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2900000014

第14章 峨眉川江(1)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从峨眉山下的乐山

沿江直到盆地东南的内江一带

自古以来

人灵人杰

……

“蜀江水碧蜀山青”,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而诗人心目中的蜀山,首先是峨眉山。李白就说过:“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势巍峨,层峦叠翠,向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多佛寺古迹,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一条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汇入岷江。对岸就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以及比大佛更大的由山体自然形成的卧佛。

岷江和乌江、沱江、嘉陵江是长江在四川盆地的四大支流,分别自南北两侧注入长江,形成盆地中不对称的向心状水系。

岷江西边的一条支流大渡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亦至乐山汇入岷江,全长一千零七十公里,大部分奔流在雪山峡谷之中,古称天险。着名的铁索桥——泸定桥,就在大渡河的中段。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从峨眉山下的乐山,沿江直到盆地东南的内江一带,自古以来,地灵人杰。

宋代文豪苏轼及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现代文豪郭沫若,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兼资文武全才的共和国元帅陈毅,都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普贤菩萨道场,位于四川中南部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主峰万佛顶海拔三千零九十九米,比五岳中最高的华山高一千多米,所以向称高凌五岳。

峨眉山形体高大,气势雄伟,又称大光明山,它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佛国仙山的文化定位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向有“峨眉天下秀”

之誉。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特有物种繁多,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乐园,有植物五千多种,动物两千三百多种。古生常绿混交林带十七万多亩成垂直分布,拥有珙桐、桫椤等珍稀植物和苏门羚、大蚯蚓、枯叶蝶和峨眉灵猴等多种稀有动物,峨眉观猴已经成为游山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峨眉山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峨眉山上寺庙林立,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八大寺庙最为着名,吸引着无数的信众、香客游山礼佛,文人、学者赋诗作画、述文记游,高僧说法传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峨眉山文化。

东汉时,药农蒲公在今金顶创建普光殿,自东汉以来,大小寺宇,莫不崇奉普贤菩萨,四方信士礼敬普贤者,亦莫不指归峨眉。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内侍张仁赞赉黄金三千两,于成都铸造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今为全国重点文物。

相关诗词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唐·陈子昂《感遇》录一)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傥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唐·李白《登峨眉山》)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宋·苏轼《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诸夏,日绕重元宅大雄。

师去想无登陟远,只应飞锡验神通。

(元·黄镇成《游峨》)

乌靴脱却换青鞋,踏遍名山惬素怀。

虎啸石头风万壑,鹤眠松顶月千岩。

云开面面峰如削,谷转行行树欲排。

湖海故交零落尽,烟霞清趣几人偕。

(明·方孝孺《入山》)

峨眉春日斗婵娟,雷坪夜响空中泉。江南客子喜空翠,踏遍平羌江水边。归来梦寐绕虚壑,千花烂锦明嶂岷。起来如在峨眉巅,画史新图为君作。陇西太白云不还,浣花草堂苔石斑。

西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峨眉山。

(明·解缙《题峨山图》)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石龛古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丹崖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西岩阿。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幡蔡蒙实相对。梦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明·周洪谟《峨眉天下秀》)

忝与持衡古益州,锋车岩壑任狂搜。

酉山邛海天多暖,剑阁夔门气太秋。

使节三年圆一梦,奇峰万点洗双眸。

谪官愈识君恩重,许到峨眉顶上游。

(清·何绍基《游峨眉》)

峨眉天下秀,最秀是清音。

四围山作障,两江水绕亭。

松涛来穹宇,鸟啼自花阴。

沧桑多少变,不变是牛心。

(现代·王文琛《清音阁》)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就山而凿的、世界最大的弥勒佛石刻像,今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其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大佛背靠峨眉山东麓的凌云山栖霞峰,面向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

大佛远眺峨眉,近瞰乐山,双目欲睁似闭,面容慈祥肃穆。大佛头与山齐,足踏江岸,双手抚膝,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宽10米,耳长7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脚背宽8.5米,其上可围坐百余人。俗语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为唐代佛教石刻造像。据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及明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文献记载,大佛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由贵州籍名僧海通和尚募款始建,海通圆寂后,由节度使韦皋主持继续修造,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得以完工,历时九十年。

大佛完工之初,全身彩绘,且覆以七层十三檐楼阁,时称大佛像阁,宋时称天宁阁,元末毁于兵火。

相关诗词

出郭幽寻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陆游《谒凌云大像》)

金身谁凿与云齐,传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惟有放生碑。

(明·安磐《凌云寺》)

江岷山水望中收,万顷风涛拍岸浮。

老佛何年身化石,凭他砥柱障中流。

俯瞰江流脚底穿,黄花翠竹髻螺旋。

禅心一任波涛险,自结岩前水月缘。

(现代·黄载元《大佛岩》二首)

