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200000035

第35章 传奇女子董竹君(1)

董竹君(1900-1997),女,江苏海门人,女权运动先驱。13岁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先后创办富祥女子织袜厂、飞鹰公司、群益纱管厂、锦江川菜馆,任旧锦江饭店老板。上海解放后,创立锦江饭店,并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献给国家。曾任第一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董竹君,称得上妇女中的佼佼者,关于她的身世,有种种传闻84岁的全国政协委员董竹君,一头银发,精神矍铄,曾住在北京东城的一座小巧而幽静的四合院里,安度着晚年。她有四女一男,三个女儿在美国,其中两位解放后曾回国工作过;三女儿一直在国内工作,现在也经常奔波于中美之间,想方设法为祖国四化多做些贡献。

她的儿子是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虽然历经坎坷,赤子之心不变,如今健康情况差些,依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努力。董竹君自己呢,早已是静心养老的年岁。在美国的女儿们三番两次让她去住一段时间,因为思念她们,她终于风尘仆仆去到美国,但不满一年,尽管生活条件很好,女儿们也孝顺,她却住不去了。她在异邦又思念着故土,惦记着这座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北京小四合院,更想赶回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大会。她谢绝了女儿和亲友们的挽留,回来了,而且不打算再去。这是两年前的事。女儿们只得抽机会轮流回国来看望年迈的母亲。

董竹君何许人也?现在的青年人对她是陌生的。但是,在旧社会,在上海、四川一带,董竹君却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称得上妇女中的佼佼者。她在四川、上海兴办过若干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特别是上海锦江饭店,她从接受他人义助两千元原始资本开始,苦心经营,由锦江餐馆和锦江茶室发展成为颇有名气的大饭店。关于她的身世、能力,在旧上海滩上曾有过种种传闻。如今,这一切都已变成一页历史。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个妇女何以有这么大的本领,成为上海锦江饭店这么大企业的创始者,经营者?特别是在斗争尖锐复杂、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岁月里,她头脑清醒,从争取女权、创办事业,到同情、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笔者对她的过去早有所闻。在经过若干日子的长谈,并翻阅了有关资料之后,被她的不寻常的生涯深深吸引住了。于是在漫漫冬夜,写出了这篇传奇,奉献给读者。

一只魔爪悄悄伸过来……300元“印子钱”把12岁的董竹君送进了“堂子”

今天的上海延安东路,七十多年前是一条又脏又臭的墨汁般的小河,土名“洋泾浜”,当时是上海英、法两个租界的分界线。在这条臭水沟的两旁,密密麻麻地拥挤着一间间低矮、破旧的小草屋。董竹君就在这里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董父是苏北人,逃荒到上海,当了一名黄包车夫。母亲是苏州人,以做零工、当娘姨为生。由于贫病交加,董竹君的弟弟、妹妹都夭折了。这位小名“阿媛”的机灵漂亮的小姑娘便成了“独养女儿”。由于这个原因,当父母身强力壮之时,起早贪黑地干活,居然让她进了一个收费低廉的私塾,读了几年书,粗识文字。勤快能干的母亲,在替别人做活之余,每天总把那间破陋的船篷草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年幼的董竹君,尽管一年到头难得穿一回新衣服,却总是清清爽爽,打了补丁也不碍眼,还有那聪慧的眼神,白皙的皮肤,穷邻居们都称她“棚户小西施”。吃的是粗茶淡饭,能不能沾点荤腥,取决于拉黄包车的父亲的运气。每天傍晚,小阿媛总是倚在低矮的门旁,等待着父亲归家。有时候,远远望见父亲一只手提着小瓶子,另一只手拎着小纸包或用根稻草吊着什么,她就会一面高声叫喊“阿爸”,一面连蹦带跳地迎上前去。经验告诉她,父亲今天生意不错,打了烧酒,买了荤腥,虽然不过是半斤猪头肉,或者几条银刀鱼。但是,更多的时候,父亲是肩头上搭着那条发黄的擦汗毛巾,拖着两只穿着草鞋的脚,垂着头,缓缓地走着,两手空空——小阿媛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知道阿爸一定触了什么“霉头”,拉车没赚到钱,或者赚钱不多……

