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赵匡胤只需要一个机遇而已,老天便给了他一个机遇,要知道自打赵匡胤出生,苍天他老人家就一直对这孩子很不错。这时候落魄的赵匡胤就遇到了另一个和尚,《宋史演义》里唤作空空和尚。起先赵匡胤到庙里借宿,几个和尚看赵匡胤一身破破烂烂,不爱搭理他,结果还打了起来。打架这事,赵匡胤还真没吃过亏,揍得几个和尚哭爹喊娘的。这时一老和尚走了出来,见到赵匡胤,大为诧异啊。随后竟热情款待了赵匡胤,这老和尚居然能看破天机,指点赵匡胤向北走,还十分贴心的送了一笔盘缠。临行前,这老和尚送了赵匡胤十六个字,“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记住这十六个字吧,因为这十六个字之中,包含了日后十年内,赵匡胤的所有筹谋。
赵匡胤谢过空空和尚后,由此向北而去,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最重要的人。
这时候还是后汉的天下,刘知远建立后汉还没几天就挂掉了,小年轻刘承祐登上了皇位。这时候,就有人要搞些动作了。之前帮后汉很努力的揍契丹的将军里,有个叫李守贞。可能是觉得现在的位置有点委屈自己了,就喊上几个哥们反了!在五代,这种事情实在是家常便饭。有造反的,自然有平反的,这平反的就是个姓郭的,名曰郭威。
这郭威在后汉军中算是军神一类的角色,李守贞虽然也很能打,不过想干过郭威还是不可能的,就在郭威一路将李守贞揍得跑回老家的时候,有人向郭威报告了一件事,说是有个自称赵匡胤的要求见将军,说要从军。按说这种小事实在麻烦不到主帅郭威,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有些人注定要见面,赵匡胤注定要迎来自己的机遇。
所以不管郭威是想起了赵匡胤是赵弘殷家的老大,或者说是想起有关赵匡胤幼年时的传闻之类的。反正郭威是见了赵匡胤,就这样,落魄的赵匡胤等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最重要的人。这一年是公元948年。郭威,五代里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宋三百多年国祚的开国皇帝。两个人在各自都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这么见面了。
郭威见到这个虽然面黄肌瘦,但是目光坚定,衣衫破烂却依然持棍挺立的青年,也很是欣赏。经历过两次失败的求职,和一年的颠沛流离,赵匡胤早已不是当初莽撞的毛头小子了,现在赵匡胤知道自己该如何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赵匡胤跟郭威说,我要当一名小兵。郭威答应了赵匡胤的请求。不过郭威可能是给了赵弘殷个面子,没有让赵匡胤去当个普通的大头兵,万一不小心死了也不好跟老赵家交待啊,所以赵匡胤很幸运的成为了郭威的一名亲兵。
如果站在赵匡胤的的角度来说,我真的只能用幸运、人品爆发、红星高照之类的词来形容他能成为郭威的亲兵这件事。因为就此赵匡胤终于有机会观看与学习真正的强者是如何行事的,以及对于权力、局势的操控和把握。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有机会见识到郭威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赵匡胤在跟随郭威的这段时间里学到了太多太多。
赵匡胤跟随郭威学到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用兵。作为一个以职业军人起家的皇帝,这一点至关重要!
