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28

第28章 你认识投毒杀人的郑魁吗

邓廷桢

约1820年

背景导航

邓廷桢(约1775-1846),清朝大臣。江苏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予以通力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着。1845年,他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着有《双砚斋诗钞》。

嘉庆十五年,邓廷桢被授台湾遗缺知府,浙江巡抚蒋攸铦请留浙,补宁波。母忧归,服阕,补陕西延安府,历榆林、西安,以善折狱称。平反韩城、南郑冤狱,又全同州嫠妇母子,陕民歌颂,传播京师。任陕西西安知府时,邓廷桢复审过一个疑难案件。原经办人在案卷中记载的案情是:被告郑魁曾与被害人吵架,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从街上一个馒头摊贩那里买了两个馒头,又从药店买来砒霜,放在馒头内送给被害人吃,被害人中毒身亡。案卷中证词齐全:药铺掌柜的证词、左邻右舍的证词、卖馒头人的证词。被告也供认画押在案。邓廷桢开始时对其他证据没啥疑问,惟独觉得卖馒头者和邻居妇人的证言,暗藏蹊跷。邓廷桢知道当时审案人多用刑讯逼供,被告人往往屈打成招,铸成冤案。他反复审阅案卷,心中琢磨,这卖馒头是种生意,此等生意为薄利买卖,一定要多些人来关照才能维持下去。这人一多,卖者怎能记住“买者买了几个馒头”,“具体何时光顾”,“一日有多少人向其递过银两”,以及“每个买者具体相貌”之类的问题。并于一天中午上街了解馒头的销售情况。只见馒头摊被顾客围住,卖馒头的人应接不暇。顾客均为四乡农民,上街办事,中午就买几个馒头充饥。邓廷桢脑子里不觉闪出一丝疑问:他怎么认识被告郑魁的呢?回衙后又仔细看了证词,就传讯证人馒头摊贩。以下辩辞选自邓廷桢智审馒头贩一案。

辩词精选

……

一进衙门,邓廷桢便开门见山,径直讯问:“你认识投毒杀人的郑魁吗?”

卖馒头人回答:“认识。”

邓廷桢:“怎么认识的呢?”

卖馒头人:“卖馒头时认识的。”

邓廷桢:“郑魁从你这里买过几次馒头?”

卖馒头人:“买过……一次。”

邓廷桢:“你一天能卖多少馒头?”

卖馒头人:“三四百个。”

邓廷桢:“一个人大约买几个馒头?”

卖馒头人:“三四个。”

邓廷桢:“那么你每天要接待百十多个买主,是吗?”

卖馒头人:“是的。”

邓廷桢:“每个买馒头的人,你都问他姓名,认识他的面貌吗?”

卖馒头人:“不,小的只管做买卖,不问买者姓名。”

邓廷桢:“那么,你怎么知道郑魁的姓名呢?”

“……”卖馒头的人无法回答。

邓廷桢:“怎么记住了他的相貌呢?”

“……”卖馒头的人张口结舌。

邓廷桢:“他买馒头的日期,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

“……”卖馒头人支吾良久,最后只好说了实话:“我并不认识郑魁,也记不清他什么时候买过我的馒头,是衙役找我说,那郑魁买了我的馒头,毒死人命,本人已经招供,让我出个证明。他连懵带吓,我就糊里糊涂地当了这个证人。”

邓廷桢又传唤其他证人,经过重新审核,左邻右舍的证词也是衙役用同样办法获得的。只有药铺掌柜的证词属实。但是郑魁买砒霜是用来毒死家中老鼠的,与死者无关。后来终于查清,死者是因为狂犬症复发致死,死后嘴唇发青,形似中毒,原办案人将与死者生前有过纠纷的郑魁罗织成罪,差役又制造了大量伪证,所以才造成这一冤案。

妙语佳言

每个买馒头的人,你都问他姓名,认识他的面貌吗?

