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00000041

山楂树之恋(40)

那天跟静秋一起等在那里的还有一个老婆婆,不知道多大年纪,反正牙都掉光了。静秋认识她,以前在一起打过零工,别人都叫她“铜婆婆”,大概是姓“童”,但因为她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面做零工,静秋就觉得她应该是叫“铜婆婆”。

听说“铜婆婆”的儿子挨斗的时候被打死了,媳妇跑了,留下一个刚上学的孙子,该“铜婆婆”照看。静秋想都不敢想,如果“铜婆婆”哪天死了,她那个孙子该怎么活下去。

坐了好一会儿,才看见一个“甲方”来要人,说是需要壮劳力,因为是从停在江边的货船上把沙卸下来,挑到岸上去。静秋自告奋勇地要去,但“甲方”看不上她,说他不要女的,女的挑不动沙。李主任叫静秋莫慌,说等有了比较轻松的工再让你去。

又坐了一阵,来了另一个“甲方”,这回是要打夯的,静秋又自告奋勇,但那个“甲方”也不要她,说她太年青,脸皮薄,打夯是要大声唱歌的。静秋说,我不怕,我敢唱。“甲方”就说你唱个我听听。静秋觉得那人有点流里流气的,又碍着“弟媳妇”在旁边,就不肯唱。

“甲方”说:“我说了吧?你根本不敢唱,这活只能找中年妇女干,人家那嘴,什么都唱得出来。”

“铜婆婆”说:“我敢唱,我也会唱。”当即就瘪着嘴唱起来,“尼姑和尚翻了身,嗨,吆呀霍呀,日里夜里想爱人,也呀吗也吆霍呀----”

静秋一听,那唱的什么玩意啊,都是男男女女的事,虽听不太懂,但是也知道是有关半夜里女想男、男想女的事的。她想自己肯定干不了这活,只好看着“铜婆婆”金榜高中,欣欣然地跟“甲方”去了。

那天一直等到十点都没等到工,静秋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去了。呆在家里一天没工做,真是如坐针毡,就像有人把一块二毛钱从她口袋里掏走了一样,只盼望第二天快快到来,好再到李主任家去等工。

一直等到了第三天,静秋才找到一份工,还是那个挑沙的工。“甲方”说前几天找的人,好些人都挑不下来,逃掉了,所以他只好又到李主任家来招工。静秋央求了半天,“甲方”才答应让她试试,说如果你没干到一天就跑掉,我是不会付你半天工钱的。静秋连忙答应了。

找到了工,她感到心里无比快乐,好像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了**主义一样。她跟着“甲方”来到上工的地方,刚好赶上零工们在休息,全都是男的,没一个女的。那些人见她也来挑沙,都很惊奇。有一个很不友好地说:“你挑得少,我们就吃了亏,等于要帮你挑,你还是找个计件的工去干吧,干多得多,干少得少。”

另一个好心点的提醒说:“我们都是两人一组,一个跳下船,一个挑上坡的,一个人又挑下船又挑上坡还不累瘫了?谁愿意跟你一组?跟你一组不是得多挑几步路?”

静秋淡淡地说:“你莫担心,我自己跟自己一组,我不会挑得比你们少的。”

“甲方”说:“那你就在这干着再说吧,不行就莫硬撑着,压坏了没劳保的。”

有个认识她的说:“你妈是老师,你还贪这点小钱?”

还有一个见“甲方”走了,就流里流气地开玩笑说:“大夏天的,有你一个女的在这里真不方便。待会干得热起来了,我们都兴把衣服裤子脱了干的,你到时不要怕丑啊。”

静秋不理他们,心想你脱的不怕丑,我看的还怕丑了?她只埋头整理自己的箩筐扁担。开工时间到了,她跟着一群男人下河去。货船跟河岸之间搭着长长的跳板,只有一尺来宽,踩上去晃晃悠悠的。下面就是滔滔的江水,正是夏天涨水季节,江水带着泥沙,黄中带红,看上去尤其可怕,胆子小的人可能空手都不敢走那跳板,更莫说挑一担沙了。