小阿媛料想不到的是,就是这种辛酸的童年,就是这仅有的一点点欢乐,也会过早地被旧社会的魔爪一把揪断。

她10岁那年,父亲得了伤寒,长时间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母亲为了照顾父亲,只能做一点点零活。三口之家,糊口尚且困难,又怎能看病吃药?

家中能卖的都卖了,能当的也都进了当铺,而父亲依然卧床不起。母女抱头痛哭,惊动了左邻右舍。但他们也是些吃了今天不知明天的穷汉,谁也无能力救急。这时候,一只魔爪悄悄伸过来了。他貌似同情,怜悯的好话说上一车,拍着胸脯出面作保,借给阿媛家“印子钱”。于是,10元、20元、50元……小阿媛啥事不懂,但父母亲则心里发毛了,何以有这样的好人呢?家里已经当尽卖绝,难道就不怕他们逃债?只是已经山穷水尽,也顾不得多想了,兴许真的遇上大善人了呢?他们也没有想到,人家早已看中他们的细皮嫩肉的小囡——阿媛了。

“印子钱”快借到三百大洋,父亲的病好转,瘦得不成人形,几乎连行动的力气也没有了,又怎能再去干老行当——拉黄包车呢。董家依然靠借债度日,生活一天天走向绝境。

一个阴沉沉的冬天的上午,小阿媛刚刚吃过多日不见的粢饭团。这是她最爱吃的,在父亲重病之前,差不多每天当早点吃了去上学的。已经很久了,她经常没有早饭吃,有时顶多喝点父亲养病剩下的豆浆,她不明白妈妈怎么舍得一下子给她买了两个粢饭团,她一口气吃完了才抬头,多久没有这样饱餐过了呵!父亲蜷缩着身子,靠在床帮上,母亲坐在床沿手捂着脸,谁也不说话。长时间的沉默,使小阿媛感到气氛异样。

“阿媛,爸爸对不起你呵!”父亲没头没脑冒出一句,声音便哽咽了。

“呜——”母亲终于克制不住,泪如涌泉。

小阿媛惊呆了,她扑向母亲,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阿媛,你莫哭,你是聪明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你知道……”

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终于没有把话讲完。

不知过了多久,总之是谁也没有眼泪了,三双哭红的眼睛互相对望着。

父亲咬了牙,说:“阿媛,爸爸身子骨垮了,再也没有力气拉车了!爸爸重病两年,借了几百元印子钱,利上滚利还不清,再拖下去就要吃官司了。爸爸没有法子,眼看一家子活不下去了,只得……只得让你先去学唱戏,而后……而后……”

而后是什么呢,父亲的声音又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小阿媛虽然只有12岁,但已知道许多事。她早从大人的嘴里得知,离这儿不远的四马路有许多“堂子”,里边有许多做“生意”的姑娘,唱戏就是做“生意”的一种,她看见父亲这副模样,更感觉到未来凶多吉少。她呜呜哭出声来,跺着脚说:“不去!不去!我不去……”

“阿媛,你听话。”父亲终于打起精神说,“你不去也不成,爸爸也是万不得已呵,你能看着咱们家走绝路吗!爸爸已经将你押给“长三”堂子里去卖唱,先学半年再到堂子里做“小先生”,不是做“大先生”,只卖唱,不卖身。对付3年,过了3年就可回到家里来的。他们答应3年给300元钱。有了这3百元钱,债可以还清了,爸爸身体慢慢会好起来,还可以再拉黄包车!3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阿媛呵阿媛,你这一去,不就是救了咱们全家了吗?

