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9800000025

第25章 《史记》精华(15)

“始皇既没,余威振于殊俗[29]。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30],甿隶之人[31],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3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33]。蹑足行伍之间[34],俛仰仟佰之中[35],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3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耰棘矜[37],非铦于句戟长铩也[38];适戍之众,非俦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尝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39],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抑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4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此段非司马迁《史记》本文,乃褚少孙所补附。褚少孙在这里引贾谊《过秦论》上篇以评论秦朝灭亡的原因。

[1]褚先生:即褚少孙,汉宣帝时博士,曾补叙《太史公书》(即《史记》)。凡他补写的文字前均加“褚先生曰”字样。本篇褚少孙引贾谊《过秦论》上篇,用以评论秦亡的原因,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以固塞文法为枝叶: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等等视为次要的事情。[3]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前361—前338年在位,用商鞅变法,使国力强盛,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础。殽、函:殽山和函谷关的简称。[4]雍州:古九州之一,地含今陕西中部、北部,及甘肃西北大半部与青海、宁夏部分地区。[5]窥:窥伺,暗中察看有所图谋之意。[6]“有席卷天下”以下:席卷,像席子一样卷起来;包举,像包袱一样裹起来;囊括,像袋子一样装起来。都是吞并的意思。八荒,八方荒远之地,指天下。[7]商君:即商鞅。[8]连衡:即“连横”,是一种分散六国,使他们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战略。[9]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两手合抱拱于胸前,比喻不用动手,毫不费力。西河,指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带,本属魏国。商鞅变法,秦国强大,魏人不敌,割取西河以及河东一部分地区给秦,故云西河之外。[10]蒙故业,因遗策:继承旧业,遵循遗留下来的政策。[11]爱:吝惜。[12]此四君者: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无忌,他们是当时以养士著名的四公子。[13]仰:形容由下而上进攻。[14]镞(zú):箭头。[15]流血漂橹:形容战争规模之大,死人之多,血流成河,把兵器都漂浮起来了。橹,大的盾牌。[16]享国之日浅:在位的日子不长。[17]奋六世之余烈:奋起发扬六代的丰饶功业。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18]吞二周而亡诸侯:即统一中国。东周后期分裂为西周、东周两个小国,秦庄襄王灭掉二周置三川郡。亡诸侯,谓秦始皇吞灭六国。[19]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至尊,指登上帝位;制六合,指控制天下。六合,喻天地四方,即宇内、天下之意。[20]敲朴:皆为木杖,短曰敲,长曰朴,是用来打犯人的刑具。[21]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我国东南地区,各部自有名称,统称百越。[22]俛首系颈:俛,同“俯”,俯首,低头;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23]委命下吏:把生命交给下级官吏,听凭摆布。[24]堕:同“隳”,毁坏。[25]销锋(dí):销毁刀箭等一切武器。锋,刀刃;,通“镝”,箭头。[26]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守华山以为防城,凭借黄河来做护城壕。践,登上,据守。[27]谁何:呵问是谁。这句话指设军驻扎在要道关口,盘问行人。[28]金城千里:喻关中形胜。秦都关中咸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地势险要,好像一条钢铁长城环守在千里之外。[29]殊俗:不同的风俗,这里指边远地区。[30]瓮牖(yǒu)绳枢:瓮牖,用瓦瓮做窗户;绳枢,用绳子拴缚做门的转轴。指陈涉是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贫贱之子。[31]甿(ménɡ)隶之人:一介平民。甿,同“氓”,即农民、奴隶。[32]中人:中等才能的人,普通人。[33]陶朱、猗(yī)顿:陶朱,即范蠡,原为越王句践的大夫,后弃官经商于陶,自称陶朱公,以善经营致富。猗顿,鲁人,以经营盐业致富。[34]蹑(niè)足:蹑是践履的意思,蹑足行伍,就是参加军队。[35]仟佰:古代军队编制,仟佰也泛指队伍。[36]赢粮而景从:指群众自己携带粮食像影子一样追随陈涉。赢,担负;景,同“影”。[37]耰(yōu)棘矜(qín):同“锄”;耰,平土的无齿耙;棘,借作“戟”;矜,矛柄。[38]铦(xiān):锋利。长铩(shā):大矛。[39]度长絜(xié)大:比长论短,较量大小。絜,衡量,比较。[40]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一人发难而国家破亡。一夫,指陈涉;七庙,国家宗庙,古制天子有七庙,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