论辩技巧

在复审这一冤案的过程中,邓廷桢抓住卖馒头人作为突破口,巧设陷阱,投石探路,步步深入,最终得以揭露矛盾,查清原由,终使冤案昭雪。

巧设陷阱,就是摆出某一问题,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回答问题或发表看法,设法让他自陷罗网,落入陷阱,逼其就范。投石探路,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试探性前进的意思。论辩中使用此法,是想得到对方确切的实际动态实际情况或论辩实力,如论点、方法、技巧等高明与否。而揭露矛盾的特点是,在论辩过程中,揭露对方自相矛盾的情况,使对方的议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从而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这种方法也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的方法。

邓廷桢在审阅案卷对其他证据没啥疑问,惟独觉得卖馒头者和邻居妇人的证言,暗藏蹊跷。

因为他心中琢磨,卖馒头者所光顾的顾客很多,卖者怎能记住认识被告郑魁的呢?而且他还特意于一天中午上街了解馒头的销售情况,发现卖馒头的人应接不暇,因此,他断定卖馒头者决不可能认识郑魁,于是,他决定从卖馒头者的馒头数量入手,以此为突破口来审理此案。一开庭,邓廷桢开门见山,径直讯问:“你认识投毒杀人的郑魁吗?”然后,就马上胸有成竹地过渡到自己早已布置好的陷阱:“怎么认识的呢?”“郑魁从你这里买过几次馒头?”“你一天能卖多少馒头?”等等,从“馒头数量”入手,使对方不知不觉地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落入了自己的圈套。

在询问卖馒头人时,邓廷桢讲究审讯艺术,步步深入:“你认识投毒杀人的郑魁吗?——怎么认识的呢?——郑魁从你这里买过几次馒头?——你一天能卖多少馒头?——一个人大约买几个馒头?——那么你每天要接待百十多个买主,是吗?——每个买馒头的人,你都问他姓名,认识他的面貌吗?”到了关键的地方再用揭露矛盾法,连提三问:“那么,你怎么知道郑魁的姓名呢?”“怎么记住了他的相貌呢?”“他买馒头的日期,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卖馒头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先是“无法回答”,再是“张口结舌”,最后只好说了实话。抓住这一突破口,邓廷桢乘胜追击,各个击破,查清原由,真相大白,终使冤案昭雪。

相关链接

道光六年邓廷桢开始做安徽巡抚,虽然当时年已五十但意气犹存,几年下来政绩显着,百姓也多拍手称赞。然而却有一条没有做好,那就是在禁止鸦片一条上没有搞好,邓廷桢开始也曾试图从各个方面来实施对鸦片的禁绝,但没有成效。时间长了,实在无能为力,也就对贩卖吸食鸦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专心去忙别的民事了,并取得了不少成绩。邓廷桢自己也怡然自得起来。就这样,几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然而不知何时,巡抚衙门外多了一个乞丐模样衣衫褴褛的人,这人却又不同于乞丐,他不要饭,却喜欢唱莲花落,且改了词,不只在众人面前唱,且喜好在巡抚大人出衙时唱。起初邓廷桢并没在意,他要唱就随便他唱,并不理会他。时间长了邓廷桢也记住了几句词,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这句:“穷了酒家富了谁”,邓廷桢无事,便琢磨起这句来,琢磨着这句似乎很有深意,但总是有疑惑,且他记得那人每次唱到这句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加重口气,眼睛也总是有意无意朝他瞟去。

一日,邓廷桢刚出衙门,就见那人又在外面,众人也不像往日那样围着他瞅,邓廷桢就走上前去,问道:“你经常这样唱,众人都不愿听了。”那衣衫褴褛的人并不回答,只是好像自言自语地说:“有心人听了自然有用,无心人听了自然无用。”说完扬长而去。这夜,邓廷桢正看着关于禁鸦片的一份禁令,又想到白天那人所说的话,似有所悟,就连忙派人把那人找来,待之如上宾,向他讨教此事。以往皇上虽屡下诏书,通令全国严禁鸦片,邓廷桢只是认为禁鸦片目的只在于不使民羸士弱,至于白银流失也不多,无足轻重。然而请教那人以后才知道,白银流失过重,照此下去几年以后国库必然空虚,财政必然危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过后邓廷桢感慨不已,于是励精图治整治鸦片,虽没取得多大成效,但已是尽心尽力了。此后深信人不可貌相.待那人更加殷勤,而且后来还知道那人是陈鸿墀,本来也是进士出身,做过几年官,但是由于性情随便,不喜受约束,就辞了官职,过起浪荡的生活。邓廷桢听后,更加客气,以礼相待,并要招为慕僚,被拒绝了,邓廷桢见他比自己小不了几岁,就对他以弟相称,结为知己。

同类推荐
  •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梦想依然是个很鲜活的字眼,成功依然是个崭新的课题。男人四十:不要跟年轻人比体力.多动脑少动手,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男人四十:忙碌是一种充实.但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男人四十:折腾事业,但不要折腾身体,善待自己.是对未来负责。男人四十:在激情中享受精彩,在平和中体味成功。
  • 人生高起点:追求富裕人生

