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14

第14章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

前266年

背景导航

触龙,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着名辩士,因说服固执的赵威后而名垂青史。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执政,这就是赵太后。赵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赵太后刚刚执政,国内动荡不安。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国势已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

显然靠自身的力量赵国决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较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赵太后把母子之爱置于国家安危之上,不同意让小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而且大动肝火,顽固拒谏,并放出话来,要羞辱谏者。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赵国左师(官名)触龙,他不谈长安君之事,蹒跚软款,问安好谈饮食,使赵太后为之消气。然后向太后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做宫中卫士,好像自己是为此事而来,并表现出对少子的爱怜之情,甚至说“甚于妇人”,引起太后的兴趣,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接着,触龙凿凿有据地指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点拨出太后行动与认识的自相矛盾。然后,郑重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和诸侯子孙难保其位的历史教训,只是点到当今长安君“有功于国”为止,却让太后自己说出了“恣君之所使之”的话。触龙的机敏善辩、周密巧妙的布置安排,无不使人叹服。凭借高超的谈话艺术和论辩技巧,最终说服了赵威后。

本篇选自《战国策·赵策》。

辩词精选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译文: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对赵国发起了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复说:“一定要把赵太后之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押在齐国,救兵才可能发出。”太后不答应,大臣们一再进谏。

太后明确对左右侍臣说:“谁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老妇我将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这时,侍卫来报说,担负左师官职的触龙愿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

只见触龙走进屋来,故意作出一种想快走又不能快走的样子。到了太后面前,主动道歉说:“老臣的脚有点毛病了,一点也不能快跑。我很早就想看看您,但没能如愿。我仗着自己脚有病,暗暗地原谅自己,但又担心太后身体出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见到太后。”

太后曰:“老妇靠着宫车出入。”

触龙问:“每天的饭量恐怕还可以吧?”

太后答:“靠吃点稀饭维持罢了。”

触龙说:“老臣我现在一点也不愿吃饭,就强迫自己散散步,每天三四里,这样就稍微增加一点食欲,对身体起到了调和作用。”

太后说:“老妇我做不到这点。”

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起来。

触龙说:“老臣的儿子舒祺,是我最小的孩子,也是我最没出息的孩子。但是由于老臣身体越来越不行的关系吧,还是很钟爱他、惦记他,希望能让他在卫戍部队里补个缺,来保卫王宫。现在我冒昧把这话说给您听。”

太后说:“可以,年纪多大了?”

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年纪不大,我的心愿,是趁我这把朽骨未填沟壑之前,把他托付给国家。”

太后说:“男人也钟爱、惦记他的年纪小的孩子吗?”

触龙回答说:“比妇人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还是妇人更厉害些。”

触龙回答说:“老臣私下认为您老爱女儿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太后说:“先生错了!我爱女儿,不如爱儿子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钟爱自己的孩子,都是为他们的长远考虑。您老送燕后到燕国去做皇后的时候,还摸着她的脚后跟,对着她掉泪,这是惦念和怜悯她少小年纪,远离父母;也是为她表示悲哀。她走了以后,您不是不想念她,但是在祭祀神明时却为她祷告:‘一定不要让她回来!’

这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使她能在燕国留下子孙继续王业吗?”

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现在往上推三个皇帝,推到“赵”由一个大夫之家开始成为一个诸侯国的时候,赵主那些封过侯的子孙,有把侯位传下去的吗?”

太后回答说:“没有。”

触龙说:“不仅赵国,其他诸侯国,侯位代代相传的有吗?”

太后回答说:“我没有听说。”

触龙说:“这就是说,祸殃迟早要到来;快的,自身就会遭遇,慢的,子孙遭遇。这样看来,难道是人主的子孙一定就不好吗?不是,是因为他们地位很高却不能建功立业,俸禄很厚却没付出什么劳苦,然而却拥有贵重宝物。现在您老将长安君的地位搞得很高,封给他沃土,赐给他珍宝,却不趁着当前的时机让他为国建功立业;一旦您到了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自立于赵国?所以老臣认为您老为长安君考虑得近,所以说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

太后说:“好吧,长安君随便您怎样派遣都行吧!”