你可要听话呵……”

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更何况能救父母的命,使双亲绝处逢生呢!回想起私塾老师讲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面对这铁一般冷酷的现实,这年幼苦命的小姑娘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一位年过半百的阔佬在听她唱戏时,忽然把老鸨叫来,问要多少身价,想买她出去当丫头,实际上是做小的约摸学了半年京戏,其间小阿媛仍住在家中。一天,来了两个鬼鬼祟祟的男人和女人,同父母亲嘁嘁嚓嚓简单地讲了几句。母亲流着眼泪,颤抖着说:“阿媛,要听话,你跟着他们去吧!”

阿媛明白,这是去堂子(即妓院)的日期到了。从此3年之内,不许回家。但早已有了精神准备的阿媛,既不惊慌,也不悲哀,只是木然地听从摆布。那女人笑嘻嘻地给她里里外外更换新装,戴上首饰,十分轻巧、麻利地给她梳理发辫,擦脂抹粉。那男人还掏出一对大红“喜”字蜡烛,在阿媛家唯一的一张破方桌上点燃起来。一切料理停当,那男人即大声提示:“我们要上路啦,“小先生”快给父母磕头!”

阿媛又木然趴在地上给父母亲磕了三个响头,依然没有眼泪。

坐轿不久就落下来了。这堂子离阿媛家不过半小时的步行路程。她刚进大门,便从各个房间里跑出若干男人和女人。他们交头接耳,指手划脚。

“呵呀呀,这个小姑娘,我知道,姓董,叫阿媛,戏文唱得好格哩!”

“长得满标致,就是个大脚板!”

阿媛听任他们评头论足,把嘴撅得高高的。但他们并不罢休,又议论给阿媛起个什么艺名来。阿媛在二楼左厢房坐下,他们又进房门把她围起来,仿佛非让这位新来者张口不可,依然嘁嘁嚓嚓不停地拉话。正当阿媛由拼命沉着、冷静而变得焦急不安时,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刚进房门的一位白白胖胖的四十开外的妇女把目光一扫,摆手说:

“你们都给我回自己房间去,在这儿吵嚷什么。她的名字叫杨兰春,牌子已经挂出去了。”

“杨兰春?她不是上个月刚嫁出去吗?”胆大的张口发问。

“你们懂个屁!老杨兰春是嫁出去了,但她的“照会”没有缴销。许多老客都知道我们堂子里有个杨兰春,阿媛来顶替,省得一笔“照会”的花销,又可以招揽老客,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哈哈!”这位厉害的中年妇女连骂带说,发出得意的笑声。

一会儿,事情安排妥帖。所有人都离开了。阿媛的随身阿姨——孟阿姨告诉她,这位有福相的中年妇人就是这个堂子的老鸨,她就是出了3百元大洋把阿媛抵押进来卖唱的“债权人”。

第二天阿媛——小杨兰春就开始了卖唱生涯。也许是老鸨的宣传绝招奏了效,头一天在小杨兰春名下,就出人意料地收到40张局票。何谓局票?就是客人们预订卖唱的“小先生”何时到何地相会的条子,唱一曲一元大洋。

于是,小杨兰春被梳洗打扮,在随身阿姨的陪伴下,坐崭新而阔气的专用黄包车,按照局票的时间顺序,从这个地方,又到另一个地方……这奇迹般的“开门红”,使小杨兰春身价倍增。堂子里有人称道,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而凶狠的老鸨,也由于这是一棵难得的摇钱树,经常是笑脸相待。但对于年仅13岁的小杨兰春自己,嫖客们的贪婪、卑劣、下流,尽管只是卖唱,也得当人面强颜欢笑,受尽凌辱;每天夜半12点以后,腰酸背疼,嗓子嘶哑,才能回到自己房间,倒在床上,好一阵痛定思痛的饮泣……第二天还得照常赶场……多少个噩梦般可怕的日日夜夜呵……更可悲的是小杨兰春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按契约,3年之内她不得探家,亲人也不得来妓院探望。即使她是最红也是最能替老鸨赚钱的一个,也不例外。小阿媛在头一个年关,提出回家半天看望父母的要求,眼泪哭了一缸,老鸨仍然一口拒绝。绫罗绸缎,包不住那颗受人摧残的心;车来车往,挡不住囚徒对自由的渴望……

