引导”并辅以高度概括的“管理智慧”和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导”,分析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总结最实际的管理策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参考,使之能够更清晰、更透彻地领悟企业管理思想。
  • 比尔·盖茨给员工的8条准则

    比尔·盖茨给员工的8条准则

    比尔·盖茨从“最好最杰出”的员工身上找到并总结出了8个共同特征,即“熟悉自己所在的公司及产品”、“用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等。
  •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学好管理学、经济学,不如掌握心理学。销售人员最大的优势是心理素质好、情商高,销售工作非同凡响的关键就是在掌握客户心理的基础上展开攻势,逐一化解销售难题,赢得大单!同时,销售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理战。销售人员在业内的地位如何,能够取得怎样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客户沟通、交际、博弈。销售不仅仅只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进行商品与金钱等价交换那么简单,它更需要对心理学的掌握与利用。这种做人做事的终极法则就是:洞悉他人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得不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 BCSOK:品牌建设体系

    BCSOK:品牌建设体系

    本书内容包括:品牌建设动机,品牌建设术语,品牌建设模型,品牌建设组织,品牌建设策略等。
热门推荐
  • 共生之处

    共生之处

    2022,联合国安全机构重新制作新的安全法规,取名为‘重罪法典’;于是,重罪法典在全世界普及起来,随后的十三年间,世界各国成立专门应对重罪犯的机构,统称为‘惩戒机构’,并用血肉建立起一个个安全的,能够让人舒适生活的管辖都市,但是还有着一些因为过去错误的治理方法导致变成无法进行管理的都市,这便是‘自由都市’。2050年,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的白空,误打误撞救下了一名重罪犯,还被其脱下了水,加入了重罪组织之中。
  • 俗和尚

    俗和尚

    无妄是一个孤儿,从小就被师傅从红尘俗世中捡回深山古寺中出家修行,然而古寺的清规戒律生活却并不是他人生的全部。就在他即将成年,准备接受戒疤这项庄重的佛门仪式之前,他却踏入了另一条道路。在这条路的前方是什么在等候着他了……
  • 条形码技术与应用

    条形码技术与应用

    条形码是一种可供电子仪器自动识别的标准符号,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空符号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确认某个物体或规定它的移动,能正确快速地为产、供、销各环节在采集、处理和交换信息时提供标识。
  • 龙翔九天之至强淬炼

    龙翔九天之至强淬炼

    在剑灵大陆上,所有人只认同一种兵器——佩剑,正因为如此,便造就了剑灵大陆最赚钱、最高贵的职业——匠师。然而,就在无数人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匠师而不断努力之时,一位少年却开创出了一种凌驾于匠师之上的新职业……灭门之仇成为少年修炼的动力,前进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未知的敌人,面对这一切,少年只能变得强大、强大、更强大……
  • 熊之传说

    熊之传说

    这本书旨在创造一个有趣的世界。主角身上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掩藏着上个时代重要的秘密。你会看到上帝创造人类的动机和整个创造过程,也会看到人类逐渐达到上帝的创造能力后,逾越神的界限,创造新种族。你会看到各种各样形式存在的国家,以“把全世界男性都转变成女性”为目标的阳道山脉女儿国;在任何物质空间中都不存在,而只存在于智慧生物梦境中的迷药之城;独立于任何行政体系之外无法无天无政府主义者聚居的无主之地。你会看到各种各样奇怪的生物,他们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这会是个精彩的故事。希望你阅读愉快:)
  • 绝地重生传

    绝地重生传

    不求上进,只知道赚钱,没错这就是我的格言,吾一生猖狂,只求一时之利。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幻想世界之我就是主宰

    幻想世界之我就是主宰

    在这个繁华世界中,你累了?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在这里品尝一杯我为你用心酿成的真诚美酒。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你会不会感觉到身心疲惫?如果身心疲惫了那就留下来缓一缓,在这里我会为你献上一颗解除身心疲惫的忘忧之果。
  • 静雨如梦

    静雨如梦

    时间太快,一转眼丢了自己!多少旧时光里的影像,恍惚而缥缈,让赵静雨分不清他们是否是真实的。只记得,曾经爱过、追过、奋斗过,然而成事在天,结局实属超出他的意料。光阴,不过是一场安静的雨,一场唯美的梦!
  • 双城孤影

    双城孤影

    一次失败的调查,一次意外的穿越,一宗奇怪的谋杀案,一场科学探索的返乡之旅……在2017年与1987年间的30年的时空罅隙中,刘起该何去何从?是勇于承担起家庭、工作的责任?还是避入重生的轮回中,活成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