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0800000010

第10章 美的形态(5)

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派”得名。可以说,较为明显的现代派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派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野兽派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野兽派”也能带给人美感吗?

现代派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派艺术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正如有人指出的,现代艺术将大众分成懂它的和不懂它的两部分人,而懂它的人总是少数。换句话说,现代艺术中的人不再是社会性的人和神性的人,而是自然性的人。正如神学家所抨击的,现代艺术追求的只是肉体感官的美,而不是神性的美。这样看来,马蒂斯的野兽派绘画的确是献给自然的人的一把安乐椅。

无聊中的焦虑——后现代的美

1952年,在纽约一个半露天的音乐厅里,美国现代音乐家凯奇第一次演奏他的作品《四分三十三秒》。他走上指挥台,拿起指挥棒,然后像木头一样静止地停在那里,整个音乐厅的人都有点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他装模作样地把乐谱翻过一页,还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水,惹来人们的会心微笑,最后,4分33秒过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约翰·凯奇绅士般地致意,有点微笑,好像发生了什么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实验,先锋,像变戏法的魔术一样暂时俘获了审美有点疲劳的现代人。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这是音乐史上首次将“silence(无声)”这个概念在音乐舞台上得以实现。凯奇在这部作品中想要做的就是清空节奏结构,让它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坦然地拥抱所有最纯粹的、自然发生的声音,在空的结构框架内所有的声音,包括无声,都可以成为音乐。这不能不令人惊奇,后现代的美藏身何处呢?

《四分三十三秒》只是众多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代表,后现代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现代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中的佼佼者,就是“解掉”原有的“结构”的意思,于是在其视野中没有了中心、没有了意义、没有了规则,如果非要说它有规则的话,那也是“反规则的规则”。于是我们看到了层出不穷的“大话文学”、“观念艺术”。

从结果看,世界上大多数人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不买它的账,卢浮宫永远比蓬皮杜现代美术馆能够吸引更多世人。

努力向上挣扎——崇高

很多人对潘鹤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印象颇深,它定格了长征路上过草地时队伍小憩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小红军战士怀抱步枪,倚在一位同样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红军战士的腿上,静静的、睁着大大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老红军战士的笛声……看着这一尊雕像,眼前会不断迭映出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行程,然而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没有后退、没有害怕,他们选择了勇敢地前行,用笛声展示了可贵的乐观主义精神。雕像中刻画的一老一少两个红军战士极度衰弱、疲劳、饥饿的身躯并没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但是人们却从中体验到了美,这种美就是崇高。

崇高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它使我们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

凡是面对强大的敌对力量却毫不退缩,敢于抗争的行为,都会放射出崇高的光芒。崇高不仅限于艺术作品中,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论是筑坝拦水、劈山开道、围海造田,还是攀登雪峰、穿越沙漠、征服南极,都显示着人的伟大,人的精神的崇高。

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努斯写过一篇《论崇高》的文章,说“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但是对于崇高的真正的理论探讨开始于近代。较早的是英国的博莱特,但是他没有使用崇高一词,而是用了“庞大的自然对象”,具有“威严和堂皇”来描述这种情感。到了柏克才第一次提出了崇高的范畴,他认为崇高的特征是“大”,感情基础是“痛苦、恐怖”。康德把崇高提升到了哲学高度,他认为崇高是体积、数量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大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所能把握的限度,我们感到了“痛”,于是我们用理性战胜了这个无比强大的对象,这种“痛感”就转化成了审美的快感,崇高就诞生了。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崇高或壮美常用“大”来表述,而且侧重在欣赏者与社会价值方面,而不是观赏对象或者自然状貌方面。孟子提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他所说的“大”,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鲜明强烈,可以说是从不同侧面对崇高的表述。

简单来说,“努力向上挣扎”是崇高这一审美形态的基本性质,是“有限”对“无限”的压倒与突破,是神秘的、未知的以及不可能把握的东西造就了崇高的深邃境界。

“大江东去”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

我们先来比较两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代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片段;另一首是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两首词都是对情与景的精妙描写,但是经过细细品味,读者就会感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粗犷豪放与温柔婉约。描写的景物也风格迥异:惊涛骇浪、乱石穿空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种不同的感受都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这在美学上属于壮美和优美两个不同的范畴,中国美学中也把二者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壮美也可以说是崇高,是一种艰难的美,不易被人接受。它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对抗,却又在对抗中显出和谐的必然趋势。壮美对象在形式上也常常以人们不习惯,不熟悉的,与一般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相背离的形式出现。它以巨大、有力、奇异的特点给人一种强烈的刺激。人们感受壮美的对象时,首先会被它巨大的体积,无比的威力所压倒,觉得对象凶猛强大,自己渺小无力而畏惧,震惊,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人的自由意识与物的对抗冲突进而又能在对象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感到主体实践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战胜客体,征服客体,实现人的自由意志,便由人的自卑感而激发起人的尊严,产生了自尊的意志和勇气,从而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进的愉快!