年复一年,小杨兰春身价不减,但痛苦也像一座望不到顶的大山,越来越重地压着她那颗破碎的心。这座规模不小的头等妓院,从老鸨到“大先生”、“小先生”、账房、门卫、佣人,以及后台老板,小杨兰春差不多都熟了。但是,在她的心目中,唯一可以讲些心里话的亲近人,只有她随身的孟阿姨。

孟阿姨是个矮胖、圆脸、小眼睛的五十开外的妇人。从去小杨兰春家接她到妓院,每天从早到晚,形影不离。她的工作是照料小杨兰春的生活,从吃喝到梳洗打扮,但不负责监管,只要一离开妓院,就有专职监管的男跟班。

开始时,小杨兰春根本不理睬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女人。慢慢地,她发现孟阿姨不仅对她和颜悦色,精心侍候,而且堂子里的姑娘们都称赞她是好人,心肠善。特别在小杨兰春背地失声痛哭时,她总是劝导说:“阿媛(她从不叫小杨兰春这个艺名),不要太伤心呵!一个人吃尽苦头,只要时来运转,总有熬出头的那一天。你还年轻,还是个小先生,啥时候遇上个好客人,把你赎出去,结婚成家,就会有好日子过了!”

更想不到的,是孟阿姨还识字,经常看书或听书。她不仅能有声有色地讲述《三国演义》、《西游记》、《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还能有头有尾地讲述诸如苏小小、玉堂春、梁红玉等“青楼”出身的历史上有名气的女性的故事。她说话平和,娓娓动听,但在讲到梁红玉时,居然激动起来,提高了嗓音,说:“那梁红玉也是住过“青楼”的人,交了好运嫁了韩世忠,同丈夫一道抗金兵,后来生儿育女,还被封为“一品夫人”呢!一个人的命能料得到吗!”

阿媛人小有心眼,头几个月,总疑心是老鸨指使她装白脸充好人的,只当是听故事解闷,是真是假随她去。也许是日久见人心吧,朝夕相处,赤诚可见。特别是孟阿姨在妓院属佣人一等,老鸨只指望她们把大小摇钱树的生活料理好,别的事什么也不任用。小阿媛日子久了也看清了这一点,与孟阿姨慢慢亲近起来。她陆陆续续从孟阿姨那里,了解到这个魔窟的概貌。比如:为什么叫“长三”堂子?由于阔绰的客人们在这吃花酒、打牌,常常每人要付3份银子,再加上堂子里每年端午、中秋、过年3次结账,俗称“长三”,在当时上海属头等妓院。

啥叫“小先生”、“大先生”?原来“小先生”又叫“清倌人”,都是没有成人的十几岁小姑娘,只给客人们唱唱戏,侍候客人们吃吃花酒。只有“长三”这类的头等堂子才有“小先生”,其他等而下之的“么二”堂子、“咸肉庄”、“花烟间”就没有了。

最关紧要的,是卖唱不卖身,三年期满回家去。小阿媛忍气吞声,各种凌辱都忍受着,就盼着一天又一天打发日子,快点熬到期满的那一天。每到小阿媛向孟阿姨提出这个问题时,她就一反常态,和蔼可亲的笑容消失了,总是说:“你还小,讲了你也不明白,将来再说吧。”

一年之后,14岁的小阿媛出落得更水灵了。有一天,一位年过半百的阔佬在听小杨兰春唱戏时,忽然把老鸨叫来,问要多少身价,想买小杨兰春出去当丫头,实际是做小的。小阿媛闹开了,死活不干;一连3天不起床,不吃不喝。老鸨也舍不得这棵摇钱树呢,便谢绝了客人的要求。

事后,她悄悄对孟阿姨说:“苦日子三股熬过去一股,想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大白天做梦。我是卖唱不卖身,期限3年。堂子里真敢这样做,就得吃官司!”

