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000000015

第15章 还是地产最靠谱(1)

可以没有车,但是不能没房子

在当今中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神经,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让人体会不能承受之重的感觉。

按照传统观念,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房子就是面包和盐,属于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不过,在经济学家看来,房子也是投资品,一个人在作出购买房子决定的同时,也表明他已经展开了一种投资活动。

既是一种必需品,又是一种投资品,房子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自己的市场价值。不是人人都喜欢股票,对风险不感冒的投资者,大可以“N过股市之门而不入”。你至多可能会损失部分收益,对生活不可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自己财产缩水的风险。

但是,你不可能不喜欢房子。也许有人故意唱反调,说自己不喜欢。不过,即使你不喜欢,在你的有生之年,也注定离不开这个可以遮风避雨、为你提供庇护的地方。

不是住在自己购买的房子,就是租住在别人购买的房子,反正一句话,房子是不可缺少的“刚需”。而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转非’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与日倶增,同时,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只会越来越稀缺,房子这种商品只可能供不应求或供求平衡,供过于求的可能性极低。

一种可有可无的商品,与一种必不可少的商品相比,谁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议价权,当然是后者!

所以,这么多年,中国股市就像坐云霄飞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让内外行人看得头晕目眩。你刚刚以为自己掌握了股市里的“降龙十八掌”,数天后,你可能会发现,那只不过是让你在股市里自宫的“葵花宝典”。

中国楼市走势则相对简单,像一个让人一眼就能看透的纯真儿童。而房价也如同儿童的身高,随着年岁的增长,“个头”不断向上蹿。

2010年末,媒体对部分省市调查后发现,10年内,房价涨幅超过10倍。以某中部城市为例,2004年时房价还不到2000元/平方米,2010年却上升到1万多元/平方米。

若将房子视为一种投资品,这种令人吃惊的价格增长速度,表明了其增值能力和投资价值。还有更让人感叹的案例,20世纪60年代时,一套以800元购买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市值80多万元。

可能有人提出异议:经过多次通货膨胀的洗礼,中国的钱越来越不值钱,50年前的800元,可能比现在的80万元价值更高。

我无法计算50年前的800元,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时至今日会变成多少钱,是否足够买房。但从800元到80万元这1000倍的差距,不得不让人相信,中国房价的底气够足:你买,或者不买房,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急,或者不着急,高房价就在那里,时缓时急。

而且,与其他投资品不同,房子的收益不仅仅在于卖价减去当初买价的差价,它还具有使用价值。

如果所投资的房产用来自住,你可以在出售之前享受其居住功能,用它来遮风避雨,免去了交付租金;如果出租,在出售之前等待价格上涨的同时,还可以将其出租,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投资房产都能够实现一箭双雕的绝佳效果。

不过,说归说,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价格只升不降的商品,房子当然也不能例外。房产投资,不能完全保证你的资金安全,把握时机尤其关键。1990年,日本楼市泡沫破灭之后,至今东京的地价和房价都没能再展现往日的辉煌;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破灭,直到今天住宅价格也没能超过1997年第3季度的高点……

如果投资者在1997年第3季度购入香港房产,想要实现转手赚大钱的愿望,恐怕机会渺茫。

针对中国房价越来越浓重的泡沫味道,中国政府在2010年打出了一系列房产调控组合拳: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出台政策,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提升至50%;4月17日,“史上最严”的“新国十条”,对第三套房暂停发放贷款;9月29日,比“史上最严更严”的“新五条”,又将首套房的首付比提升至30%,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2011年1月26日,“比史上更严还更严”的“新国八条”将二套房首付提高至60%,并全面推行限购令;2011年春节前,千呼万唤的房产税也初露真容……招招有力,直指房产投资命门。

在此风潮影响下,购房者纷纷采取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双方面的围追堵截,使得房价悬在半空之中,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一旦下滑动作展开,房产投资的风险无疑将不断加大。

2012年,房地产调控仍旧在持续,会成为整年度的主色调。在如此高压之下,房价可能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却注定不会高速上涨。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不能舍弃“北上广”的繁华,还对昔日的高利润念念不忘,也不一定非要逼着自己离开。至少,在一线城市还有商业地产可供你投资。当然,在二三线城市也是一样,商业地产也是大有“钱”途。