头沐天风足濯波,灵山此地意如何。

三春锦绣云烟过,石佛襟怀水月多。

遍礼如来非大智,静观自在即维摩。

千年倚壁微微笑,事不磨人人自磨。

(现代·谢守清《乐山大佛前所思》)

【链接一】乐山隐形大佛

1990年,一名游客通过检视旅游中拍摄的图片,惊奇地在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一尊天造地设,全身长达四千余米,由数座山体组成的隐形大佛。佛头由乌尤山构成,山石、树木、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嘴唇和下颚;佛身由凌云山构成,连峰组成巨佛的胸膛、腰部和腿部;佛足则是龟城山的一部分。其体态匀称,面目清秀,仰面朝天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慈祥凝重。而乐山大佛则不偏不倚,端坐在隐形大佛心脏部位,令人称绝。

相关诗词

心中有佛佛自生,一体分明岭上横。

暮鼓晨钟敲不起,沉沉梦里听江声。

(现代·曾道吾《观乐山隐形大佛》)

【链接二】岑参与嘉州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玄宗天宝五载(746)

登进士第,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有《岑嘉州集》。

相关诗词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唐·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沙湾·郭沫若

“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沙湾是郭沫若的故乡,他的故居就在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街上。沙湾前临大渡河,后依二峨山,风景十分秀丽。郭氏旧居建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经逐步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这是一幢亦商亦居的四进木结构平房建筑,共有大小房间三十六间,建筑面积九百八十平方米。旧居宅院仍保留当年的面貌:前面是商号、家人起居处,后半部是花园和家塾。郭沫若四岁半便入家塾“绥山馆”,后在名师沈焕章的教诲下,直到十三岁考入嘉定(今乐山市)高等小学校,才离开沙湾旧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又名鼎堂。四川乐山人。早年就学于嘉定高等小学、嘉定中学堂、成都高等学堂的分设中学。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夏与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同年出版诗集《女神》。1924年翻译了日本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1926年北伐战争时出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1945年出版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史学着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郭沫若一生在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在长期的历史研究中,他把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加以创造性的结合,论证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存在,并在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所着《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中国历史的着作。所着《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

《李白与杜甫》《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有《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行世。

相关诗词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书。

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现代·郭沫若《茶溪》)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现代·郭沫若《归国杂吟》)

陈迹煤山三百年,高文我佩鼎堂贤。

吠尧桀犬浑多事,喘月吴牛苦问天。

由检师心终覆国,自成失计遂捐燕。

昌言张李如能拜,破虏恢辽指顾间。

(现代·柳亚子《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即题其后》)

擅尽风流一水滨,华堂松竹露泠泠。

月明灵宝清风袅,若有人兮诵女神。

一代文宗百世师,高山仰止共钦迟。

倚天巨笔凭挥洒,横扫人间几魅魑。

(现代·李伏伽《题乐山灵宝峰郭沫若纪念堂》二首)

小三苏祠·苏轼

三苏祠在四川眉山市,原为北宋着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今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氏父子三人俱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以苏轼文学成就尤高。

元代改三苏故宅为三苏祠,明洪武年间(1368~1398)扩建,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

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以后又经多次扩建和维修。今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1984)。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在文艺创作上,苏东坡可谓全才:

其诗冠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其文冠代,与韩柳并称欧苏;其词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为宋四家之一,称苏黄米蔡。此外,他还是一个大画家、艺术理论家。在中国古代,像苏东坡这样在诸多方面都做出创造性贡献、臻于一流的人物并不多见。着有《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东坡乐府》《东坡志林》五卷。

苏轼之父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代着名散文家,有《文集》二十卷。苏轼之弟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居许昌,自号颍滨遗老,着有《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

三苏祠总建筑面积为一万一千五百平方米,其正殿、启贤堂、瑞莲亭为清康熙年间所建,近现代扩建和修葺力求恢复清康熙年间的建筑旧貌。殿堂由三进四合院组成。正殿有三苏塑像,东侧池水与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构成园林景观。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

相关诗词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宋·苏轼《游金山寺》)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

万里桥边白版扉,三年高卧谢尘。半窗竹影棋僧去,满棹风钓伴归。看镜已添新雪鬓,听鸡重拂旧朝衣。故人零落今无几,华表空悲老令威。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高台老仙谁所写,仰视眉宇寒峥嵘。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杖横。迩来逢迎厌俗子,龙章凤姿我眼明。北扉南海均梦耳,谪堕本自白玉京。惜哉画史未造极,不作散发骑长鲸。故乡归来要有时,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

(宋·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

千古高风今尚存,海南谁道未招魂。

寒林墨竹丰标远,野老苍头笑语温。

洛蜀党争传宋史,文章世誉重苏门。

嘉眉例是多才地,愿与诸君煮酒论。

(现代·赵蕴玉《嘉州画院成立作东坡像寄赠并致诸画友》)