“威至河中,自栅其城东,思栅其南,文珂栅其西,调五县丁二万人筑连垒以护三栅。诸将皆谓守贞穷寇,破在旦夕,不宜劳人如此,威不听。已而守贞数出兵击坏连垒,威辄补之,守贞辄复出击,每出必有亡失。久之,城中兵食俱尽,威曰:“可矣!”乃治攻具,为期日,四面攻之,破其罗城,守贞与妻子****死,思绾、景崇相次降。”
但凡乱世,尤其是这种到处都是割据势力的乱世,只要是个稍微有点想法的人,就会做一件事。到了后世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被归纳为了九字真言,即“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更何况是被李守贞作为大本营的河中府。郭威到了之后,并没有携大军之威趁势攻城,而是吩咐左右征召民丁开始筑寨,摆明要和李守贞就这么耗着。
郭威麾下的将军劝说郭威不必如此,认为李守贞撑不了多久,只要加紧进攻就行。我相信,在战阵之上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菜鸟的赵匡胤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郭威不听,命人按令行事。李守贞也不是白痴,看到郭威打算往死里跟他耗。按说李守贞最不怕的应该就是这种对耗了,可惜河中虽然坚固但是确实一座孤城。数百年后,郭大侠厮守的襄阳城之所以能够支撑那么多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樊城和他交相呼应,后来也是樊城城破之后,襄阳也就没啥指望了。
李守贞也算是沙场宿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被逼的实在没办法,就出城攻打,拆毁营寨。然后郭威再建,李守贞再拆,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回,征调的民夫都不用回家,等着李守贞来拆就行了。如果这时候我在郭威麾下,除了暗地里埋怨主帅郭威瞎折腾之外,更多的是恨李守贞这孙子为什么还不赶紧去死。明明是郭威的命令,却会恨死李守贞,人啊确实就是个奇怪的动物。赵匡胤这时候一直都在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亲兵,作为郭威的身边人,我相信他一定能看出郭威另有用意。
就这样,李守贞拆了无数回,来一趟就得丢下一部分尸体,来一趟就得丢下一部分尸体。城内终于撑不住了,于是郭威下令攻城,一鼓而破,李守贞****而死。我想这时候,赵匡胤应该是突然惊觉,原来战还可以这么打,兵还可以这么用。用最小的损失拿下一座城市,简直是活活耗死李守贞,李守贞即使知道郭威的意图也没有办法,作为没有后援的一座孤城,郭威始终不与他正面交锋。他即使城再高,粮再多也是毫无用处的。赵匡胤牢牢记住了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句话,但是赵匡胤并不明白,有时候账不能这么算。
当赵匡胤在郭威帐下,认真的从郭威那里学习一切他将来有可能用到的知识时,刘承祐这个小皇帝却到了爆发的时候。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朝廷以契丹近入寇,横行河北,诸籓镇各自守,无扞御之者,议以郭威镇鄴都,使督诸将以备契丹。”“五月,庚子,郭威辞行,言于帝曰:“太后从先帝久,多历天下事,陛下富于春秋,有事宜禀其教而行之。亲近忠直,放远谗邪,善恶之间,所宜明审。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尽忠徇国,愿陛下推心任之,必无败失。至于疆场之事,臣愿竭其愚驽,庶不负驱策。”帝敛容谢之。威至鄴都,以河北困弊,戒边将谨守疆场,严守备,无得出侵掠,契丹入寇,则坚壁清野以待之。”(《资治通鉴》)
契丹再次入侵,郭威领兵出征。临行前,郭威对隐帝刘承祐说了这么一番话:“太后阅历丰富,苏逢吉、杨邠、史弘肇几个老臣,尽忠徇国,陛下你一定要好好地听他们的话,亲贤远佞。至于疆场上的事,老臣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您摆平的。”但是郭威没有想到,他走了没有多久。皇上与托孤大臣的矛盾就爆发了,即使是他说的那个老于世事的太后也无法阻止的了。
“帝遂与业、文进、匡赞、允明谋诛邠等,议既定,入白太后。太后曰:“兹事何可轻发!更宜与宰相议之。”业时在旁,曰:“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太后复以为言,帝忿曰:“国家之事,非闺门所知!”拂衣而出。”(《资治通鉴》)太后劝皇帝不可擅动,一句妇人无知、“不可谋及书生”就让太后无话可说啊。
“丙子旦,邠等入朝,有甲士数十自广政殿出,杀邠、弘肇、章于东庑下。文进亟召宰相、朝臣班于崇元殿,宣云:“邠等谋反,已伏诛,与卿等同庆!”又召诸军将校至万岁殿庭,帝亲谕之,且曰:“邠等以稚子视朕,朕今始得为汝主,汝辈免横忧矣!”皆拜谢而退。”(《资治通鉴》)
皇帝终于把那三个不让他做这,不让他做那,在他头上指手画脚的老家伙给杀了,而且说出了杀他们最重要的原因:“谁让他们老把我当成小孩子看。”这几个托孤老臣其实也是殚精竭虑为了刘家的天下,为了朝廷,刘承祐也未必不知道这一点。怪只怪他们几个忘了皇上并不同于一般人,即使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也不能用对待家中稚子的方法对待。
不过毕竟还是未经世事的小孩子,他忘了这个年代确实如他爹所说的一样“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但是刘知远想告诉他的是,这个世道里兵权才是王道。而此时的兵权偏偏在被他派往外地的另一个托孤大臣郭威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