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100000048

第48章

1月30日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总前委电,提出准备南渡和布置江边侦察工作,建议枞阳镇上游由中野负责,下游由华野负责。

1月31日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2月1日出席华东慰问团在徐州召开的慰问大会,代表华东野战军接受锦旗并发表讲话。

2月2日华中工委致中共中央军委及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电,报告苏北沿江一带敌情,建议派适当部队首先扫清敌人江北之桥头堡,以便充分进行渡江准备工作。

2月3日华野前委致华东局并中共中央电,提出对今后支前工作的建议。

同日中共中央致各中央局及华东、中原、东北三野战军首长电,指出“国民党有在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应针对这两种可能,准备两种对付方法:如果“国民党仍然采取在京沪线组织抵抗的方针,则我仍应按原定计划,华野、中野休整至三月底为止,准备四月渡江”;如果国民党“将主力撤至浙赣线布防,则我们应作提早一个月行动的准备,三月即行渡江”。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华东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华中工委、中原局:在渡江作战中利用敌军内应。2月7日又电示:速派人与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第一○六军军长王修身接洽。

2月4日发出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的电报,报告淮海战役以后华野部队的主要情况,作为1949年1月份综合报告,并说明:“该报告本应早日呈上,但淮海战役结束后随即召开全军纵队以上干部会议布置全军整编和休整以及全军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并听取陈军长传达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会后因病迄今始愈,因此一月份综合报告直延至今日,特申请原宥。”

同日未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各兵团首长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转达中共中央2月3日电指示,要求“各部应加速完成整编与渡江准备工作”,侦察部队应于2月10日以前由现地出发进行江边侦察。

同日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为适应形势发展,我军提前于三月初行动,向南进军”。“因此,我们对一切渡江准备工作,应当加紧进行”。“为求渡江作战更加稳妥,建议先抽派林(彪)、罗(荣桓)部五个军、六个纵队计四十万人,目前即南开至安阳、新乡休整,提前南下,担任于华野、中野渡江时即行包围汉口,钳制白崇禧使其不敢他调,以更有助于我们渡江和夺取京沪”。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8日复电指示:“你们抓紧整训,准备提前一个月出动,甚好。望照此去做,不要放松。但实际上,三月仍须整训,并须着重学习政策,准备接收并管理大城市。今后将一反过去二十年先乡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变为先城市后乡村的方式。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

“华东局华东军区机构,立即移至徐州同总前委和第三野战军前委一同工作,集中精力布置南进”。2月9日又电告:根据东北野战军休整等情况,初定该部四月上旬由铁路先运二至三个军约12万至18万人直达信阳,夺取信阳、孝感之线,威胁武汉。

2月8日下午,与谭震林一起离开徐州赴河南商丘附近的张菜园,参加讨论渡江作战问题的总前委会议。总前委委员一致认为,渡江时间,以在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为最好。兵力部署,确定以华野四个兵团、中野一个兵团为第一梯队,中野另两个兵团除以一个军佯动外作为总预备队。战役突破重点地点,预定为芜湖至安庆地段;对于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究竟是作为重点突破地段,还是作为辅助突破地段,要熟悉该地情况的粟裕作进一步考虑,作出决心和部署。2月9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将会议结果报告中共中央军委并华东局。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11日复电:“同意你们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的计划,望你们按此时间准备一切”。“饶(漱石)康(生)曾(山)到后即开一次华东局会议,依据上述计划及中央丑齐(2月8日)电方针(丑齐电中整训时间应缩短半月至三月半为止)部署一切”。“二中全会定三月一日开会,会期五天至七天,你们一切工作须于二月二十五日以前布置完毕”。同时指示:“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2月12日又电示:华东局会议应讨论苏浙皖鲁及宁沪杭地区主要干部配备问题。

2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致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徐向前、周士第电,指出:对部队进行地理常识教育极为重要。