(可永雪)

萧相国世家

萧何(?—前193),沛县小县吏出身,因帮助刘邦击秦灭楚统一中国,作出极大贡献,成为刘邦集团中功居第一的重要人物。但刘邦对他既委以重任,又不能无猜忌。萧何为保全自己地位,屡以家财佐军,家属参军,甚至强买民田以自污,以各种方式消除刘邦对他的不信任。后来刘邦仍以萧何请弃上林苑空地令民入田的小事,囚禁了他。由于别人的说情,萧何才被赦放。本文正是在记叙萧何一生与刘邦相处的关系中,肯定了萧何为建立汉朝在后勤保障上所建立的功绩,亦指出萧何在政治上相当机警;同时也揭露刘邦在处理君臣关系上的阴暗心理。正如清代吴汝纶在他点勘的《史记》中所说:“此篇以恭谨自免祸为主,所以发明高帝之雄猜也。”

司马迁写这篇传记在材料上作了审慎的选择。叙萧何实绩仅四事:收秦律令图书、举韩信、镇抚关中、临终举曹参自代。而定汉家律令,别见《曹相国世家》《张丞相列传》;设计害韩信详见《淮阴侯列传》。另外,写刘邦、鄂君两次论功,刘邦三次猜忌,说客三次提醒而免祸,则都有助于表现主题与传主的性格特点。

传文中写萧何为自保而作出微妙的反应,而刘邦则两次大悦,一次大喜,一次大怒,二次不怿,出色地描写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萧相国何者[1],沛丰人也[2]。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3]。

高祖为布衣时[4],何数以吏事护高祖[5]。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6],吏皆送奉钱三[7],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8],常辨之[9]。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10]。秦御史欲入言征何[11],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12]。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13]。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14]。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15],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16],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17],何以丞相留收巴蜀[18],填抚谕告[19],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20]。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21],辄奏上[22],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23],上来以闻[24]。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25],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26],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27]。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28],上数使使劳苦丞相[29]。鲍生谓丞相曰[30]:“王暴衣露盖[31],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32],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33]。

正面叙述萧何的出身及在刘邦起事前后的实绩。萧何为县吏时就具有办事的才干,并与起事前的刘邦有特殊的好关系;帮助起事后的刘邦收秦律令图书、举韩信、守关中,为击秦灭项作出重大贡献。但刘邦与项羽相距京、索间时就疑心萧何,萧何从鲍生计,使汉王大悦。

[1]相国:也称丞相,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长官。[2]沛:秦县名,治所在今江苏沛县。丰:古邑名,秦时属沛县,汉置丰县,治所在今江苏丰县。[3]以文无害:因通晓法令法律,不枉害人。文,法律条文。主吏:县令的助理。掾(yuàn):古代一般官吏下属的办事员。[4]高祖:刘邦。布衣:平民,老百姓。[5]吏事:官司。[6]以吏繇:以小吏的身份去服徭役。繇,同“徭”。咸阳:秦王朝国都,在今陕西咸阳东。[7]送奉钱:送路费。[8]“秦御史”句:秦朝廷派来监督该郡的监察官同他一道办事。[9]辨之:分析事情。[10]“何乃”句:萧何任泗水郡的卒史职事,考核得了第一。泗水,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沛县东。卒史,文书小吏。[11]入言征何:到朝廷推荐征召萧何。[12]为丞督事:充当丞(辅助官)督办诸事。[13]律令:法令。图书:地图与书籍。[14]项王:项羽。[15]厄塞:险要之处。[16]进言:推荐。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东南)人,楚汉战争中先随项羽,后归刘邦,任大将军。曾自立齐王,刘邦徙封他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因谋反罪名而被吕后所杀。[17]三秦:项羽破秦,三分关中地,分封三王,所辖之地合称“三秦”。故地在今陕西关中一带。关中,指陕西中部。[18]巴蜀:巴郡和蜀郡,故地包括今四川、重庆。[19]填抚:镇压安抚。填,同“镇”。[20]栎(yuè)阳: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临潼东。[21]社稷:土、谷之神。封建王朝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22]辄奏上:经常向汉王报告。[23]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24]上来以闻:汉王来了再告诉他。[25]转漕:古时陆运为“转”,水运为“漕”。转漕给军,指将物资运输补给军队。[26]兴:征发。[27]属:嘱托。[28]京、索之间:京,古县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南。索,索亭,又名大索城,即今河南荥阳。在荥阳北有小索城。京、索之间即指此三城地区。[29]使使:派遣使者。劳苦:慰问。[30]鲍生:姓鲍的一位儒生。[31]暴衣露盖:指生活在野外,辛苦不能安居。暴,显露。盖,车盖。[32]昆弟:兄弟,包括近房和远房的兄弟。胜兵者:能当兵的。悉诣军所:全都派到前线。[33]说:同“悦”。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1],所食邑多[2]。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3],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4],大小各有差[5]。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6],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7]。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8]。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9]。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10],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11],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12],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13],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14],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15]:“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16],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17]。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18],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19]。夫汉与楚相守荥阳[20]数年,军无见粮[21],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22],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23],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24]。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25]!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26]。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27]。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28]也。

