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38

第38章 张学良在军委会法庭上的答辩

张学良

1936年

背景导航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海城人,奉系大军阀张作霖的长子。其父张作霖拥兵自重,割据东北,直奉战争后一度控制北京,人称“东北王”。1928年,日本人企图直接控制东北,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张学良遂继其位,人称少帅。1936年,在西安多次向蒋介石面陈结束内战、抗日主张,均遭蒋拒绝。12月12日,在对蒋介石作的最后劝说无效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同对蒋介石发起“兵谏”(史称“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同时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赴西安商讨事变善后事宜,在全国各界的调停下,事变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结束了十年内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蒋介石言而无信,逮捕了张学良。军事法庭判张十年徒刑。旋又被蒋特赦,交军委“严加管束”,辗转幽禁于南京、雪窦山(浙江奉化)、黄山(安徽歙县)、江西萍乡、湖南的彬州和沅陵、贵州的修文和开阳。1947年春,又被蒋介石带往台湾软禁。老蒋将死,谓小蒋(蒋经国):“此笼中虎,不可放归。”又历小蒋至李登辉主政台湾,始得自由,偕同夫人定居于美国夏威夷。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2001年因病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张学良为了表示自己纯洁无私的爱国热忱,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旋即被蒋软禁,并被送交军事委员会审讯。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在军委会法庭上受审,审判长为李烈均张学良对有关自己和家庭的问题都未作答,直到李烈均触及事情的实质时,他才开始回答。

辩词精选

李烈均问张学良:“你知道犯的是什么罪吗?”

张答:“我不知道我犯的什么罪。”

李烈均翻开陆军刑法有关胁迫统帅的条款给张看,并对他说:“陆军刑法的前几条都是你犯的罪。你怎能如此胆大妄为?”

张学良态度从容,理直气壮地说:“我对委员长实行兵谏,完全出自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要求。”

李烈均:“我们向你提出的几个问题,要你逐条回答,你愿意先看看这些问题吗?”

张学良看完后,李烈均继续发问:“你身为军人,为何劫持长官,进行叛变?”

张答:“这个问题实在重大,一切经过的详细情形,蒋委员长知道得很清楚,请审判长问蒋委员长便可明白,在此地我不能随便说,但我绝对不是劫持委员长,而是爱护委员长;我也决不是叛变,相反我是爱护我们国家和民族。我迫不得已实行兵谏,完全是为抗日救国而发。眼看我中华民族,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满心期望通过兵谏,委员长能受到震动,反躬自问,没想到我一片赤忱却落得这个下场,耿耿此心,天日可以作证。我在委员长面前陈述过我们的意见,表示我们的主张,怎能说是叛变呢?如果说是叛变的话,请问审判长,蒋委员长不是安全回到南京,我张某人不是跟随他到南京了吗?”

李烈均问:“你胁迫统帅,是受人指使,还是你自己策划的?”

张答:“我自己的主意。一个人做事一人当,我所做的,我自当之,我岂是任何人所能指使的吗?”

张学良继而问李烈均:“我有一句话,请教审判长,可以吗?”

李烈均说:“当然可以。”

张学良问:“民国二年,审判长曾在江西举兵申讨袁世凯,有无此事?”

李烈均答:“有这件事。”

张学良:“申讨袁世凯是否为了反对他的专横独裁与称帝?”

李烈均:“正是。”

张学良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西安的行动,为的是谏止中央的独断专行。”

李烈均斥责道:“胡说,委员长人格高尚,事业伟大,怎能与袁世凯相提并论?你在西安搞事变,是自寻末路,又能归罪于谁?”

朱培德、鹿钟麟两审判官见审判长李烈钧和张学良僵持不下,遂请审判长宣布休息片刻。

顷刻之后,继续开庭。

李烈均正颜厉色地说:“你在西安所为的根本目的究竟何在,是否有颠覆政府的意图?应该据实招供。否则,将会对你不利。”

鹿钟麟也插言:“汉卿,审判长待人诚恳宽厚,你非不知,幸勿失此良机。”

张答:“是,是。”

李烈均继续问:“委员长勋业彪炳,待人宽厚,你何以会出此大不韪的举动?是否受外党的播弄?不然何以糊涂至此。望你抓紧时机,从速实告。不然求一生路亦不可能。机不可失,君其毋悔!”