就这样,为长安君准备百辆车子,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发兵援赵。

妙语佳言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今媪尊长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论辩技巧

这篇论辩辞采用的是避开锋芒,迂回进攻的手法。在众臣劝谏无效,太后怒形于色,口含唾沫,就要吐向下一个劝谏者的时候,下一个劝谏者触龙跨入太后门内。这时触龙如果还像其他劝谏者那样直话直说,那么下场是可想而知的。触龙没有这样做。他举重若轻,旁处落墨,避开来意,不咸不淡地唠起了家常,唠起了老年保健,这使赵太后逐渐丧失警惕,马放南山,搭上话茬,与触龙攀谈起来。没想到触龙由远及近,由自身说到孩子,由自己的孩子说到赵太后的孩子,说到长安君,说到人质问题,最终到达了目标,轻轻俘虏了赵太后;当赵太后醒悟时,她已完全就范了。

迂回进攻,是古往今来,军事家们在战场上经常使用的战略;演说辩论绝不可忽视此法。

这篇论辩辞还采用现身说法,沟通对方的手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自己为例,剖白自己,谈述自己的喜与忧,甜与苦,很能从感情上打动与自己有类似情况的对方,使双方感情一致起来,兴奋点一致起来,产生共同语言。赵太后在接待了无数个张口闭口“长安君当做人质”的劝谏者之后,以为满朝不再有同调,因此怒目圆睁,准备以唾代言。没想到触龙一出现,立刻找到了一个“知音”。触龙一个“徐趋”,几句诉苦,几句问候,两人之间的心灵之桥立刻搭了起来,赵太后变冷漠为热情,谈兴渐浓,与触龙唠起了老年生活,唠起了“天下父母心”。正是在这样一种双方感情完全沟通的情况下,触龙才渐入正题,巧取对方。

这篇论辩辞善于运用为对方着想,晓之以利害的手法。

触龙能够说服赵太后,主要不是靠治国兴邦这样的大道理,而是靠为赵太后切身利益着想,围绕太后及其子孙的切身利益,晓之以利害。“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其子孙侯者”纷纷丧失地位,丢失富贵,这就是不给他们建功立业机会的“害”;洒泪让燕后赴燕,独闯天下,自取功名,柱尊俸厚,源远流长,这就是“利”。是舍利趋害,还是避害逐利?赵太后只能选择后者。

当然,从对方切身利益出发,往往是在对方利益与大局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突出一下对方的切身利益,而不是以“小我”损“大我”。触龙突出的是赵太后的切身利益与赵国利益的一致性。

相关链接

齐国派遣了一个使者来到赵国,问候赵威后。

见了威后,使者呈上书信。书信还没有开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你们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安乐吗?国君也没有忧愁,身体还康健吧?”

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奉命来问候您太后,如今您不问国君却先问年成和老百姓,哪能先问贫贱的而后问尊贵的呢?”

威后说:“不能这样讲。倘若没有好年成,怎么会有老百姓;倘若没有老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撇开根本而问细枝末节的呢?”

于是她又进一步问道:“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的,他好吗?这个人的为人,有粮的也罢,没粮的也罢,他都给他们吃的;有衣服的也罢,没衣服的也罢,他都给他们穿的。这是个帮助国君养活老百姓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让他出仕建功立业呢?叶阳子他好吗?这个人的为人,可怜鳏夫寡妇,抚恤孤儿和年老无子的人,赈济穷苦的,补助不足的。这是个帮助国君繁衍人口的人,为什么至今不出仕建功立业呢?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好吗?她摘掉那些环儿、瑱儿什么的,到老不出嫁,赡养父母。这是个引导老百姓行孝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封她为命妇,让她朝见国君呢?这两个处士还没出仕成就功业,一个女子不得荣封,怎么能在齐国做国君抚育老百姓呢?於陵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的为人呀,对上不肯做国君的臣子,对下不肯治理家族,对外又不求同诸侯结交。这是个引诱老百姓走上对国家无用的道路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在这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中,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问者言之凿凿,步步进逼,对者狼狈不堪,嗫嚅语塞。体现了她以民为本的政治见解和积极用士的精神,是个开明君主。这是她最终接受触龙劝谏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德行书:成就一生必备的52种修养

    德行书:成就一生必备的52种修养

    本书介绍了年轻人成就一生应该具备的52种修养,内容积极,通俗易懂,有助于提升年轻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 习惯关乎成败

    习惯关乎成败

    好的习惯是一种坚持、坏的习惯是一种惰性。习惯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决定着人生的成败。成败的分寸之间,习惯决定一切。坚持一个行动,你会养成一个习惯;坚持一个习惯,你会养成一个个性;坚持一个个性,决定你一生的成败。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检查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坏习惯,教你怎样跨越人生的障碍,为你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重新定位你自己新的生活,明晰自己人生的方向。并帮助你在年轻时就具备走向成功人生的优秀素质,为你送上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28天出口成章

    28天出口成章

    你如何在成功路上舌灿莲花,春风得意。另外还重点对幽默、赞美、口才礼仪、聆听、分寸、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并就言与意、口才与成功等关系做了有益的探讨。
  •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杨略经过人生规划,确立了目标,却遇到了种种新的问题:空有雄心万丈,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稍作坚持就偃旗息鼓;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哭着做完;不懂时间管理,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效率却很低下……面对高考的重压,杨略陷入了极大的恐慌,父亲及时地告诉他:要取得好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强大的自控力。
  • 10秒钟打造识人高手