2月12日晚,在徐州西南的大北望华野作战室,对华野司令部参谋处作战股股长秦叔瑾谈渡江作战设想。他认为,大军渡过长江去困难不大,主要问题是渡江后必须抓住敌人,达到大量歼敌有生力量。为了加强突击力量,更好地发挥部队的优长,决定将熟悉苏中、苏南情况的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军由中集团调到东集团,将熟悉苏浙边区和皖南情况的第二十四军、第二十五军由东集团调到中集团。上述意见,得到总前委其他委员的赞同。他说:“三野突破江防后,第一步是包围歼灭南京、芜湖、镇江之敌,周密组织东线四个军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突破江防成功,切断京沪铁路,楔入京沪敌人之间,对于协同西线合围南京地区之敌,至关重要,对整个战役极为有利。”他要秦叔瑾根据这个设想起草作战预备命令。

2月13日中共中央致小平、陈毅并告饶漱石、康生、曾山、粟裕、谭震林电,认为邓、陈2月6日关于党内思想动向的报告“极好”,指出“不要轻敌一点,甚为重要”,“即转发各处研究,指导所属纠正同类偏向”。“中野及中原局高干会议刚毕,不需要再开会了。华野似宜于二月十八日左右再开一次高干会,检讨上次会议执行情形,加紧准备渡江,传达将重点放在城市的指示。会后你们即来开二中全会,于二月二十七日或二十八日到达中央即可”。

2月14日饶漱石、康生、曾山与刘伯承、邓小平到达徐州。

2月15日出席华东局在徐州召开的会议,讨论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和渡江作战的支前工作,以及干部配备问题。

会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康生、曾山、粟裕、谭震林、宋任穷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苏浙皖鲁及宁沪杭地区主要干部配备方案,“建议华野各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兼任华东军区工作,粟裕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南京市以粟裕为军管会主任兼市长”。

2月18日中共第三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传达和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城市工作和新区政策的指示,检查和进一步部署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会议于2月21日结束。

2月19日晚,三野前委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讨论粟裕提出的渡江作战设想。2月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京字第1号),确定了渡江后东西对进的部署,调整了东、中两集团战斗序列,规定了各部开进时间和路线。2月下旬,第三野战军主力陆续南下,3月中旬到达安徽、江苏两省江北地区,进入渡江准备位置,待命发起渡江作战。

2月22日总前委决定:陈毅、饶漱石、邓小平率总前委和华东局机关进驻安徽合肥附近,统一指挥第二、第三两野战军渡江作战;粟裕率第三野战军指挥机关进至苏中泰州以南地区,指挥东集团作战;谭震林随第七兵团行动,指挥中集团作战。

同日毛泽东、周恩来与李宗仁的代表达成非正式协定,以中共中央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谈判。

2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三月中旬或下旬,你们应准备攻占浦口及炮击南京。此项准备工作限于三月十日以前完成,待命行动”。3月1日,粟裕与张震复电,决定以三个军、两个榴弹炮团执行这一任务,于3月10日以前完成作战准备,待命发起战斗。

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3日复电指出:“准备攻占浦口炮击南京之目的,是为了促成有利于人民之谈判。此项谈判时间尚未确定,大约在三月下旬”。“现在各部均只作准备,不要行动”。3月17日2时又电示:“我们与陈(毅)、饶(漱石)、邓(小平)、谭(震林)共同决定渡江战斗之确定日期为四月十日,而和平谈判之日期则应在四月一日或四月五日,以便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开始谈判十天或五天后我军即实行渡江,迫使对方或者签订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协定,或者破裂和谈,担负继续战争责任。因此攻占浦口、浦镇的时机应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的那一天,或者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之后一天而不要过早”。“攻击浦口、浦镇的准确时间,必须由中央临机决定。至于浦口、浦镇以外沿江各点之攻占,则由你们自己规定攻击时间”。

2月28日因在淮海战役中屡发美尼尔氏综合症,战后病情未见好转,三野前委决定送粟裕到济南疗养。同日,三野前委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陈毅、饶漱石、谭震林并报华东局、总前委电,报告:粟(裕)脑病进步甚慢,决于今日离队赴济南休息,军中职务由张震、唐亮、钟期光同志共同主持。粟至济南休息后,拟于3月20日左右赶赴前方。经中共中央批准,不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月1日,粟裕去济南。