张学良直言不讳地说:“我在西安发动事变,确有改组政府的意图,而根本目的仍无非要求委员长团结御侮,抗日救国。”

李烈均追问:“既然如此,又为何亲送委员长返京?”

张学良答:“我在事变中,看到委员长的日记,从日记中看出委员长被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及恐日派等分子所包围,其本人还不是没有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想法,且委员长又答应了我所提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目的既达,个人得失,在所不计,特随委员长来京待罪,请给以应得的处分。”

李烈均:“你将中央和地方大员统统拘留起来,这不是叛变吗?”

张学良答:“审判长,您不提这班大员倒也罢了,您定要提起他们,我只好直说。这班大员平时穷奢极欲,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我国糟到今天这种地步,他们是有责任的。这班大员勇于营私,怯于抗战,一点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思想都没有,难道这班人也值得受人敬佩吗?比如陈调元身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在西安扣留期间,还有心情调戏万耀煌的姨娘,这种老而好色之徒,您还认为值得敬佩吗?”

李烈均急忙制止说:“此事与本案无关,不要说了。”

张学良驳斥道:“这怎能说与本案无关呢?”

军法审判草草了事,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公权五年”。

妙语佳言

凡事都有个根,如果这个根没有毛病,它的枝叶一定鲜艳茂盛;如果这个根有了毛病,它的枝叶便要枯萎坠落。

这班大员勇于营私,怯于抗战,一点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思想都没有,难道这班人也值得受人敬佩吗?

论辩技巧

这篇辩论词义正词严。义正词严,是一种从正面阐述正确的道理,摆出事实,并以严肃的言词说服别人的一种谋略。面对强权,不怕暴虐,不畏邪恶,敢于挺身而出,从正面说明事件的正确性、必要性,说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去启发、影响、折服对方。而对强权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在此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

要在辩论中战胜对方,首先要使自己站在真理的立场上,实事求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事实胜于雄辩”这些格言都说明坚持正义在论辩中的威力,首先来自真理的征服力和事实的雄辩力。打仗用兵,讲究师出有名。正义在手,所谓“师直为壮,曲为老”。师直才能气壮,义正方能词严。只有坚持正义、坚持原则,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说服人、征服人。

在这篇法庭辩论中,深蒙千古之冤的少帅张学良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义正词严:“我绝对不是劫持委员长,而是爱护委员长;我也决不是叛变,相反我是爱护我们国家和民族。我迫不得已实行兵谏,完全是为抗日救国而发。眼看我中华民族,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满心期望通过兵谏,委员长能受到震动,反躬自问,没想到我一片赤忱却落得这个下场,耿耿此心,天日可以作证。……”而对李烈均为自己编织的“胁迫长官、意图叛变”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巧妙运用“民国二年,审判长曾在江西举兵申讨袁世凯反对他的专横独裁与称帝”来证明自己用兵谏的方式制止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是无罪的,同时在答辩中,对国民党大员穷奢极欲,不理国家大事,生活腐化堕落以致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弄得李烈均窘态百出,只得赶紧地宣判。张学良在法庭上的答辩,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的赤诚爱国之心,和敢作敢当的大无畏精神。

相关链接

在蒋介石的导演下,1937年1月4日下午,张学良接到国民政府发布的特赦命令:

“经国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议接受蒋委员长请求,张学良准予特赦,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宋子文陪同张学良出席军法会审后,曾说:“审判是走个手续,五天后汉卿保证回西安。”如今,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就是长期监禁。