与住宅市场投资深受房产新政的“打压”,投资者处于水深火热中不同,商业地产没有被列入宏观调控范围之内。投资商业地产,既不限套数,更不限制贷款人户籍,不必承受来自房产新政的压力,自然成为地产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而且,与住宅投资相比,商业地产投资的回报丝毫不差,甚至更高。

中国早就有“一铺养三代”的说法。在商业区投资一套店面,租给别人做生意,自己每月收取租金,生活过得轻松惬意,这既是“包租公”们的生活写照,也是众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长期以来,商业地产价值一直被低估。换句话说,商业地产是一块被忽视的“价值洼地”。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商用物业和工业地产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在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相近地段的商业地产项目价格,应该比住宅项目高出30%。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过去几年间,房地产市场的火暴主要体现在住宅价格的暴涨。商业地产与同一地区的住宅项目,形成了商住价格倒挂的局面。

2009年,北京住宅市场热气腾腾,与之相比,商业地产却有些相形见绌。花市大街的一处高档公寓,身价傲人,高达3万元/平方米,最高时,曾到达过3.5万元/平方米。不过,附近楼层不比它低、装修档次不比它低、物业管理不比它差的写字楼,单价却几乎没有高于2万元/平方米。

在人们脑海中,商业应该是离钱最近的行业,凡是与商业有关的事务,都应该与钱扯上关系。商业地产,听起来,无论如何价格都应该更高。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商住价格倒挂,其背后也不是没有缘由。

首先,不同于住宅,商业地产投资资金较高,对投资者设置了一道高门槛,大部分中小投资者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投资商业地产的人少,就像拍卖场上竞拍的人少,其价格自然也不会被抬得太高,甚至还可能会被低估。

其次,与经营商业的功能相比,房子的居住功能更为基本,也更为大多数人所急需。在中国,人多是一大显著国情,所以,此前的大多数地产商,常常把住宅作为主攻方向,忽略了商业地产的建造。其发展自然跟不上住宅的脚步,价值也未被市场完全挖掘。

另外,相对住宅投资来说,商业地产优劣的判断指标更为复杂。有时候,明明看起来地段绝佳的店铺,却可能出现“谁进去谁赔钱”的状况。中国人经营商业,最喜欢图吉利,这种店铺出租起来,困难可想而知。人们难以判断,当然不敢轻易投资商业地产,其价格自然也渐渐“枯萎”。

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暂时被黄沙所掩埋,只要遇到恰当的时机,光芒一定会被众人所发现。商业地产这块房产投资界的“金子”,在地产调控“大风”的吹拂下,蒙在身上的沙子被吹走,其光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早在房产新政之前,王健林、潘石屹、张宝全等地产大鳄,就已经“弃宅从商”。房产新政实施之后,更多的地产商也发动了向商业地产的进攻。2010年10月15日,万科宣布以11.5亿元收购赢嘉中心;2011年1月,中国人保斥资37.4亿元,购置首都时代广场……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中国楼市投资风向标,温州投资者中80%的资金转投商业地产。而且,更多的企业大佬还走在路上。

看着是卖家电,其实人家卖房子

在数年前,当时天空依旧很蓝,上面还有白云朵朵;牛奶还很香甜健康,没有三聚氰胺;猪肉也很味美,没有掺杂痩肉精;家电零售业还没有出现京东商城这个搅局者,人们习惯在实体店购买家电。

那时,中国家电零售江湖有三个闻名遐迩的大佬,一个是广东人黄光裕,一个是上海人陈晓,另一个则是江苏人张近东。这三个南方人,为中国大部分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家电。

后来,又过了几年,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先是上海人被广东人收到麾下,成为旗下一员,后被踢出局。后来,广东人由于操纵股价,被国家有关部门关入深牢大狱。而江苏人的生意却越做越大,时至今日,如果不算上京东商城,中国家电零售业似乎成为他一个人的江湖。

江湖虽大,利润却不一定与之成正比,时不时还需要吃点偏食,才能身体强壮。这一点,或许我们外人看不穿,人家却心里和明镜一样,关起门来,自己在房间里面偷着乐。

就像我们常吃的快餐麦当劳,你以为人家只是一家卖汉堡包的公司?在我们看来,汉堡包里面应该蕴藏着有足够想象空间的利润,其实真的未必。一般来说,一个汉堡包售价为12元左右,价格的确不低,不过,考虑到它的生产:要用最好的鸡肉,而且还不能像有些餐馆一样使用价格低廉的地沟油;还要用最好的面包,面包里面的气泡保持在4毫米;做好10分钟后,如果卖不掉,就要扔掉;除此之外,再加上房租、人工成本等费用,试想一份汉堡包还能有多少“油水”可榨?

