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局部地区的冲突与战争依然存在。冷战后地区冲突一般维持在15—20处左右。美国主导的主要地区战争有四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如果将冷战后四次美国主导的主要的地区战争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如下一些特点:
1.冲突规模有限。一般没有大国之间的对抗,美国或“北约”投入的部队人数也不很多。海湾战争规模相对大些,但是实力对比悬殊。伊拉克战争,美国派兵约14万。
2.高科技性。一般不再是阵地对抗、军队人数对抗,而是高科技对抗。
美国力争零伤亡,往往通过信息技术与卫星精确定位战术远距离打击敌方,各种兵种协同综合作战。海湾战争中高科技武器的贡献率仅为10%左右,伊拉克战争中高科技武器的贡献率,已经上升为80%~90%左右。平民的伤亡率下降了,战争的破坏性却加大了。
3.强权主义的政治色彩日趋强烈。如果说海湾战争尚为联合国授权,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政治色彩不清,那么,科索沃战争已经打起人道主义的旗帜,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谬论。阿富汗战争以反恐为由,伊拉克战争则以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在中东建立西方民主政权为口号,强权主义的政治色彩明显。
4.美国参与冲突的次数增加,单边主义特征逐渐加强。冷战后的几次主要地区战争,均由美国为主角。如果说海湾战争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美国为首的军队对伊战争,尚为联合国授权,那么,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对前南斯拉夫的军事干预。
已经显示出单边主义的特点,不过美国还拉住“北约”盟国合伙行动。阿富汗战争,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利用世界人民对其遭遇“9·11”事件的同情心,以及对塔利班政权的反感,也没有任何国际社会的合法授权,也有单边主义的特点。伊拉克战争则完全绕开联合国,也不顾“北约”盟国的反对,仅仅联合英国便发动战争,单边主义特征暴露无遗。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增加,安全的依存度也增加。高山与大海已不能阻止冲突的扩散,国际维和行动的意义日益重要。
由于恐怖主义威胁世界稳定,反恐需要主要国家与世界各国联合行动,各国的特工与军队协调行动已成为必需。各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协调加强,对国家安全存在双刃剑的效应。
(第三节)“9·11”事件以后的非对称战争
如果说二次大战之间的战争是以国家与国家联盟间战争为主导,那么战后冷战时期的战争形式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是,冷战后时期的战争主导形式有了一些变化,国家内部的冲突上升为较主要的形式。“9·11”事件以后的战争形式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世界恐怖主义势力迅速扩大,对世界和平威胁增加。目前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恐怖组织约100多个。其主要表现形态有:
1.宗教型的恐怖主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
它们一般主张恢复伊斯兰教的原始教义,成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例如,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权。此类恐怖主义具有全球性组织,本·拉丹为首的“基地”组织最具代表性。
2.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一般主张民族分离,例如,俄罗斯的车臣非法武装、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组织(埃塔)”等。
3.政治极右翼恐怖主义。主要在欧美国家政党政治中,主张种族排外与种族仇恨的政治力量。例如,法国的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德国的“光头党”等。
4.政治极左派恐怖主义。主要是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的极左派政治组织,例如,1968年的西德的“红军派”、1969年的“红色旅”。
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合作与国际恐怖主义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新型的非对称的战争。其基本特点有:
1.战争的行为体出现新特点:被打击的一方往往是主权国家,力量对比上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是它的行为仍须受到法律、道德、人权的种种约束。
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是处于劣势的恐怖组织,它们大多是极端的宗教信徒、国际黑社会组织、右翼极端组织、国际犯罪组织的联合。但是它们不受国界、地域的限制,组织形式多样,行动没有任何约束,毋须遵守任何“游戏规则”,在较量中处于相对主动与有利地位。此外,愈来愈多出现个人挑战国家机器的现象。战争双方往往不再是对称的传统交战方,而是非对称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与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之间的对抗,没有明显交战界限与明确结局的博弈。
2.战争的目的出现新特点: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发动进攻,不是为了改变敌对双方力量对比或影响政治进程的方向,或是为了夺取权力。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惩罚”,造成尽可能大的伤亡与破坏,产生尽可能大的社会恐怖与影响,从而导致被进攻方政权、政府、社会制度的不稳定。
3.战争的形式与对象出现新特点:攻击的形式往往采取最普通与原始的方式,武器往往是一般爆炸物、汽车炸弹、民用航空机,甚至人身炸弹。
战争的主要受害者不是交战的军人,而是平民。平民愈来愈多地成为军事目标。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平民的伤亡为5%;二战中上升为66%;“9·11”事件以后的战争中,平民的伤亡上升到80%~90%。
对象是平民、一般军人,也可能是政府官员。但是由于其无处不在,更加防不胜防。
4.战争的手段出现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采取的攻击手段也出现高科技化趋势。例如,1995年东京地铁奥姆真理教使用的沙林毒气、“9·11”事件以后,美国国内出现的炭疽热恐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力图获得生化武器与核武器。在网络时代,如果恐怖分子操纵生产食品的电脑,导致食品污染;操纵药物与疫苗的生产系统,或利用金钱与黑客瘫痪国际互联网,其破坏就会十分巨大。例如,将100公斤炭疽杆菌洒在华盛顿上空,就可能使100万人死亡。用10亿美元与20名黑客,就能使美国遭受重大打击。
5.战争的发生出现新特点:战争往往不可预测其何时发生,处于对峙的双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冲突。“9·11”事件的发生十分隐秘,以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多次预报恐怖袭击,但是未发生;而与美国紧密合作的西班牙阿斯纳尔政府,却在2004年3月11日遭严重的恐怖袭击。西班牙政府为此更替。美国与其主要西方盟国,尤其是在海外的机构时时提防遭袭击。
6.战争的联盟出现新特点:当今世界有100多个恐怖组织,人数不详。