李烈钧以后在提起审判张学良时说:“那简直是演戏,我不过是奉命扮演这幕戏的主角而已。张汉卿发动西安事变,是反对蒋介石独裁,谋求全国团结一致抗日,何罪之有?蒋介石以怨报德,表面上是特赦,实际上是把张汉卿终生禁锢。”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因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张、杨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不仅拒绝了张、杨的要求,而且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12月4日,蒋介石飞往西安督战。7日,张学良到临潼华清池向蒋“苦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蒋坚持不改“剿共”政策。9日,张向游行示威的学生表示,一周内用事实答复他们的爱国要求。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16日,南京政府下令讨伐张、杨,并任何应钦为总司令。亲日派汪精卫、何应钦企图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和日本妥协。中共中央从民族利益出发,应张学良、杨虎城电请,派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等于16日到达西安以后,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蒋答应抗日就释放他。并于15、19日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促其接受张、杨主张,和平解决。22日,宋美龄、宋子文与蒋介石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飞往西安谈判。经周恩来等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25日蒋介石获释,由张学良陪返南京,“西安事变”到此和平解决。蒋介石飞回南京后,立即把张学良拘禁起来。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1990年12月9日,因发动西安事变被国民党当局长期监禁的张学良将军,在台湾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采访,他回顾了当年发动兵谏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其他问题。

关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张说:

“那时我不想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对方是谁,我愿意抛弃自己的权力和生命,进行抵制,这就是我的本性。”

他说,他是反对内战的。

“当时部队(东北军)内比较强烈的愿望是回家乡。”

“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不愿同共产党作战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

“在那之前,我和蒋介石先生有时也发生意见分歧,但还没有像那次(指发动兵谏)那么严重。”

当时,日本正在扩大侵华战争,可是蒋介石的基本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说:“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攘外为先),就是对外就能安内。”他于1936年4月秘密访问延安,同周恩来会谈,并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电请在共产党根据地延安的周恩来到西安商讨善后事宜。

张学良说,他与周恩来都曾在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以前曾听说过他的名字”。在延安事先曾进行过商谈的张学良与周恩来基本达成一致抗战的认识。张学良说,“尽管我们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他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他的)反应很快,了解事情也很深刻”,“说话一针见血,而且对事情看到很清”。

1936年12月24日晚,实现了蒋介石与周恩来的直接会谈。张说,是他领周恩来去见蒋介石的,他并列席了会议。张学良没有介绍会谈的详细情况,但他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谈”。

在谈到西安事变后护送蒋回南京而遭到监禁时,张学良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他这么做的,“甚至到机场想把我追回来”。他说,他知道去南京将被逮捕,但还是去了南京。“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

张学良早年曾去日本参观军事演习。

他说这给他“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我感到这是日本人在向我示威”。

“日本人这么做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促使我反抗日本人”,“日本当年完全是侵略的态度,我们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杀死后,张学良感到“家仇国恨集于一身”,但他说,他“一点都不怕日本军,如果他们在杀死我父亲后再杀死我,我相信一定会有比我更厉害的张学良出现”。

时值张将军九十大寿,来自欧美的新闻记者曾争先恐后地要对他进行采访,但是,张学良从“我的一生被日本断送了,我不希望日本的年轻人再犯过去的错误”这一强烈的愿望出发,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的单独采访。他说,他主要是想对日本青年说明,“不要动用武力,用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教训了我们”,日本广播协会播放了采访实况。

同类推荐
  • 做事有尺度:如何提高你的做事能力

    做事有尺度:如何提高你的做事能力

    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失败。能做事,做好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入阐述做事的学问,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仔细观察成功奉行的准则,加以归类整理,形成实用的为人处事指南。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吸收和学习办事的智慧。当你真正掌握了为人处事这门学问,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希望本书能成为你生活、事业的好帮手。
  •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本书阐述了在社交中讨人喜欢的心理策略、技巧、攻心术等,教给读者怎样在社交中讨人喜欢,从而增加人缘、提升人气,阐述如何利用策略性、技巧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心理战术、心理操纵类的工具,既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加愉快的社交生活,也可以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
  • 成功正前方

    成功正前方

    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有创新意识的、令青年喜爱的成功励志作品。该书既是一部谈话录,又是一篇精美的大散文。它思路明朗,脉络清晰,贴近生活,以清新的对话和交流把你引各春光明媚的心灵驿站,引向成功的彼岸。这是一部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和强烈时代精神感的青年成功力作。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大全集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大全集

    本书介绍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舍的境界和得的智慧。内容包括:舍弃是一种智慧、舍弃消极心理、懂得选择、选准人生坐标等。
  •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主要内容:有一只来自远方的鹿,他风尘仆仆奔跑而来,跑过森林、跑过乡村、跑过都市,他向遇到的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并且兴致勃勃地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当你真正找到奔跑的乐趣时,你的激情将如火山一样喷发! 如果说,职场是一片广阔的原野,那么你我就像那只鹿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直到有一天,你厌倦了,或者感到疲倦不堪,你可曾在河边停下脚步,静静地想一想,我为什么而奔跑? 你不应把工作视作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否则,即使你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热门推荐
  • 泯天录i