不管你相不相信,麦当劳从汉堡包中获取的利润,真的不如你想象中那么多。即便靠“走量”的规模效应,也不可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

看一看麦当劳的财务报表,我们就可以发现秘密所在。在麦当劳所有收入中,1/3来自直营,2/3来自加盟。而在加盟收入中,很重要的部分来自房产增值。

原来,麦当劳每进驻一个地方,要不就是与原来的土地所有者签署20~30年的长期租约,要么干脆自己买断这块土地建造房子。对于自己取得的土地或房子,有些会用来自己经营,有些会转租给加盟商。

虽然汉堡包里面的利润不多,麦当劳还是辛苦经营,以建立自己的商圈,然后拉动海量人流和其他商户,借此,附近房地产价格也会被提高。麦当劳自己的房产,无疑也会大大升值。难怪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说:“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我的真正生意是房地产。”

在起源地美国,麦当劳一直坚持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它的零售点数量仅仅次于教堂。当然,麦当劳的如意算盘只能在美国等其他国家才能打得响,在中国,由于各种因素,它只能老老实实地卖汉堡包。但这丝毫不妨碍麦当劳的“以快餐吆喝,以地产赢利”,被推崇为经典的商业模式。

其实,麦当劳的经营模式不难理解,本身已经积累起足够的品牌效应,纯粹租别人的房子,付出昂贵房租的同时,还免费为其打广告、拉人气,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一个稍有前瞻性眼光的商人,都不会这样做。

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道理是容易理顺。但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发现并应用,却不是泛泛之辈可以做到的。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创业者,当然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过人之处。

和麦当劳相似,中国家电零售两大巨头一一苏宁和国美,表面看来,销售着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却也一直没有停止在房地产上的投资。而且,在这点上,两家公司有诸多相似之处,囿于广东那位大佬多有不便,我们不妨把焦点对准江苏那位叫做张近东的大佬。不过,在此之前,还必须用黄光裕做一下对比。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并且会将其投射到自己所创立的企业中。一直以来,虽然同属一个行业,与广东大佬黄光裕表现出来的强势、霸气,以及国美快速的发展模式不同,张近东给人感觉温和、儒雅,苏宁在扩张时,也呈现出不温不火的态势。

在不同性格色彩的笼罩下,这两家公司的地产投资轨迹,也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弧线。众所周知,黄光裕高调,对资本增长要求高,他一直把地产视为快速获取资本的手段,快速解决资金困局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些年来,黄光裕的国美系开发的地产项目,多是资本快进快出的住宅项目。

反观张近东,则相对比较低调和稳健,其身上的地产投资色彩一直被他刻意隐藏。只不过,后期高调参与拿地,其地产布局才逼不得已浮出水面。

1987年,张近东和哥哥张桂平,在南京市宁海路创办了江苏苏宁家电有限公司。张桂平学过建筑,1992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当时的苏宁,同时经营电器和房地产。2000年,两兄弟开始“分家”,按照协议,他们共享苏宁品牌,张近东的“苏宁电器”,经营电器连锁;张桂平的“苏宁环球”,主营房地产。

与哥哥和苏宁环球相比,张近东和苏宁电器相对高调一些。究其原因,一方面和所处的行业有关,苏宁和国美是国内两大家电零售巨头,难免被人拿来作比较,更有话题感;另一方面,张近东个人财富增长更为迅速,自2008年起,每年都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前10位。尤其伴随着黄光裕的入狱,苏宁电器市场份额超过国美,张近东的知名度更是上了一层楼。

每每提及张近东的财富,人们总是将之归结为家电零售。但是,零售行业利润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2006年6月30日之前,苏宁电器的毛利率维持在10%以下,此后,才渐渐有所增长。根据相关公告,2009年苏宁电器销售毛利率为17.35%,2010年1季度仅为16.59%。如此低的利润率,如何能撑起张近东的高身价?