而优美也可以称作“秀美”、“秀婉”、“阴柔之美”,与壮美和崇高相对。美学家柏克就认为美是“光滑、明亮、圆润等”,这种美实际上就是优美,他抓住了优美的外部特征,注重从姿态和动态等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方面来分析优美,不过,照这么说来秃子岂不就成了最美的人吗?所以柏克的理论也有一定的缺陷,他没有注意到优美在内容上与善的统一。优美的对象常常呈现为小巧,轻盈,柔和,娇嫩,纤弱,平静,曲雅。它以自己的感性形象直接引起欣赏者的愉悦。它的形态好像在向人表示亲近,温顺,爱恋。从而赢得欣赏者眉开眼笑地迎上前去亲近它、宠爱它。优美的主要特点是和谐,物我和谐一致。

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为什么美

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之一,他把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贯穿全剧:

同类推荐
  • 青少年知识博览2

    青少年知识博览2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

    人类对于植物家族的依赖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从人类的每一次呼吸,到我们餐桌上的美食佳肴;从装点时尚世界的服装霓裳,到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花花草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植物世界默默的馈赠。《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即介绍了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就是刚强方正,不逢迎,不偏袒。刚正不阿是为官者面对强权时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刚正不阿》作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就是此类故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可以让读者很好的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 公主千金的故事

    公主千金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儿童传播学

    儿童传播学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一个谜。儿童的奥秘吸引着广大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脑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年来,儿童研究也日益为传播学所关注。本书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儿童传播的本体、主体、受体、客体、载体、环境、效果等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论述,为儿童传播学的研究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概观。这种系统、全面的整理,在国内尚不多见,对推动儿童传播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邪王溺宠绝世凰妃

    邪王溺宠绝世凰妃

    命运的乐章奏响,时光的彼岸相遇。一朝身死,异世重生,前世已是往夕。这一世所有欺她之人,她必诛之,太多的迷团让她迷茫。她没有目地,如影子一般蛰伏于黑暗之中。他是那唯一追求的目标,分别那日,她说过终有一日她会找到他的。再次相遇,他是人人咒骂的不祥之人,而她的身边也早己伴了傍人。他唯愿在最后的日子能伴她左右。直到那一刻……他们同样游走于黑暗,却是彼此唯一的光...
  • 天元神王

    天元神王

    天元大陆,武道至尊一个梦想要踏上武道巅峰的少年,原本以为进入了流云宗,就能够踏进正式追求武道的路途,但却不想,因各种原因,他并没有成为流云宗正式弟子,反而成为了一个杂役弟子……一个杂役弟子地位卑微,谈何踏上武道巅峰!直到他遇到了那枚天外晶石,他的人生才彻底发生了改变!什么神级功法,什么宗师经验,我陆尘统统手到擒来……从此以后武道再无巅峰,突破巅峰,成就神王,才是王道————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
  • 灵城赋

    灵城赋

    一场手术,让一名看似与生死界限毫无关系的普通人接触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生与死的奥义,光与影的纠葛,那看似水火不容的对立面中,又有怎样的纷扰,一切的一切,是否真的纯粹只是毫无关系的偶然...本作品原名《生冥之城》发于起点中文网,但鉴于新人在起点的压力过高,转投创世,起点只有前几章,并未加入VIP且作者为同一人,因此无版权争议
  • 真三国

    真三国

    最强?对不起,他曾经是。废材?你见过那个废材称霸天下?他,只是,传奇!
  • exo之唯一爱恋

    exo之唯一爱恋

    “鹿晗,这辈子我嫁定你了”吴莫然“吴莫然,你是我的女人,一辈子!”鹿晗“只想好好守护你,就算不是一辈子”边伯贤“想一个哥哥一样照顾好你就够了”张艺兴“喜欢她,但只能把她拱手让人”吴亦凡“鹿晗我还要等你多久...”顾凉溪“边伯贤,为了你我什么都干的出来,哪怕杀了她”“安安静静做个萌娃”易小瞳本作者就是搞笑的ˊ_>ˋ
  • 嗜血新生

    嗜血新生

    当一部分的人生出现了新的起点,这些人是抓住机会努力拼搏,还是追随欲望肆意放纵?当秩序和生存发生碰撞,是为了生存毁灭秩序,还是在秩序的缝隙里寻找生存之道?如果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出现了特异,而你又是其中之一你会怎么办?本故事的主角带你行走这别样的人生。本人很喜欢贴近现实的题材所以写了这部略写实都市,虽然真实的不是太彻底。
  • 色女穿越记

    色女穿越记

    她是美国生美国长的美籍华人。她享受爱情,喜欢帅哥。可不幸的是,她竟被穿越到了古代!呜呜呜!她想要恋爱,她想要男人,这个劳什子时代会允许么!可是她是谁呵!她可是百变魔女!她可是恋爱王后!她可是从这个时代回去的聪明美貌女!且看她如何大显身手,颠履那时那代的N多不许!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最强花少的复仇之路

    最强花少的复仇之路

    君少表示他也很郁闷啊,自己不过就是去天海观光一下,怎么就被雷劈下了天界呢?不过,既然重生到别人身上就要对他的人生负责!新一代强者君少将诞生奥兹帝国,你准备好了吗?(此书纯属娱乐各位考究党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