3月1日与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总前委电,决定以第二十六军、第三十四军、第三十五军并配属两个榴弹炮团,执行攻取浦口、炮轰南京的任务。为分散敌人注意力,令第七、第九、第十兵团同时攻击当面之敌沿江桥头堡垒,开辟突破江防道路。各部于3月10日前完成作战准备,待命发起攻击。

请军委指示发起战斗时间。

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3月13日结束。毛泽东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今后解决剩下的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

3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组织人事问题座谈会,决定华东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饶漱石为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陈毅为第三书记兼上海市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刘(伯承)陈(毅)粟(裕),政委邓(小平)饶(漱石)谭(震林)”。

3月17日陈毅、饶漱石、邓小平、谭震林由西柏坡到济南,探望在那里疗养的粟裕,并一起商谈军事问题。3月18日,陈毅、饶漱石、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张震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我们再三考虑结果,认为攻击浦口与炮击南京与夺取一切江北敌人据点,应同时施行,而且应紧接着开始渡江作战,其中间隙不宜超过七天以上,以三四天为最好”。“因此建议:攻击浦口作战,推迟至四月一日(卯东)开始,以便与十号(灰)渡江作战相含接”。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19日2时复电指示:“是否攻占两浦,要待谈判接触数天才能决定。如谈判有成功希望,则不要攻占两浦,以利和平地解决接收南京问题。如谈判没有成功希望,则看军事上是否有必要攻占两浦”。“不论谈判情形如何,对于攻占北岸据点及四月十日渡江均无妨碍”。

同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发出致各兵团首长、华中工委、安徽省委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为配合和平谈判,开辟渡江作战攻击道路,造成下一步作战有利条件,决定以第九兵团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第七、第九、第十各兵团同时攻歼江北桥头堡守敌,控制内河入江出口,搜集船只,疏通河道,修筑码头,进一步开展渡江作战准备工作,要求各部于3月20日以前完成战斗准备,待命统一发起攻击。

3月21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率总前委和三野指挥机关由徐州南移,于3月23日进驻蚌埠东南11公里处的凤阳县孙家圩子。

3月25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召集三野各兵团负责同志会议,听取张震关于三野渡江作战准备工作情况,以及粟裕赴济南疗养前主持制定的渡江作战方案,决定2月20日所发预备命令不变,同时决定以华东军区机关一部加三野指挥机关一部组成总指挥部,总前委设于总指挥部内,统一指挥二野、三野渡江作战。3月26日17时,陈毅、邓小平、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并第二野战军电,报告会议情况和建议。电报指出,三野各部“各项准备工作尚好,惟感原定的十三日正是阴历十六日,月光通宵,我第一梯队的突击队无法隐蔽,不能求得战术上的突然性。因此,建议推迟两天,即十五日(删)黄昏发起渡江”。“确定不攻浦口、江浦”,对敌人江北桥头堡区别处理。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29日复电:

“同意你们十五日发起渡江战斗及对北岸敌人的处置”。

3月28日与饶漱石、张云逸、舒同一起自徐州到达三野指挥机关驻地孙家圩子。同日15时至19时,听取张震关于兵团首长会议情况的汇报,谈对整个渡江作战的设想,指出:在我百万大军直逼长江、拥有战略战役主动权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宽大正面同时展开强渡与重点突击相结合的打法。决定三野指挥机关东移苏中泰州地区,加强东集团方面指挥,将主渡方向选择在苏中地区,以求迅速截断京沪交通,切断南京周围之敌退路。3月30日晨,与陈毅、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2号)。

3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电,指示将渡江作战的具体部署尽快拟定电告。渡江作战的号召15日以后才能公布,内部动员口号请速电告备审。

3月30日陈毅为三野前委起草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告二野电,报告三野渡江准备的军政动向。电报中说:“华野前委由粟(裕)主持,即东移苏中,统一指挥三野全部渡江作战。华东局、总前委与华东军区邓(小平)、饶(漱石)、陈(毅)留合肥附近,统一指挥华野、中野,主持全局,并于必要时就近照顾巢(县)无(为)王(建安)宋(时轮)两兵团(由谭震林同志统一指挥)。