    人生高起点:追求富裕人生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财富集结号

    财富集结号

    本书揭示了世界富豪如何拥有惊人财富的经验。内容包括:2008年世界新首富“股神”巴菲特:非凡的投资手段;2007年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遍地是金,四处出击等。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个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 脱稿演讲的要点及技巧

    脱稿演讲的要点及技巧

    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脱稿演讲的常识、要点和技巧。要想扔掉演讲稿,真正做到手中无稿、心中有稿,就需要灵活掌握演讲流程每个环节的核心策略。本书将脱稿演讲的所有环节,从开场白设计、内容梳理、听众定位、语言驾驭、肢体配合、突发事件处理、演讲收尾等进行了序列式指导教学,可以帮助需要提升演讲技能的领导干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身演讲能力的质性飞越。对于广大领导干部、经常参加公众活动的政界、商界、企事业单位人士而言,本书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读物。
热门推荐
  • 诡校风云

    诡校风云

    今天我准备和校花表白,结果在后花园看见了校花和另一个男生羞耻的一幕,我心灰意冷。第二天回到学校却听说校花三天前就已经死了,那我昨天看见的,是谁!!!
  • 青春还不老

    青春还不老

    如果真的有如果一定会好好珍惜可惜真的没可惜一切都再来不及淡烟淡景依旧依稀颤抖的心拨开烛光月纱将点滴朝花拾起回忆用十年青春将你沉淀埋葬初恋
  • 最美的遇上

    最美的遇上

    念着你,想着你,爱着你,那一年的我们傻的天真,傻的可爱,那一段青春,我们可能都忘不了吧。
  • 幻玄天地

    幻玄天地

    蓝玄星三分大陆,人魔幻三界万族并存,宗门万千,强者如云,异能者携带前世异能逆天而生,自此三界之中,谁主沉浮,诸天之上谁与争锋。后来败于我手上的无敌天才,和帝子在我背后双手颤抖的指着我“这......这不是这个世界...世界上的力量?”我反身一人三耳光“这特么不是废话吗”
  • 北大凌晨四点半

    北大凌晨四点半

    凌晨4点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周边的各类小店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优秀的北大学子们本已天资过人,但他们依然不放过所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连凌晨四点半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北大人的成功不是机遇!不是巧合!而是来自不懈的努力!北大不是神话,只要我们跟他们一样,勤奋、努力和坚持,我们也能获得成功!《北大凌晨四点半》从北大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 何乐乐要幸福

    何乐乐要幸福

    她乐观开朗,尽管从小到大幸运的事很少,但是她的原则是,倒霉事小,开心是大;她最受不了别人对她好,因为她要对别人更好,才能心安;她喜欢一个人,但是却放在心里,因为她不想一次失去两个朋友,所以她和他才错失了彼此;他们都没想到,当五年后再见面的时候已经物事人非……
  • 葵花向阳生

    葵花向阳生

    她说,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一见钟情;那你是什么时候想娶我的,一笑倾城;我是地上的葵花,你是天上的太阳,没有了你我无以为生,没有了我你还是最璀璨夺目的是不是?“阳哥哥,不是不勇敢,我们之间何止是三万英尺的距离,请记得就算世界上所有的陆地最终会沉入海底,也请你记得,有个叫云葵的小姑娘无声的,爱过你。”“小葵,不要怕,我所有的笃定,皆因是你,情深若如初心,人生若如初见,我所有的执着只因为你是我心上永远笑开的花。”向逸阳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付云葵的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 伴尸行

    伴尸行

    沈绿就倒在他面前,两只血尸按住了她的身子,她拼命地挣扎着,脸上不可一世的美丽全部被绝望扭曲,她盯着眼前的男子,渴望生存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割得他全身鲜血淋漓,她嘶哑着声音呼唤道:“同学!请救救我!”周旋没有救她,直到血尸咬破了她细白的喉咙,吸干了她全身的血液,直到沈绿在他面前变成了一具狰狞的红粉骷髅,直到这一刻的画面成为他今后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重来一次,他是否会有勇气伸出手呢???
  • 校园背后2016

    校园背后2016

    “这个世界没有赢家。这个世界也没有强者。任何一步的失算都有可能全盘皆输。我一直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在我得到最高的权力之后,我发觉一切早已缥缈。”
  •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中收录了99篇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小故事,不仅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使他们大动脑筋,开发智力,增长才智,培养他们机智灵活和判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