    泯天录i

    简介:一个在国内最大监狱五里屯被判终身的狱囚,在越狱失败被枪决之后不负众望的重生到一片以武论英雄的大陆。这一世,以五岁孩童之身的他拥有超越这世界五千年的庙堂之术,这一世,他拥有枯等半生从监狱各色天才学来的技能,这一世,他要自己制定规则。机缘巧合下,他成为古来天下第一寺济天寺唯一带发修行的天下行走。且看一心向杀的伪和尚如何将这天下划入囊中。
  • EXO银海的星星点点不遥远

    EXO银海的星星点点不遥远

    我们有共同的梦想是EXO,我们陪他们走过时光,从低谷到巅峰,我们都想以他们爱人的名义站在他们身旁。所以此文的女主(12个)原型是各家饭饭。无论未来是谁与他们执手偕老,他们都会是我们的整个青春。ps:本文纯属个人YY,与明星本人无关。原创作品,如有雷同,要么是巧合,要么你抄我。不喜勿喷啊么么哒
  • 君本倾心

    君本倾心

    君本倾心,你本倾城。宁愿错了年华,只为遇见你。笑谈风声,你嘴角的弧度。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太子跟我学泡妞

    太子跟我学泡妞

    某女穿越成郡主,将是未来太子妃;本想捞了好身份,岂料太子是草包。罢了——不就胖了点吗?爷帮你瘦就是了!不就追妹子吗?爷帮你追就是了!谁知——说好的哄骗太子,怎么骗着骗着自己被骗了呢?说好的追求美人,怎么追着追着变成追她了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终极一班之梦

    终极一班之梦

    我去我就是抱怨一下终4的剧情而已就让我穿越,改变世界这也太随意了吧算了反正死不了嘛既然来了那我就要活出自己的风格裘球等着我。。。我去什么情况我居然变成高富帅了有钱有车还有房kao居然还有属于自己的公司MD我还是K.O01好吧穿越大神你对我太好知道我上辈子是个穷屌丝这辈子让我做高富帅啊哈哈((嘛第一次写写不好请原谅本来也没想写的。。好吧我承认是在心里想过但是当我看了终4的时候就确定要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终极一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炎小涡在此谢过大家了))
  • EXO仰望星空我还在

    EXO仰望星空我还在

    关于灵魂穿越的一个故事,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可能会写的不好,所以请多多提点,剧中有甜有虐有逗比。我上的是寄宿制学校,两三个星期回家一次,回家有大约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又回到学校,所以请见谅。对了我写的女主穿越的宿主名字叫郑允星,之前打的郑恩星你们觉得哪个好听就认为是哪个吧,个人打的正确是郑允星。
  • 原罪王者

    原罪王者

    那些不惜奉献一生,甚至牺牲自己灵魂的古老王者为的是拯救那个凋零的世界,而他却不惜痛下杀手,将剑挥向王者......
  • 权利至尊

    权利至尊

    道言:惟出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道立于一,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所生元牝之门,元牝所生阴阳之法。阴阳之法阳为刚,阴为柔。天地未分之时,被称为混沌时期。天地皆为一体,无日月星辰,无天地乾坤。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五行,五行相互依赖化大地、化尘土、化生灵、化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中有一片名为元牝大陆的地方。元牝大陆以阴阳之法道修行两极之气:阳为阳之气、阴为阴之气。一位十岁便因为修炼时被打扰而走火入魔变得痴傻之人,本以为他就会如此潦草的过完此生,哪知突然而至的家族使命让他不得不站出来,他必须要站在那元牝大陆最顶端之处!他又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穿梭之与你相爱

    穿梭之与你相爱

    苏苏我想改变你的命运!小凡我待碧瑶陪伴你,就算你是鬼历我也跟你。致远我才是活色生香的女主。陈深我跟你一起保卫国家。吴邪我陪你一起保护文物。林皓我沐小易才是你需要保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