安岳石刻

安岳石刻在四川安岳县,是当地摩崖造像石窟艺术的总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卧佛院摩崖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处。该县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00)。

安岳石刻始于南朝梁代,经唐、宋、元、明、清,迄今已逾一千四百年。全县石刻分布达二百一十七处,造像总数达十万余尊,高逾三米者上百尊,高逾五米者四十余尊,高逾十五米者两尊。保存较为完好,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的石刻共计四十五处。

安岳石刻造像题材极为丰富,以佛教为主,兼有佛、道融合,三教会同等特点。佛教题材有释迦说法、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地藏、观音、文殊、普贤、维摩诘、西方三圣、华严三圣、涅变、观经变、西方净土变、药师经变、观音经变等;道教题材有元始天尊、老君、三清、四御、二天尊、救苦天尊乘九龙等。有显着地方化和世俗化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悦读MOOK(第十六卷)

    悦读MOOK(第十六卷)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悦读MOOK》呢?当你阅读《悦读MOOK》,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是一本有关书的书,是会激起你阅读兴趣的书。《悦读MOOK》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不仅有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还有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燃烧无悔的岁月

    燃烧无悔的岁月

    刚入社会的那两年,我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事,我交的女友背叛我,还将我送进了监狱,出狱后我遇见了高中时暗恋的那个女生,从此我们之间有一份协议,我现在是她的人,要听她的命令,我没选择的余地.......但是我的生活因此而出现了曙光!
  • 权倾天下:傲娇吃货暖情爱

    权倾天下:傲娇吃货暖情爱

    “跟我走吧,晚晚。”“有我陪你,晚晚。”你们这是干嘛,你们。。应该知道的,我的心已经给了别人,回不来了。“姐姐,你别走。”“小离儿乖,姐姐疼你。”前有两尊腹黑大神求爱,后有呆萌妹妹死缠,看女主如何摆脱他们,踏上寻夫之路。。
  • 谜之塔罗

    谜之塔罗

    在另一个空间里,有一个名叫”塔罗“的世界,22张塔罗牌是最神圣的物品。神秘的孤儿竟会成为尊者?未知的神秘路途开始,他们会怎么样?
  • 经商经伤

    经商经伤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就像一个小窗口,映射出了人生百态,且很有巴尔扎克的文风。语言自然流畅,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刻画形象鲜明,让人迫不及待地根据作者的思路情节追随下文……人和动物最基本的区别在于,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而经济动物不能。这样的定义不知从何时开始,它的基因的一部分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哦,对了,这就是从《经商经伤》这本书开始的。作者用他那平实的风格;纯朴的笔调;率直而通俗的语言以及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现实社会生活当中值得人们去深思的故事。
  • 以你为名的花在心底盛放

    以你为名的花在心底盛放

    短篇言情小说集。无论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还是眼前的现在,都希望能和你相遇,让我参与你的人生,谱写动人的故事。
  • 围河传说

    围河传说

    一滴泪水不经意间的坠落,只不过是一场湮灭,不要在意那些痛苦的轮回,那其实只是一段旅程,爱,不要太难,简单一些就好
  • 十万岁生日

    十万岁生日

    主要介绍十万年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自身
  •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每当我们在岸边捡着浪潮送来的贝壳,望着一望无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海洋的时候,总是在想蔚蓝色的海水下,到底生活着哪些生物?是否有高度文明的“海底人”?又是否真有美人鱼?提到“一闪一闪”、“灿烂的光芒”这些词时,我们会想到晴朗的夜空,眨眼的星星。其实在海底也会有这种现象,海底的鱼也会常常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昵?众多的海洋之谜,等待我们来揭开。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前,勇敢攀登科学高峰。
  • 翻滚吧天神之猫

    翻滚吧天神之猫

    吃错药的后果就是--从魔女变成了猫咪!而要想解除魔法,就必须--得到天神的吻!他在宠物店买下了"她",两人开始"半同居"生活,从此她踏上了漫漫"索吻"之路!
  • AD7067

    AD7067

    核爆之后,地球表面发生剧烈的变化,海啸和磁极转换开始了新的造山运动,电力消失,水面上涨,人类文明面临空前的灾难。人类在大陆消失前制造了多艘巨型方舟并将最后的人类族火延续下来。在海上飘荡数千年后,人类登下方舟时发现,原先的大陆已经消失,地表已经分裂成众多岛屿。由于没有电力和足够的食物来支撑人类发展,地球文明陷入极速的倒退之中。故事发生在人类登陆的一千年后,人类文明已缓慢复苏进入到中古时期。帝国的形成,疆土的开拓,权利的斗争,宗教的纠纷………共同书写着一副新的人类文明史诗,就让本文带你进入这个滂湃激昂的新人类世界里一探究竟.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