叙萧何在刘邦论功行赏中被推为首功。刘邦以萧何功最盛,封他为酂侯,功臣中位第一。

[1]酂(cuó):古县名,治今河南永城西南。[2]食邑:因受封者食用所封地区的赋税,故名食邑。[3]被坚执锐:披铠甲执武器,喻冲锋陷阵。被,同“披”。坚,指铠甲。锐,指兵器。[4]略地:夺取地盘。[5]大小各有差:指功劳大小各有等次。[6]顾:却。[7]发踪:《汉书》作“发纵”,指人解开绳扣放出猎狗。指示:以手指点方向。[8]功狗:功相当于狗。[9]功人:功相当于人。[10]举宗:全族。[11]列侯:各个侯。毕:完全,都。[12]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事详见《曹相国世家》。食邑平阳,号平阳侯。创:创伤。[13]桡(náo):委屈,折服。[14]未有以复难之:没有什么理由再次反驳他们。[15]关内侯:秦汉时爵位名,位列第十九级,仅有爵号,无封地。鄂君:即鄂千秋,封安平侯。[16]相距:相拒。[17]逃身遁者数矣:多次只身逃命。逃身,轻身走出。逃,《汉书》作“跳”。[18]诏令:天子的文告、命令。召:号召,召唤。[19]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数万兵马正赶上皇帝失败缺兵之际有数次了。[20]荥阳:古县名,治今河南荥阳东北。[21]见:同“现”,现存的。[22]亡:失。山东: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原六国所在地区为山东。[23]“今虽”句:现在即使没有了数以百计的曹参一类人。[24]“汉得之”句:汉朝需要他们并非缺一不可。[25]柰何:为何。柰,通“奈”。[26]“赐带剑”以下:给予带剑着鞋上殿,到朝廷朝见天子不用小步快走的优待。趋:臣子入朝小步快走,以示尊敬。[27]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让鄂君仍然享有关内侯的食邑,再加封为安平侯。因,顺势,仍然享有。安平,汉县名,在今河北饶阳西面。[28]]赢:多出。

汉十一年,陈豨反[1],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2]。诸君皆贺,召平独吊[3]。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4]。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5],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6],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7],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8],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9]。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10]。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11]?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同类推荐
  • 变革1854

    变革1854

    “我们是帝国主义接班人,继承殖民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高度发达的学园都市疗养院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两个老人听着外面传来清脆的童歌声忍不住泪流满面。林海洋对老友说:“看来我们没有白来。”宋海平眼前闪过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忍不住流泪答道:“是啊,没有白来这一趟。”
  • 三国刘循兴汉

    三国刘循兴汉

    刘寻,刘循,傻傻分不清楚。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真的成为刘循了,而且自己的老爹居然是刘璋。东汉末年,真的是末年了,天下大势已成,三分鼎立之势的苗头已经起来。刘循,益州少主,能让刘备夺了这益州吗?系统在手,那争一争这天下又何妨!PS:本书和历史没一点关系
  • 唐时歌

    唐时歌

    我们曾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只为向这个世界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活过!存在过!前世浪费了半辈子光阴一事无成的平凡人,得天垂怜,让他再活了一次,来到这片世界。这一世的他决定做些什么……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从另一个角度叙述这位伟大的女性,从人生的不同阶段再现她与佛教非比寻常的因缘。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武则天本人以及唐代的社会风尚及民众信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武则天与佛教,佛教与武则天,这其中有着扯不断的因缘。佛教慰藉了武则天一度空寂的心灵,成就了武则天人生的灿烂辉煌,也在武则天时代达到了鼎盛。
  • 西汉往事