很久没挑担子了,刚一挑,觉得肩膀痛。幸好她的扁担跟随她多年,是根很好用的扁担,不太长,而且很有韧劲,挑起担子来忽闪忽闪的。会挑担子的人都知道,如果一根扁担不能忽闪,直杠杠的,挑着就很累,如果一根扁担能忽闪忽闪的,就可以和着你走路的节奏,晃晃悠悠,使你觉得担子轻了不少。

那一担沙,少说也有一百来斤,静秋挑着沙,从窄窄的跳板上走过,觉得跳板晃荡得可怕,生怕一脚踩空掉到江里去。她会游泳,但江边的水下都是乱石头,掉下去不会淹死,但肯定会被石头撞伤撞死。她不敢望脚下,只平视前方,屏住呼吸,总算平安走下了跳板。

下了船就是上坡,接近河岸的一段还比较平坦,但再往上,坡就很陡了,空手爬都会气喘吁吁,挑着担子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她比较明白为什么其他人要结成两人一组了,因为刚经过了跳板那一吓,现在已经手脚发软,如果有人接手挑上坡去,那挑下船的人就可以空手往货船那边走,暂时歇息一下。但如果是一个人挑这全段路程,就只能一口气挑到目的地。

同类推荐
  • 网王同人之侍剑女

    网王同人之侍剑女

    今有佳人侍剑女,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曾经,这里行走着一队队怀着丝绸之梦的商旅;曾经,这里承载这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王朝的气度与美丽。但当岁月的风沙湮没了曾经的繁华,这里,也只剩下那一簇簇金黄的胡杨,一声声驼铃的清响,两三杯殷红的残酒,几个英雄逐霸的故事和一曲飘忽在天边的羌笛。在敦煌的万千传说中,有一个传说被认为是最接近现实的。传说,有一个家族,从唐代起就世世代代守护着敦煌,守护着这里无数的壁画,佛像与经书宝典。那个家族里勇者能人辈出,他们曾经东渡扶桑,曾经远走西洋,曾经位极人臣,曾经征战沙场。传说,那个家族中所有的人都会中国最神秘的“武功”,但是,被称为“兵中君子”的剑,却世世代代只有一个族中女子能使用。人们称之为“奉剑女”。于是,奉剑女成了敦煌最美丽的故事。人们说,奉剑女是敦煌飞天的袖间,那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这萧瑟的流光,一泻千里「网王同人」

    这萧瑟的流光,一泻千里「网王同人」

    其实时间在那之前都是平静地流动 四季都有各自的颜色风也有自己吹拂的规则 然而在遇见你以后时间开始悄悄地变慢 然后逐渐静止站在时间的轴线上 回头看过去的自己其实我们从没有离开过 一直都在那里从四周八方疯长出的草蔓 成了世界唯一的色彩你知道 我把一些最柔软和洁净的叹息遗落在你的身边 一个脱离至回归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爱很多人 可是这中间总有一个人会让你在日后里带着点遗憾  带着点不甘隔着岁月的重山重水回想起来 心里有一点遥远模糊的疼锁住了我们的命结 抬起头 艳阳高照这萧瑟的流光 一泻千里
  • 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

    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的时光: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她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工作、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热门推荐
  • 狂佣

    狂佣

    这是一个关于努力与命运,承诺与背叛的佣兵故事。(本文是一篇偏向伪科学的奇幻文,有炼金机械也有剑与魔法,而且还有很多推理或者解释情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 弑神之道

    弑神之道

    撑天地,舞日月风雨路,山水天这个世界形同地狱,我将从残骸中重生。
  • 全才医王

    全才医王

    怕麻烦的小中医陈翊去燕京求学后,各种异常状况接踵而至!“我能救你,也能杀你!”
  • 网游之一枝独秀

    网游之一枝独秀

    才埋现实的少年,只能寄希望于网游。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又如何金麟化龙。游戏现实双丰收,战场情场两得利。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道基

    道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月之恋

    血月之恋

    赤红的满月之下,沫冰抱着沫月并在她的耳边呢喃着。“我喜欢你,喜欢的不行了,所以请你不要抛弃我…”沫月红着脸,大脑已经乱成一片了。“可,可是我们不是兄妹吗?我也喜欢你,非常喜欢你,但我们之间有一道无法打破的禁忌。”我们不是兄妹………………
  • 瞬间就是永恒

    瞬间就是永恒

    重新认识你是怎样的感觉,我说过,会在你不再的风景里重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