中野专门在桐城、安庆线上指挥,与总前委相距甚近,便利联络通报”。

3月31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于4月1日上报中共中央军委。《纲要》提出,“战役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并依据下一阶段之要求,实行战役的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任务,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

同类推荐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热门推荐
  • 魔兽世界之公主闯异界

    魔兽世界之公主闯异界

    这部小说仅仅应征了周杰伦的歌词“没有你的生活,我开始写小说”仅仅是为了纪念我心中的魔兽!本书中的魔兽世界和现实中的魔兽世界有一些不同,所以请不要再看到和魔兽世界有所不同的时候就大肆批判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我一定会努力去写,在书中出现的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提出宝贵意见而不是谩骂。(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偶然。)(序章可以不看,很狗血,而且是纯无聊)(如果有不想看的,请点击右上角)
  • 逆天圣魔

    逆天圣魔

    一个被定好命运的人,和那些被潜藏的秘密,还有渐渐出现的另一个他,他是成魔还是成神,这条路,他能否走完?…
  • 天心仙侠剑

    天心仙侠剑

    亿年前,神农为女娲种下了一颗树,又过了亿万年树上结了一个果实,一只金乌经过,偷了果实,无法下咽,吐出来丢向了人间……一个皇子,一身冰冷,不尽人情,为保护自己不被迫害,拜于蜀山投身修仙,外出闯荡,就为挣钱……一个世家公子,靠一个金算盘和耍无赖,做天下人的生意,富可敌国……一个“不穿越”,不“死而不复生”的女子,走的一条逆天的路!爱与被爱,恨与被恨,相思情长,快意恩仇
  • 天下之九天龙皇

    天下之九天龙皇

    真武学院的小杂役谷天,机缘巧合与九天龙帝之子睚眦精魄融合,得知洪荒妖兽九翼吞天蟒欲练不灭魔身,开启万世魔劫,残害苍生。山祖霸下,水祖螭吻,雷祖狴犴,音祖蒲牢,噬祖饕餮,武祖睚眦,火祖狻猊,灵祖椒图,风祖貔貅。看一介杂役如何得九祖相助,练成九龙狂气,成就一代龙皇!“纵使恶名昭彰,我亦要扬名天下!”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离岸赋

    离岸赋

    我是谁?我是地狱里的一头恶鬼!脑中只存有历尽折磨的记忆,身上处处残余酷刑后留下的隐患,可我的心一直在驱使着我抬头仰望那蔚蓝色的天外天。我知道终有一日,我会爬出这血腥肮脏的地狱,去成为穹顶之下的至强者,掌御乾坤,九指翻天。这不是梦想,是渴望,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事等待着我去完成,多到必须把梦想变成誓言和承诺。这是魂精与玄宠的世界,技法神通与法宝玄兵的天下,也是地狱小鬼妄想登天的传奇。
  • 全职修真者

    全职修真者

    大梦初醒,世界剧变,学神级别的天元蓦然变成一个学渣。。面目可憎的老师亲切的告诉大家,要努力修仙,居住的都市之外到处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为人类战胜妖魔而奋斗“这都是神马玩意,紫雷阵和葵水阵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嗜血妖树的弱点是什么?假如你进入秘境中的首要准备工作什么?卧槽,我吊知道会发生什么。”天元看着摆在桌子上的试卷无语凝噎。天才变学渣,异样的眼神,鄙视的目光。……但是,天元发现其他绝大多人修仙只有一条道路,而自己却发愁自己该选择哪条道路。
  •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本书概述价值投资法则内涵,分析价值投资成功案例,预测价值投资的中国背景,配置价值投资核心组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 开心小三国

    开心小三国

    一个从三国穿越而来的小说。小小三国,开心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少年曾爱你

    少年曾爱你

    你在的地方,便是我的心之所向。少年,我曾爱你。以后,也会一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