    10秒钟打造识人高手

    他是属于比较理智的人,而且是懂得保护自己权益的人。其实他这种人要做到要对方限期还书,想必在心里也有一段挣扎的历程。他会评估书该不该借给这位朋友,同时他也会评估这样做会不会伤害他们之间的交情。如果这位朋友比较难沟通,他就会以低姿态来要求对方;如果对方比较讲理,他就会以理来说服对方。总之,他对朋友的定义是大家互相尊重,彼此体谅,谁都不占谁便宜为主。他这种观念,颇适合现实社会的人际运用。
热门推荐
  •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遭遇男人背叛,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倒霉催,可她林冉冉就是其中一个。那个男人面对她,却毫无内疚之意,人前他客气地称她小林,绅士般地彬彬有礼,人后却像变了个人,对她百般调戏,张狂霸道:“既然只有你让我感觉舒服,那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留在身边,不过别得意得太早,她做大,你只能做小!”面对她伤痛的泪水,他移开视线,表情狠绝得如同她就是那敝履,不爱她却不肯放了她!她咬紧牙关,暗暗下定了决心,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可是,为什么她的心底却在隐隐作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越界的爱

    越界的爱

    然化中学的两位新生从相识到相知,一次意外,阮果发现了一个惊奇的秘密........
  • 黑社会之为爱黑吃黑

    黑社会之为爱黑吃黑

    她不过是想有份工能养家,有错吗?她不过是一不小心成了黑社会的大姐大,有错吗?她不过是想好好的照顾为了男人而疯了的妹妹,有错吗?都没错为什么老天会惩罚她?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她也被逼的只能装疯卖傻到底哪个地方出了错?是谁要和她黑吃黑?
  • 狗刨的江湖

    狗刨的江湖

    我们的梦,不可以被红尘这蚀骨销魂的妖魔击败、不可以被社会这大染缸污染。因为梦里,我们必是战无不胜的巅峰强者,我们是世界的主角,只有作弊开挂的主角,哪有败给规则的主角?
  • 血玄帝

    血玄帝

    气血如海,骨中如山;脏腑如钟,魂桥通天!不知从何时开始,夜晚成了人类的禁忌,那是属于妖魔的炼狱,那是属于怪人的屠场。当夜晚占据白天的那一刻,世间万物将灰飞烟灭!这是一片怪诞的天地,这是一个凄凉的世界。
  • 贴身管家:公主吃定你

    贴身管家:公主吃定你

    原本是快乐的大学生,即将备选学生会主席,可是,为什么爷爷要因为他为老不尊的情史竟然让她去假扮人家姑娘,然后替人去当靶子!本以为戴了面具,隐藏了性格,跟了个强大的管家,万事都OK了,结果又是遇到日本怪蜀黍,又是考验,又是遇海盗……她怎么这么命苦?她只是想要勾搭一下管家,没想和本尊的未婚夫勾勾缠……小姐我精通武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处理小三,解决流氓,管家,我吃定你!管家窘迫地回答:小姐,这些事都是我做的……
  • 刁蛮郡主

    刁蛮郡主

    不信鬼神的柳季云跟妈妈去庙里上香,碰到一个古怪的老和尚,再一睁眼,便是古色古香的房间,手持鞭子的侍女,一个人形冰块??画风突变,她双手抱胸后退,一红衣妖孽一双魅惑的丹凤眼微眯,薄唇微翘:“云儿,你不乖。”
  • 乾坤道机

    乾坤道机

    世事牵扯,冥冥之中。而冥冥之中藏心机,心机算尽前后。大法力,大神通,大智慧。却不知,神通不及天数。
  • 青璃说

    青璃说

    人可修炼化仙,妖可噬精开尾。但青璃是只半妖。他不想化仙,也不愿入妖。为了让她涅磐重生,他不断变强,却总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变强——失败——变得更强,他陷入了一个怪圈,然而这个圈子,却一点一点,卷入了神舟浩土的恐怖暗流。
  • 儒道至尊

    儒道至尊

    上古时期,人类茹毛饮血,居住洞穴,同如野兽,天旱水灾之年,为了生存,同类相残。先圣伏羲心生悲悯,于是仰观宇宙,俯察天地,穷究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深思花开花落变化因由,最终大彻大悟,脚踏云烟,端立于浩浩苍天,大手一握,无数星辰汇聚手心凝聚成惊天巨笔,引茫茫银河水于笔尖。在墨蓝的天宇间横画一笔,天地震颤,惊雷阵阵,闪电密集如雨,大地上的飞禽走兽惊慌失措,胡乱奔跑。此画乃象征天的乾卦,后世称为"一画开天地"。接着,他按万物规律创立先天八卦图。自此人类进入文明时期,文上能经世治国,管理万物生灵,下能经商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