同类推荐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热门推荐
  • 刀剑神域之剑神

    刀剑神域之剑神

    玄昊是一个好人,一生被发了无数次好人卡的人。来到了二次元的世界就会有什么故事哪,那就来看本书吧!!!!!!!!!!!!!!!
  • 重生之一代文豪

    重生之一代文豪

    重生在地球的平行位面,随他而来的是一个名为《一代文豪系统》的系统,本想平静的过完一生的刘文,不得已以笔做剑,征战天下!他是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他写的《365夜》童话集销售数千万册;他是当之无愧的纯爱天王,他写的《瓶中信》《分手信》火遍整个网络;他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他写的《小李飞刀》让武侠重新崛起;他是当之无愧的网文至尊,他写的《神墓》《佛本是道》震惊网络世界;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绝世坑神,他写的《邻家》与《妖孽》坑掉了无数人;……“我的一生,充满了奇迹,虽然我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也有无数的粉丝,但是,这并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有可能,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诺尔贝颁奖致辞。
  • 残剑弑仙

    残剑弑仙

    大学屌丝意外穿越修仙世界,没有门派,没有导师,要想活下去只有无尽的战斗,唯一能信任的只有手中的剑。他终于踏上了修仙之路,却意识到自己似乎发现了更大的秘密。这就是所谓的修仙?这就是所谓的仙人?我陆子墨以手中残剑起誓,我要将这些贪婪可悲之辈全都送入地府,至于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仙人,不是在下无义,而是汝等太过无情。
  • 冰雪魔神

    冰雪魔神

    三万年前,大魔王黑狱王致使诸神陨落,自己也被封印。三万年后,黑暗魔族万年一出的天才,冰雪神国唯一的血脉传承,让新的诸神命运重启。而黑狱王也终于破开长久以来的封印,重新走向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将如何开始,又走向哪里?所谓大义,不过大私!
  • 施佳莫妮闯天下

    施佳莫妮闯天下

    在一个名字叫“车师前城堡”,有一天突然天降怪风,在那场风过后,可以庇佑他们的图腾消失了,城堡之主燃灯上古每天唉声叹气。在莲花书院,施佳和莫妮学到了什么呢?在这座书院中,施佳和莫妮又有了新的遭遇和经历……施佳和莫妮离开颜如玉后,她们沿着寻找“琉璃翡翠简”的路线继续行走,在路上居然当了父母官儿,判了一些案子……是是非非,谁错谁对,真真假假谁错,要看结果了!
  • 教皇太上

    教皇太上

    一代人王,遭遇背叛,魂灭道消。竟得以借废材少爷之体轮回重生,修炼无上功法,穿越无数位面,开启了他的报仇之路…………
  • 快穿系统:男神宠宠宠

    快穿系统:男神宠宠宠

    左翼在玩游戏被猝死,幸运的是左翼遇到了系统。然后经历惊心动魄的快穿之旅痴傻王爷?校草大人?末日领主?病娇哥哥?……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在当前现代化建设轰轰烈烈,改革热潮震撼祖国大地的重大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和更新,新的信息纷至沓来,这无疑是报告文学这种样式大展身手的好时候,有人甚至说,现在是报告文学的时代,这虽然不无夸大,但这种最能有声有色地传递信息曲文学样式,越来越受群众欢迎,越来越为读者所欣赏喜爱,却是事实。
  • 万界大老板

    万界大老板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一条条不同的世界线,都有一个我,在苦苦挣扎;前世,今生,来世,一个个不同的我,都有一种命运,在苦苦轮回;打破这一切,将世界线交织,将诸我汇聚!——尔后,诸天万界,我为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