当一些极端的伊斯兰宗教组织、国际黑社会组织、右翼极端组织、国际犯罪组织联合组成国际恐怖联盟时,世界各国政府也纷纷合作组成各种组织与联盟联合反恐。上海合作组织、2000年9月3日法国与西班牙签署共同打击“埃塔”恐怖组织的协议、中美互设反恐机构合作反恐等。有人认为,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又形成了国际恐怖主义联盟与国际反恐联盟的两大阵营的对抗。
7.由于战争的物资装备更容易被一般民众获得,资助非国家战争的手段也更多样化,因此国家对武装力量的垄断地位动摇,国家为了发动战争而实施的赋税与征兵等形式的合法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或削弱。非官方的武装力量的存在更加普遍,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更加严重。国际非官方的武装力量的联合与组织的存在,尤其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势力的国际组织的存在,也更令人担忧。
(第四节)和平及其维持的条件
一、和平的含义
和平的概念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地理范围内,和平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在时间概念上,和平状态只存在于战争状态之前或之后。战争的本质与特征往往决定着战后和平的性质与特点。历史证明,侵略战争的结束总是伴随不公正的和平,正义的战争总是为公正的和平创造了前提。例如西方殖民列强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签署不平等的条约而告终,导致中国近百年来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公正的和平状态——半殖民地状态的形成。
和平并非仅是一种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互不交战的现象,它不单纯是没有战争,而是以一定社会政治内容为特点的一种国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特殊状态。和平时期,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处理,一般采用非暴力手段或非武装手段,然而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任何和平又必然是以对抗性的、强制性的暴力为基础的,是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的不公正的状态。和平和战争一样,也是政治的继续,也是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与工具。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交替出现。
和平既可指国内范围的非交战的特殊状态,又可指国际范围的尚未爆发地区或世界战争的一种特殊状态。与此同时,国际和平还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中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间奉行和平共处原则。依靠武力征服与强权手段,或高压政策维持的刺刀下的和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和平,依靠某种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力维持的和平,只能是国际警察维持的和平;由于若干强国形成某种力量均势,国际局势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这类和平只能是体现强权政治的意志的和平。全世界人民孜孜以求的和平,乃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统一、公正、持久的和平。它必须消除了各种地区冲突与国际战争,并且在处理国家间争端时,放弃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通过平等协商等各种手段,以国际法为依据加以解决。国际和平也是一种崇高目标与一种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的统一,它必须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基础,体现社会正义和进步。
二、和平维持的条件
在国际关系中,战争与和平方式的形成都有一定条件,国际和平的维持也需要一定条件。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社会中力量对比关系,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与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共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它们在联合国组织中所作的努力,推进了非殖民化进程,促进了裁军,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做过一些不利于世界和平的错事,例如,支持美国侵略朝鲜,但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其成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世界和平的维持,既要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也要发达国家的劳动大众,还要靠联合国一类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战后,由于核武器与军备竞赛的威胁,由于美国侵略战争,导致全世界各国的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们对人类生存安全的关注,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和平运动。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以禁止核武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为主要特点,西方国家出现过两次签名运动,人数多达11亿,71个国家建立了约1.1万个和平组织。60、70年代的和平运动以美国人民反对越南战争为代表。80年代,为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西欧各国出现声势浩大的反核和平运动,各种信仰,各种宗教派别,各种年龄与职业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呼唤和平。
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力地维持了世界和平。
战后核武器的毁灭性特点及核大国的“第二次打击力量”的形成,出现了某种核均势或“恐怖平衡”,对世界战争的爆发也起到一定的遏止作用。但是,只有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消除国际经济发展失衡和南北差距扩大的根源,改革现有不平等的强权政治,最终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才可能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持久公正和平,避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思考题
1.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实际分析一两种资产阶级战争根源理论的不足之处。
2.结合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分析战争的性质特点。
3.联系实际分析“9·11”事件后,国际反恐战争的性质与基本特点。
4.试分析和平的基本含义与维持和平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