其实,和“老朋友”黄光裕一样,张近东在经营家电零售的同时,一直也在进行着房地产投资。不同的是,他涉足更多的是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以5.8亿元拿下上海浦东新区远东大厦1至3层近2万平方米的商铺,在南京市中心核心地段拥有一幢商用物业,在南京新街口掌控了两块黄金地块……据南京市政府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苏宁的地产项目,“累计土地储备可开发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除商业地产之外,张近东还涉足工业地产。根据仲量联行报告,2010年2季度,中国工业地产需求旺盛,工业仓储类地产价格和租金大幅度提升。而苏宁电器披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就在济南、青岛、杭州等地获得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此外,签约的储备项目达到12个。

手里掌握充足的用地,即使一家专业房地产公司都无法比拟。就此来说,你还能说苏宁电器只是一家家电零售商?

同类推荐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金牌直销员必备

    金牌直销员必备

    直销,对于大家来说肯定不会是一个陌生、新鲜的名词,正如一位著名的商业专家所描述的那样:直销是人们谈论最多,却了解最少的行业。直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此多的目光,甚至被人们誉为未来的商务趋势及新世纪商业领域的发展潮流呢?历史发展到今天,直销已经造就了无数企业和行业的奇迹和辉煌,安利、雅芳、玫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都以其活生生的成果昭彰于世。如果你渴望成就意义非凡的成功事业,如果你渴望拥有自强、自信又洒脱的幸福人生,可从直销开始!在这里,所有的梦都将不再是飘浮天际的虚幻,而是握在你手心里的实实在在。
  • 中国商之道

    中国商之道

    经商需要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赚钱的能力?发财的秘密是什么?人人都想发财致富,但秘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中国商之道》教你如何将财富追求和成功人生融合为一的方法。经商包含着无尽的秘密,只要肯探索就一定会有新发现,而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无疑是进步的一条捷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巨人。
  •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如果“中国式管理”成立,茅台故事就是“中国式管理”必不可少的案例;如果“中国没有本土奢侈品“成立,茅台酒就是对“中国没有本土奢侈“的挑战;如果“营销为王”成立,茅台品牌就是对“营销为王”的伪证;如果“中国股市泡沫”成立,茅台估值就是刺破泡沫的利剑。茅台为什么?茅台凭什么?
热门推荐
  • 归千古

    归千古

    这里不知是何地域。漆黑是这里的主题,时间仿佛也在这里静止,而空间,竟已支离破碎。更为奇异的是,这方地域的深处,竟存在有大片残破的宫殿。时有呜咽声传来,似是在诉说那史前的动荡。更有佛号响起,似是在抚慰游离的亡魂。昔日的繁华,在这哀嚎中,早已葬进了无尽岁月。没有人来到过这里,甚至没有人想起过这里。这里,是遗忘之地。“千古啊千古!待我,归来!”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代号黑寡妇

    代号黑寡妇

    这是一部把科学、历史、战争三者完美融合在悬疑之中的跨界小说。古老而神秘的黑社会帝国组织黑寡妇,秉持“世界本为混沌”信条,以搭建上流社会的社交平台作为面纱,秘密操控各国政治经济。约纳斯?海因里希入主黑寡妇后,更是将蜘蛛的疯狂推向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因里希利用《圣经》中的堕天使、领先世界50年的黑寡妇先进科技,逐步操控世界,想要摧毁这个世界的文明,蓄意实施“灭绝人种计划”。但反黑寡妇联盟成员布兰特的意外出现,却使海因里希的“灭绝人种计划”受阻.....
  • 鸿雁于征

    鸿雁于征

    胖有错吗?丑有错吗?被暗恋四年的男人扣了碗西红柿鸡蛋面,这酸爽我也真是醉了。穿越重生,没想到一睁眼又遇到渣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唯吾之道

    唯吾之道

    重生修仙世界,得无上道典,修我之大道,三千大道,唯吾之道,至尊之道。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虚空葬剑录

    虚空葬剑录

    天意何其不仁!修行逆天而为!我叶临尘一生拔剑,只为破除这天,重建朗朗乾坤!
  • 飘逝的旋律

    飘逝的旋律

    校园恋爱永远充满着那些甜蜜、遗憾、热血。在我们的心中校园是个神圣的地方。也是大多数人留下幸福初恋的母地。
  • 网游之新手神话

    网游之新手神话

    作为一个游戏新手,却因为天赋出众在游戏中迅速崭露头角。建帮夺地,嬴得美人之心。单挑boss常人万不可及啊!蒋晴成熟睿智却也温柔可爱莫兰屠城公主姿态不可一世叶凡游戏新手但是运气爆棚