    西汉往事

    这本书的内容是发在《信息时报》上的专栏文章,讲的内容主要是从秦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据说发生过的事。这些事都来自《史记》或《汉书》,我只能保证这些事都是有记载的,但不能保证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看过原版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都会被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观念,观念多了,真实历史的信息就会变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书背面躲着的一些事挖掘出来,说直白点,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从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角度,把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故事再折腾一遍。
热门推荐
  • 你的姓氏,我的故事

    你的姓氏,我的故事

    结婚一年,他从未踏入过新房;直到美丽孕妇哭着求她成全……他难得解释:孩子,不是我的!小三小四,是替代品,而她,是报复棋子……转身后,迎来的却是另一个男人负手而立的身影;“同是天涯论落人,我们,偷偷在一起好了。”“……”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在那年,已经悄悄住进了他的心。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异世人生奇缘

    异世人生奇缘

    四川的山,四川的水,四川的美食。四川的大地震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人生。
  • 嫣笑如花

    嫣笑如花

    所谓公平便是她得到了最好的后就给她最差的!所以她从掌心宝穿成了狗嫌草。所谓公平就是她tj的多了,挖坑挖的多了。所以被自己坑了,掉进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哈哈!不作不死!小说电视都是骗人的,原身机智警敏漂亮孝顺,才不是小说里二缺傻逼的脑残货,作者们你逗我!小说电视都是骗人的,炮灰反派就连个打酱油智商都在线,才没有一脸我就是看你不爽,一脸阴险我就是坑你的坏人脸!堂堂兰家大小姐,还是穿越之身,落得竟然还是狗都嫌的地步,这尼玛地狱模式究极难度没个给力的大奶,你特么要我怎么单刷boss啊!
  • 修仙懒人

    修仙懒人

    闲暇时的随笔,没有雄心壮志的普通人的修仙之路
  • 暴杀白虎

    暴杀白虎

    村子....土匪...妈妈...少年失去妈妈后又失去了姐姐在寻找姐姐的道路上他越行越远
  • 赫拉洛尔魔法学院

    赫拉洛尔魔法学院

    父亲生日那天,残忍的世界和她开了个玩笑,站在血泊之中,瞳孔无限放大,头顶的天空施加着巨大无形的压力压在年仅16岁的女孩单薄的肩上,在父亲的背包中意外发现的古老笔记本将她引入到不可思议的魔法世界,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在神秘堡垒的最底层并且被冰冷慑人的铁铐牢牢铐住,黑紫色如藤蔓般缠绕着自己左边小腿的印记,未知身份的神秘少年,付出灵魂与之契约的恶魔,更有异世界的妖孽国王,“废你一身魔法,也要做我的女人。”那双魅惑人心又深邃的紫色的双瞳泛着迷人的色泽,神秘的一切被慢慢揭开时,毁灭游戏才刚刚开始.....
  • 倾爱两相依

    倾爱两相依

    一场空难现代少女穿越成了花旗国的公主西门倾爱,本以为就是个打酱油的米虫生活,怎料一老和尚上说她是命中注定的君王。对于这她只想说老和尚你是来搞笑的么?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女子好么?!可是某人真的会那么老实么?!直到十岁那年一个小和尚的出现,让这个狂妄的女子学会了安静,他们都是彼此命中的劫。他会她出谋划策,为她争夺江山,她知道为了保护他她得更加强大。她昭告天下要立他为帝君,大臣纷纷进言说他是高僧不合礼法。他脱下僧袍,誓要与她执手看天下。
  • 可怕冷少,太难驯

    可怕冷少,太难驯

    他从来都对她不客气像瘾君子一般不断的在她的身上肆孽而她只是想尽快的摆脱这种困境不断的满足于他尝试着驯养着他还娇纵着他且逃避他但是……
  • 都市天师

    都市天师

    前世机缘巧合得到天书三册,却是为非作歹最终惨遭天罚,临死之际才明白,金钱权利不过浮云。今世重生,手持天书,我将何去何从。是问鼎玄门?还是纵横都市?在繁华的都市下,又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我欲行天师之责,为世间斩妖除魔。一切精彩,尽在都市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